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内科急危重症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l Intensive Medicine 내과급위중증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024
  • 国内刊号: 42-139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22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陆再英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静脉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段宗明;张超英;田晓莉;张岁龙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AMI并SVT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10 min内注入,随后以0.5~1.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若SVT控制不满意,间隔30 min追加75~150 mg负荷量,多静脉注射达3次,同时口服胺碘酮.静脉用药2~9(4.53±1.8)d.结果:SVT控制率2 h内为47.1%(8/17),24 h内为64.7%(11/17),48 h内为82.4%(14/17),72 h内为88.2%(15/17).第一个24 h静脉用量为1 020~3 030(1 566±485)mg.治疗期间,2例(11.8%)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减量后心率恢复.3例(17.6%)血压降低,经用多巴胺后,血压上升正常.结论: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对AMI并SVT疗效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心率、节律及血压变化.用药需强调个体化.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黄梅;张东华;刘文励;孙汉英;邓金牛;周剑锋

    目的:评价沈阳三生制药厂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和9例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 1.0g/(kg·d),动态监测注射后血小板增长情况.结果:肿瘤化疗组使用rhTPO 9 d后,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需19±9.4 d,较对照组24±6.2天明显缩短.难治性ITP组显效6例,良效3例,总有效率100%.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hTPO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及难治性ITP患者的严重血小板减少有促进血小板生成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 重症监护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杨道锋;桂清荣;朱慧芬;申正义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湖北地区15所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标本培养的致病菌1 935株,并进行纸片法药敏试验,根据2001年NCCLS颁布的准则,采用"WHONET-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25.9%和74.1%.革兰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常见(22.2%),再依次为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克雷伯杆菌;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10.0%和7.8%).药敏试验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IMP)的敏感率为62.0%,对其他所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60%.对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敏感率较高的有IMP、美罗培南(MER),对大肠埃希菌敏感率较高的有IMP、MER和头孢吡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仅对左氧氟沙星敏感(敏感率87.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7%.结论:重症监护患者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尤以铜绿假单胞菌常见.致病菌耐药问题严重,及时监测重症监护患者感染致病菌的变迁和耐药发展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 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杨爱琴;鲍丽霞;吕卓人

    目的:通过对17例被误诊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分析,找出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7例主动脉夹层的误诊病名及其例数、误诊天数、误诊医院的级别进行分析.结果:误诊为心绞痛5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其他昏厥待诊2例,纵隔肿瘤2例,急性胰腺炎2例,脑血管病2例,胆囊炎、胆结石1例,泌尿系统结石1例,误诊医院从县级到省级医院均有.结论:误诊原因主要为①认识不足,②思路狭窄,③本症临床表现特异性差.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加强诊断学基本功训练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 脾脏肿大在急性胰腺炎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华平;田德安;刘南植

    目的:研究脾脏肿大在急性胰腺炎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3例重症胰腺炎、36例轻症胰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将两组的脾脏肿大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脾脏厚度的变化情况加以分析.结果:重症胰腺炎组脾脏肿大占54.5%,而轻症胰腺炎组脾脏肿大仅为19.4%,两者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超声结果分析发现,起病初期均有脾脏肿大.4例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1例脾脏大小恢复正常,3例不再继续增大;1例病情没有得到控制的患者,脾脏继续增大并终死亡.结论:急性胰腺炎时,如出现下列情况应注意重症胰腺炎的可能性:①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脾脏肿大;②脾脏进行性增大者.

  • Ⅲ度AVB患者发生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1例报告

    作者:徐昶;王琳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因反复心悸、胸闷、气促3年,加重4月,于2004年5月26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约10年,未正规治疗.入院时,BP190/100mmHg,颈静脉怒张,双下肺少许细湿罗音,心界向左扩大,HR48 bpm,律齐,可闻及大炮音,肝右肋下4cm,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宽大畸形见图1-1,心脏彩超示:全心扩大(左房39 mm,左室56 mm,右房47 mm,右室43mm),左心收缩功能减低(EF 43%).临床诊断:①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②高血压病3级.于2004年6月2日植入DDD型永久起搏器,上限频率120 bpm,下限频率60 bpm.术后患者心悸、胸闷、气促等心功能不全症状明显改善,好转出院,出院前长程心电图示,起搏器触发感知功能正常,部分时间为DDD模式,部分为VAT模式,偶发单源室早.7月5日,患者久蹲站立后突觉心悸,自数脉搏120 bpm,急查心电图:见图1-2,考虑为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将上限频率由120 bpm调至110 bpm,AV间期由120 ms调至150 ms,后心动过速终止,转为双腔起搏,HR60 bpm见图1-3.

