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踝肱指数测定在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中的临床意义及周围动脉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明海;李琳琳;张曙光;于振海;李光新;秦士勇;王坤;王宾

    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测定在评估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及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治疗的76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的变化,并对影响PAD病变进展致踝肱指数减低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7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保守治疗组40例,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均值分别为0.70±0.38(左)、0.79±0.38(右)及0.70±0.37(左)、0.79±0.38(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26例,其中应用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9例,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支架植入(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 placement,PTAS)治疗17例,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均值分别为0.41 ±0.29、0.6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治疗组10例,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均值分别为0.39±0.14、0.6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糖尿病、高血脂、脑血管病、饮酒对踝肱指数影响显著(P<0.05).结论 踝肱指数测定是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的诊断及疗效评价的重要观察指标,踝肱指数减低能客观反映PAD病变的进展及程度.吸烟、糖尿病、高血脂、脑血管病、饮酒是影响病变进展致踝肱指数减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后再闭塞的处理

    作者:刘洪;栗力;魏成志

    目的 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后再闭塞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单纯股-腘动脉旁路术、15例单纯腔内成形术、25例联合治疗后下肢单侧动脉再次闭塞.70例患者共发生98次动脉闭塞.10例次在发生末次闭塞时保守治疗(组),余88例次行手术治疗[包括单纯股或人工血管取栓15例次(单纯取栓组),取栓+局部动脉微导管置入(组)抗凝溶栓13例次,取栓+远端动脉成形+微导管置入抗凝溶栓60例次].结果 保守治疗组膝上截肢5例,失访2例.单纯取栓组膝上、下截肢各1例,失访2例.取栓+微导管置入组膝下截肢1例,死亡2例.取栓+动脉成形+微导管置入组急性肾衰转透析后失访1例.本组6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24±5)个月.其中44例血管通畅,通畅率69.8%.8例患者血管闭塞后截肢,总截肢率为12.7%.结论 对于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后再闭塞的患者,取栓+腔内血管成形+微导管置入局部抗凝溶栓近期效果较好.

  • 分期动静脉转流治疗肢体动脉闭塞症176例

    作者:于永山;赵堂海;王海波;解远峰;郭明金;齐秀艳

    目的探讨分期动静脉转流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和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分期动静脉转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47例获随访,随访率83.5%,中位随访时间9.8年.6例上肢和84例下肢低位深组转流患者中,86例(95.5%)术后1周疼痛消失,肢体保留率100%.57例下肢高位深组转流者中,43例(75.4%)疼痛术后2~3周消失,术后5例截肢,截肢率8.8%(5/57),肢体保留率91.2%.结论分期动静脉转流治疗TAO和广泛性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效果满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腘动脉局域超选技术用于股浅动脉内膜下顺行开通

    作者:裴轶飞;刘广钦;包俊敏

    目的 研究腘动脉局域超选法在完成股浅动脉顺向内膜下开通中的作用.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467例患者(550条肢体)行腔内治疗,病变均为泛大西洋协作组(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定义的ⅡC/D级股腘动脉闭塞.统计其中直接应用腘动脉局域超选技术和传统真腔超选方法的62条肢体,观察其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症状改善和随访情况.结果 在550条肢体中,62条肢体直接应用了腘动脉局域超选技术,其中9条肢体未能顺向返回真腔操作.53条肢体(85.5%)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9 ±24) min,平均支架应用数(1.8±0.6)枚,平均覆盖长度(33 ±6) cm.46条肢体(86.8%)术后早期症状有所改善,6条无明显变化,1条截肢.39条肢体术后随访1年,6个月通畅率为87.1%,12个月通畅率69.2%.另外488条肢体应用传统超选方法的肢体中,完成顺向开通378条(77.5%),平均手术时间(89±30)min,平均支架应用数(2.1±0.6)枚,平均覆盖长度(31 ±13) cm.79.4%( 300/378)的肢体术后早期症状得到改善,292条肢体进行了术后1年的随访,6个月通畅率为92.1(269/292),12个月通畅率61.0%(178/292).结论 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患者的腔内治疗中,采用腘动脉局部超选法可以在不增加移植物基础上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 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用于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作者:桑宏飞;李晓强;孟庆友;钱爱民;段鹏飞;朱礼炜;戎建杰;张晔青;于小滨

