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病毒学报杂志

病毒学报

病毒学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irology 병독학보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微生物学会
  • 影响因子: 1.0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0-8721
  • 国内刊号: 11-186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bdxb.cbpt.cnki.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编辑出版:《病毒学报》编辑委员会 《病毒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侯云德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2011~2012年河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血清型的分布

    作者:崔志强;赵娜;张俊棉;陈玫;丛艳丽;郭玉;张振国;李琦

    为了解2011~2012年河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的血清型分布,探讨这些病毒与AFP的关系,本研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对河北省AFP病例粪便标本利用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和转入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的小鼠肺(Mouse cell line expressing the gene for the human cellular receptor for poliovirus,L20B)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筛检出NPEV毒株后,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使用分子定型方法对NPEV进行血清型别鉴定.结果显示,在2011~2012年AFP病例中分离到的82株NPEV中共鉴定出A组人肠道病毒(HEV-A)42株(55.3%),包含4个血清型;B组人肠道病毒(HEV-B) 34株(44.7%),包含13个血清型别,未鉴定出C组和D组人肠道病毒.另外还有2株腺病毒,4株未定型NPEV.HEV-A组中又以肠道病毒71型(EV-A71)为主要型别,在HEV-A中比例高达85.7%.2011~2012年河北省AFP病例中分离到的NPEV以HEV-A居多,尤其是EV-A71,为AFP病例中的优势毒株.

  •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广西株变异区基因的比较分析

    作者:童桂香;黎小正;韦信贤;叶欣宇;吴明媛;秦振发;兰柳春;周靓婧

    对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广西株变异区ORF14/15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了解WSSV广西株遗传进化差异及其与各地WSSV毒株间的遗传进化关系.考虑地理和时间因素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采自广西凡纳滨对虾主要养殖地区北海、钦州和防城港的40份WSSV阳性的凡纳滨对虾样品,PCR扩增、克隆样品中WSSV的ORF14/15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与比较分析.40份样品中有25份的ORF14/15基因被成功克隆和测序,其中22株为619 bp,3株为620 bp;相对于此区域为完整的TH-96-Ⅱ株,25株WSSV广西株的ORF14/15基因均在中间缺失了5 949 bp,仅剩5′端的190 bp和3′端的429 bp(430 bp),与印度株IN-05 Ⅰ缺失大小和位置相同;在变异区25株WSSV广西株中有16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其余毒株间的同源性也在97.9%以上,仅存在单个碱基的变异;基于变异区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WSSV广西地方株在遗传上相距较近,全部与印度株IN-05-Ⅰ聚在一个大的分支,而与目前发表的其他毒株均相距较远.广西养殖凡纳滨对虾中流行的WSSV毒株变异区ORF14/15基因的变异类型为中间大片段缺失,广西各地流行的WSSV毒株间无明显的地域和时间差异;WSSV广西株与印度株IN-05-Ⅰ的遗传进化关系近.

  • 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特征研究

    作者:谢剑锋;沈晓娜;王美爱;杨式芹;黄萌;张炎华;修文琼;翁育伟;严延生

    为了解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变异特征和规律,对2009~2012年福建省分离的14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了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的毒株均是典型的低致病性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类药物耐药,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所有毒株与A/California/07/2009(H1 N1)疫苗株保持高度同源,8个节段基因同源性均在98.2%以上.相比之下,福建省2012年的流感毒株抗原变异程度较大,其中A/Fujiangulou/SWL1155/2012毒株HA基因发生11个氨基酸位点改变,其中H138R、L161I、S185T和S203T位点的变异分别涉及Ca、Sa和Sb抗原决定簇.监测显示,疫苗对福建省人群保护效果较好,但福建省2012年毒株相对疫苗株已经出现抗原漂移,应进一步密切关注其变异情况.

