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哺乳期母鼠暴露大豆异黄酮对仔鼠卵巢类固醇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丽;张晓鹏;张文众;宋雁;王伟;崔文明;刘兆平;李宁;严卫星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新生儿期雌性大鼠卵巢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孕鼠随机分至大豆异黄酮0、10、50、150、150和200mg/kg bw染毒剂量组中,在母鼠产后第5~10天通过给母鼠灌胃使新生儿期大鼠间接暴露大豆异黄酮,在产后第11天分离子代雌性大鼠的卵巢进行病理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测定卵巢中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A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大豆异黄酮100、150和200mg/kg bw剂量组的卵巢/体重显著增加,卵泡发育加快;150mg/kg bw和200mg/kg bw剂量组卵巢ER及其mRNA和PCN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PR mRNA表达显著降低;但卵巢AR、PR蛋白及AR mRNA的表达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新生儿期暴露大豆异黄酮的雌性大鼠卵巢发育表现出明显的不良作用,这种作用至少涉及到雌激素敏感受体ER、PRmRNA的转录.

  • 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1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陶璨;张光伟;张吉强

    乳腺癌的发生、病程和转移等均受到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的调节,其中主要是受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调节[1].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癌细胞ER、PR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治疗及预后都有极为重要的关系,但是类固醇受体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 类固醇激素受体RNA激活因子研究进展

    作者:傅成波;陈虹;黄秉仁

    类固醇激素受体(SR)是一类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关的能被类固醇激素等配体激活和具有序列特异的真核细胞转录因子,又称核受体.该受体的激活包括受体与特异应答DNA序列的结合以及对靶基因表达的调节[1~3].SR的氨基端可变区域分布在Ⅰ型受体亚族,如AR,ER,GR,MR和GR等受体该区含有对特殊的靶基因很强的自我激活功能AF1区,典型的Ⅰ型类固醇受体通过其氨基末端的转录激活区AF1来实现其转录功能.配体结合域(加D)羧基末端的激活功能区AF2在几乎所有核受体中都存在.AF2中的一段高度保守的两性螺旋对于配体结合和激素依赖的激活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 雄激素受体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异常与基因甲基化的关系

    作者:王刚;陈杰;刘利;侯露;蔡云;张晓兵;郭乔楠;刘泽军

    性激素受体是类固醇受体之一,通过信号传递途径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随着DNA甲基化与肿瘤关系的深入研究,发现性激素受体超家族在许多肿瘤中存在DNA异常甲基化现象,但在白血病中的研究尚少.

  • 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作者:薛凤霞

    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传统的临床病理因素以及目前研究较多的生物学因素.临床病理因素中病理分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分期、腹腔细胞学、脉管浸润等均为影响淋巴结转移、复发及生存的主要因素.各临床病理因素间常相互影响,且各作者报道的影响生存的临床病理因素也不尽相同.与预后有关的生物学指标,多是近来发现的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有关的类固醇受体、生长因子、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与细胞增殖有关的一些指标.

  • 子宫内膜癌中端粒酶逆转录酶与p53、拓朴异构酶Ⅱα、激素受体、凋亡小体的检测及相关性

    作者:杨静;张农;陶琨;盛惠珍

    目的 观察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p53、拓朴异构酶(TP)Ⅱα、激素受体(ER、PR)、凋亡小体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情况,探讨上述因子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2000~2006年全子宫切除标本54例,其中子宫内膜癌44例,子宫内膜增生反应10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反应病例中hTERT、p53、TPⅡα、ER、PR的表达情况,并对其染色强度作定量分析.HE切片中观察凋亡小体,高倍镜下计数凋亡小体及TPⅡα阳性细胞.结果 hTERT、p53、TPⅡα、凋亡小体在子宫内膜癌中均有表达,并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表达增强(P<0.05),而在子宫内膜增生反应中上述标志物不表达或仅有微弱表达.ER、PR在子宫内膜增生反应中表达广泛,但在内膜癌组织中表达下降,而且恶性程度越高其表达越少(P<0.05).子宫内膜癌中hTERT表达与p53、TPⅡα、凋亡小体表达成正相关(P<0.01);p53表达与凋亡小体表达成正相关,而与ER、PR表达为负相关(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中hTERT、p53与细胞凋亡、增殖以及肿瘤恶性程度等密切相关,表明细胞周期失调节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因子家族与乳腺癌

