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钩吻素子无吗啡样药物依赖性

    作者:许盈;丘宏强;沈洁;庄伟霞;庄家庆;郑光渝;俞昌喜

    目的:评价钩吻素子产生吗啡样药物依赖性的潜力。方法采用离体豚鼠回肠药物依赖模型、小鼠药物依赖催促戒断模型和自然戒断模型,分析钩吻素子诱导吗啡样身体依赖性的潜力;进而通过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评价钩吻素子诱导吗啡样精神依赖性的潜力。结果钩吻素子孵育的离体豚鼠回肠未出现吗啡样纳洛酮催促的戒断反应;小鼠连续给予钩吻素子,未出现吗啡样纳洛酮催促的跳跃、体质量下降和自然戒断的体质量下降等戒断反应;也未见吗啡样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结论钩吻素子可能无吗啡样药物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的潜力。

  • 解毒脱瘾汤对吗啡依赖小鼠单胺类递质的影响

    作者:蒙桂珍;朱成全;徐燎原;陈德明

    目的:观察解毒脱瘾汤(JTD)对吗啡依赖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戒断模型,观察解毒脱瘾汤对吗啡依赖小鼠单胺类递质的影响.结果:吗啡依赖小鼠单胺类递质明显增多;解毒脱瘾汤高剂量组可降低脑组织和血浆NE、5-HT的含量;几乎所有剂量组均可降低脑组织和血浆DA的含量;但是5-HIAA变化不明显.结论:单胺类递质在吗啡依赖模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解毒脱瘾汤可能通过改善吗啡依赖小鼠单胺类物质含量的变化,消除其戒断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 吗啡依赖对大鼠支持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宇宁;王彦华;李梅杰;郭新华;连丽英;袁征

    目的 探讨吗啡依赖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采用电镜观察支持细胞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支持细胞凋亡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结构变化明显;与健康对照比较,吗啡依赖大鼠支持细胞凋亡率升高,Bcl-2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P均<0.01).结论 吗啡依赖诱导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抑凋亡因子Bcl-2、上调促凋亡因子Bax有关.

  • 医源性吗啡依赖解除1例报告

    作者:刘迅;丁晓明;丁爱华

    患者女,16岁,因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于2003年3月2日,在全麻下行心室瓣膜修补术,手术顺利.术后进监护室,给予心电监护,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4h后肌力恢复,呼之能应.脱机时,患者突然躁动,ECG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静注吗啡50mg,2min后患者处于睡眠状态.4h后再次发作,静注吗啡后缓解.次日患者苏醒,感手心奇痒,不断喊叫,躁动.ECG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再次静注吗啡25mg,2min后患者入睡.如此反复发作3次,每次应用吗啡后缓解.

  • 脊髓水平NMDAR-ERK5信号通路在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中的作用

    作者:王春光;丁彦玲;郭淑芹;张志强;殷树欣;陈宏伟;张励才

    目的 探讨脊髓水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5,ERK5)信号通路在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体质量200~ 250 g,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四组(n=24):对照组(A组)、戒断组(B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C组)、MK801组(D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以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第6天上午经腹腔注射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出现,即建立吗啡戒断模型.采用行为药理学方法结合western blot技术,鞘内注射NMDAR抑制剂MK801,观察其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戒断所致痛觉过敏及脊髓p-ERK5表达的影响.结果 A组大鼠腹腔注射纳洛酮后并未出现戒断症状及痛觉过敏.与A组相比,B组大鼠戒断症状评分[(45.2±7.3)分]、痛觉过敏评分[(14.4±3.7)分],C组大鼠戒断症状评分[(44.7±6.2)分]、痛觉过敏评分[(13.2±2.7)分],D组大鼠戒断症状评分[(28.3±1.6)分]、痛觉过敏评分[(5.9±11)分]明显增加(P<0.05);与C组相比,D组大鼠鞘内注射MK801后戒断症状评分[(28.3±1.6)分]、痛觉过敏评分[(5.9±1.1)分]明显降低(P<0.05).与A组相比,B组大鼠脊髓水平p-ERK5(12 848±621)、C组大鼠脊髓水平p-ERK5(12 579±396)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C组大鼠脊髓水平p-ERK5(12 579±396)相比,D组大鼠鞘内注射MK801后脊髓水平p-ERK5(5123±546)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脊髓水平NMDAR-ERK5信号通路参与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表达.