  • 新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多重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罗宝正;莫秋华;李儒曙;薄清如;徐海聂;沙才华;廖秀云

    为研制新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新型H7N9亚型(2013年)禽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HA)和神经氨酸酶抗原(NA)的基因序列,设计两套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的多重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新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够检测到低浓度为10拷贝/μL数量级的阳性标准品,不但能够将禽流感病毒H7亚型与H1、H3、H5、H6和H9亚型区分开,而且可将新型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与原有的N9亚型区分开.采用该方法对珠海市2 700份样品的检测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证实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HBV新亚型中C基因片段的B/C型结构分析

    作者:易青青;马磊;贾奇男;贺建峰

    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进化过程,可以获得HBV序列间的亲疏进化关系,进而为乙型肝炎的预测、治疗等方面研究提供依据.为了研究乙肝病毒样本的基因亚型,本文使用序列分析方法对采集到的临床HBV序列和公共核酸数据库的HBV数据集进行系统进化树构建和序列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有一条克隆序列的C基因区域是一种新的HBV B/C混合亚型.并且,实验结果还验证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州HBV新亚型HBV/B6的存在.本文的实验结论对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乙型肝炎病毒的系统进化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 A/H7N9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进化分析

    作者:孙一桐;金能智;张海蓉;沈玉琳;马尧;彭天蜀

    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13年在中国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病例,这在我国一定的范围内造成了危害,引起了恐慌,因此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神经氨酸酶NA是流感病毒重要的抗原之一,也是抗流感药物的重要作用靶点.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数据库下载A/ H7N9流感病毒NA基因核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序列,利用MEGA5.0软件对核苷酸编码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BioEdit软件进行比对,分别作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计算,继而分析NA基因重要位点变异情况,结果显示H7N9流感病毒传播呈现一定的地域关系和时间关系,2013年流行的中国的毒株属于亚欧型,其NA茎区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异,这也许是该病毒感染人类的原因之一.这些分析结果对于研究H7N9流感病毒基因的进化关系和变异趋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基于保守序列挖掘的乙型肝炎病毒进化研究

    作者:马磊;易青青;张琪;贺建峰

    乙型肝炎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全球性传染疾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导致乙型肝炎的直接原因.而HBV突变是乙肝病毒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几年,国内外针对HBV突变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对乙肝病毒序列中保守序列的研究为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首先采用MEME(Multiple EM for motif elicitation)算法挖掘HBV基序(生物序列中的保守序列片段,即Motif),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度量标准保守指数(Conserved index,CI),然后对HBV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后对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进行可靠性评价.结果表明,新的度量标准CI可以有效地利用MEME方法挖掘出多个保守序列,进行HBV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构建,进而分析HBV序列之间的进化关系,并可以找出样本可能的祖先序列.本文的实验方法对HBV大数据集分析方法的研究有积极地启示作用.

  • 北京地区近5年来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中BZLF1及其启动区Zp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刘亚丽;艾军红;闫静;关晓蕾;刘春艳;谢正德

    为了解儿童原发性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流行株BZLF1基因及其启动区Zp的基因特征.本文对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至2011年收治的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associated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EBV-IM) 134例和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32例患儿的外周血来源的DNA进行了EBNA3C、BZLF1和Zp基因片段的扩增分析.根据EBNA3C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的大小进行EBV-Ⅰ/Ⅱ分型,对BZLF1和Zp基因扩增产物进行直接序列测定,并用BioEdit 7.0.9进行序列分析.实验显示①儿童EBV感染流行株以EBV-Ⅰ型为主,占97.2%(140/144),EBV-Ⅱ型为2.8%(4/144);②共检测出3种BZLF1基因型,12种亚型(包括6种新发现的亚型).BZLF1-A型和BZLF1-B型两基因型在两种疾病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83).BZLF1-A1是儿童EBV感染性疾病中的常见基因型.BZLF1-A型第一内含子以3个29bp重复序列为主,而B型以30bp重复序列为主(P=0.000),且重复序列的个数波动于1 13个不等;③共检测出Zp-P、Zp-V3、Zp-V4、Zp-V1四种Zp基因型,并且这四种基因型在EBV-IM和EBV-HLH两种疾病中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272、0.252、1.0、1.0);④BZLF1和Zp基因连锁分析显示,BZLF1-A1基因型毒株的Zp基因分型以Zp-V3为主(P=0.000),而BZLF1-B4基因型以Zp-P型为主(P=0.000).EBV-Ⅰ+BZLF1-A1与Zp分型中Zp-V3高度连锁(P=0.000);EBV-Ⅰ+BZLF1-B4与Zp-P高度连锁(P=0.000).结果证实:①BZLF1-A1是儿童EBV感染的常见基因型.BZLF1-A型其第一内含子重复序列以29bp为主,而BZLF1-B型则以30bp的重复序列为主.②Zp-P和Zp V3是儿童EBV感染的常见Zp基因型,二者检出率相似.③BZLF1-A1型的Zp分型以Zp-V3为主,而BZFL1-B4型则以Zp-P分型为主.EBV-Ⅰ+BZLF1-A1与Zp分型中Zp-V3高度连锁,而EBV-Ⅰ +BZLF1-B4与Zp-P高度连锁.

