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闭环通气模式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机的影响

    作者:费东生;曹延会;南川川;孟祥林

    目的: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PS两种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 6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纳入观察。随机数字法分为适应性支持通气组( ASV组,30例)和智能化Smart Care/PS组( SC组,30例)进行脱机。两组患者除撤机方法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记录每位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ASV组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 SC 组( P=0.0002、0.046),但 ICU住院时间与 S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 ASV组的脱机成功率高于SC组(P=0.030),但脱机48 h后接受无创通气率及再插管率ICU住院病死率和总住院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通过闭环通气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可能略优于Smart Care/PS模式。

  • 不同闭环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机影响的比较

    作者:费东生;杨锁柱;潘道卓;于晓提;宋文雨;韩旭

    目的 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指令分钟通气(MMV)两种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机撤离的效果.方法 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ASV组(30例)和MMV组(30例)进行脱机,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重症医学科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以及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等数据.两组患者除脱机时机械通气模式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统计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住重症医学科病死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ASV组的脱机时间少于MMV组(P=0.000 1)、ASV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MMV组(P=0.029),但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ASV组与MM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脱机成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脱机48 h后接受无创通气比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再插管率两组间无差异(P=0.640).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死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3).结论 通过闭环通气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与指令分钟通气相比,可以显著缩短脱机时间,但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 闭环通气模式与自主呼吸实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机的影响

    作者:费东生;潘道卓;宋文雨;于晓提;杨锁柱;韩旭

    目的: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自主呼吸实验(SBT)两种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方法将60例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纳入观察。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SV组(30例)和SBT组(30例)进行脱机,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重症医学科时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Ⅱ及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等指标。两组患者除撤机方法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统计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住ICU病死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ASV组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SBT组( P=0.0001、P=0.0005),但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与SBT组比较无差异( P=0.283)。脱机成功率及脱机48 h 后接受无创通气率两组间无差异( P=0.222、P=0.765),再插管率两组间无差异( P=0.687)。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死率和总住院病死率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553、0.640)。结论可以通过闭环通气模式对 COPD患者进行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可能略优于自主呼吸实验法,但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COPD呼吸机治疗首次脱机失败率的评估价值

    作者:徐胜;王健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接受呼吸机治疗患者首次脱机失败率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80例COPD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按照脱机前RDW水平分为RDW增高组(RDW>15.4%,n=31)及非RDW增高组(RDW≤15.4%,n=49),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首次脱机情况.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RDW与患者首次脱机失败的关系,并应用ROC曲线评估RDW水平预测患者首次脱机失败临床价值.结果 与非RDW增高组比较,RDW增高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较长(P<0.001),入院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较高,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P<0.001);首次脱机失败率亦较高(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显示,RDW水平与入院APACHEⅡ评分、血糖、hs-CRP、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DW增高是患者首次脱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RDW水平预测首次脱机失败曲线下面积(AUC)为0.86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8%,77.5%,佳诊断截点为15.69%.结论 RDW可能是COPD接受呼吸机治疗患者首次脱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首次脱机失败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脱机筛查的指标之一.

  • 呼吸机依赖患者的脱机护理体会

    作者:苏发英;康云秀

    目的:总结呼吸机依赖患者成功脱机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病情观察、严格的呼吸道管理.结果:我院13例产生呼吸机依赖的患者均成功脱机.结论:产生呼吸机依赖的患者需要医生和护理人员把握好停机原则,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为早日成功脱机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依赖患者成功脱机的护理管理

    作者:全丽芳;陈肖玉;张锦丽

    目的: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机依赖患者的脱机成功率.方法: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营养支持,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进行严格的呼吸道管理.结果:12例因各种原因导致ARDS患者产生呼吸机依赖的患者均成功脱机.结论:产生呼吸机依赖的患者需要护理人员把握好停机原则,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为顺利脱机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

  • 超声监测膈肌功能在食道癌患者术后脱机中的价值

    作者:潘灵爱;王艺萍

    目的 探讨超声下膈肌活动度对食道癌患者术后脱机的指导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4-06 ~2017-05我科ICU食道癌术后有创机械通气≥72 h的患者,共108例.自主呼吸试验(SBT)后成功脱机且48 h内未再插管或使用无创通气患者74例(A组)和未成功患者34例(B组)分别测量和记录两组患者在SBT 1 h的膈肌活动度和其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膈肌活动度为(1.28±0.29) cm,氧分压为(102.3±9.6)mm Hg,B组膈肌活动度为(0.89±0.21)cm,氧分压为(78.2±11.7)mm Hg,B组膈肌活动度明显小于A组,氧分压较A组明显减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监测膈肌活动度对食道癌术后患者的脱机有一定指导价值.