  • 血液透析抢救肾衰竭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作者:毛艺;霍建芳;郑汝珑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患者女性,43岁.主因腹泻17 h,意识模糊6 h于2004年3月4日急诊入院.既往确诊"Ⅰ型糖尿病"13年,正规胰岛素治疗.2003年12月确诊"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前17 h出现腹痛、腹泻,水样便10余次,无脓血和黑便,其后呼吸急促,急诊入院.体格检查:T 36.0℃,P170~210次/min,R28~32次/min,Bp17/11Kpa.贫血貌,浅昏迷状态,可闻及烂苹果气味.皮肤弹性差,眼睑水肿,结膜苍白,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偶闻及干鸣音,心率170~21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部阴性,双下肢轻度水肿,神经系统阴性.

  • 1例不典型嗜铬细胞瘤危象的抢救体会

    作者:严丽;杨光田

    患者女性,4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和家族史,但一直未正规治疗.2004年6月22日曾因"间断头晕2年"来我院就诊.当时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60/100mmHg,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左室大、EF36%,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卡维地络"和"复方卡托普利"治疗.患者口服1d后自行停药.6月25日8Am因"头晕、乏力2 d"再次来我院就诊,体检:BP测不出,呼吸32次/min,肛温40.2℃.急性重病容,烦躁不安,全身皮肤出现大理石花纹、湿冷,端坐位.双肺底均可闻及湿罗音,右侧为主.HR107次/min,律齐,心音正常.腹软,无压痛.

  • 治疗1例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肺、脑曲霉菌病的体会

    作者:塔娜

    病例报道患者女性,30岁,全身乏力1月余,面色苍白1周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皮肤瘀斑,左颌下淋巴结肿大1枚,蚕豆大,无压痛,颈软,胸骨叩击痛,脾肋下1cm.血常规:WBC99.3×109/L、RBC 1.32×1012/L、Hb 38 g/L、PLT 18×109/L,原淋0.18、幼淋0.68、淋巴0.14.骨髓穿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系统占0.964,其中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0.952,确诊为ALL-L2.2004年6月18日行白细胞单采术后予DVCP方案(DNR 40 mg d1-3、CTX 1g d1、VCR 2 mgd1、d8、泼尼松80 mg d1-14)及善唯达10 mg d1-3、Ara-C 200mgd1-5方案化疗各1疗程后,复查骨穿: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幼稚淋巴占0.956,未缓解骨髓象.染色体检查:Ph染色体阳性,BCR/ABL融合基因阳性.于7月12日起予格列卫400mg qd、VP16 100mg iv drip d1-5、Ara-C 15mg iv drip bid d1-7、G-CSF 300ug ih d1-7,同时予抗细菌、真菌药物及输血、输血小板等对症支持治疗.化疗第4天WBC 0.80×109/L,PLT 5×109/L.此后血象继续降低,至7月20日WBC0.08×109/L,PLT 6×109/L.

  • 薄层色谱法检测有机磷农药及监测洗胃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郑东;王用岭;张洪秀;冯相英;郑志环;陈印玲;杜加乾

    薄层色谱法广泛应用于法医学毒物鉴定以及蔬菜、水果等有机磷农药残留检验.该方法的突出特点是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1].目前,临床上对农药中毒的检验,主要采用血清酶学检查,缺乏一种直接检测胃液毒物的方法.因此,我们采用薄层色谱法,首先可以帮助医生在短时间内明确毒物性质(是否为有机磷农药);若为有机磷农药中毒,24 h内可以反复用少量生理盐水洗胃,并取样检测,直至洗出液中检不出有机磷农药成份.实践证明,采薄层色谱法检测胃液农药,准确性高,监测洗胃彻底,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 心包填塞所致心房扑动、心房纤颤经心包置管引流转复3例报告

    作者:宋玉娥;陶敏;王琳

    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的病因众多,多见于风湿性瓣膜病及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而心包疾病由于炎症或心包压塞病变可以波及到窦房结及其周围神经,或直接影响心房肌电活动而引起房性心律失常.此类房扑、房颤的处理,不同于其他原因所致者,电复律和药物复律甚至用常用药物控制心室率都难以达到目的,而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可迅速使房扑、房颤转复为窦性,本文报道3例并复习文献供临床参考.

  • ICU呼吸衰竭患者合并曲霉感染的预后观察

    作者:向瑾;刘建华;李燕华;朱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各种危重患者的生存期不同程度地延长,加之抗生素的滥用,临床上二重感染的病例明显增多,现就本院ICU治疗中合并曲霉感染对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报道如下.

