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무한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8852
  • 国内刊号: 42-167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8-403
  • 曾用名: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湖北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黄从新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男性尿道异位开口于肛管的矫治

    作者:周海孝;龙道畴;龙云;朱辉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异位开口于肛管的矫治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3例尿道异位开口于肛管的男性患者,6例伴睾丸位置异常,2例伴阴茎、阴囊异位.采用分期手术:一期手术行阴茎弯曲矫正,阴茎包皮内板和阴茎背筋膜皮瓣或游离口腔黏膜瓣预置于阴茎腹侧和阴囊处;二期手术将尿道从肛管处分离,采用一期预置组织重建尿道并在接合点行端端吻合,阴茎阴囊异位者行转位手术.结果:13例患者术后形态接近正常,重建尿道长度6-10.5 cm,平均8.4 cm,手术成功率69.2%(9/13),其中3例并发尿道皮肤瘘,1例尿道狭窄.结论:通过分期手术方式,可以将尿道从肛管完整分离并重建缺损尿道,恢复男性正常生理功能.

  • Ag85A蛋白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李佺;陆兰英;张宗琪

    目的:探讨Ag85A蛋白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原核表达、纯化Ag85A蛋白.收集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49例,分为结核性胸膜炎组10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组49例,收集胸水样本.ELISA法检测胸水样本上清成分内抗Ag85A抗体表达水平;将Ag85A蛋白刺激胸水样本细胞成分,检测IFN-γ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胸水中抗Ag85A抗体均未明显升高;经Ag85A蛋白刺激后,结核性胸膜炎组IFN-γ表达明显增加,平均(1151.25±217.81)μg/L,非结核性胸膜炎组IFN-γ表达未明显增加,平均(14.00±1.02)μg/L(P<0.01).结论:结核性胸膜炎胸水样本中细胞成分经Ag85A抗原刺激后IFN-γ的表达明显增加,该方法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 局部麻醉药对小鼠催眠作用的研究

    作者:阿里·塞德;孟庆涛;夏中元;陈向东

    目的:研究局部麻醉药的全身麻醉作用及其基本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同时使用或不使用氯胺酮、钠通道阻滞剂TTX和NMDA受体阻滞剂MK-801.通过翻正反射的消失(LORR)来评估这些药物对小鼠的催眠作用.结果: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15 mg/kg),布比卡因(5mg/kg),罗哌卡因(5 mg/kg)的全身应用均可产生直接的催眠作用,并达到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利多卡因可以增强氯胺酮的催眠作用(达到EC50的氯胺酮+利多卡因),表明了利多卡因和氯胺酮的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其对小鼠的催眠作用.而钠通道阻滞剂不能改变利多卡因的催眠作用.NMDA受体阻滞剂(11-15 mg/kg)可增强并达到EC50利多卡因的LORR.结论:局部麻醉药可以产生直接的催眠作用,全身麻醉药氯胺酮可增强其麻醉效应,而钠通道阻滞剂则不能,NMDA受体阻滞剂可增强利多卡因的催眠作用.

  • 超声预测单绒毛膜双胎中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儿妊娠结局

    作者:薛敏;张雁;曲侠;胡海云;张晶莉

    目的:分析单绒毛膜(MC)双胎中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儿(sIUGR)发生宫内死亡与超声监测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超声预测sIUGR宫内死亡的指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1例孕28周前诊断为sIUGR并行期待治疗胎儿的病例资料.超声监测的指标包括:生长发育参数;大脑中动脉频谱异常,羊水过少;羊水过多;脐动脉频谱;静脉导管频谱;大脑中动脉频谱.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IUGR发生宫内死亡的预测指标.结果:MC双胎中sIUGR静脉导管a波消失或反向、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消失或反向与sIUGR的死亡存在相关性,P均<0.05,而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正常频谱、大脑中动脉频谱异常羊水过多及羊水过少与sIUGR死亡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导管a波消失或反向是sIUGR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OR=51.392; P<0.05.结论:MC双胎中sIUGR发生宫内危象的超声征像是:MC双胎中sIUGR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消失或反向,静脉导管a波消失或反向.静脉导管a波消失或反向可用于临床指导确定分娩时机.

