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骨手法复位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背向移位骨折

    作者:赵俊峰;张天健;高泉阳;赵朝锋;韩卢丽;陈刚

    目的:观察不同手法运用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背侧移位骨折的复位效果.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运用正骨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背侧移位骨折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3~14岁,平均6.5岁;伤后至就诊时间l h~6 d;左侧31例,右侧4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重叠移位:Ⅰ型45例,Ⅱ型35例.通过临床表现及X线片检查观察骨折的移位情况,采用透视下不同手法复位固定,超腕固定3周后翻板再固定1~2周,去除夹板.根据Dienst评估标准进行腕关节临床功能评价.结果:80例骨折患者均1次手法复位成功,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80例患儿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l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5周,平均4.6周.80例患者去除夹板3个月后,优72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8.75%.结论:正骨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背侧移位骨折复位效果好,去夹板1个月后腕关节功能及手指力量逐渐恢复,3个月后恢复至正常状态.

  • 旋后位复位治疗Smith骨折的方法探讨

    作者:马兰生;戴雪峰;万荣辉;许峰;唐爱科

    桡骨远端骨折为骨科常见骨折,其中Colles骨折为常见,Smith骨折较为少见.2004年3月至2009年7月采用旋后位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Smith骨折32例,报告如下.

  • 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盖氏骨折

    作者:刘西纺;周健;韩文战;马英强;黎媛;宋淑琴;郭景昭

    盖氏(Galeazzi)骨折是指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多见于儿童,成人较少见.自2003年以来,采用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盖氏骨折5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手法治疗桡骨干骨折

    作者:焦锋

    著名骨科专家王亦璁教授将人体前臂的生理功能及桡骨骨折的创伤解剖特点和复位要诀形象地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前臂功能主回旋,桡骨骨折莫旋前,回旋肌上尽旋后,回旋肌下拇朝天."笔者受其教诲,临床运用每每应验.自1992年5月至1996年5月手法整复治疗桡骨干骨折36例,效果优良,现总结如下.

  • 牵抖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

    作者:罗家良;李永炬;何胜文;陈雅文;杨韵裳

    桡骨下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腕关节疼痛或创伤性腕关节不稳定,我科于1990年1月-2000年12月运用牵抖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闭合性骨折36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桡骨骨折 正骨手法
  • 翻扣摇摆手法治疗青少年特殊型盖氏骨折

    作者:郑晓蓉;吴小宝;王振盛

    盖氏骨折是一种累及下尺桡关节的损伤.儿童中很少有报道[1-4].1991年Lanfried等[4]报道了3例,认为尺骨远端骨骺分离为儿童下尺桡关节损伤的特有形式.部分青少年因尺骨远端骨骺尚未闭合,其结构特点与儿童相同,即关节周围韧带强度大于骺板的强度,故骺板成为暴力释放的弱点,因此当发生盖氏骨折时,下尺桡关节的损伤就表现为与儿童相似的尺骨远端骨骺分离,成为青少年特殊型盖氏骨折.有文献[5-8]报道青少年盖氏骨折首选闭合复位治疗,个别复位失败后才采用手术治疗,但针对表现为尺骨远端骨骺分离的特殊型盖氏骨折闭合复位的具体手法进行报道较少,我科自2007年11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5例,均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达到了治疗目的,现针对翻扣摇摆手法在此类骨折中的运用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

  •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联合拇指皮肤牵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4例

    作者:洪海斌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侧端3 cm范围以内的骨折,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绝大多数可用保守方法治疗.自2009年至2012年笔者采用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固定联合拇指皮肤牵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4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男10例,女14例;年龄24~ 80岁;左侧11例,右侧13例;伤后就诊时间1h~2d;伸直型20例,屈曲型4例.粉碎性16例,骨折波及关节而4例.经X线正位片测量桡骨茎突与尺骨关节面间距离[1]1.1~5.3 mm.在治疗前后和解除外固定后均行X线片检查.诊断标准[2]:①背侧粉碎范围超出掌背侧距离的50%;②干骺端掌侧骨质粉碎,原始X线片背倾角≥20°;③原始X线片骨折横向移位≥10 mm;④原始X线片桡骨缩短≥5 mm;⑤关节内粉碎骨折;⑥合并尺骨骨折;⑦严重骨质疏松.依据以上标准,本组均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 折顶旋推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

    作者:徐平;董晓俊;鲁周同;王丛军;张汉庆;陈选宁;李东

    目的:探讨运用折顶旋推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采用折顶旋推手法复位加夹板固定治疗38例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患者,男23例,女15例;年龄6~14岁,平均9.5岁;受伤时间45 min~3 d,平均1.3 d.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无神经损伤症状;腕关节正侧位片显示尺桡骨远端双骨折,且桡骨断端呈典型的"背靠背"移位.依据Dienst等Steward基础上结合Aro解剖评估标准评价复位质量,并采用Anderson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3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医源性神经损伤.首次复位成功30例,再次复位成功8例;解剖复位28例,近解剖复位7例,功能复位3例;次日复查有7例患儿手背及手指肿胀,均出现在多次复位的患者中.复位质量:优33例,良5例;按Anderson功能评定标准:优35例,良3例.骨折均愈合,并未出现腕部畸形.结论:采用折顶旋推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复位成功率较高,功能恢复良好,操作过程简便.

