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新乾

    目的 探究盐酸氨溴索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肺炎患儿,按照患儿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通过口服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3.91%,观察组的发热、咳嗽和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观察组为2.1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的药效学及药动学新研究进展

    作者:廖卫红

    近年来,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常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促进患者较快恢复,而患者实施不同给药方式具有不同的效果,因此,该院对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的药效学及药动学新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依据.

  • 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分析

    作者:于霞;武玉栋;王丽梅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蓬莱市中医医院呼吸科和蓬莱市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对照组应用安慰剂,Ⅰ组应用2.5 μg噻托溴铵,Ⅱ组应用5.0μg噻托溴铵,对比3组治疗情况.结果 对照组中的FEV1(0~24 h)峰值、FEV1ACU0~24 h、FEV1谷值为(341.23±10.25)、(96.55±9.86)、(137.84±9.52),Ⅰ组中的FEV1(0~24 h)峰值、FEV1ACU0~24 h、FEV1谷值为(473.54±10.23)、(242.54±12.32)、(265.42±12.35),Ⅱ组中的FEV1 (0~24 h)峰值、FEV1ACU0~24 h、FEV1谷值为(473.64±10.42)、(243.12±12.24)、(264.85±12.46),Ⅰ组和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总有效率为65.63%、90.63%、87.50%,Ⅰ组和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效果均非常显著,改善了肺功能,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硫酸镁不同给药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疗效

    作者:刘勇帆;刘苏华;曾先涛

    目的:观察硫酸镁不同给药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应用的疗效观察.方法:将56例诊断明确的SAP患者进行随机配对后分为口服硫酸镁治疗组和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组.动态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尿淀粉酶、血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腹腔压力水平,血气分析以及复查腹部B超或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并进行动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Evaluation Ⅱ,APACHE-Ⅱ);记录患者排便首次时间、腹痛腹胀明显缓解时间、及两组患者中需要进行血液滤过及转手术等治疗的发生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排便后血尿淀粉酶、腹腔压力值均明显降低,CRP值渐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比较硫酸镁口服治疗组较静滴硫酸镁组血尿淀粉酶、腹腔压力、CRP值、动态APACHE-Ⅱ评分各时点降低更快,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比较其排便时间及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需要进行血液滤过及转手术治疗的发生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硫酸镁口服较静脉滴注硫酸镁在SAP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腹腔压力、减轻炎症应急反应,阻断炎症级联反应,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应该早期足量并长期应用,提高治愈率.

  •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宁伶俐

    目的 分析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6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73例.对照组采用舌下含服的给药方式,观察组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比较两组产后不同时段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给药和舌下含服的给药方式均有明显的效果,但是直肠给药引发的不良反应更少.

  •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疗效观察

    作者:吴国斌;马怡茹

    目的 探讨地佐辛对人工流产术超前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80例择期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均于术前10 min给予地佐辛注射液超前镇痛.根据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分为A组肌内注射组和B组静脉滴注组,观察镇痛疗效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哪种给药方式更安全;同时以给药剂量分为C组(5 mg)和D组(10 mg),观察给药剂量与镇痛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的关系.结果 肌内注射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静脉滴注组;不同剂量给药时,剂量偏大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剂量小者,镇痛效果基本相似.结论 地佐辛注射液镇痛疗效确切,但是肌注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静脉滴注,同时可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和控制滴速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应严格控制给药剂量,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以确保临床的安全应用.

  • 细菌内毒素不同给药方式对家兔致热规律的研究

    作者:郭玉东;王志斌;王碧松;曹春然;李娜;左泽平

    目的 研究细菌内毒素不同给药方式对家兔致热的规律,计算出发热的阈值,为注射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我国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热原检查方法,家兔采用不同给药方式注射5个不同剂量组的细菌内毒素,记录并绘制升温曲线图,通过曲线拟合计算出家兔体温升高0.6℃时发热的阈剂量.结果 家兔皮下注射细菌内毒素的发热阈剂量为45.24 EU·kg-1,大升温时间位于3.0-4.5 h,升温维持时间位于0.5~4.0 h;肌内注射发热阈剂量为25.97 EU·kg-1,大升温时间位于2.5-4.5 h,升温维持时间位于0.5-3.0 h;鞘内注射发热阚剂量为1.8 EU·kg-1,大升温时间位于4.0-5.5 h,升温维持时间位于0.3-1.5 h.结论 细菌内毒素不同给药方式对家兔致热的规律有较大差别.