  • 多层CT胃镜与双对比上消化道钡餐诊断胃癌的比较研究

    作者:魏文洲;吴华旺

    目的:通过与双对比上消化道钡餐(UGI)比较,研究多层CT胃镜(CTG)包括仿真胃镜(CTVG)和透明再现(TR)在胃癌术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别计算CTVG、表面遮盖显示(SSD)、空气铸型成像(ACI)、Ray sum和上消化道钡餐(UGI)5种技术检出早期和进展期胃癌的准确率以及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的准确率,分别比较CTVG、SSD、ACI、Ray sum和TR与UGI的结果.结果:CTVG检出早期和进展期胃癌的准确率与UGI相近(P>0.05),但SSD、ACI、Ray sum和TR均明显低于UGI(P<0.05).CTVG胃癌Borrmann分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UGI(P<0.05),而Solid、Air和Ray sum的分型准确率则明显低于UGI(P<0.05),TR的分型准确率仅稍低于UGI,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包括CTVG和TR在内的多层CT胃镜是术前评价胃癌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CTVG可替代UGI来检测胃癌的病灶,SSD、ACI和Ray sum结合使用提高其诊断胃癌的价值.

  • 1551例体检人群脉搏波速度和踝臂指数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冰;吴丽娜;邹世清;程向群;燕虹

    目的:了解武汉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群脉搏波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水平,并探索影响因素.方法:以来自武汉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1551例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检测项目包括:PWV、ABI、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空腹血糖(GLU)、血压(BP).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x2检验用于比较不同组PWV、ABI异常检出率,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分析PWV、ABI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该体检人群PWV异常检测率为42.0%,ABI异常检出率为1.6%.年龄大(40岁以上44.6%,60岁以上69.1%),超重或肥胖(48.0%或46.7%),高血压(69.6%),TCH(50.0%)、LDL(48.9%)、TG(55.0%)、UA(49.4%)和/或GLU(69.4%)检测异常者PWV异常检出率高;男性PWV异常检出率(39.5%)低于女性(46.7%).肥胖者ABI异常检出率(8.9%)高于非肥胖者.与PWV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BMI、高血压、TG、UA、GLU;与ABI相关的因素是BMI.结论:该体检人群PWV异常检出率较高,并受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甘油三酯、尿酸、空腹血糖的影响;而肥胖是影响ABI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

  • 两种复合麻醉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梅静华;崔迪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 -Ⅱ级择期妇科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Ⅰ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Ⅱ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主要观察包括DBP、SBP、HR、SpO2、PETCO2等基本指标、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患者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基本指标无明显差异,气腹后15 minⅡ组所测DBP、SBP、HR值明显高于Ⅰ组,SpO2却明显低于Ⅰ组(P<0.05);Ⅰ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5),Ⅱ组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腰痛、心悸、气促、腹胀痛不良反应.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安全系数高,是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 帝视观察用内窥镜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

    作者:孟磊;肖维民

    目的:探讨帝视观察用内窥镜(discopo,DSC)应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困难气管患者采用DSC插管,采用静脉诱导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开始时(T1)、气管插管完成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常规指标,记录插管次数、操作时间和并发症等.结果:T1时MAP、HR与T0时比较明显下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2时基本达到T0水平.SpO2在T0-T2 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成功率为100.0%.插管时间(28.91±4.35)s.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咽喉不适.结论:DSC在处理困难气管插管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插管成功率高,使用方便,患者并发症少.

  • 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晏波;代立武

    目的:探讨与髋臼骨折手术后疗效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166例,根据Merled' Aubigne-Postel髋臼骨折功能评级,优良组123例,可差组43例.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类型(x2=5.13,P=0.02)、关节腔内游离骨块(x2 =8.31,P=0.00)、手术时机(x2=15.93,P=0.00)、骨折复位(x2=17.28,P=0.00)和股骨头软骨缺损(x2=14.58,P=0.00)与术后功能有关;条件Lot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机大于2周(OR=3.31,P=0.04)、骨折非解剖复位(OR=3.14,P=0.02)为影响髋臼骨折术后功能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髋臼骨折患者应争取早期(2周内)手术治疗,术中尽量达到解剖复位,以免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

  • 削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

    作者:罗瑞华;齐金星;赵铭;刘善廷;杜伟;代立媛;崔萌

    目的:探讨削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口腔科舌鳞状细胞癌患者28例,采用舌癌根治术后联合削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后造成的舌缺损,并对治疗效果和舌功能恢复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28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再造舌体及舌根部形态恢复正常,供受区创口均一期愈合,下肢运动感觉功能无障碍.经术后随诊,所有患者修复后舌形态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舌癌联合根治术造成的舌缺损,应用削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的临床效果较好,重建后的舌功能恢复也较为理想.

