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雪卡毒素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作者:袁建辉;赵昆山;庄志雄

    雪卡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珊瑚鱼毒素,人类误食了含有雪卡毒素的珊瑚鱼即引起中毒.由于目前对含雪卡毒素的鱼类缺乏一种简便、准确的检测手段,使得雪卡毒素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给雪卡毒素中毒的预防及其检测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对雪卡毒素现有的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雪卡毒素 检测
  • 别吃超过三斤的深海鱼,当心雪卡毒素!

    作者:顾佳韵

    比河豚毒素强100倍的雪卡毒素雪卡毒素是鱼类因大量摄食有毒藻类,而在体内积累的大分子聚醚神经毒素,属于神经毒素,是已知的危害性较严重的赤潮生物毒素之一.目前,已发现3类雪卡毒素:太平洋雪卡毒素、加勒比海雪卡毒素和印度雪卡毒素.在食用了含有这种毒素的鱼类12~14小时后,一半以上的中毒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的不适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这与一般的食物中毒现象很类似,而雪卡毒素中毒,显著的特征是神经系统紊乱,表现为冷热感颠倒和“干冰”“触电”的感觉;其次还有心血管系统症状:心跳加快或迟缓,精神方面出现幻觉,做恶梦;还有诸如身体失衡,头痛,盗汗,眩晕,有刺痛感等其他症状.目前,还没有特异性抗毒素方法,且不能事先免疫.

  • 一起雪卡毒素中毒事件中裸胸鳝毒性的研究

    作者:骆和东;洪华荣;周娜;白艳艳

    目的 研究厦门一起引发食物中毒的裸胸鳝毒性及种类,以预防雪卡毒素中毒.方法 对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裸胸鳝样品共5份,采用小鼠生物法、雪卡毒素免疫膜检测试剂盒检测毒性大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太平洋雪卡毒素(P-CTX-1),同时提取中毒鱼肉组织中的mtDNA,PCR技术扩增细胞色素b(Ctyb)后测序鉴定中毒鱼种.结果 小鼠生物法试验检测5份样品,鱼肉毒性为无毒性(ND) ~0.052 MU/g,内脏毒性为ND ~ 0.23 MU/g;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未检出P-CTX-1.5种鱼种经鉴定均为裸胸鳝属(Gymnothorax),其中中毒鱼种经基因测序为波纹裸胸鳝(Gymnothorax undulates).结论 引发该起食物中毒的是一种含有雪卡毒素的波纹裸胸鳝.

  • 雪卡毒素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作者:刘怀昌;严俊儒;徐宁;宋华立;胡学强

    近年来,食用深海鱼后引起中毒事件时有报道,并被专家称之为雪卡毒素(ciguatera)中毒.本院近日曾接诊20人,因同食用1条重约11.5 kg的石斑鱼后出现不适症状,其中2例因病情严重住院治疗,现将2例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过程分析如下.

  • 暴发性雪卡毒素中毒59例

    作者:廖清高;隋敏生;陈纪平

    目的探讨雪卡毒素中毒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一起进食"老虎斑"致59人雪卡毒素中毒事件进行临床回顾性描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雪卡毒素广泛存在热带、亚热带珊瑚礁鱼中,其中石斑鱼常见,是鱼类通过食物链获得.中毒人群男性占76.27%,30~49岁占50.85%,中毒后0.5~16 h出现症状,有头晕、乏力、腹痛腹泻(93.22%),恶心呕吐(84.74%),心悸胸闷(49.15%),低血压(<90/60 mmHg,44.07%,心率减慢(<60次/min,49.15%);2~3 d感觉异常(62.71%),持续2~5周;其中温度感觉倒错(55.93%),持续2~3周.饮酒者出现低血压、心率减慢、感觉异常比无饮酒者更明显(P<0.01).结论雪卡毒素中毒可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心血管功能障碍、持续长时间的神经感觉异常,并且以温度感觉倒错具特征性;饮酒可加重病情,预后良好.为避免中毒,建议勿食用重1.5 kg以上的珊瑚礁鱼,特别是其头和内脏.

