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病毒学报杂志

病毒学报

病毒学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irology 병독학보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微生物学会
  • 影响因子: 1.0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0-8721
  • 国内刊号: 11-186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bdxb.cbpt.cnki.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编辑出版:《病毒学报》编辑委员会 《病毒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侯云德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柯萨奇B组1型云南分离株MSH/KM9/2009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作者:刘建生;邵聪文;潘玥;朱艳菊;邓新强;廖宏玮;刘雅灵;马绍辉

    对2009年分离自云南省昆明市脑膜脑炎儿童的1株柯萨奇B组1型病毒MSH-KM9-09,进行了全基因组的序列测定,并对其分子变异和进化特点进行了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分段扩增覆盖病毒全长序列的8个重叠片段(未包括多聚腺苷酸尾),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CVB1 MSH-KM9-09病毒株基因组全长7 384个核苷酸(nt),5′端和为3′端分别为741nt和94nt的非编码区,5′和3′非编码区间为一个6 549nt长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2 183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编码区内未见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与GenBank库中现有CVB1全基因组序列M16560、pmMC、Tucson B1和CVB1/Nm相比对,整个基因组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0.9%、81.6%、80.5%和80%,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6%、95.8%、96.2%和95.6%.首次完成中国CVB1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测定,经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证实MSH/KM9/2009株属于CVB1基因型.

  •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的初步评价

    作者:张立霞;周剑芳;于在江;舒跃龙

    流感病毒的核蛋白(Nucleoprotein,NP)高度保守,具有型特异性,能够诱导产生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抵抗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的攻击.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将杆状病毒GP64蛋白的信号肽(Signal peptide,SP)和胞质尾(Cytoplasmic tail,CT)与甲型流感病毒(A/Hubei/1/2010 (H5 H1))的NP蛋白融合表达,从而将NP蛋白展示在杆状病毒的表面,并对该病毒NP蛋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Western blot实验证明NP蛋白可以在Sf9细胞中有效表达.免疫电镜试验显示NP蛋白已成功展示在杆状病毒表面.通过小鼠感染实验,ELISA结果证明NP疫苗可以诱导产生高水平的IgG血清抗体.ELISPOT结果表明NP蛋白的2个细胞免疫抗原表位(NP57-66 IQNSITIERM和NP441-450 RTEIIKMMES)可以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FN-γ,利用NP57-66、NP441-450和NP蛋白均可刺激CD4+和CD8+T细胞产生IFN-γ,但主要以CD8+诱导为主,表明重组病毒可以产生有效的细胞免疫反应.利用小鼠鼠肺适应株A/PR/8/34 (H1N1)进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该重组病毒感染小鼠后可以降低小鼠肺病毒载量,减轻肺组织损伤,减少体重下降,并可以保护50%小鼠存活.

  • 静脉注射吸毒感染者体内HIV-1 CRF07_BC的准种变异特征

    作者:辛若雷;马泽芹;程春林;邢辉;洪坤学;阮玉华;李佳;卢红艳;邵一鸣

    为了研究静脉注射吸毒者(IDU)体内HIV-1 CRF07_BC病毒准种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特征,本文采用单基因组扩增(SGA)技术分别从6份CRF07 BC感染者血浆获得HIV-1病毒准种env基因gp120片段序列11~28条,采用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描述感染者血浆中CRF07_BC病毒准种的变异特征;运用Simplot软件、分段系统进化树和对平均两两比对基因距离进行遗传多样性作图(Diversity plot)的方法分析病毒准种间的重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仅1个病例具有较高的遗传同质性,而其他5个病例的遗传异质性较高,主要表现为系统进化树上形成2~4个次级进化簇.此外,有3个病例存在病毒准种间的重组.本研究表明SGA技术能有效地分析感染者体内病毒准种复杂的变异特征.