  •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脑梗死的预测

    作者:冷静;左溢华;郑元胜;徐静;孙启东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脑梗死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患者共90例,同时选择同期在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人群90例为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斑块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脑梗死组中软斑及混合斑检出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颈动脉超声检查为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可提供比较可靠的资料、价格比较低,且快速无创.

  • 大鼠精索静脉曲张不同手术方法对附睾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查文良;张孝斌;张雄;程帆;饶婷

    目的:探讨包含睾丸动脉的曲张精索内静脉集束结扎术(ALV)和保留睾丸动脉的精索内静脉结扎术(APV)对大鼠同侧附睾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检测对照组、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EV)组、ALV组和APV组大鼠左侧附睾的重量、显微结构、附睾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EV组和ALV组附睾上皮的显微结构明显异常.对照组大鼠左侧附睾重量显著高于EV组和ALV组(P<0.01),与AP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组附睾重量显著高于ALV组(P<0.01).对照组大鼠附睾上皮细胞AI显著低于EV组和ALV组(P<0.01),与AP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组附睾上皮细胞AI显著低于ALV组(P<0.01).结论:EV可导致大鼠同侧附睾上皮结构改变,细胞凋亡过度,APV可以修复这些损害,而ALV则进一步加重这些损害.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评价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疗效的意义

    作者:阿依米拉·艾山;古丽巴努·穆海麦提;玛依努尔·尼亚孜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清除情况,评价HR-HPV检测在预测病变残留或复发中的意义.方法:对2008年10月01日至2009年12月30日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用第二代杂交捕获( HC2)法检测HR-HPV阳性,在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的90例患者进行宫颈锥切术,术后6,12,18,24个月分别行HR-HPV(检测).对HR- HPV检测在预测病变残留或复发的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IN治疗后HR-HPV持续阳性人群病变残留或复发率达39.3%.HR-HPV阳性组与阴性组复发或残留有统计学意义(P<0.001).HPV在预测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8.20%,阳性预测值为41.37%,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术后HR-HPV持续阳性提示病变残留或复发的可能性.对于术后HPV持续阳性者宜严密随访.

  • 输尿管下段结石致尿脓毒血症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刘桂勇;张秉虎;何安仁;杜建兵;万齐福;宋洪飞

    目的:结合1例输尿管下段结石致尿脓毒血症患者的抢救经过,探讨梗阻性尿脓毒血症的救治流程.方法:报告1例输尿管下段结石致尿脓毒血症女性患者,经抗休克、急诊肾造瘘引流处理,随之生命体征改善后再加强抗感染治疗,持续引流3月,肾功能改善,一般情况好转后Ⅱ期行钬激光碎石去除梗阻,成功抢救并治愈.结合文献对梗阻性尿脓毒血症救治进行复习.结果:抗休克及肾穿刺造瘘后待生命体征稍稳定后加强抗感染,Ⅱ期钬激光碎石等治疗后治愈.结论:结石梗阻性尿脓毒血症需早期诊断积极救治,有效的抗感染须建立在早期抗休克及充分引流基础之上,引流数周肾功能好转、全身状态改善后再手术去除梗阻是安全有效的处理流程.

  • MELD-Na模型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

    作者:朱琥;吴建红;朱清静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的作用,探讨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合适时机.方法:将79例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经门静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通过各项临床检验数据,建立MELD-Na评分,并统计两组短期(3个月)预后,比较两组的MELD-Na评分及ROC曲线下的面积及其预后.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平均MELD-Na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在MELD-Na分值的分布上,治疗组MELD-Na分值在20以下者分布多.同时发现治疗组AOC曲线下的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短期死亡率,发现治疗组死亡4例,对照组为16例,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经门静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以使MELD-Na分值下降,影响患者短期预后,减少近期死亡率.其起效时间大概需要12周.本研究还提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于MELD-Na分值大于20的患者效果不显著.