    目的 评价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采用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36例(40条动脉).男28例,女8例,年龄60 ~ 84岁,平均(72 ±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下肢动脉CTA检查及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其中股腘动脉原发性病变25条动脉,股腘动脉支架内再闭塞15条.按泛大西洋协作组(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Ⅱ分型A、B、C、D型病变分别为6、6、9、4条;Rutherford分级3~5级,术前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 0.53±0.12.结果 本组技术成功率100%,治疗成功率87.5% (35/40),无死亡病例.3例术中出现并发症:2例为血管损伤,其中1例采用覆膜支架处理,另1例因出血不严重,未予特殊处理;1例发生远侧肢体动脉栓塞,采用导管吸栓.所有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减轻,术后ABI 0.72±0.18.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6.4±1.2)个月.其中1例在术后6个月出现再狭窄,再次置入球囊扩支架;对3例出现并发症患者行彩超随访,患肢股腘动脉病变段及栓塞处动脉通畅.结论 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安全有效,近期效果满意.

  • 严重肢体缺血的股腘动脉TASC C/D级病变的腔内治疗

    作者:罗小云;张福先;张昌明;胡路;冯亚平;梁刚柱;牛鹿原;张欢

    目的 评估腔内治疗股腘动脉TASC C/D级病变导致的严重症肢体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因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ⅡC和D级股腘动脉闭塞导致下肢严重缺血87例患者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结果,男58例,女38例,平均年龄(76±10)岁.Rutherford 4期68条肢体,5期23条肢体,6期5条肢体.统计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术后靶血管通畅率,保肢率.结果 87例患者(共96条肢体)接受血管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94.80%,单纯行球囊扩张13条肢体,支架植入80条肢体,导管溶栓辅助球囊扩张和支架术8条肢体,跨膝关节支架47条肢体.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9.08%,死亡2例.术前ABI平均为0.25±0.17,术后ABI为0.76±0.23.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6)个月.术后1个月靶血管通畅率为94.79%,3个月为93.73%,6个月为88.01%,12个月78.34%,24个月为68.38%.术后1个月肢体救治率为95.83%、3个月为95.83%,6个月为93.42%,12个月93.42%,24个月为83.04%.结论 股腘动脉TASC C/D病变导致严重缺血患者腔内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狭窄率较高,但近期肢体救治效果良好.

  • 股浅动脉首期置入自膨式支架与球囊扩张成形的疗效比较

    作者:庄百溪;张童;马鲁波;于春利;杨淼;石波

    目的 比较股浅动脉狭窄闭塞长段病变一期置入自膨式支架与一期球囊扩张成形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症状性股浅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支架组53例(73条肢体)首期置入自膨式支架;扩张组56例(76条肢体)首期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比较患者术后6、12及24个月的再狭窄、再闭塞率及临床分级改善程度.结果 支架组与扩张组的治疗段平均长度分别为(16±8)cm和(15±7)cm;经血管超声检杳支架组与扩张组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分别为13.7%(7例)和30.2%(1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P<0.05);12个月分别为25.5%(12例)和46.9%(2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P<0.05);24个月分别为38.1%(16例)和65.9%(2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P<0.01);且支架组较扩张组临床分级改善显著而持久.结论 对于股浅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长段病变,首期置入自膨式支架的中期疗效较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更为理想.

  • 下肢动脉缺血性患者假性高压的鉴别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煜亚;吴庆华;张钧华;林艳;杨培;周晗;陈忠

    目的 研究在下肢动脉缺血患者中血管压力假性升高的发生比例,及其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自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在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182例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不存在假性高压组;存在假性高压组(ABI<1.3);及存在假性高压组(ABI≥1.3).分析其下肢无创血管检查中的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与趾臂指数(toe brachial index,TBI),并与彩超,造影、MRA、及CT等结果相比较分析其ABI是否存在假性升高,检测下肢缺血的漏诊与误诊情况.结果 在182例患者中,102例(56.0%)不存在假性高压,其中27.5%患有糖尿病;72例(39.6%)存在假性高压同时ABI<1.3,其中44.4%患有糖尿病;8例(4.4%)患者存在假性高压同时ABI≥1.3,其中75%患有糖尿病.3组之间患有糖尿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患有糖尿病的下肢缺血患者中,存在假性高压的比例明显升高,应综合分析辅助检查结果来判断肢体缺血程度.