    作者:唐鹏;姜军

    目的 探讨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因子家族在乳腺癌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对近年来有关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因子家族成员在乳腺癌中作用研究进展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 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因子是多种类固醇激素与类固醇受体结合并发挥生物学活性的必需因子,是诱导乳腺癌发生、发展和复发的重要辅助因子,同时也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预示因子.结论 抑制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因子的表达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可能是今后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一种有效途径.

  • 进展期胃癌化学-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评价

    作者:赵新汉;田洪刚;马欣

    目的观察化疗和化学-内分泌治疗对术后复发或转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均有病理证实和客观体征)随机分为EAP(足叶乙甙十阿霉素+顺铂)和EAP-TAM(三苯氧胺)两组进行治疗,同时测定雌激素受体的状态.结果对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EAP-TAM治疗组有效率为73.3%,而EAP治疗组仅为50.0%,两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雌激素受体阴性患者,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0.0%和52.9%,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中,EAP-TAM治疗的有效率与雌激素受体的含量呈正比关系.本组试验中没有观察到三苯氧胺的毒副作用.结论内分泌治疗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胃癌患者有着明显的疗效,而对雌激素受体阴性的胃癌患者无效.

  • 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1在成年与老年雌性大鼠脑内的表达研究

    作者:张东梅;张吉强;边晨;郭强;蔡文琴;阮怀珍

    目的 研究雌性大鼠脑老化过程中脑内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1)表达的变化.方法 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化SP法.结果 SRC-1免疫阳性产物广泛分布于脑内,免疫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但是在个别主要与运动有关的核团则明显位于细胞胞膜或胞浆.在成年,高表达见于大脑皮质大部、海马、桥核、前嗅核、网状外侧核、小脑蒲肯野细胞等部位;中等强度的表达见于隔区、丘脑和脑干,较低水平的表达见于某些下丘脑和脑干的核团.和成年的表达水平相比,老年大鼠的前嗅核、斜角带垂直部、基底神经节、杏仁皮质后核、黑质、脑桥、网状外侧核和小脑浦肯野细胞等部位的表达显著下降,但是在大脑皮质、下丘脑和丘脑以及脑干的很多部位基本保持不变,在极个别核团甚至有所上升.结论 SRC-1在大鼠脑内的表达比较广泛,可能参与了对多种重要脑功能的调节;老年脑内主要与运动调控和学习记忆有关脑区内SRC-1表达的降低提示SRC-1可能在脑老化导致的学习记忆障碍以及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重要意义.核外SRC-1主要见于与运动有关的核团,提示SRC-1有可能通过第二信使途径发挥对运动功能的快速调节.

  • 米非司酮顿服后不同时间对早孕蜕膜形态及类固醇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韩华;李艳丽;赵红伟;王杰;闫萍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中缩短米非司酮用药时间的可行性.方法 将80例因非意愿妊娠自愿要求终止早孕的女性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直接负压吸宫术)、用药后12 h组、24 h组、48 h组,3个用药组顿服米非司酮150 mg,于不同时间行负压吸引术,留取各组蜕膜组织.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4组蜕膜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四组蜕膜组织中类固醇受体的表达.结果 3个用药组蜕膜细胞变性、坏死,间质水肿、出血,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对照组蜕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阳性染色位于大部分蜕膜细胞及少数腺上皮细胞,用药后12h组、24 h组、48 h组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用药后12h蜕膜组织变性坏死,蛋白表达受到抑制,为临床缩短药物流产用药时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