  •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作者:王少特;郭瑞强;金鹏;刘欣;雷志辉;范晓梅;洪晖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超声造影在治疗前后的应用.方法:应用HIFU对51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声像图的变化,比较治疗后病灶大小、回声、内部血流、临床症状等不同的改变,对其中42例治疗前、后分别行ARFI及超声造影检查对比.结果:185例治疗后肌瘤内部回声明显增强,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消失,瘤体缩小程度大于30%,临床症状完全改善,227例治疗后肌瘤内部回声部分增强,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减弱,瘤体缩小程度小于30%,临床症状有改善,103例治疗后肌瘤内部回声无增强,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无减少,瘤体增大,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术后1月超声造影即发现造影剂充盈缺损,术后6月ARFI发现肌瘤横向剪切波速度值(Vs)有明显变化.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明确、安全可靠,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临床治疗方法,超声造影可早期评价疗效并干预治疗,ARFI可评价后期疗效.

  • 老年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处理

    作者:王杰;王志维;胡小平;李罗成;周桢;任伟;邓宏平;徐鹏

    目的:总结老年A型主动脉夹层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提高老年主动脉夹层手术疗效.方法:主动脉夹层手术的老年患者31例,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61-78岁,平均65岁.术前严密控制血压心率并完善术前准备,升主动脉根据受累部位采用Wheat、Bentall、David术,弓部及远端均行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术后带气管插管入重症监护室( ICU)进行严密系统监护,积极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6.5%),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血管吻合口出血1例;肾功能衰竭3例,1例治愈,2例放弃治疗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规范完善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老年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疗效的关键.

  •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与周围动脉压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作者:吴金辉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与周围动脉压及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行左心导管术的老年患者84例,根据患者袖带法测定的肱动脉血压情况分为高血压组(52例)和非高血压组(32例),用导管测定两组患者升主动脉处中心动脉收缩压(CSP)和中心动脉舒张压(CDP);应用超声多普勒测定患者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反映左心功能的指标.结果:①两组对象CSP均明显高于袖带法测定的肱动脉收缩压(P<0.05);CDP与肱动脉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1);高血压组CSP及CDP均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②高血压组IVST、LVPWT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LVDd、LVEF显著低于非高血压组(P<0.05).③随着心功能的降低,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脉压升高,反射波增强,压力增高,压力增强指数比值增大(P<0.05).结论:袖带法测量的肱动脉血压不能完全代表中心动脉血压,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的改变可以反映患者左心功能情况,中心动脉脉压升高、增强指数增加可能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双腔起搏器小化心室起搏功能中心室起搏管理与房室间期自动搜索功能的比较分析

    作者:孙亚娟;李运田;杜大勇;齐晓红;黄华敏

    目的:比较小化心室起搏中心室起搏管理(MVP)与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功能对右室起搏比例(V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50例症状性窦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均安装双腔起搏器,分为MVP组和Search AV(+)组,程控MVP组关闭Search AV(+)功能,开启MVP功能;Search AV(+)组开启Search AV(+)功能.于术后随访,比较其6个月的心房起搏、心室起搏比例、高频心房事件次数,及LVEF的值.结果:50例患者完成随访,MVP组比Search AV(+)组的心室起搏比例、高频心房事件次数都显著降低,分别为(11.4±8.3)%,(36.7±7.4)%和(32±10)次,(86±16)次;6个月的LVEF值较术前有显著差异,两组心房起搏比例、12个月的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VP功能与SearchAV(+)功能相比可更加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减少高频心房事件.

  • 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钱建新;顾小强;娄成;王喜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8-2010年3年间食管癌患者的信息资料,收集相关统计信息,包括心律失常等影响因素的发生率,同时对调查表收集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下因素经分析与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存在相关关系,按相关性大小依次为手术方式、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体重指数、发生部位、手术时间、年龄及失血量.结论:手术方式、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体重指数、发生部位、手术时间、年龄及失血量影响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对上述危险因素的认识有利于食管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早期的诊断及后期的治疗.

  • 腺苷脱氨酶、结核抗体及DNA联合检测在结核性积液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何丙生;代秀萍;李双初;张晓霞;王俊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 ADA)、结核抗体(TB-Ab)、TB-DNA联合检测在结核性积液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7例胸腔积液进行分析,其中结核组38例,非结核组49例,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情况及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方法学指标.结果:两组别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经卡方检验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结核组中3种检测方法阳性率经卡方检验分析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种检测方法以TB-DNA阳性率高,3种方法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2.1%,特异度以TB-DNA高为97.9%.结论:3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灵敏度,提高结核杆菌的检出率,方法学指标综合分析,以TB-DNA检测为优.