  •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对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脱机的影响

    作者:于永波;李兴华;王晶晶;王勇强;李寅

    目的 评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对肺部感染致ARDS伴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自2015-07~2017-07收治的肺部感染致ARDS伴机械通气患者64例,根据机械通气后第14天患者能否脱机分为脱机成功组和脱机失败组,观察两组年龄?性别?机械通气前血肌酐(Cr)?血ALT?血AST?总胆红素(TBil)?氧合指数及PA-aDO2值,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第1?3?7?14天氧合指数与PA-aDO2值以及两组患者氧合指数与PA-a DO2的相关性. 结果 ①两组年龄?性别?机械通气前血Cr?血ALT?血AST?TBil?氧合指数?PA-aDO2及机械通气后第1天氧合指数及PA-aD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在机械通气后的第3?7?14天氧合指数及PA-aD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机成功组第3?7?14天氧合指数均高于脱机失败组,分别为(163.65±25.33)mm Hg vs.(112.29±299.5)mm Hg?(172.68±22.09)mm Hg vs.(121.589±23.35)mm Hg?(2319.±37.56)mm Hg vs.(115.00±21.69)mm Hg;脱机成功组第3?7?14天PA-aDO2均低于脱机失败组,分别为(186.65±55.05)mm Hg vs.(310.50±51.16)mm Hg?(120.41±33.91)mm Hg vs.(347.69±50.56)mm Hg?(86.38±29.91)mm Hg vs.(347.55±49.16)mm Hg. ③P A-aDO 2与氧合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698,P=0.000). 结论 动态监测肺部感染致ARDS伴机械通气患者PA-aDO2,有助于对患者治疗效果及脱机做出预判.

  • 高流量氧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林炳文;陈名智;肖雄箭;林建东

    目的 探讨高流量氧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5例ICU中因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后脱机但未拔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值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气管插管处接高流量氧疗系统行氧疗湿化治疗,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处接人工鼻联合文丘里空氧混合阀行传统氧疗.监测比较脱机后6、12、24 h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动脉血pH、PaO2、氧合指数(PaO2/FiO2)、PaCO2、气道湿化效果、纤支镜吸痰次数.比较脱机期间两组患者再上机率、拔管后无创呼吸机使用率、拔管后72 h内再插管率及ICU住院天数.结果 氧疗后6、12、24 h研究组患者的呼吸频率、PaO2、氧合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动脉血pH、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纤支镜吸痰次数较对照组少(2.1±1.3 vs.3.0±1.3,P<0.01).研究组脱机期间再上机率低于对照组(11.8% vs.29.6%,P<0.05),两组拔管后无创呼吸机使用率(17.6% vs.31.5%,P>0.05),拔管后72 h内再插管率(7.8% vs.18.5%,P>0.05)以及ICU住院天数(14.3±3.0 vs.14.3±3.3,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流量氧疗系统可以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的呼吸频率,改善氧合,提高气道湿化效果,减少纤支镜吸痰次数,并降低脱机后再上机率,但拔管后无创呼吸机使用率、72 h内再插管率和ICU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呼吸机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成功脱机多因素分析

    作者:贾聪;支绍册;吴斌;邱俏檬;李萌芳;洪广亮;赵光举;卢中秋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 IMS)影响脱机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判定脱机时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9~2012-07收住我院经洗胃、阿托品、氯磷定、抗感染及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IMS患者80例,根据脱机成功与否分为两组:脱机组和未脱机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80例IMS患者中脱机组66例,未脱机组14例,两组患者比较,脱机组中毒至抢救时间较短( P=0.001),且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未脱机组(P=0.001);脱机组患者拥有较低的血白细胞计数(WBC)(P=0.032)、肌酸激酶(CK)(P=0.001)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P=0.001),脱机组患者脱机前检测全血胆碱酯酶(ChE)浓度明显高于未脱机组(P=0.004)。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更容易导致脱机失败(P=0.036);脱机组患者氯解磷定平均每日用量(P=0.026)、平均血液灌流时间(P=0.04)明显高于未脱机组,脱机组阿托品平均用量低于未脱机组(P=0.001)。血CK升高为急性有机磷中毒IMS患者脱机的危险因素;而较高的全血ChE及充足的血液灌流为IMS患者脱机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充分血液灌流治疗,加强气道管理以减少肺部感染,入院时较低的APACHEⅡ评分及脱机前监测全血ChE活力、CK值、血WBC,有助于急性有机磷中毒IMS患者的成功脱机。

