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무한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8852
  • 国内刊号: 42-167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8-403
  • 曾用名: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湖北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黄从新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多发性肋骨骨折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吴凡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间骨折收治的12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非手术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卫生经济学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轻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少,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内固定可以有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可减轻患者疼痛水平,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CD24分子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虎;宋继权;王晶

    目的:研究CD2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52812045与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54例SLE患者及70例健康对照者CD24 SNP位点rs52812045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CD24基因位点rs52812045可以检测到T/T、T/C、C/C3种等位基因分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健康对照者CD24基因型T/T的频率分别为29.6%和11.5%,CD24的杂合基因型T/C的分布分别为51.9%和31.4%,基因型C/C的频率分别为18.5%和57.1%.统计学分析,SLE组CD24基因rs52812045位点T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3.1%和42.9%,x2=9.318,P<0.05,OR=2.182(1.068-4.458)],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4.4%和27.1%,x2=8.056,P<0.05).结论:CD24 SNP位点rs52812045与中国汉族人群SLE的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CD24 SNP位点rs52812045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SLE的易感基因之一.

  • 单孔和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作者:郭涛;刘权焰;李婷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在阑尾炎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2009年1月-2014年1月.并人工检索相关文献,查找与单孔腹腔镜及传统腹腔镜有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对各文献中研究所提供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这3个指标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终有12篇文献纳入,总样本量患者数为1 251人,其中单孔腹腔镜组为631人,传统腹腔镜组为620人.Meta分析显示:单孔腹腔镜组与传统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WMD=2.78,95% CI[-3.23,8.78],P=0.36)和住院时间(WMD=-0.22,95%CI[-0.45,0.01],P=0.06)这两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而术中出血量单孔腹腔镜组较传统腹腔镜组明显增多(WMD=0.49,95 %CI[0.35,0.63],P<0.000 01).结论:在急、慢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传统腹腔镜手术在疗效上优于单孔腹腔镜手术,但单孔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腹壁损伤,更加美观.因此,在具体实施手术时可酌情选择.

  • 面肌痉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调查研究

    作者:任善玲;徐艳;张磊;熊荣红

    目的:调查面肌痉挛(H F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对112例面肌痉挛患者在评定面肌痉挛程度的同时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评,采用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120例进行对比.结果:HFS患者中77%伴有焦虑症状,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痉挛程度与焦虑评分成正相关.46%HFS患者伴有抑郁症状,高于健康体检者;痉挛程度与抑郁评分成正相关.SCL-90结果显示:HFS患者不仅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相当一部分患者还伴发有其他的躯体化症状,可能还存在人际关系、社交、恐惧等症状.结论:面肌痉挛患者伴发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及躯体化倾向,并同时可能带来社交、恐惧、人际关系等问题.

  • 国内有关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张兴国;杜朝晖

    目的:系统评价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CNKI数据库中关于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199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结果显示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13);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相比,下肢运动阻滞弱且恢复时间短(P<0.001),不良反应少(P=0.001).结论: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且罗哌卡因具有较短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和较少的不良反应.

  • 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心室电风暴的疗效观察

    作者:曾彬;王艾丽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后心室电风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CS后并发心室电风暴患者45例,随机分成胺碘酮治疗组(20例)和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组(2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QT离散度的变化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92%显著高于胺碘酮治疗组(65%)(P<0.05);联合治疗组心率及QT离散度显著低于胺碘酮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与胺碘酮治疗组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结论: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心室电风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微创小切口跟腱松解结合Ilizarov牵拉技术治疗外伤性跟腱挛缩

    作者:肖军;杨钟华;张山锋;刘军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小切口跟腱松解结合Ilizarov牵拉技术治疗跟腱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26例跟腱挛缩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跟腱松解结合Ilizarov牵拉技术进行治疗.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达18个月,通过4-6个月牵拉矫形,患踝均矫形至或接近中立位,踝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14°(10-20°)改善到38°(30-45°),患足行走负重满意.9例患者在牵拉过程中出现跖内侧皮肤疼痛,5例患者出现针眼无色渗液,无1例发生伤口或针眼感染、神经血管损伤或皮肤坏死等不良反应.结论:微创小切口跟腱松解结合Ilizarov牵拉技术是治疗跟腱挛缩的一种良好方法,值得推广.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抗生素植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宋元;于晓雯;戚晓冬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抗生素植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骨髓炎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抗生素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复发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复发率为22.7%,细菌检出率为27.2%;对照组复发率为4.3%,细菌检出率为4.3%.对照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48.3±2.6)d,总住院时间为(52.2±6.4)d;实验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26.5±4.1)d,总住院时间为(35.8±2.7)d.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复发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抗生素植骨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体表胃慢波信号特征