  • 条件性位置厌恶大鼠伏隔核壳区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水平变化

    作者:苏少华;王传升;乔振;李文强;潘苗;王亚丽;张瑞岭;李毅;石玉中

    目的 探讨伏隔核壳区(AcbSh)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在吗啡依赖戒断所致厌恶动机中的作用,揭示阿片依赖戒断的厌恶动机机制.方法 40只SPF级雄性Sprage-Dawley大鼠分为实验组(吗啡+纳洛酮,MN组)与对照组(吗啡+生理盐水,MS组;生理盐水+纳洛酮,SN组),连续6.5 d吗啡注射(10 mg/kg,bid,IP)一次纳洛酮催瘾(0.3 mg/kg,IP),同时搭配条件性位置训练箱建立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大鼠模型.在立体定位术后3~5d,CPA建立前、后收集AcbSh中的细胞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对透析液中DA及DOPAC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连续6.5 d的吗啡注射与纳洛酮一次催瘾搭配,实验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动机,在伴药侧的时间[(230.01±24.76)s]明显缩短,与实验前[(566.04± 19.80)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89,P<0.01).CPA建立后,MN组AcbSh中DA水平(1.72±0.10)明显升高,与MS组(0.95±0.05)和SN组(0.09±0.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19,P<0.01);MN组DOPAC水平(1.56±0.07)与MS组(1.19±0.04)、SN组(1.07±0.02)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375,P<0.01).结论 AcbSh中DA及DOPAC可能参与CPA的建立,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机制可能在物质依赖厌恶动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 拮抗脊髓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的影响

    作者:王春光;丁彦玲;郭淑琴;张志强;殷树欣;张励才

    目的 探讨脊髓水平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1-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5,ERK5)在大鼠吗啡戒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体质量200~ 250 g,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4组(每组n=24):生理盐水-纳洛酮-DMSO组(A组)、生理盐水-纳洛酮-BIX02188组(B组)、吗啡-纳洛酮-DMSO组(C组)、吗啡-纳洛酮-BIX02188组(D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以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第6天上午经腹腔注射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出现,即建立吗啡戒断模型.结合药理学手段鞘内注射ERK5特异性抑制剂BIX02188,观察其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及戒断所致的痛觉过敏的影响.结果 A、B两组大鼠腹腔注射纳洛酮后并未出现戒断症状及痛觉过敏.与A组相比,C组大鼠戒断后咬牙(7.5±1.1)分、湿狗样抖动(4.6±0.7)分、戒断后跳跃(5.3±0.7)分、扭体(8.9±1.9)分、腹泻(7.1±1.6)分、流涎(2.8±0.6)分、体质量减轻(7.9±0.9)分、戒断症状总评分(44.8±5.9)分、痛觉过敏评分(14.6±2.4)分及D组大鼠戒断后咬牙(3.1±0.5)分、湿狗样抖动(1.5±0.4)分、戒断后跳跃(2.2±0.5)分、扭体(7.9±1.6)分、腹泻(1.8±0.5)分、流涎(2.8±0.9)分、体质量减轻(3.7±0.6)分、戒断症状总评分(23.1±1.3)分、痛觉过敏评分(3.5±1.1)分明显增加(P<0.05);与C组相比,D组大鼠鞘内注射BIX02188后戒断症状如咬牙(3.1±0.5)分、湿狗样抖动(1.5±0.4)分、戒断后跳跃(2.2±0.5)分、腹泻(1.8±0.5)分、体质量减轻(3.7±0.6)分、戒断症状总评分(23.1±1.3)分、痛觉过敏评分(3.5±1.1)分明显得到缓解(P<0.05);而扭体(7.9±1.6)分及流涎(2.8±0.9)分并未得到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鞘内注射BIX02188拮抗脊髓ERK5可显著减轻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