  • 机械通气治疗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菌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国志;刘阳;赖永通;陈志勇;郭雪坤;黄先恩;林民专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治疗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菌肺炎(PC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价值.方法:9例肾移植术后PCP合并ARDS患者,在早期抗卡氏肺孢子虫治疗、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全部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9例患者中7例有效,有效率为77.78%,2例死亡,死亡率为22.22%.9例患者治疗后2,12,24,48及72 h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为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在短时间内纠正缺氧保证氧合,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在治疗肾移植术后PCP合并ARDS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单侧与双侧穿刺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勤;卢敏惠;郑昌坤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单侧与双侧穿刺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收治的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住院号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双侧穿刺组共41例46个椎体,男性4例,女性37例;年龄53-82岁,平均70.8岁.单侧穿刺组共50例69个椎体,男性6例,女性44例;年龄55-87岁,平均73.1岁.全部患者都在“C”型臂透视机引导下,经皮单侧或者双侧穿刺完成手术.术后经过随访观察,随访期间定时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病变椎体前、中、后缘高度和椎体后凸角度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腰背痛的缓解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判断生活质量.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穿刺,单侧穿刺组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40±22)min,双侧手术组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54±25)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手术组每个椎体平均骨水泥注入量(2.9±1.8)ml,双侧手术组每椎体平均骨水泥注入量(5.4±2.2)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单侧手术组(11.9±2.2),双侧手术组(19.5±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s scale,VAS)评分,单侧手术组术前平均为:7.9±2.1,术后2.1±1.8,末次随访2.4士2.2,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手术组术前平均为:7.7±2.2,术后2.2±1.8,末次随访2.5±2.3,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凸角矫正,单侧手术组Cobb's恢复率平均为(52.8±6.6)°,双侧手术组平均矫正(55.1±6.0)°,各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例中发生骨水泥渗漏8例,均无神经症状.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经单侧与双侧穿刺的疗效相当,但单侧穿刺组具有手术操作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注入量少等优点.

  • 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腔积液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及比例的研究

    作者:孙学智;郑春兰;朱琦;曾洁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恶性、结核性胸腔积液(PE)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型及比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3例为结核性胸腔积液(PE)、62例为恶性积液患者和17例单纯性漏出液的胸水中的T淋巴细胞亚型及比例.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淋巴细胞总数高于恶性胸腔积液或单纯漏出性胸腔积液患者(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型分析表明主要为T淋巴细胞,其中结核性和单纯漏出性胸腔积液的CD4+T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均为P<0.05),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CD8+T细胞则明显高于结核性和单纯漏出性胸腔积液的患者(P=0.006).不同细胞亚型在结核性、恶性和单纯漏出性胸腔积液中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结核性和单纯漏出性PE中CD4+T细胞和D4+/CD8+比值高于恶性肿瘤的患者,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

  •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磺胺嘧啶银霜剂对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洪泉

    目的: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磺胺嘧啶银霜剂对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深Ⅱ度烧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磺胺嘧啶银霜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磺胺嘧啶银霜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d和14d的疼痛评分、创面细菌培养情况及创面完全愈合率,以及两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治疗7d和14 d时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 d和28 d时两组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率以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治疗7d和14 d时创面细菌培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磺胺嘧啶银霜剂可减轻深Ⅱ度烧伤疼痛,并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难治性癌痛

    作者:欧武陵;姚国庆;高建飞;章必成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难治性癌痛的疗效.方法:100例难治性癌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氟比洛芬酯组(33例)、芬太尼组(33例)和联合用药组(34组),观察止痛效果和毒副反应.结果:氟比洛芬酯、芬太尼组和联合用药组的癌痛缓解率分别为72.7%、69.7%和91.2%,均无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是治疗难治性癌痛的优选方案.

  • 上颌窦出血性息肉16例报告及名称讨论

    作者:张志坚;邓仁跃;谢立;华清泉

    目的:总结上颌窦出血性息肉16例,并对该病名称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本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16例均行手术切除,经1-6年随访,未见复发.术后病理切片的特征为息肉、出血、坏死、机化组织并存.结论:本病的术前诊断应依靠CT和MRI的综合判断,必要时结合可靠的术前活检.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鼻内窥镜手术为首选手术方式.对息肉是发病原因还是结果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对本病的命名尚无一致意见,有待深入研究.