  • 甘肃省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研究

    作者:于德山;张勇;陈建华;段莉平;赵晓虹;李晓嫘;孙强;陈晓;刘建锋

    分析甘肃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甘肃省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采集的病例临床标本用RT-PCR或Real-time PCR法检测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核酸,用RD和HEp-2细胞分离病毒,阳性病毒株采用RT-PCR方法扩增全长VP1编码区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2 550例,包括重症病例205例,死亡病例27例.5年全省发病率依次为22.42/10万、49.29/10万、47.20/10万、27.27/10万和55.84/10万,全省14个市州均有发病,兰州市发病数高为16 001例,占全省病例的30.45%,发病集中在5~7月,占全年病例的51.69%,男女性别比为1.69∶1,其中5岁以下儿童发病占87.59%.对5 416例病例标本进行了实验室检测,HEV核酸阳性3 322例(阳性率61.34%),其中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 71)占46.96%,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占41.57%,其他HEV占11.47%.对186例重症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HEV核酸阳性114例(阳性率61.29%),其中EV 71占82.46%;对25例死亡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均为EV71感染.从3 111份临床标本(咽拭子2123份,粪便705份,疱疹液705份)分离到病毒402株,其中EV71占70.15%,CVA16占27.11%,其它柯萨奇A组病毒占3.98%,柯萨奇B组病毒占2.49%,埃可病毒占1.74%,腺病毒占1.99%.流行HEV的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2年分离到的194株EV71均为C4基因亚型的C4a进化分支;45株CVA16均为B1基因亚型,其中12株属于B1a进化分支,33株属于B1b进化分支,2012年B1b已成优势亚型.结论是甘肃省手足口病在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高,主要病原为EV 71和CVA16,发病率随感染病原型别的不同呈现波浪形变化,不同病原呈现交替流行的现象,重症和病死病例与EV71感染密切相关,同一年度不同地区的病原型别存在差异.

  • 人类内源性病毒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中的意义及可能机制

    作者:答嵘;任健康

    人类内源性病毒包括人类反转录病毒与博尔纳病病毒与精神心理疾病的关系尚不明确.作为人类基因组的组成成分,人类内源性病毒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遗传、环境、免疫因素的联结点.本文从人类内源性病毒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与实验室证据与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揭示人类内源性病毒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 基于趋化因子受体5靶点的HIV-1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王艳杰;张建琼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1)感染在全球的蔓延及耐药株的出现,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务之急.趋化因子受体5(Chemokine receptor 5,CCR5)是HIV-1侵入靶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目前已发现许多CCR5拮抗剂,其中一些化合物已进入临床试验或应用;以CCR5为靶点的基因治疗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综述以CCR5为靶点的药物和基因治疗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人博卡病毒Ⅰ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换弟;金玉;谢广成;段招军

    人博卡病毒1型(HBoV1)为引发呼吸道感染一种新发病毒,具有典型的细小病毒科病毒基因组特征,3个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非结构蛋白NS1、NP1和结构蛋白VP1和VP2;HBoV1进行滚环复制时存在复制环形附加体,附加体的发现为扩增HBoV1全基因组和构建感染性克隆拯救病毒提供可能,同时HBoV1与HBoV2-4间存在着重组关系;HBoV1的体外增殖随着三维立体细胞培养而成为现实,为HBoV1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有力平台.本文重点对HBoV1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疾病相关性、体外增殖培养、HBoV1的诊断和治疗进行阐述.