  • 重组人干扰素α1b不同给药方式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损害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羡一心;刘凯

    目的: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1b不同给药方式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损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损害患儿1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将采用肌内注射的患儿作为对照组(n=83),将采用雾化吸入的患儿作为观察组(n=82).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100β蛋白、神经肽Y(NPY)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12%(78/82),明显高于对照组85.54%(7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hs-CRP、S-100β蛋白及NP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损害的疗效优于肌内注射,且更能促进患儿恢复,改善神经损伤.

  •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差异研究

    作者:龚珍民

    目的:分析和探讨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胰腺炎的疗效差异,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寻求佳治疗方式。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输液器给药,观察组患者采用微量泵给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84%及71.43%,患者症状减轻时间分别为(6.4±1.1)、(10.5±2.4)d;淀粉酶恢复时间分别为(18.5±6.5)d及(27.8±9.4)d,住院时间分别为(8.6±1.4)d及(13.8±2.2)d。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奥曲肽不同应用方式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艳玲;何建军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的奥曲肽给药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72例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奥曲肽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取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奥曲肽皮下注射,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的疗效更好,症状改善时间更短,缩短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用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苏醒期拔管及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建秀

    目的 探讨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用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苏醒期拔管及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麻醉术后苏醒期患者12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10月,选择随机的方式对该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分为对照组-静脉注射地佐辛,观察组-肌肉注射地佐辛,每组患者60例,比较2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术后苏醒期患者苏醒时间(4.45±0.35)min、气管拔管时间(8.22±1.35)min、镇静评分(3.34±1.86)分、镇痛评分(2.21±0.2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麻醉术后苏醒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2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麻醉术后苏醒期患者采用肌肉注射地佐辛,能够达到显著的镇痛镇静效果,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研究.

  •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颅内动脉瘤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李娟;陈宇;杨璐;李军;曹福羊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颅内动脉瘤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晌.方法 选取于2014年3月~ 2016年10月在笔者医院收治拟行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2例,按数学表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组(DC组,n=24)、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组(DS组,n=24)和对照组(C组,n=24).在进行麻醉诱导前,DC组以0.3μ g/(kg·h)速度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前30min;DS组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总量为1μg/k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泵注时间为10min;C组采用微量泵静脉注射与DS组等量生理盐水,泵注时间为10min,3组其余用药相同.记录比较3组患者入手术室平静休息3min时(T0)、气管内插管前即刻(T1)、气管内插管完成即刻(T2)、插管后3min(T3)的SBP、DBP、MAP和HR以及△SBP、△DBP、△MAP和△HR;并记录麻醉诱导期间硝酸甘油、麻黄素和阿托品使用情况.结果 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S组和DC组△SBP、△DBP、△MAP、△HR均低于C组(P<0.05).结论 麻醉诱导期使用1 μg/kg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即可有效抑制插管反应所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并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维持在稳定状态,特别适用于颅内动脉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麻醉诱导.

  • 不同右美托咪定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白绪成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治疗中使用右美托咪定的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的68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成AB两组,均有34例,均使用右美托咪定治疗,A组使用单次静注给药,B组采取静脉滴注给药,对两种给药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均要比B组优秀, A组的不良反应率是11.8%,B组不良反应率是29.4%,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麻醉手术治疗前使用静注右美托咪定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气腹后的血流动力学波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的康复有较大帮助。

  •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李进

    目的 研究分析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静脉滴注分次给药,观察组患者采取微量输液泵持续注入奥曲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各项观察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曲肽在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时,采取持续静脉给药的方式优于常规分次给药的方式.