  • 丹参酮ⅡA对骨肉瘤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张翼;魏任雄;朱晓彬;蔡林;金伟;胡昊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骨肉瘤MG-63细胞迁移、侵袭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处理MG-63细胞,细胞划痕法检测MG-63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法检测MG-63细胞侵袭能力;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MG-63细胞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9)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处理后,MG-63迁移明显下降;丹参酮ⅡA浓度在0,10,20,40μmol/L时穿过的MG-63细胞数分别为225.5±5.5、127.5±2.5、97.5±3.5、82.5±4.2个,MG-63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丹参酮ⅡA处理明显降低MMP-2及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丹参酮ⅡA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这与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有关.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的水平及其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曹志刚;袁刚;向常清;刘云涛;吴大富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GDF)-15与2型糖尿病(T2DM)及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初发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A组(单纯T2DM) 30例,B组(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30例,另选择30例体检健康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C组);记录年龄、身高、体重,测量血压、腰围、臀围,计算体制指数(BMI)、臀腰比(WHR),检测血清GDF-15、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A组及B组血清GDF-15水平均高于C组;B组血清GDF-15水平高于A组;GDF-15水平与WHR、SBP、TC、TG、LDL、HbA1c、hsCRP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sCRP、LDL是影响血清GDF-15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血清GDF-15在T2DM及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中均升高,且在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中升高更为明显.GDF-15可能通过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等多个环节参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 姜黄素诱导人肺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作者:陈实;李德川;刘华

    目的:探讨姜黄素诱导人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姜黄素对肺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姜黄素对肺癌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Caspase活性试剂盒检测姜黄素处理后肺癌细胞Caspase活性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姜黄素对胞质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及肺癌细胞Akt信号通路的活性的影响.结果:20 μmol/L以上浓度的姜黄素作用48 h后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活力,显著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姜黄素作用24 h后肺癌细胞中的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下降,细胞色素C释放到胞质增多,Caspase-9、-3活性显著增强,磷酸化Akt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抑制Akt信号通路活性诱发线粒体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是姜黄素抑制肺癌细胞的重要机制.

  • 电针足三里对严重烫伤大鼠凝血功能和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胥阳;宋学敏;李建国;王焱林;王成夭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严重烫伤大鼠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和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ay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n=8):假烫伤(NC)组、烫伤(Tem)组、足三里+烫伤(ST36)组、非经非穴+烫伤(NA)组和足三里+烫伤+α-银环蛇毒素(α-BGT)组.建立大鼠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足三里”穴取双侧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下5 mm处;烫伤后立即行(3V,2 ms,3 Hz)脉冲电流持续刺激12 min,每8h刺激1次.烫伤后48 h,经右颈总动脉取血,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PT、APTT、TT和Fbg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TNF-α、IL-1β、IL-6和HMGB1的水平.结果:严重烫伤后48 h,烫伤组大鼠血浆PT、APTT缩短,TT延长,Fbg升高;与烫伤组相比,电针足三里组大鼠PT、APTT延长(P<0.05),TT缩短(P<0.05),Fbg含量下降(P<0.05);同时,烫伤使大鼠血浆IL-1β、IL-6和HMGB1水平明显增高;而TNF-α并未发现明显变化;针刺足三里后血浆IL-1β、IL-6和HMGB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α-BGT的处理显著逆转针刺足三里这一效应;非经非穴组、α-BGT组PT、APTT、TT和Fbg,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HMGB1水平与“足三里”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明显改善严重烫伤后大鼠的凝血功能状态,降低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该效应可能是通过激活含α7亚基N型胆碱能受体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实现的.