  • 32例苏眉鱼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李桂英;马晓华

    目的探讨苏眉鱼中毒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苏眉鱼中毒患者抢救及护理的效果.结果32例苏眉鱼中毒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迅速清除进入人体内已被吸收或尚未被吸收的毒物,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加强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雪卡毒素集体中毒的急救护理

    作者:杨海妮;罗银秋

    目的探讨雪卡毒素集体中毒的护理和预防方法.方法根据雪卡毒素的临床表现,重点观察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对症施以护理.结果44例雪卡毒素中毒的患者治疗3~14 d后,均全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市民的宣教对阻止和预防雪卡毒素中毒起关键作用.

  • 雪卡毒素中毒132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亚民;陈伟强;关权煊;李新

    雪卡毒素(ciguatoxin)是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可沿食物链上传致人类中毒.世界上每年约有5万人发生中毒.但人们对其认识尚不足.2004年11月,我院收治132例雪卡毒素中毒的患者,现将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总结如下.

  • 雪卡毒素中毒伴神经电生理改变二例报告

    作者:宋蓓;章成国;罗春娥

    例1男性,47岁.于2004年11月8日晚在一酒楼进食石斑鱼约2 h后出现头晕、乏力、口唇麻木,继而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十余次,呈水样便,伴全身瘙痒、肌肉酸痛急诊入外院.查体:心率37次/min,血压70/30 mm Hg(1 mmHg=0.133kPa),定向力差,皮肤感觉过敏,双下肢袜套样浅感觉减退,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雪卡毒素中毒病例眼科症状分析

    作者:谢立科;张萍;宋志彬;曾军;杨新怀;黄勤;覃旭方;全婵娟

    目的观察雪卡毒素中毒的眼部特征.方法对27例雪卡毒素中毒病例询问症状,进行视力、屈光、眼电生理、视野及三叉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和随访.结果27例雪卡中毒病例中13例出现视物模糊,9例伴眼痛,但未发现眼肌麻痹、视神经及三叉神经损害.结论雪卡毒素轻度中毒病例可出现暂时性近视及眼痛症状.

    关键词: 雪卡毒素 中毒 近视
  • 雪卡毒素中毒临床分析

    作者:温宇明;伍国强

    目的 探讨雪卡毒素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方法 分析44例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结果 病人进食有毒海鱼肉、内脏或汤后经2~12 h潜伏期,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消化系统症状、以温度感觉倒错、运动乏力、唇舌及四肢麻痹、肌肉刺痛为主的神经系统症状、心率和血压变化的心血管系统症状.结论 中毒后经2~12 h潜伏期,出现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以温度感觉倒错具有特征性,预后良好,病程2 d至3周.为避免中毒,建议勿食用大型的深海鱼,特别是鱼头和内脏.

  • 鱼肉组织中雪卡毒素免疫膜测定方法

    作者:徐轶彦

    本研究采用免疫膜检测试剂盒建立了鱼肉组织中雪卡毒素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的检测限为 1.0μg/kg.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低.具有准确、灵敏、便利、快速等优点.

    关键词: 雪卡毒素 免疫测定
  • 我国西加鱼毒流行现状研究进展

    作者:吕颂辉;李英

    西加鱼毒(Ciguatera Fish Poisoning,CFP),又称雪卡毒素,是一种危害性较为严重的赤潮藻毒素.西加鱼毒初由生活于珊瑚礁附近的底栖微藻分泌产生,在经由食物链"底栖微藻-草食性鱼-肉食性鱼"的传递过程中,毒素结构不断变化,毒性逐渐加强,当人进食相关染毒鱼后就会导致西加鱼毒中毒.

  • 雪卡毒素中毒25例临床分析

    作者:廖清高;隋敏生;陈纪平

    目的探讨雪卡毒素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方法分析25例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资料。结果病人进食有毒海鱼肉或汤后2~10小时,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消化系统症状、以温度感觉倒错为主的神经系统症状、心率和血压变化的心血管系统症状。结论中毒后经2~10小时潜伏期,出现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以温度感觉倒错具有特征性。病程2~3周,预后良好。