  • 同时鉴别6种鸡病毒性呼吸道病GeXP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罗思思;谢芝勋;谢丽基;庞耀珊;范晴;邓显文;刘加波;谢志勤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同时鉴别H5、H7、H9亚型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6种鸡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的GeXP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这些病原体各自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7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用单一病毒、混合病毒样品来验证所建立的GeXP方法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以不同拷贝数的克隆质粒来检测GeXP方法的灵敏度.检测34份临床阳性样品,进一步验证该法的可靠性.结果显示,在7对引物同时存在的GeXP反应体系中,可特异性地扩增出相关6种病毒目的片段,并可在102拷贝/μL水平同时特异地检测出鸡6种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GeXP方法检测34份临床阳性样品结果与病毒分离一致.本研究建立的GeXP方法不仅可高通量检测6种病原体,而且具有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临床样品混合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对这6种发病特征及临床症状相似的鸡病毒性呼吸道病的有效防控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双重荧光定量一步RT-PCR法同时检测GⅠ、GⅡ型诺如病毒

    作者:周冬梅;靳淼;李慧莹;徐子乾;段招军

    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诺如病毒GⅠ和GⅡ型的双重荧光定量一步法RT-PCR方法.应用针对GⅠ型和GⅡ型诺如病毒的特异性引物以及Taqman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及条件,建立双重荧光定量一步法RT-PCR方法.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进行评估,并对粪便标本进行检测,以传统RT-PCR方法作为参考评价此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与肠道腺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对GⅠ和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的低检出限分别可达103拷贝/μL,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对100份粪便标本进行检测,诺如病毒的阳性率为31%,其中GⅠ型为3%,GⅡ型为28%,而传统RT-PCR法的检出率为22%.本文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一步RT-PCR法能同时对GⅠ和GⅡ型诺如病毒进行快速检测,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应用于胃肠炎病人中检测诺如病毒.

  • Ⅲ型登革病毒D9964株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上适应株选育纯化及其增殖动力学研究

    作者:赵玉娇;潘玥;阎玲梅;岳耀斐;杨丽娟;陈俊英;马绍辉;施海晶;孙强明

    选育出Ⅲ型登革病毒中国株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上的适应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增殖动力学进行研究,为研究登革病毒减毒活疫苗奠定基础.Ⅲ型登革病毒中国株D9964经RT-PCR鉴定型别正确后,进行毒种扩增和滴度测定;以4.0 MOI接种KMB17细胞,反复传代直至病毒能在细胞中适应和增殖;连续传10代,选育出KMB17细胞适应株,经三轮噬斑纯化筛选适应株,微量滴定法检测10代病毒培养液的感染性滴度;免疫荧光法检测纯化病毒株的抗原性;将病毒纯化株接种KMB17细胞,取第3~7 d细胞提取RNA,以Real-time PCR检测病毒适应株在细胞中的增殖动态.结果显示,经适应性培养后Ⅲ型登革病毒中国株D9964能在KMB17细胞中稳定增殖,经噬斑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细胞适应株,病毒保持了原始毒株良好的抗原性;增殖动力学研究显示第5~6 d为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高峰期.

  • 2011~2012年度中国H3N2亚型流感病毒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黄维娟;成艳辉;李希妍;赵翔;郭俊峰;王钊;谭敏菊;李明;隋竑弢

    为了解2011~2012年监测年度我国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和变异特点,本文对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流感监测年度中国大陆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毒株进行了抗原性和基因特性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大陆H3N2亚型流感病毒活动水平较低,2012年1月以来活动水平逐渐升高并于3月初成为流行优势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中大部分毒株与疫苗株A/PER/16 /09(87.2%)和国内代表株A/FJ/196/09(76.0%)抗原性类似,但2012年以来低反应株比例有升高趋势,基因特性分析大部分低反应株主要集中在Vic/208分支上,HA晶体结构分析发现与疫苗株相比,近期毒株在抗原决定簇A区、B区和C区均发生了氨基酸位点突变,而且在HA的45位,NA的367位各增加了一个糖基化位点.总之,虽然在此流感监测年度中我国大陆流行的大多数H3N2亚型流感病毒与疫苗株和国内代表株类似,但是随着低反应株的逐步流行,需要及时监测疫苗的保护效果并及时更换疫苗株.