  •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镇静疗效评价

    作者:李勋;李萍;赵峰;王俊

    目的:在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中,对比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的镇静效果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相关患者分为丙泊酚组和右美托咪啶组,随机、单盲法试验。根据躁动-镇静评分(RASS)、谵妄评定方法判断两组镇静效果及谵妄发生率,并对比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达到目标镇静范围内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起效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异。谵妄发生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啶组对比丙泊酚组表现为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而低血压发生率右美托咪啶组则低于丙泊酚组。脱机时间:右美托咪啶组平均为3.2天;丙泊酚组平均为6.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CU留住时间,右美托咪啶组平均为5.1天,丙泊酚组平均为10.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因具有清醒镇静,易唤醒的特点,使得其在AECOPD患者的镇静中优于丙泊酚。

  • 胸部物理治疗在PlCU机械通气患儿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作者:林志连

    目的:研究胸部物理治疗用于PICU机械通气患儿临床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PICU机械通气患儿7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实施胸部物理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脱机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胸片单侧高密度影范围<30%占比明显较对照组高,≥30%占比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129.54±2.7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2.17±4.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物理治疗应用于PICU机械通气患儿中可以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

  • 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护理体会

    作者:杨菊霞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护理方法,为患者成功脱机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机械通气治疗,给予患者呼吸训练、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适宜脱机时机、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脱机情况.结果:经综合护理干预,28例患者一次性脱机成功,成功率93.33%,2例患者二次脱机成功(6.67%),无患者多次脱机不成功或出现呼吸机依赖.结论:给予机械通气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并选择适当脱机时机是提高脱机质量的关键,对降低患者呼吸机依赖风险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应用呼吸机患者脱机过程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缪静波

    机械通气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因符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但须在适当时机撤离呼吸机.良好的撤机技术可以帮助患者安全、及时、顺利地脱离呼吸机.

    关键词: 呼吸机 脱机 观察 护理
  • 严重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甲状腺激素及TSH变化与预后的临床观察

    作者:梅国丰;徐建彪;潘国良

    本文通过对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早期行有创通气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SH检测,评估病情及指导脱机治疗.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自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ICU收住严重AECOPD需有创机械通气资料完整病例47例(诊断治疗标准均符合2007年COPD急性加重患者机械通气指南)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0例,女性17例,年龄(55~84)岁,平均(64±9)岁.同时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为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均除外原发甲状腺、肝、肾、肾上腺疾病及既往病史,也未曾用甲状腺素治疗.观察组47例存活38例,死亡9例.其中存活组早期脱机成功组22例,脱机失败组16例.脱机维持72h为脱机成功,脱机12h内仍需上机者为失败.本文自入ICU开始至患者死亡或脱机成功转科或ICU治疗28d为止.

  • 慢性呼吸衰竭呼吸机依赖患者的脱机方法研究

    作者:杨阳;邹俊;张静

    目的比较慢性呼吸衰竭呼吸机依赖患者采用不同脱机方法的脱机成功率和脱机时间.方法 39例慢性呼吸衰竭呼吸机依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9例,采用间歇性停机法;对照组20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比较两组患者3周内脱机成功率和脱机时间.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2周内脱机成功率分别为78.9%和35.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周内脱机成功率分别为78.9%和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脱机所需时间分别为(7.9±4.1)天和(15.3±6.2)天,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呼吸衰竭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时,采用间歇性脱机法脱机成功率较高和脱机所需时间较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应用呼吸机后备频率诊断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例