  • 吗啡依赖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界面结构变化的易感性差异

    作者:张清清;叶敏捷;王瑛;张瑞岭;谌红献

    目的 通过研究高、低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界面结构参数的变化,为吗啡依赖易感性差异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30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30只).实验组按剂量递增法腹腔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模型.分别对2组大鼠进行CPP训练和测评,根据测评值将实验组大鼠再次分为高、中、低偏爱组,中偏爱组淘汰.于末次吗啡注射后3h、戒断后3d和14d将高、低偏爱组和对照组各选取8只大鼠处死,取海马CAI区按照标准程序制成电镜样本,电镜观察摄像,图像分析软件分析测量突触界面结构参数.结果 ①预测试时3组大鼠CPP值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F=0.78,P=0.47);处理因素终止后3h、3d、14d 3组大鼠CPP值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两比较显示高偏爱组CPP值高于低偏爱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②在3h和3d时,3组大鼠PSD厚度(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突触间隙宽度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0.03),并且高偏爱组的PSD厚度[(15.20±3.65)nm]小于低偏爱组[(17.63±6.61)nm],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高偏爱组间隙宽度[(5.77±2.08)nm]大于低偏爱组[(4.92±1.65)nm],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14d时,3组大鼠PSD厚度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并且高偏爱组的PSD厚度[(16.22±4.93)nm]小于低偏爱组[(18.42±3.78)nm],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高偏爱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间隙宽度的测量值大于低偏爱组,PSD厚度的测量值小于低偏爱组,上述变化可能是吗啡依赖易感性差异的突触界面结构基础.

  • 吗啡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小鼠胸腺细胞诱导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姜美俊;苏中华;刘学兵;郝伟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对吗啡依赖小鼠胸腺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雌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吗啡组、吗啡+纳络酮组、吗啡+L-NAME组和对照组.吗啡腹腔注射建立吗啡依赖小鼠模型,在干预组分别给予纳络酮和L-NAME,分别于首次用药后24 h和终止处理因素后6h,随机各组均取半数颈椎脱臼处死取出胸腺,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各标本杂交阳性细胞的光密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OD=0.1932±0.0086)比较,首次用药后24 h和终止处理因素后6 h时,吗啡组和吗啡+L-NAME组胸腺切片杂交信号强度均显著升高(OD=0.2245±0.0098, F =37.894,P <0.01; OD=0.2207±0.0091, F =36.023, P <0.01),而吗啡+纳洛酮组胸腺切片杂交信号无显著差异;2.与吗啡组比较,首次用药24 h后和终止处理因素后6 h时,吗啡+纳洛酮组杂交信号均显著降低(OD=0.1969±0.0087, F =4.659, P <0.05;OD=0.2024±0.0085,F =46.816, P <0.01),吗啡+L-NAME组杂交信号均无显著差异(OD=0.2443±0.0087, F =3.278,P >0.05).结论 高剂量吗啡能诱导小鼠胸腺细胞iNOS mRNA表达,而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能较好地阻断该效应,但NOS抑制剂L-NAME则对小鼠胸腺细胞iNOS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 Cedemex对自然戒断吗啡依赖大鼠脑内β-内啡肽和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作者:谢海源;杨铮;黎昀;仇小强;李全凤;黄仁彬;阮富桥;范金敏;梁越高;陈亭平

    目的 观察(Cedemex对自然戒断吗啡依赖大鼠的内啡肽含量和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方法 以剂量递增法连续皮下注射吗啡7 d,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大鼠下丘脑和垂体中β-内啡肽(β-EP)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伏隔核多巴胺的含量. 结果 (1)与停用吗啡组比较,(Cedemex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下丘脑、垂体的β-EP水平(P<0.05).其中(Cedemex 中剂量分别升高的平均百分数为50%、60%;高剂量分别升高的平均百分数为55%、36%;(2)与停用吗啡组比较,(Cedemex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吗啡戒断大鼠伏隔核的多巴胺水平(P<0.05),降低的平均百分数分别为10%、17%. 结论 机体内啡肽和多巴胺的改变与吗啡依赖和戒断症状有关,(Cedemex能够促进机体内啡肽和多巴胺水平的恢复.