  •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

    作者:段鹏飞;李晓强;吴浩荣;于小滨;桑宏飞;钱爱民;戎建杰

    目的 总结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 对207例下肢动脉硬化件闭塞症行介入治疗,统计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泛大西洋介入协会(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分型分级之间的关系以及糖尿病和冠心病对重要脏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207例,介入手术成功190例.17例失败,其中13例为介入操作失败、4例死于术后重要脏器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穿刺点出血12例、假性动脉瘤4例、消化道出血2例、动脉破裂6例、脑梗塞8例、急性心衰9例、呼衰13例、肾衰6例、支架内血栓形成5例和蓝趾综合征1例.在本组患者的TASC分型中,股腘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9.84%(51/128),高于主髂型的18.99%(15/79)(P<0.05);患有糖尿病以及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7.66%(13/47)和24.49%(12/49),高于无合并症患者的5%(2/40)(P<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术中操作不当、病变类型复杂及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有关,术前注意合并症的处理及术中选择合理治疗方式、缩短手术时间等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腔内治疗

    作者:徐欣;杨珏;陈斌;竺挺;张文波;符伟国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的腔内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上海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收治TAO患者16例(18条下肢)TAO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变肢体行下肢造影,根据术前CTA结果显示的流入道和流出道情况行置管溶栓术和球囊扩张成形术.结果 本组16例患者18条肢体行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plasty,PTA),3条肢体术后无明显改善,其中1例手术2周后行膝上截肢术.FFA即时成功率为83.34%(15/18).术后15条患肢皮温明显升高,间歇性跛行消失或跛行距离延长,静息痛消失或明显减轻,9例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恢复.术后1周踝/肱指数由术前0.33±0.16恢复至0.79±0.23.8例有足趾坏死者渗出消失、创丽愈合.术后随访16例,随访率100%,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随访10.84个月.以下肢CTA和A/BI检杏行术后随访,术后3个月的通畅率为81.33%,1年通畅率为60.23%.结论 TAO患者行PTA能改善患肢血供,促进溃疡及创面的愈合,增加保肢率,降低截肢平面.近期效果满意,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新的治疗途径.

  • 老年人下肢动脉闭塞的血管重建术262例分析

    作者:叶炜;刘昌伟;刘暴;李拥军;郑月宏;吴继东;曾嵘;吴巍巍;宋小军;管珩

    目的 总结对下肢缺血老年患者进行动脉重建术的手术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262例下肢动脉缺血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对老年患者行下肢动脉重建术围手术期的关注要点及影响远期预后的因素.结果 本组262例老年患者(323条患肢),下肢动脉血管旁路术102条,腔内治疗98条,单纯取栓/内膜剥脱术67条,手术(血管搭桥/取栓/内膜剥脱术)结合腔内治疗多节段病变56条.手术成功率94.7%,围手术期死亡2例(30 d内),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15例.262例中245例患者获得术后获有效随访,随防率93.5%,随访时间1~35个月,平均(18±10)个月.随访期内,死亡15例,血管Ⅰ期通畅率80.5%,Ⅱ期通畅率92.7%,保肢率95.2%.危险因素分析提示:有冠心病病史和年龄大于70岁的病例组在随访期内死亡明显高于其他组.合并糖尿病、病情严重、病变范围广导致术后血管再闭塞发生率高,且截肢数量增加.结论 重症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动脉重建术依赖于熟练的手术经验,综合性的多科室协作,合理的手术方案以及围手术期的细致管理.