  • 微生物对纲比甲藻生长以及区域雪卡毒性分布的影响

    作者:王博;姚蜜蜜;晋慧;赵丽红;相建海;蔡中华

    目的:雪卡鱼毒中毒(Ciguatera fish poisoning)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同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雪卡毒素起源于雪卡鱼食用了有毒的底栖生物纲比甲藻(Gambierdiscus spp.).由于全球雪卡毒素中毒的分布呈现时空变化性,在小范围内又存在区域特异性分布的特征,科学家很难作出解释.一直以来对影响纲比甲藻生长的生物因素较环境因子的研究而言非常有限,本文从藻菌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重要微生物对纲比甲藻生长的影响,进而解释雪卡毒性区域特异性分布的现象.方法:采用宏基因组多样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找出毒性相关微生物,结合生物被膜相关微生物筛选结果,选定重要细菌对一株纲比甲藻进行生长刺激试验,通过藻类计数方法研究微生物对纲比甲藻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毒性区域存在特异性的微生物群落组成,部分微生物与雪卡毒性分布具有相关性.四株刺激菌中三株显著提升了纲比甲藻的生长能力,一株对纲比甲藻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重要微生物可能通过影响纲比甲藻在食物链中数量的积累,导致雪卡毒性区域特异性分布.对生物因素的研究是今后雪卡毒素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 急性雪卡毒素中毒的神经电生理特点

    作者:宋志彬;郑国俊;屈国雄;周艳玲

    目的探索急性雪卡毒素中毒早期周围神经的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变化特点.方法对51例急性雪卡毒素中毒患者有四肢及身体其他部位感觉异常的病人进行正中神经及胫神经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检查,其中9例进行了三叉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及瞬目反射及神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异常率为31.4%,胫神经为54.9%,下肢多于上肢(P<0.00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三叉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瞬目反射及视觉诱发电位未发现异常.结论急性轻度雪卡毒素中毒以四肢远端感觉障碍为主,下肢多于上肢,早期可出现感觉传导速度改变.

  • 雪卡毒素中毒一例

    作者:张少辉;董秀华;王伦

    雪卡毒素中毒在临床上较少见,近期我门诊部发现1例雪卡毒素中毒病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性,43岁,午餐进食深海鱼(估计为红斑或老虎斑)2 h左右出现恶心、腹胀痛,继而水样便(6次/h),自服氟哌酸、黄连素等药后症状未见改善,18:00时左右就诊,查体:急性病容,体温36.3℃,腹软、脐周轻压痛、肠鸣音亢进.

  • 液质联用技术测定鱼中雪卡毒素

    作者:钟伟燕;刘红河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鱼类中雪卡毒素P-CTX1含量的方法.方法:鱼类样品经丙酮提取后,用冷冻脱脂,经PSA氨基柱净化,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在Atlantis色谱柱(150 mm ×2.1 mm×5μm)上,梯度改变乙腈在流动相中的比例和流速,采用HPLC/MS/MS电喷雾电离(ES-Ⅰ),阳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雪卡毒素在鱼肉中的含量范围为0.5μg/]L~20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在0.5 ng/kg、2.0 ng/kg和10.0 ng/kg添加水平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88%~9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6%,方法的检出限为1.0ng/kg.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精密度较高,重现性较好,对鱼类中痕量雪卡毒素具有良好的分析鉴定效果.

  • 小鼠生物检测法测定热带性珊瑚礁鱼毒性的研究

    作者:骆和东;林健;冷建荣

    目的:研究小鼠生物检测法测定热带性珊瑚礁鱼毒性的检测方法,以预防雪卡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方法:鱼肉组织在70℃蒸煮后经丙酮、乙醚、甲醇、正已烷等有机溶剂提取净化得到脂溶性毒素粗提液,对18~22 g雄性小白鼠进行腹腔注射,观察24 h,采用公式log(MU)=2.3log(1+1/T)计算毒性大小.结果:有毒检体使小鼠产生行动迟缓、腹泻、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等症状.在采集的7份样品中,检出1份中毒样品毒性为0.11 MU/g.其余均未检出毒性.结论:小鼠生物检测法是目前检测珊瑚礁鱼中雪卡毒素的一种有效、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适用于珊瑚礁鱼毒性大小的研究和可疑样品的快速初筛.

  • 32例雪卡毒素中毒患者的护理

    作者:黄少兰;欧永芳;陈晓燕;胡迎春;吴美莲

    对32例雪卡毒素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均痊愈出院.提出密切观察患者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实施对症治疗护理,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关键词: 雪卡毒素 中毒 护理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