  • 安君宁对吗啡依赖大鼠脑内酪胺酸羟化酶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谌红献;郝伟;蔡溢;向小军;王绪轶

    目的观察安君宁对吗啡依赖大鼠腹侧被盖区(VTA)内酪胺酸羟化酶(TH)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体质量在180~220g雄性SD大鼠30只为研究对象,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动物6只),即单用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Normal组)、其余四组大鼠则先制成吗啡成瘾模型:以5mg/kg/次开始,每天增加5mg,一直增加到第10天50mg·kg-1·次-1,每天腹腔注射吗啡2次.第11天开始自然戒断,四组成瘾大鼠随机分成吗啡成瘾后戒断并安君宁治疗12d组(P12E)、吗啡成瘾后戒断并淀粉治疗12d组(P12EC),吗啡成瘾后戒断并安君宁治疗30d组(P30E)、吗啡成瘾后戒断并淀粉治疗30d组(P30EC).安君宁和淀粉均为每天灌胃2次,安君宁剂量为3 g·kg-1·次-1,对照组喂等量淀粉.用ABC法测VTA的TH与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测定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OD)值.结果5组大鼠(Normal、P12EC、P12E、P30EC、P30E组)VTA中TH免疫反应的强度分别为(0.1888±0.045)、(0.4471±0.063)、(0.1834±0.039)、(0.3224±0.044)、(0.1788±0.042),VTA中GFAP免疫反应的强度分别为(0.1538±0.045)、(0.2768±0.056)、(0.1808±0.036)、(0.2512±0.051)、(0.1427±0.034).吗啡成瘾大鼠VTA中TH和GFAP免疫反应的强度持续高于淀粉组(P<0.05),安君宁治疗12d或30d能显著性降低VTA中TH、GFAP免疫反应强度(P<0.05),逐渐接近淀粉对照组.结论吗啡成瘾能导致大鼠VTA内的一些可塑性的损伤,而安君宁能促进这些损伤的修复,提示其可用于阿片类成瘾的治疗.

  •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对吗啡依赖小鼠位置偏爱及戒断症状的影响

    作者:姜美俊;刘学兵;苏中华;谌红献;郝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在吗啡依赖及其戒断症状中的作用,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吗啡腹腔注射制造小鼠吗啡依赖模型,剂量从10mg.kg-1.次-1逐日递增至第7天时70mg·kg-1·次-1;L-NAME和纳洛酮同期干预,每次吗啡注射前5 min,分别皮下注射纳洛酮z1mg·kg-1·次-1和L-NAME 2mg·kg-1·次-1,观察小鼠位置偏爱(CPP)产生情况.用药1周后皮下注射纳洛酮催瘾,观察戒 断后小鼠的戒断体征,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结果实验组小鼠在吗啡腹腔注射1周后产生了CPP[(457±304)s,F=7.967,P<0.01];吗啡注射同时给予L-NAME干预阻止了吗啡依赖的形成[CPP(148±108)s],并且减轻了吗啡戒断时的戒断体征:跳跃次数减少[(18.40±22.61)次]、体质量丧失增加[(0.25±0.07)g],起跳潜伏期缩短[(14.10±11.29)min]、直立次数增加[(4.87±1.74)次]、躯体拉伸次数增加[(1.52±1.34)g]、腹泻加重[(0.38±0.48)次].结论L-NAME能有效对抗吗啡所致的小鼠吗啡依赖,并且能有效减轻吗啡撤药时戒断体征的表达.