  • 折顶尺偏法整复治疗前臂双骨折42例

    作者:王章

    手法整复治疗前臂双骨折目前仍然难度较大。作者运用折顶尺偏法治疗42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12~46岁,平均31岁。直接暴力损伤13例,传达暴力损伤18例,扭转暴力损伤11例。2 整复方法 经臂丛麻醉后,患者仰卧,患肢屈肘90°,肩外展90°。一助手握肘上,另一助手双手握住手部,顺轴线缓缓对抗拔伸牵引。若是上1/3骨折,前臂处中立位稍旋后;若是中、下1/3骨折,前臂中立位。术者立于患肢外侧,先作夹挤分骨,使骨间膜张开,然后用提按或轻折顶法先对尺骨骨折进行复位。待尺骨对位后,桡骨往往还存在重叠移位。术者再以一手的掌和食、中、无名、小四指握护住复好位的尺骨骨折端,且用掌向桡侧方向推顶,拇指协同另一手,对桡骨骨折进行折顶。同时,握远段的助手则往上、后提拉并往尺侧偏摆。此时即可听到咔嚓声音,复位便成功。此法称为“折顶尺偏法”,一般一次就可达到理想复位。尔后,常规夹板中立位固定,三角巾屈肘悬吊胸前,对不稳定性骨折者可加一旋中板固定。

  • 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68例

    作者:陈西民;逄成;于会林;庄建;王宝山;仲崇昆

    桡骨远端骨折是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1].2001-2004年应用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68例,随访6~22个月,平均15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三步正骨手法整复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肖四旺;吴官保;谢义松;陈卓夫;孙广生

    目的比较观察三步正骨手法整复及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分实验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实验组接受拔伸旋转、夹挤分骨和折顶回旋三步正骨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接受手术开放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骨折解剖对位及近解剖对位情况,对照组优于实验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三步正骨手法整复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有利于伤肢功能恢复并能减少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发生.

  • 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卢耀明;蔡桦;庄洪;黄树开;王炳南;张华;张志海;魏国强;颜祖侠

    目的探讨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自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对60例前臂双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二夹板组和四夹板组,分别予以手法复位和二夹板或四夹板(连旋中板共五块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二夹板组与四夹板组外固定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解除夹板后前臂旋转功能、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为3~6个月.结论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疗效满意,与传统的四夹板外固定比较,具有简便、易掌握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儿童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李新春;李保文;李荣军;房清敏

    目的选择较为合理、有效的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提高其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骨折的成角、移位,对经我院诊治的46例儿童桡骨颈骨折分度,并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评定.结果平均随访2.7年,总优良率80.9%(36/46),非手术及手术的优良率分别为83.8%(31/37)、55.6%(5/9).结论非手术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不但方法简单,而且效果明显,应为首选.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

    作者:刘同行;郭德权;徐晓峰;羊国民;徐国平;孔德宏

    目的探讨儿童前臂双骨折治疗中,应该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的功能效果.方法对95例7~14岁闭合性、移位的前臂双骨折,其中74例按不同的骨折类型早期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重点注意克服存在的旋转因素,不成功者给予手术治疗.适宜的指导功能锻炼.另有21例进行开放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以后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结果 74例中67例手法复位成功,成功率为90.5%,骨折愈合时间为32~45 d,平均41 d.7例手法复位不成功采用手术治疗,其中2例为小切口撬拨治疗.骨折愈合时间为85~95 d,平均91 d.手法复位组中<6 h就诊60例中3例不成功,>6 h就诊14例中4例不成功.经随访1年以上,2例有10°左右的旋转.21例手术骨折愈合时间为75~150 d,平均92 d.皆于6个月~1年取钢板.结论儿童前臂双骨折应尽早应用手法复位是重要的,旋转移位是前臂双骨折复位成功和功能恢复好的关键性因素,应主动加以克服,复位成功率是可以提高的,开放复位对儿童前臂双骨折不能作为首选,应进一步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观念,融入有限的手术,便于护理,提高治愈率.