  • 巨噬细胞LRG47/EBP50真核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鉴定

    作者:罗清;方乐;李俊明

    目的:构建能共表达LRG47和EBP50的重组质粒pBud-LE,实现目的基因LRG47、EBP50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以便于后续从分子和细胞水平研究其抗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效果和机制.方法:用RT-PCR方法从RAW264.7细胞中扩增获得小鼠的lrg47基因和ebp50基因,分步克隆入真核共表达质粒pBUDCE4.1中,构建真核共表达质粒pBud-LE.同时构建ebp50和红色荧光蛋白表达基因(rfp)的融合基因,置换pBud-LE中的ebp50基因,构建共表达LRG47和EBP50-RFP的重组质粒pBud-LER;将pBud-LE、pBud-LER通过脂质体转染入293T细胞,以pBud-LER转染观察转染效果,再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鉴定质粒在真核细胞系中表达LRG47和EBP50的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共表达质粒pBud-LE和pBud-LER;转染293T细胞后,LRG47和EBP50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明显升高.结论:成功的构建了真核共表达质粒pBud-LE.

  • 载转化生长因子-β1壳聚糖-聚己内酯微球制备及其可控释放性质研究

    作者:焦谦益;廖春燕;万影

    目的:制备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壳聚糖-聚己内酯微球并研究其体外缓释行为.方法:以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利用水/油乳液方法制备载TGF-β1因子的壳聚糖-聚己内酯微球.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壳聚糖-聚己内酯微球的体外缓释行为.结果:在目前制备条件下,壳聚糖-聚己内酯微球具有好的形态,平均粒径可有效控制在10-20 μm范围内.壳聚糖-聚己内酯中的聚己内酯含量能有效控制微球的初始释放和随后的缓释行为.优化获得的壳聚糖-聚己内酯微球能够以不同的速率控制TGF-β1持续释放超过4周.结论:载TGF-β1因子壳聚糖-聚己内酯微球的制备工艺稳定和可控,其初始释放和持续缓释行为可以由壳聚糖-聚己内酯中聚己内酯的含量有效调控.

  • 缺血后处理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中炎症介质的影响

    作者:孟庆涛;江莹;孙倩;吴洋;唐玲华;李维;夏中元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于肠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小鼠36只,随机分为如下3组:假手术组(S组,n=1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PO+I/R组,n=12).采用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及缺血后处理模型,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肺水肿程度,每组半数小鼠取血检测肺血管通透性以检测肺功能改变,半数小鼠取血检测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6,及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结果:I/R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增高(P<0.05),肺水肿程度增加(P<0.05),肺血管通透性增强(P<0.05),I/R组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6含量较之于C组显著增高(P<0.05),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较之于C组显著降低(P<0.05).进行缺血后处理后,IPO组较I/R组TNF-α、IL-6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C组(P<0.05).IL-10较I/R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肠缺血后处理的节律刺激干预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增加抗炎因子IL-10表达、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表达,进而减轻肺损伤.

  • 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的3种方法对葡萄糖转运时效关系的影响

    作者:陈立;杨明炜;库宝庆;马聪;莫阔;汪继敏

    目的:对比3种不同方法(地塞米松、游离脂肪酸、高糖高胰岛素)诱导的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时效关系及对葡萄糖转运子4(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不同方法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分别检测各组细胞12,24,36,48及60h时的葡萄糖转运率及各组细胞60 h后Glut4蛋白的表达.结果:在24 h内,造模组细胞的葡萄糖转运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在24 h以后,游离脂肪酸组葡萄糖转运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地塞米松组葡萄糖转运率相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高糖高胰岛素组葡萄糖转运率较地塞米松组明显降低(P<0.01);地塞米松组及游离脂肪酸组的Glut4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相对于地塞米松组及游离脂肪酸组,高糖高胰岛素组的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糖高胰岛素能够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更强的胰岛素抵抗,这种抗性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抑制了Glut4蛋白的表达获得的.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糖尿病合并结肠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田霞;龙焱华;谭洁;韩峥;朱庆曦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并发结肠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及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40例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癌患者(A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腺瘤患者(B组)、20例结肠癌病患者(C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D组)及健康对照者(E组)血清IGF-1水平及其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组间血清IG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77,P<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提示A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其他4组(P<0.05),E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其它4组(P<0.05).与正常结肠黏膜组比较,结肠腺瘤组、结肠癌组IGF-1的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结肠腺瘤组比较,IGF-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结肠癌的过程中,IGF-1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

  • 茯苓乙醇提取物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

    作者:沈婵娟;谢长;廖鹏程;叶晓川;陈树和;昝俊峰;刘焱文

    目的:对茯苓乙醇提取物进行血清药化研究,探讨茯苓乙醇提取物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建立茯苓乙醇提取物指纹图谱的方法比较空白血清、含药血清、茯苓乙醇提取物HPLC图谱,判断乙醇提取物含药血清中的移行成分.结果:雄性大鼠含药血清中有11种移行成分,其中6种为原型药物,5种为代谢产物;雌性大鼠含药血清中有9种移行成分,其中5种为原型药物,4种为代谢产物.结论:用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对茯苓乙醇提取物入血成分进行分析,初步确定茯苓乙醇提取物中众多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情况,进一步阐释了茯苓的药效物质基础.