  • 地西泮结合抑制因子基因在慢性吗啡依赖大鼠部分脑区的表达

    作者:罗有年;陈超;刘学兵;邓良华;李崇勇

    目的研究地西泮结合抑制因子(DBI)基因在慢性吗啡依赖大鼠部分脑区不同时点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研究组20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研究组:腹腔注射盐酸吗啡,2次/d,起始剂量为5 mg·kg-1·次-1,逐日递增5 mg·kg-1·次-1,至第10天为50 mg·kg-1·次-1,对照组同期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研究组于末次注射后3 h(依赖组)及72h(戒断3 d组)、第6天(戒断6 d组)、第10天(戒断10 d组)分别处死5只,对照组于末次注射后3h及72h分别各处死5只,灌注、取脑、冰冻切片并选取含有海马CA1区(HIPCA1)、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c)、前额叶皮质(PFC)、杏仁核(AMG)、中脑导水管(PAG)等结构的脑片,利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DBI mRNA在各脑区的表达,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吗啡成瘾组在HIPCA1、VTA、Nac、PFC、AMG、PAG和LC的DBI mRNA表达依次为:102.7±6.7、139.6±12.8、137.1±9.3、144.3±10.8、153.6±10.6、122.1±8.5和100.0±8.8,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均在戒断的第3天达到峰值,依次为139.7±12.4、181.1±10.2、159.3±13.3、186.6±7.6、195.1±7.0、176.9±14.7,随后出现下调,在戒断第6天各脑区仍高于对照组,在戒断第10天,除了 PFC仍为145.3±9.3,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外,其他脑区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DBIm RNA在慢性吗啡处理大鼠部分脑区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慢性吗啡依赖过程.

  • 安君宁对吗啡依赖大鼠脑内前脑啡肽原表达的影响

    作者:谌红献;郝伟;刘铁桥;王绪轶;向小军;蔡溢

    目的研究安君宁对雄性SD大鼠吗啡依赖相关脑区前脑啡肽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体质量180~220 g的雄性SD大鼠,设对照并建立吗啡依赖模型后随机均衡分为5组:淀粉正常对照组,吗啡戒断并安君宁治疗12 d、30 d组,吗啡戒断并淀粉治疗12 d、30 d组.吗啡依赖模型的建立采用剂量递增10日法(5 mg·kg-1·次-1~50 mg·kg-1·次-1,2次/d,腹腔注射).安君宁干预方法:灌胃1 g·kg-1·次-1,2次/d;对照组灌等量的淀粉.各组大鼠按预定时间麻醉、灌注、留取脑组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s)、前额皮质(PFC)前脑啡肽原(PENK)mRNA水平.结果安君宁干预组与干预对照组相比, VTA、NAs、PFC中PENK mRNA水平显著升高(P <0.05).吗啡戒断12 d,安君宁干预组VTA、NAs、PFC中PENK mRNA水平分别为(14.74±4.81)×10-2、(16.09±4.94)×10-2、(20.47±7.03)×10-2,而干预对照组分别为(9.74±0.87)×10-2、(5.94±0.91)×10-2、(10.87±3.96)×10-2;戒断30 d,安君宁干预组分别为(17.46±8.27)×10-2、(25.73±8.24)×10-2、(26.58±6.29)×10-2,而干预对照组分别为(12.36±6.95)×10-2、(10.31±0.78)×10-2、(19.78±7.08)×10-2.结论安君宁能促进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前脑啡肽原表达的恢复.

  • 地卓西平对吗啡依赖大鼠部分脑区腺苷酸环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瑞岭;郝伟;谌红献;李昌琪

    目的研究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地卓西平对吗啡依赖大鼠某些脑区腺苷酸环化酶Ⅷ(AC-Ⅷ)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吗啡组及干预组.末次注射后3h及72h各随机处死6只,取脑并冰冻切片,留取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c)、中脑导水管灰质(PAG)、杏仁核(AMG)、海马CA1区(HIPCA1)等脑区的切片.利用原位杂交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脑区AC-ⅧmRNA吸光度(A)值并作同期平行比较.结果末次注射后3h及72h,干预组大鼠5个被检脑区AC-ⅧmRNA吸光度(A)值均明显低于吗啡组.结论合并使用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地卓西平可明显降低吗啡依赖大鼠多个脑区AC-Ⅷ基因转录水平,这可能是谷氨酸受体拮抗剂抑制吗啡耐受及依赖的分子机制之一.