  • 自体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观察

    作者:李忍萍;邹香国;张春荣;高雅丽

    顽固性腹水是肝硬化患者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病因较多,治疗较困难,我院采用腹水浓缩回输入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20例54例次,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26例临床分析

    作者:武天明;李镤;王兰香;李建静

    1999年~2004年,我科接诊26例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患者,因及时诊治而康复.现报道如下:

  • 肝性脑病的药物治疗

    作者:魏来

    肝性脑病常可发生于失代偿肝硬化或各种重型肝炎,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诱发因素固然重要,但对已发生的肝性脑病,在去除诱因的基础上采取包括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更为迫切,其中,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药物.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药物治疗
  • 自身免疫性肝炎

    作者:王江滨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类以自身免疫反应为基础,以高丙种球蛋白血症、高血清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肝脏炎症性病变.汇管区大量浆细胞浸润并向周围肝实质侵入形成界板炎症是其典型病理组织学特征[1].此病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3.6),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如不治疗易发展为肝硬化,免疫抑制剂对其显示一定疗效.

  • 系统性念珠菌感染的诊治

    作者:陈惠德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明显上升,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白念珠菌比例下降,非白念株菌增多,少见的真菌感染增多(曲霉菌、足根霉菌属、镰刀菌属等)且治疗困难,不同科室的患者发生感染真菌种类不同,在同一个体内可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真菌感染,对氟康唑、二性霉素B耐药菌株有增加的趋势.

  •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热点追踪

    作者:高志良

    丙型肝炎呈世界性分布,全世界至少有1亿名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携带者.HCV感染是一个主要的公众健康问题,大部分发展为持续感染,70%发展为慢性肝炎,HCV相关的慢性肝病每年导致8 000~10 000人死亡,急、慢性肝病每年平均费用超过6亿美元,估计目前感染有3 900万人,大部分为无症状携带者或未被发现者,南欧、中东、南美和部分亚洲国家人群抗-HCV阳性率1%~1.5%,西欧、北美诸国和澳大利亚人群抗-HCV阳性率为0.3%~0.6%,我国一般人群HCV感染的流行率为1.35%~5.89%,各地区差异很大,北方高于南方.男性中更常见.成人多见,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的趋势.小于50岁,患病率0.5%,大于50岁为2.6%.无明显季节性.一般为散发,偶可见经血传播的小型暴发,但无食物型或水型流行的报道.

  • 重视胃肠道在真菌感染中的作用

    作者:陈德昌

    胃肠道是人体内的特殊器官,既和外界相通,又隐藏于体内.过去的观点认为胃肠道只是一个消化器官,不参与创伤、感染、休克等病理生理过程.然而,随着对危重病病理生理认识的不断提高,胃肠道作为致病途径的作用突显出来,并不断被危重病从业医师所认识.胃肠道的病理生理意义在于:①它是体内对创伤等应激反应为敏感、反应为严重、亦后且难恢复至生理稳态的器官之一;②肠道粘膜的供血系统存在"生理缺陷",易受各种病理因素的干扰,出现缺血、缺氧;③肠道内存在大量细菌和毒素,在肠粘膜破损的情况下,出现细菌和毒素易位,导致肠源性脓毒症.

    关键词: 胃肠道 真菌感染
  • 重型肝炎治疗的若干问题

    作者:刘克洲;倪勤;侯伟

    重型肝炎是短期内大量肝细胞坏死致肝功能衰竭的一类综合征,包括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病情发展迅速、凶险,临床预后差,病死率高.导致重型肝炎的原因较多,我国以肝炎病毒(尤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为多,西方国家则以丙型肝炎、各种毒物、药物为主,如扑热息痛等.由于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阐明等原因制约了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目前,临床仍然以综合性治疗为主,减少肝细胞坏死,促使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脑水肿、出血、肾功能不全和感染等各种并发症,清除各种有害的代谢产物,补充肝脏制造的各种必须物质,加强监护,千方百计维持患者生命,促进肝脏功能恢复或进行肝移植治疗.现结合我们的临床体会,将重型肝炎治疗的若干问题简述如下.

    关键词: 重型肝炎 治疗
  • 从临床上寻找危重患者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证据

    作者:刘正印

    近二十年来,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破坏了细菌和真菌间正常的菌丛共生关系;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放疗和化疗的使用,使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降低;大型手术的实施,如心,肾等脏器的移植和严重损害机体免疫机能的艾滋病的传播等,均会损害机体免疫系统而导致真菌感染的增多,使深部真菌感染及其死亡率明显增加.在2000年,念珠菌血症是美国血液系统感染第4大常见死亡原因,据估计死亡率在30%~40%.由于深部真菌感染在临床上无特殊的表现,而实验室缺乏可靠的诊断技术,因此,在临床上能明确诊断深部真菌感染者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如此,寻找深部真菌感染早期的蛛丝马迹将有助于开展经验性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 恶性疟的治疗

    作者:贾杰;符健

    疟疾是全世界流行的严重的虫媒传染病.目前,全世界有90个国家、24亿人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200多万人死亡,主要是由恶性疟疾引起[1].

    关键词: 疟疾 治疗
内科急危重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