    作者:夏继森

    患者,男性,64岁,因咳嗽、气急加重伴发热l周于1996年1月12日入院。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多年,活动后气促3年。诊断为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肺心病、心衰。查体:神志清楚、半卧位、呼吸28次/分,体温38.2℃,血压18.5/11 kPa。颈静脉充盈,肺气肿体征,两肺呼吸音粗、散在干湿罗音,心率104次/min、律齐,肝颈返流征阳性、肝肋下1.5 cm、轻触痛,两下肢水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极度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脑CT示脑动脉硬化,脑萎缩。予以低流量持续性吸氧、抗炎、解痉、利尿等治疗。l周后病情恶化,病人气急加重、紫绀、神志模糊。测动脉血气:pH 7.073,PaCO2 143.9 mmHg,PaO2 38.3 mmHg,HCO3- 40.1 mmol/L。即予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上机3~4 d,经积极治疗,情况好转,病人清醒,血气恢复正常。机械通气始以辅助/控制(AV/CV)呼吸、继以同步间歇指令加压力支持(SIMV+PSV)呼吸。随着病情好转,在SIMV模式下,自主呼吸16~22次/分,指令呼吸频率逐渐调低至4次/分以下,支持压8 mm H2O以下,给氧浓度25%,自主呼吸潮气量300~400 ml左右,血气正常,遂予以脱机。在脱机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白天自主呼吸正常、可完全脱机。但一到晚上,入睡后,自主呼吸频率则逐渐减慢、甚至呼吸停顿、昏迷,不得不接机械通气。因每晚必发,以至患者极度恐慌而不敢入睡。为了观察睡眠呼吸暂停情况,我们让患者睡前上机,选用SIMV模式,指令通气频率为0,并将后备频率(Back up Breath Rate)的呼吸停止间期(Apnea Interval)调至6次/分,即患者呼吸停顿超过10 s,后备频率即刻报警并启动。然后再转换到SIMV,病人出现自主呼吸后,指令呼吸频率再由高逐步调低,至自主呼吸停顿超过10 s,后备频率可再报警启动。如此循环往复,记录报警次数,即为患者呼吸暂停次数。我们连续记录几个晚上入睡后1小时报警次数,发现每晚有数十次之多,从而考虑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存在。复查脑CT,指示双侧基底节多发性腔隙灶。经扩血管、改善脑功能药物治疗无效,终患者带机出院。 (本文编辑:俞瑞纲)

  • 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人工气道脱机患者的影响

    作者:翟怀香;徐萍

    目的 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脱机后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ICU脱机后保留人工气道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40例序号单数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T管吸氧气道湿化方法,40例序号双数者为观察组,采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气道湿化,比较2种气道湿化方法对痰液黏稠度、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等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痰液黏稠度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士对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满意度高于普通T管湿化方式(P<0.05).结论 采用呼吸湿化治疗仪对保留人工气道脱机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效果优于普通T管吸氧气道湿化法.

  • 老年呼吸机依赖患者成功脱机的护理

    作者:赵玲莉

    呼吸机依赖是使用呼吸机患者中造成脱机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资料表明,使用呼吸机达2周以上的患者,对呼吸机会产生明显的依赖性,造成脱机困难,特别是老年人[1].现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10例患者成功脱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呼吸机 依赖 脱机 护理
  •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脓毒症病人机械通气脱机的临床观察

    作者:纪明锁;任新生;徐杰;王一旻;许建新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EN)方式对脓毒症病人机械通气治疗脱机的影响. 方法:将64例确诊为脓毒症病人行机械通气者随机分为24h内EN治疗(A组,n=32)和72 h后EN治疗(B组,n=32).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24于h内给予EN和肠外营养(PN)治疗;B组于72 h内给予TPN治疗,72 h后加用EN,两组病人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比较两组不同时机加用EN支持1周后的营养状况、临床有效率、脱机成功率以及28 d病死率等. 结果: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及综合治疗后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总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有所升高,其中A组明显高于B组(P<0.05).同时,两组病人治疗后氧合指数、呼吸浅快指数、口腔闭合压、肺动态顺应性均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组间氧合指数和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呼吸浅快指数、口腔闭合压、肺动态顺应性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 结论:EEN支持可提高脓毒症病人的营养状态,有利于肠功能恢复,缩短病人机械通气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

280 条记录 7/14 页 « 12...45678910...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