  • 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晚期功能障碍探讨

    作者:彭灼文;梁启明

    功能障碍是桡骨远端骨折晚期常见的并发症.自1997年诊治了244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对其中36例功能障碍的分析,总结其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1临床资料本组244例,共242人次,有2人为双侧骨折;男79例,女163例;年龄45~85岁,平均62.5岁;Colles骨折228例,Smith骨折16例;单纯桡骨远端骨折149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73例,合并下桡尺关节脱位8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下桡尺关节脱位9例,合并尺骨小头骨折及下桡尺关节脱位5例;粉碎性骨折97例;关节内骨折54例;受伤至整复时间30 min~12 d.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功能障碍
  • 桡骨远端骨折180例诊断分析

    作者:马承革;李嵘;郝峰;张长生;戴新武;顾军;王俊;曹怀明;张春宁;叶强

    本文分析我院1997-2000年180例诊断、诊疗结果并对并发症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病例 180例中男84例,女96;年龄18~89岁.左侧76例,右侧98例,双侧6例,皆因外伤.

    关键词: 桡骨骨折 诊断
  • 桡骨远端骨折对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胡祖愉;冯健;周海平;王文跃;陈顺方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后腕部功能与下尺桡关节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影响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原因.方法:8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27例,女58例;年龄17~74岁,平均42.3岁.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伤后6~9个月(平均6.7个月)摄腕关节正侧位X线CR片,检查下尺桡关节稳定性,采用Sarmiento改艮的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GW评分)时腕部进行功能评估.结果:85例获得6~9个月随访,平均6.7个月.19例有下尺桡关节不稳定.下尺桡关节不稳与放射学检查下尺桡关节情况之间无明显的联系.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患者GW评分平均为12.37±5.899,稳定的患者GW评分平均为6.85±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尺骨茎突是否骨折其GW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有尺骨茎突骨折其下尺桡关节不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明显成角或短缩畸形的桡骨远端骨折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可能是造成下尺桡关节不稳、影响腕部功能的主要原因.伴随桡骨远端骨折的尺骨茎突骨折对下尺桡关节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 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论治的思考

    作者:赵勇

    桡骨远端骨折是创伤骨科为常见的骨折之一,从中西医论治的角度,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谁占优势?骨折复位是手法闭合复位,还是手术切开复位?骨折固定是采用夹板外固定,还是钢板内固定?疗效的评价,影像学与腕关节功能孰重孰轻?诸如还有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尺骨茎突骨折的关注度?骨折术后桡骨有无短缩?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的作用?等等问题,恐怕谁也不能单纯的用“是”与“否”来回答。综合考虑,建议遵循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开拓者,已故的尚天裕教授所倡导的“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医患合作、内外兼治”骨折治疗原则[1],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骨折类型、患者年龄、从事职业、合并损伤、骨质疏松程度、患者要求及医疗技术条件等。

  • 常见上肢骨折的治疗现状

    作者:刘智

    由于上肢具有多关节且各关节屈伸旋转活动范围广,功能要求复杂,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故对骨折的治疗要求较高.因解剖形态及功能要求差异很大,上肢不同部位不同年龄骨折的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与下肢长骨干骨折应用髓内钉治疗近年来已取得共识不同,上肢不同部位不同年龄不同骨折类型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并不令人满意,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变化改进以期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 髓内钉与掌侧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牛斌斌;章洋;王栋;高正超;杨文龙;杨平林;贺西京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髓内钉与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和维普数据库发表的关于髓内钉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5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按Cochrane Handbook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术后握力、临床疗效(屈伸、旋前后和桡尺偏斜)、影像学评估(尺骨变异、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70例.Meta分析结果示:髓内钉与掌侧钢板内固定组相比较,伸展[MD =5.63,95% CI(-7.01,18.27),P=0.38],屈曲[MD=3.10,95%CI(-0.67,6.86),P=0.11],旋前[MD =2.58,95%CI(-0.49,5.65),P=0.10],旋后[MD=0.82,95%CI(-1.89,3.54),P=0.55],桡偏[MD=-5.16,95%CI(-14.42,4.11),P=0.28],尺偏[MD=0.19,95% CI(-2.39,2.77),P=0.88],尺骨变异[MD =-0.01,95% CI(-0.43,0.42),P=0.97],尺偏角[MD=-0.31,95%CI(-1.37,0.73),P=0.56],桡骨高度[MD =-0.27,95%CI(-0.98,0.44),P=0.45],掌倾角[MD =0.29,95%CI(-0.41,0.99),P=0.42],握力[MD =-1.14,95% CI(-12.78,10.50),P=0.85]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R =0.71,95% CI(0.46,1.09),P=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掌侧钢板内固定相比,髓内钉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相当,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目前样本量较少,将来应开展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髓内钉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1075 条记录 5/54 页 « 12345678...53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