  • 脂肪组织在CYP1B1缺失保护小鼠营养性肥胖中的作用

    作者:冯婧;赵丽华;刘小聪;Colin R Jefcoate;王素青

    目的:从脂肪组织脂肪代谢和相关内分泌功能方面探讨CYP1B1在成年小鼠营养性肥胖中的作用.方法:CYP1B1基因敲除和野生型雄性6周龄小鼠各16只,给予低、高脂饲料共6周.处理结束后分离脂肪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脂肪组织中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免疫印记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结果:与野生高脂组比较,基因敲除高脂组小鼠体重增量低;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敲除高脂组小鼠白介素-6(IL-6)、血管生成素2、脂肪酸结合蛋白2(AP2)等基因表达分别是野生高脂组的0.42,0.36,0.29倍,血管生成素1基因表达是野生高脂组的1.76倍.结论:CYP1B1基因缺失,可能通过对脂肪组织脂肪代谢、炎症状态、血管新生等综合影响,改善营养性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 乙肝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肝组织病理及部分免疫学特征

    作者:胡新根;訾晓渊;张红霞;胡以平

    目的:研究C57-TgN(HBVadr2.0) SMMU“3号”品系乙型肝炎转基因小鼠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及部分免疫学特征.方法:通过对130例SPF级乙型肝炎转基因小鼠和30例同龄正常C57BL/6小鼠肝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E染色和浸银染色分析,研究转基因小鼠HBsAg的表达以及病理改变情况.选取15例肝组织有单个核细胞浸润的转基因小鼠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60.77%(79/130)的转基因小鼠肝脏组织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组织病理性改变,包括肝细胞变性、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且与月龄正相关,而与性别、病毒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选取出现单个核细胞浸润的肝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肝组织中浸润的单个核细胞大多为CD3+、CD4+T细胞.结论:C57-TgN (HBVadr2.0) SMMU“3号”品系乙肝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肝脏产生类似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的病理学变化,病理改变与病毒蛋白表达无相关性,与小鼠月龄呈正相关性.

  • C3F8脂质体超声微泡造影剂制备的初步研究

    作者:彭晓艳;程新耀;苏辛;杨帅;曾宪鹏;万学咏;马文芳;钟振林

    目的:制备稳定的脂质体C3F8气体微泡,为深入研究sulfatide导向的靶向声学造影剂准备必要材料.方法:通过改变卵磷脂、胆固醇和硬脂酸的比例及水化液成分,采用薄膜水化法,分多组实验,探索制备脂质体C3F8气体微泡的条件,观察和记录其物理特性参数.结果:质量比为3/1/(0.2-0.4)的卵磷脂/胆固醇/硬脂酸混合物的乙醚溶液,在压力-0.030MPa至-0.035MPa、转速130 r/min、37℃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旋蒸35 min左右制膜,然后用20%葡萄糖PBS进行水化,充入C3F8气体,50℃水浴70 min和超声30 s的条件下,所制备的微泡大小在2-4μm,平均半衰期为119 min,表面带有更多的负电荷(平均电势-7.12).结论:在该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C3F8气体微泡造影剂的形态相对规则、粒径均一、稳定性好,符合通过肺循环的条件要求,下一步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导向分子的偶联研究.

  • 每搏输出量变异度在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权;陈琦;郭俊;李鲲;王夜明

    目的:探讨每搏输出量变异度在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每搏输出量变异度的特点、机理、研究进展、应用范围、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早期液体复苏在脓毒症休克治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可维持佳前负荷,改善容量管理,防止由于低血容量导致的低灌注和过度复苏,可能进一步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因而治疗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和容量的变化极为重要.脉搏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是新近出现的一种简便、有效的临床实时监测手段,测定每搏输出量变异度比传统的测定中心静脉压更准确地指导快速液体复苏.结论:每搏输出量变异对预测脓毒症体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