  •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197例分析

    作者:龚昆梅;肖乐;王昆华;张勇学;欧阳一鸣;凌平;黄映光;李临海;龙亚新;张剑;朱宇

    目的 探讨传统外科手术、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血管重建手术的197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外科手术77例,血管腔内治疗82例,杂交手术38例.探讨3种血管重建方法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外科手术成功率97.4%(75/77),腔内治疗90.24%(74/82),杂交手术81.58%(31/38).随访2~112个月,平均随访46个月,随诊率71%(164/197).远期通畅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57%和51%)高丁腔内治疗(48%和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通畅率在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中杂交手术(54%、26%、28%)明显高于其他方法(48%、23%).并发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31%、12%)明显高于血管腔内治疗(31%、11%),在多节段病变(36%)明显高于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12%、15%).外科手术对于主髂和多节段动脉病变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5%、2.0%,其他部位病变为0%;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均为0%.结论 对于主髂和股腘动脉,外科于术是长段闭塞性病变、血管腔内治疗是短段非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杂交手术对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更具优势.对于膝下病变,血管腔内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但远期通畅率不佳.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陈以宽;朱仕钦;高根五;常正;李生伟;孙建民;田泽丹

    目的考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壁中人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以人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IE)基因上游的增强子为扩增区段, 用PCR技术分析了4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变血管壁中和14例正常血管壁中人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情况。RCR产物电泳后观察结果。结果 4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变血管壁中有28例(68%)查到人巨细胞病毒DNA的存在,14例正常血管壁中有2例(14%)查到人巨细胞病毒DNA的存在。结论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变血管壁中存在人巨细胞病毒的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可能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致病有关。

  • 微穿刺技术与传统穿刺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并发症

    作者:张童;杨淼;石波;于春利;马鲁波;庄百溪

    目的 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时采用微穿刺技术建立入路与传统穿刺技术建立入路的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种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86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5例(463条肢体)采用微穿刺技术建立动脉入路;477例(586条肢体)采用传统18G穿刺针穿刺建立入路.术后采用手法压迫止血或以血管封堵器止血.初期评价终点包括穿刺点局部血肿形成(≥2 cm)、假性动脉瘤形成、医源性动静脉瘘形成、腹膜后血肿以及需要手术修补的动脉贯通伤或血流限制性夹层.结果 微穿刺组患者合并有更高的危险因素,然而微穿刺组较传统穿刺组的平均穿刺次数少(3.2±2.3比5.1±3.2,P<0.05),入路相关总并发症率低(6.2%比6.7%,x2=7.91,P<0.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时,使用微穿刺技术建立动脉入路是安全有效的,其成功率较高,并发症率较低.

  • 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症血管重建的术式选择

    作者:罗小云;吴庆华;陈忠

    目的分析解剖位和非解剖位术式对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的手术疗效、围手术期死亡和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症行主髂动脉重建术的382例患者的30 d围手术期疗效、死亡和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共126名患者纳入分析.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手术有效率的影响因素有溃疡坏死(OR 0.13,95%CI 0.33~0.36,P=0.005)、是否同期远端血管重建(OR 11.29,95% CI 1.25~102.53,P=O.012);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为13.5%,危险因素有年龄(OR 37.13,95% CI 3.29~48.53,P=0.003)、肾功能异常(OR 5.71,95% CI 1.25~25.02,P=0.024)、Goldman心脏风险(OR 26.83,95% CI 4.85~49.54,P=0.001)、术式选择(OR 0.03,95% CI 0.002~0.34,P=0.005);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 65.56,95%CI4.88~87.64,P=0.002)、Goldman心脏风险(OR 23.86,95% CI 3.90~45.99,P=0.032)、术式选择(OR 0.02,95% CI 0.001~0.262,P=0.005).结论年龄70岁以上、中度以上Goldman心脏风险、肾功能异常是围手术期死亡和主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于这些高危患者需考虑采用解剖外术式以降低手术风险.