  • 2011年甘肃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中鼻病毒感染规律的研究

    作者:张爽;毛乃颖;于德山;黄国虹;李晓霞;李红育;李保娣;张燕;崔爱利

    探讨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在甘肃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中的流行特征.2011年1月至12月,从甘肃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中采集咽拭子标本286份,用多重PCR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进行筛查.多重PCR结果中HRV阳性的标本再用nested-PCR分别扩增HRV的VP1和VP4/VP2结合区基因片段,阳性结果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析.286份咽拭子标本中,27份标本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为HRV阳性,检出率为9.44%.本研究中,HRV感染病例的平均年龄为3岁,其中,1岁以内儿童感染比例高,占总阳性数的44.4% (12/27);在27例HRV阳性病例中,男性占16例(16/185,8.64%),女性占11例(11/101,10.89%),两者无显著性差异;HRV感染的高峰出现在5月份(6/27,22.2%);从HRV感染的疾病构成看,普通感冒的比例高,占12.24%(12/98);其次为肺炎,占8.50%(13/153);剩余2病例均为支气管炎.基因序列特征分析发现:A组HRV是甘肃地区2011年的优势流行基因型,占阳性病例的84.62%(22/26),其次为C组HRV,占11.54%(3/26),B组HRV仅发现1例.HRV感染在2011年甘肃地区全年均可发生,主要感染以1岁以内儿童.A组HRV是该地区2011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中的主要流行基因型,并存在多个基因型和多个HRV血清型共同流行的特点.

  • SARS冠状病毒S蛋白噬菌体抗原库的构建及筛选

    作者:吴瑞平;孟佳子;何玉先

    本研究旨在构建SARS冠状病毒S蛋白特异性噬菌体抗原库,并用于鉴定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首先采用PCR技术扩增出SARS冠状病毒S蛋白的全基因,以DNaseI将其随机酶切成50~500 bp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然后将DNA片段平末端化并连接到经过改造的噬菌体表达载体pComb3XSS,经电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和辅助噬菌体感染获得S蛋白的特异性噬菌体抗原库.利用两个抗S蛋白单克隆中和抗体(S-M1和S-M2)对S蛋白抗原库进行富集和筛选.结果表明,我们成功构建库容量为5.7×106的S蛋白噬菌体抗原库.通过对S-M1和S-M2的有效富集和筛选,分别得到14个和15个阳性克隆,序列分析初步揭示了抗体的抗原表位.因此,S蛋白噬菌体抗原库的构建为鉴定S蛋白的抗原表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对研发SARS疫苗和诊断试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手足口病病原谱及人肠道病毒71型分子特征研究

    作者:田晓灵;张勇;闫绍宏;马学恩;王文瑞

    研究2010年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引起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病原谱及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HEV71)的分子特征.采集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门诊就诊的HFMD患者粪便和咽拭子标本共921份,进行病毒分离,然后利用三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检测H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和人肠道病毒(HEV)]对阳性分离物进行鉴定,对鉴定为其它HEV的阳性分离物进行VP4和VP1编码区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921份标本共分离出153株病毒,阳性率为16.61%,其中61株为HEV71,占39.87%,82株为CVA16,占53.59%,7株为其它HEV(分别为6株CVB4和1株Ⅱ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株),占6.53%,3株为腺病毒.重症病例中分离到9株病毒,其中6株为HEV71,3株为CVA16.选取从临床诊断分别为普通型病例、重型病例的HFMD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32株HEV71代表株进行VP1编码区基因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与HEV71其它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代表株构建亲缘性进化树.32株内蒙古HEV71代表株与1998年以来中国大陆HEV71分离株的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都较高,尤其与2008年的北京代表株同源性高,与C4基因亚型代表株聚为一支,属于C4基因亚型C4a进化分支,但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略有差异,分别为96.4%~100%和98.14%~100%,与2007年的内蒙古代表株存在一定的差异,核苷酸同源性为96.95%~97.87%.亲缘进化关系树显示,这些HEV71处于不同的簇中,属于多个病毒传播链.2010年内蒙古HFMD的病原谱以CVA16和HEV71为主,重症病例中以HEV71居多.内蒙古流行的HEV71属于C4基因亚型C4a进化分支,并且存在多个传播链,与2008年北京代表株亲缘关系比2007年内蒙古代表株亲缘关系近,说明内蒙古流行的HEV71不是独立进化的,而是与中国流行的HEV71在共同进化.

  • 2009年广州人肠道病毒EV71型分离株重组分析

    作者:关琳琳;汪杨;罗燕芬;徐霖;张定梅;曹开源

    对人肠道病毒EV71型2009年广州分离株Guangzhou09构建序列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重组特点.P1、P2和P3区种系发生进化树提示该分离株发生重组,相似性曲线以及bootscan进一步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于非结构编码蛋白2B片段区(核苷酸位置4 027 bp)处存在EV71亚型C4Shanghai-FJ713137与CVA409-HQ728260型间重组.该分离株与中国大陆目前优势株流行趋势一致,是广州首例发生型间重组且由C4亚型及CVA4型发生重组.