  • 安君宁对吗啡依赖大鼠相关脑区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水生;谌红献

    药物滥用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有研究表明,当个体对阿片类形成依赖时,脑内内阿片肽系统和多巴胺系统功能会产生适应性变化,当阿片类戒断时其功能难以尽快恢复,从而出现一系列的戒断综合征,目前这被认为是产生稽延性戒断症状和渴求的关键之一[1,2]..

  • 吗啡依赖大鼠脑内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磷酸化

    作者:李国海;黄明生;姜厚壁;俞俊洪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有两种形式:具有转录活性的二聚体和无转录活性的单体.CREB133位的丝氨酸残基(Ser133)可被PKA、PKC或Ca2+/CaM等磷酸化,磷酸化后的CREB(pCREB)形成同源二聚体或与CREB/ATF1(激活转录因子1)家族的其他成员形成异二聚体.

    关键词: 吗啡依赖 磷酸化
  • 地卓西平对大鼠吗啡位置偏爱及戒断体征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瑞岭;郝伟;谌红献;姜美俊;向小军

    目的测评地卓西平(MK-801)对大鼠吗啡位置偏爱及戒断体征的影响,探讨NMDA受体在吗啡依赖中的作用.方法51只雄性Sprague-Dawle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吗啡组和干预组.吗啡组大鼠每天两次腹腔注射吗啡(剂量渐增,10天);干预组大鼠于每次注射吗啡前30min腹腔注射MK-801(0.075 mg/kg);对照组接受相同的试验操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吗啡组大鼠建模后停留于自侧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戒断第1d、3d戒断体征总分显著升高(P<0.01);干预组大鼠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吗啡组相比,干预组大鼠停留于白侧的时间在建模第5d、9d明显减少(P<0.01),戒断第1d、3d的戒断总评分显著减低(P<0.01).结论MK-801抑制了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及大部分吗啡戒断体征.表明谷胺酸NMDA受体在阿片精神及躯体依赖中均有重要作用.

  • NOS抑制剂和MK-801对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毒蕈碱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惠芬;周文华;谢小虎;顾钧;唐甩恩;杨国栋

    目的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和NOS抑制剂对吗啡依赖大鼠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 RT-PCR方法检测m1-5mRNA水平.结果吗啡依赖大鼠脊髓注射纳洛酮1h后脊髓m1、m2、m3 和m4及脑干m1表达较依赖组减少,MK801(0.125 mg*kg-1)处理后脊髓m2 、m3和m5 以及脑干m2 和m5表达增加,脊髓和脑干m1 和m4表达减少;NOS抑制剂 L-NAME(10 mg*kg-1)处理后脊髓和脑干m1、m3 、m5受体表达减少.结论 NMDA受体拮抗剂以及NOS抑制剂对M 受体亚型基因调控是控制戒断症状的机制之一.

  • 吗啡依赖对小鼠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影响

    作者:张引国;魏洁;李积胜;杨春荣;陈静医;李虹万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对小鼠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影响.方法以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模型,纳洛酮诱发戒断症状.根据小鼠戒断反应中出现的跳跃次数、体重下降等指标评定戒断反应强度.采用毛细管上升现象测定吗啡依赖和戒断小鼠离体肺灌洗液表面张力的变化.结果吗啡依赖组和纳洛酮催促戒断组离体肺灌洗液表面相对张力和表面张力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而且吗啡戒断组离体肺灌洗液表面相对张力和表面张力又明显大于吗啡依赖组(P<0.01).结论吗啡依赖和纳洛酮催促戒断小鼠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下降,尤其是戒断期.这些变化可能是吗啡依赖造成肺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

285 条记录 10/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