  • HIV辅助蛋白拮抗细胞限制因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陈倩倩;徐庆刚;张驰宇

    抗病毒限制因子成为病毒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近些年陆续发现了4种HIV限制因子:APOBEC3G、Trim5α、Tetherin、SAMHD1.其中APOBEC3G、Tetherin、SAMHD1分别被HIV编码的辅助蛋白Vif、Vpu、Vpx所拮抗.这些辅助蛋白影响病毒的致病性和复制能力,拮抗宿主内的天然抗病毒限制因子,使病毒能够成功的侵染宿主细胞.本文重点综述了这三种能拮抗宿主限制因子的HIV辅助蛋白的功能研究进展.

  • 脂滴在丙肝病毒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作者:杨小洁;张磊亮

    脂滴是细胞内中性脂的主要储存细胞器.近许多研究都发现脂滴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有着密切的关系.脂滴对HCV的生命周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HCV的感染、复制、组装和分泌一系列生命过程.本文就脂滴在病毒生命周期中的作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通用型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立霞;周剑芳;舒跃龙;杨保收;何召庆

    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和控制流感大流行的有效方法.由于流感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性,急需研制一种通用型流感疫苗来应对流感易变异的难题.本文主要从流感病毒的保守性表位及其基于该保守表位通用型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产生交叉保护作用的机制和提高交叉保护作用的途径进行了综述.

  • 云南省外环境中人类埃柯病毒7型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赵智娴;丁峥嵘;张杰;汤晶晶;田炳均

    为掌握云南省外环境中肠道病毒流行和进化趋势,对从云南省外环境标本中分离到的4株病毒进行VP1基因序列测定.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187、188、189/011扩增病毒VP1区,直接对聚合酶链反应产物进行测序.所得序列在基因库进行广泛搜索,并与所有EV基因的相同区域进行比较.结果4株病毒为ECHO7.运用Mega软件与从GenBank中搜索到的68个ECHO7 VP1区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云南省外环境和人际间ECHO7病毒位于不同的分支.说明不同ECHO7病毒流行有地域特点和时间流行特点,同一时间同一个地区内存在不同的传播链,中国云南省同一时间内外环境和人际间ECHO7病毒有不同的传播链且进化速度不同,值得关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持续对云南省外环境中肠道病毒进行监测,可为肠道病毒病的预警提供有力支持.

  • IL-15基因佐剂对HIV-1B亚型gp160 DNA及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免疫效果的影响

    作者:徐柯;胥少华;冯霞;余双庆;曾毅

    本研究构建了IL15质粒以评估其对表达HIV-1gp160的DNA和腺病毒5型载体疫苗的免疫效果的影响.我们构建表达IL15的质粒pVR-IL15,将pVR-IL15联合pVR-HIVgp160初免Ad5-HIVgp160加强方式免疫BALB/c小鼠,用IFN-γ ELISPOT和ELISA等方法比较疫苗单独免疫组小鼠与疫苗加IL15佐剂组小鼠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强度.结果显示疫苗加IL15佐剂组小鼠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比疫苗单独免疫组小鼠相均有显著增强.构建的IL15基因佐剂可以增强HIV DNA疫苗初免和腺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策略的免疫效果.

  • 首次从我国蚊虫中分离到类似广平病毒

    作者:冯云;李鸿斌;朱进;章域震;杨卫红;范建华;梁国栋;张海林

    为掌握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蚊媒病毒分布状况,用诱蚊灯采集蚊虫标本,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对阳性分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2012年7月,在勐海县打洛镇采集蚊虫32批共1 468只,其中三带喙库蚊(Culextritaeniorh ynchus)28批1 383只,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 ascitatus)2批66只,按蚊(Anopheles)2批19只.用金黄地鼠肾细胞(Golden hamster kidney cell,简称BHK-21)和白纹伊蚊细胞(Aedes albopictus cell,简称C6/36)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有2批三带喙库蚊标本(BNDL1205和BNDL1227)能引起C6/36细胞产生聚合病变,而不能引起BHK-21细胞病变.用黄病毒属特异性引物对这2株阳性分离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800bp左右的条带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对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2株病毒与分离自越南的广平病毒(Quang Binh virus,QBV) VN 180株亲缘性近,处在同一进化分支;与VN180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3.4%和82.9%,而与既往国内外分离的18株蚊虫黄病毒的核苷酸差异较大.结果表明BNDL1205和BNDL1227病毒为类似QBV,此为国内首次报道.

病毒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