  • HIV-1感染者中全血miRNA表达谱的变化

    作者:朱凌燕;仇超;吕建新;徐建青

    初步了解HIV-1感染者全血中miRNA表达谱的变化.使用Taqman低密度miRNA表达谱芯片,分别检测10例HIV-1感染者和10例未感染者全血样本中754条miRNA的表达情况.通过BRB分析软件对样本中miRNAs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使用DIANA在线工具预测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和细胞功能.筛选结果显示有56条miRNAs显著差异表达(P<0.001),其中有49条miRNAs在感染者中下调,7条miRNAs的表达上调.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涉及的生物学功能相对集中,主要富集在MAPK、TGF-beta、Wnt等信号通路.提示:HIV-1感染引起全血中部分miRNAs表达情况的改变.56条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些miRNA的进一步研究有望发现新的与致病机制相关的关键分子和HIV-1感染诊断潜在的标志物.

  • 腺病毒新型别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国虹;许文波

    腺病毒是DNA双链病毒,与人类的多种疾病相关.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人腺病毒已有60多个型别.52~67型腺病毒是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发现和划分的.与以往传统血清学方法确定的51个血清型在组成方式,致病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这些新型腺病毒大部分是由同亚属的某两个或几个血清型同源重组而成,某些病毒重组后疾病谱发生了改变.虽然重组是病毒进化的一种方式,重组现象普遍存在于新型腺病毒中,但是重组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是否对人类具有潜在的危险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总之,目前新型腺病毒正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就新型腺病毒研究的进展展开综述,了解人腺病毒属新型别的研究现状.

  • 病毒性出血热实验室检测

    作者:庞正;李德新

    病毒性出血热是一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出血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主要由四个科的RNA病毒引起,包括布尼亚病毒科、黄病毒科、丝状病毒科和沙粒病毒科病毒.该类疾病发病初期的临床症状相似,因此,建立快速、简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及时进行临床诊断救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终控制其传播流行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对病毒性出血热的实验室检测方面进行描述,主要内容包括病原学分类及病毒分离、核酸、抗原和抗体检测的相关技术,并结合新型检测方法提出展望.

  • 猪流感病毒概述

    作者:杨帅;朱闻斐;舒跃龙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仅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引起全球公共卫生的关注.猪对哺乳动物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都易感,被认为是二者之间进行基因重配和跨种传播的重要中间宿主,也是产生引起人类流感大流行毒株的重要来源.目前全球猪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以H1N1、H3N2以及H1N2亚型为主,但各地流行的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es,SIVs)谱系或基因节段的来源均有差异.北美地区近期暴发的猪流感三源重配H3N2/H1N2亚型变异株感染人的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要密切关注SIV对公共卫生的威胁.因此,监测和研究甲型流感病毒在全球猪群中的流行动态对于大流行应对是非常重要的.

  • 白蛉病毒属研究进展

    作者:牛国宇;梁米芳

    白蛉病毒属病毒是单股负链RNA病毒,隶属布尼亚病毒科,基因组分为L、M和S三个片段,分别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包膜糖蛋白和核蛋白.白蛉病毒是虫媒病毒,主要通过节肢动物传播,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白蛉病毒已有70多种,68个已知病毒种被分为白蛉热病毒组和乌库病毒组,其中某些白蛉热病毒组成员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而且近又有新型白蛉病毒出现,本文就白蛉病毒属的分子特征、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及新发现的白蛉病毒的概况展开综述.

  • H7亚型禽流感病毒概述

    作者:朱闻斐;高荣保;王大燕;杨磊;朱云;舒跃龙

    自2002年以来,全球报道的人感染H7亚型禽流感病毒病例超过100人,波及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以及英国等国家.人感染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临床表现由结膜炎至轻微的上呼吸道疾病,甚至是肺炎.2013年3月31日,中国报道了上海市和安徽省两地共3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s)感染死亡病例.由于从家禽中分离到的H7亚型流感病毒不断增加,而且H7亚型AIVs感染人所导致的严重的临床症状,因此该亚型流感病毒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对H7亚型AIVs的认识,并要加强人群和动物中流感病毒的持续监测以及疫苗和药物的研究,以应对可能由于H7亚型AIVs引起的流感大流行.

病毒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