  • 两种不同方法终止初孕妇13~24周妊娠疗效观察

    作者:牛高丽;史云艳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法用于终止初孕妇13~2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孕13 ~ 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初孕妇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予口服米非司酮、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联合盐酸哌替啶应用;B组29例予利凡诺宫腔内注射.结果 两组间宫缩发动时间、引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量、宫颈裂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及盐酸哌替啶用于初孕妇中孕期终止妊娠,效果显著,患者疼痛感轻,优于单用利凡诺组.

  • 氟比洛芬酯不同给药方式行超前镇痛对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

    作者:丁继承;陶力中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和血浆β-内啡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行阑尾切除术的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4组(n=20).镇痛给药方法:A组患者手术切皮前15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B组手术结束缝皮时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C组手术切皮前15min和手术结束缝皮时分别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D组手术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组术后均不进行自控镇痛.分别记录术后0、1、4、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且于术前、术毕时、术后12、24h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结果:术后0、1、4h VAS评分A、C组均显著低于B、D组(均P<0.01),但A、C组,B、D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术后8、12、24h VAS评分4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B、D组术后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A、C组比较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以氟比洛芬酯行超前镇痛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且减少术后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生成,抑制应激反应.

  •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继;张慧;高坚容;许静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9月经阴道分娩的150例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组、舌下给药组和对照组.直肠给药组5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与缩宫素静脉推注联合应用;舌下给药组5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与缩宫素静脉推注联合应用;对照组50例在胎儿娩出后仅给予缩宫素静脉推注.观察3组产后2h、24h内的出血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直肠给药组产后2h、24h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9.8±20.5)ml和(248.4±35.2) ml,舌下给药组分别为(128.4±16.6) ml和(241.6±25.2) ml,对照组则为(164.6±44.6 )ml和(290.8±50.4) ml;直肠给药组、舌下给药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直肠给药组、舌下给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产后出血发生,亦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明显优于单用缩宫素,且安全性好.米索前列醇舌下给药与直肠给药效果无明显差异.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不同给药方式对药动学/药效学的影响

    作者:何聪;杜全胜;申丽旻;赵鹤龄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不同给药方式对药动学(PK)/药效学(PD)的影响。方法将30例 HAP 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患者随机分为30min 静脉滴注组及3h 静脉滴注组各15例。30min 静脉滴注组静脉注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每8h 1次,于30min 滴完。3h 静脉滴注组静脉注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每8h 1次,于3h 滴完。2组均分别于滴注开始的0min、30min、1h、1.5h、2h、2.5h、3h、3.5h、4h、5h、6h、8h 采静脉血。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普法(HPLC)测定血液浓度。结果30min 静脉滴注组哌拉西林的 Cmax及 AUC0-8明显高于3h 静脉滴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种哌拉西林用药方式的半衰期 t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0min 静脉滴注组他唑巴坦 Cmax 低于3h 静脉滴注组 C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AUC0-8及半衰期 t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输注方案从 PK/ PD 提示持续静脉滴注用药较快速静脉滴注组可提高临床疗效。

  • 用氨茶碱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作者:刘楠楠

    目的:探讨分析用氨茶碱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采用单次静滴氨茶碱的方法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采用分次氧驱动雾化吸入氨茶碱的方法为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儿,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喘憋、咳嗽及气促等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分次氧驱动雾化吸入氨茶碱的方法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昂丹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

    作者:李小妮;杨宗林

    目的 研究昂丹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术毕未使用昂丹司琼;Ⅱ组术毕静注昂丹司琼8mg;Ⅲ组术毕镇痛泵内加昂丹司琼4mg,静脉推注昂丹司琼4mg;Ⅳ组术毕镇痛泵内加昂丹司琼8mg.记录术后2、4、8、20、36和48h患者的PONV情况.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在术后2、4和 8h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Ⅲ组在术后2、4、8、20、36和48h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Ⅰ组和Ⅳ组各时间点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Ⅱ组相比,Ⅲ组在术后36、48h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Ⅳ组相比较,Ⅱ组在术后2、4、8h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Ⅲ组在术后2、4、8、20、36和48h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术毕单次注射昂丹司琼4 mg,并通过术后镇痛泵(PCA)持续输注,可以在术后48h内有效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