  • 腔内治疗股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58例临床分析

    作者:邢越;朱峥嵘;谭羽灿;徐国建;何志坚;曹健强;罗灿华

    目的:评价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在股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股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行CT血管重建检查,均采用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术后进行临床随访。结果58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100%;踝肱指数由术前平均(0.72±0.12)上升到(0.87±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39,P=0.001)。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11例于1年内出现支架再狭窄,术后1年内通畅率为81.0%。结论腔内治疗股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创伤小、通畅率较高的手术方式。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并发急性肢体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

    作者:桑宏飞;李晓强;朱礼炜;张晔青;李文东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中并发急性肢体缺血的防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2年4月接受腔内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85例,并发急性肢体缺血54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1例,年龄56 ~ 82岁,平均72.3岁.缺血原因包括动脉栓塞43例(6.3%),血栓形成8例(1.2%),动脉夹层3例(0.3%);发生在球囊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过程中36例,导管溶栓中17例,SilverHawk斑块切除中1例.采用腔内治疗32例,手术治疗9例,腔内治疗联合手术治疗13例.结果 50例患者治疗成功,4例治疗失败行手术截肢,无死亡病例.术后45例获得随访,随访3~96个月,平均40.3个月.随访中动脉栓塞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复发6例,再次予以腔内治疗4例,2例行截趾术;血栓患者1例旁路术后吻合口狭窄予以球囊血管成形,1例支架内再狭窄行球囊血管成形支架植入;夹层患者1例膝下动脉支架闭塞,予以药物保守治疗,症状减轻.4例截肢患者随访情况良好.结论 腔内治疗术中并发急性肢体缺血多数患者可采用腔内技术处理,腔内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转开放手术.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治疗方法的比较及预后:单中心十年经验

    作者:马天宇;谷涌泉;郭连瑞;李学锋;佟铸;郭建明

    目的 探讨近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002至2006年和2007至2011年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病情程度、病变解剖特点及治疗方法,按前后两个时间段分为2002-2006年组和2007-2011年组,观察两个时间段手术治疗方法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t检验.结果 十年间共收治患者2 051例,其中1 613例(1 845条肢体)获得随访.2002至2006年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170例(47.49%),介入治疗72例(20.11%),干细胞治疗116例(32.40%),基因药物治疗0例;2007至2011年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275例(18.49%),介入治疗1 022例(68.73%),干细胞治疗123例(8.27%),基因药物治疗67例(4.51%).前组的保肢率明显低于后组(87.15%比93.41%,x2=15.71,P=0.000),但两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67%比84.31%,x2=0.02,P=0.880).结论 近年来随着介入新器材的不断面世和基因药物临床研究的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接受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的比例逐渐增加,患者的保肢率提高.

  •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发病机制

    作者:赵振;赵海光;刘光;陆信武;黄英;蒋米尔

    目的 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筛选人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差异蛋白质,探讨ASO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8例ASO患者的股动脉作为ASO组,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8.6岁;对照组为无病变股动脉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4.2岁.提取组织蛋白质,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查询,获得差异蛋白信息.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其中的差异蛋白.结果 两组蛋白质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差异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53个,27个上调,26个下调,质谱鉴定了25个差异点,代表13种蛋白质,主要涉及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氧化应激、炎症等;验证其中的热休克蛋白27(HSP27),结果与质谱鉴定一致.结论 蛋白质组学筛选ASO差异蛋白质是可行的,筛选出的差异蛋白质可能参与了ASO的发病机制.其中,差异蛋白HSP27可能有重要作用.

  • 腘动脉闭塞的手术治疗经验

    作者:曾嵘;刘昌伟;邵江;刘暴;叶炜;吴继东;李拥军;郑月宏

    目的 探讨单纯腘动脉闭塞的外科治疗的策略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25例单纯腘动脉闭塞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17~83岁,平均(53±21)岁.急性缺血11例11条肢体(42.3%),慢性缺血14例15条肢体(57.7%).手术方式包括腘动脉取栓4条肢体,补片成形19条肢体,自体静脉旁路或间位移植2条肢体.人工血管间位移植1条肢体.其中6条肢体在血管重建手术同期行腓肠肌内侧头离断松解术.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24例患者25条肢体症状改善,间歇性跛行距离延长;术后踝肱指数为0.75±0.29,高于术前的0.35±0.20(P<0.01).随访4~16个月,平均10.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92.3%;术后截肢3例,保肢率为88.5%.结论 腘动脉闭塞成因复杂,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方能获得满意疗效.

537 条记录 7/27 页 « 12...45678910...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