    作者:俞媛洁;陈继红;于文蓁;谭诗云;罗和生

    目的:探讨罗马Ⅲ分类中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体表胃慢波信号特征.方法:20例无症状健康受试者,55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经Medtronic胃电检测系统连续记录空腹及餐后体表胃电信号30 min,获取慢波主频率(DF)、主功率(DP)、正常慢波百分比(N%)等参数,组间参数进行t检验.结果:①PDS患者胃慢波主频率较健康受试者快,主功率较健康受试者低[(3.08±0.28)次/min vs (2.95±0.24)次/min,P<0.01;(44.57±5.69) dB vs (46.92±5.61) dB,P<0.01].②PDS患者胃节律紊乱百分比较健康受试者高,且胃正常节律百分比及胃慢波耦合百分比较健康受试者低[(8.39±6.06)%vs(15.82±11.53) %,P<0.01;(89.41±6.42)%vs(76.99±23.02) %,P<0.01;(55.19±16.22)%vs (40.95±23.39)%,P<0.01].③PDS患者餐后胃慢波主频率较餐前快,主功率较餐前高[(3.08±0.28)次/min vs (3.13±0.80)次/min,P<0.01;(44.57±5.69) dB vs (47.29±13.70) dB,P<0.01].④餐前、餐后PDS患者胃正常慢波百分比、节律紊乱百分比及慢波耦合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DS患者胃慢波活动存在异常.

  • 心肌酶和心电图在诊治小儿肺炎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勇;胡伟芳;辛祖超;李文星;杨峥;黄星原

    目的:探讨心肌酶和心电图(ECG)在诊治小儿肺炎过程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36例,其中,轻症组87例,重症组49例,对照组为体检正常小儿68例.检测小儿肺炎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小儿的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活性,利用非侵入性床边常规ECG记录各组ECG变化特征,并作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症组在治疗前,肺炎患儿血清中除CK水平稍有增加外(P>0.05),CK-MB和CTnT值均显著增高(P均<0.05),有45.98%肺炎患儿出现ECG特征性改变,且以窦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早搏多见(P<0.01);在重症组,肺炎患儿血清中的CK、CK-MB和CTnT值不仅高于对照组,而且明显高于轻症组(P均<0.01),有79.59%肺炎患儿ECG出现严重异常特征,形式有ST段改变和T波异常,以及P波高尖和束支传导阻滞(和对照组比较,P<0.01,和轻症组比较,P<0.05).在治疗后,轻症组中小儿肺炎患者CK、CK-MB和CTnT水平回到正常范围(P均>0.05),ECG恢复到窦性心律(和对照组比较,P>0.05);在重症组,只有肺炎患儿的血清中CK水平恢复到正常值水平,CK-MB和CTnT水平还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显著低于治疗前轻症组水平(P<0.01),仍有18.37%肺炎患儿ECG出现异常,难以恢复(与对照组比较,P<0.05),可能与治疗过程中出现死亡病例相关.结论:小儿肺炎患者血清中的CK、CK-MB、CTnT水平随着病情加重均明显增高,ECG发生异常改变,说明小儿感染肺炎后,心肌可能受到影响,且肺炎病程加深,心肌损伤更趋严重.检测小儿肺炎患者血清中的CK-MB和CTnT水平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记录ECG具有很好的直观性和实用性,二者在诊断、治疗及预后有关小儿感染肺炎后病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切除子宫盆底悬吊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义琴

    目的:探讨盆底悬吊术治疗需要切除子宫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至2012年手术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合并子宫肌瘤28例患者资料.将病例分为悬吊组和传统组,悬吊组采用盆底悬吊术加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对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时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传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U”字形缝合加强膀胱筋膜.结果:悬吊组较传统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传统组残余尿量、住院天数多于悬吊组,术后6个月及1年悬吊组与传统组比较,盆底组织脱垂及尿失禁复发率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悬吊组与传统组相比,在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复发方面,悬吊组比传统组疗效更明显,维持时间更长久.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62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建治;刘静波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62例(96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致病因素选择相应治疗方案,经3个月保守治疗仍无效者予外科介入.结果: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为主要病因者35例(54耳),急性或慢性鼻窦炎为主要病因者14例(21耳),单纯腺样体病理性肥大者5例(10耳),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病因者8例(11耳);经保守治疗73耳痊愈,23耳经鼓膜切开或鼓膜置管及腺样体切除术后痊愈.结论:本病常见致病因素为腺样体肥大伴鼻窦感染,大多可经保守治疗痊愈,鼓膜植管率低.

  • FNAC、CNB及麦默通活检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钟伟;范威;潘翠萍;马彪;许娟;王明伟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空心针穿刺活检(CNB)、麦默通旋切活检3种常用非手术病理诊断方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前临床病理诊断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临床有NAC指征且终诊断为乳腺癌患者224名,少通过上述3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检测,并对检查结果分类分析.结果:在一次性确诊乳腺癌的实际效果和准确性上,CNB和麦默通活检均优于FNAC,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CNB和麦默通之间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FNAC无法进行免疫组化诊断,而麦默通活检在免疫组化的判断上优于CNB,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方面,麦默通成功率高于CNB,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NAC不适合NAC患者的术前确诊.CNB和麦默通活检在诊断有NAC指征的乳腺癌患者时,具有基本相同的检出效率和准确性,麦默通在免疫组化检测方面优于其他检测方式.

  • 重睑术后重睑线不流畅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作者:刘思洋;王松山;熊菡萏;周海孝;童怡兰

    目的:探讨重睑术后重睑线不流畅的原因及修复方法.方法:分析近5年接诊的56例重睑术后继发的重睑线不流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因连续埋线法重睑术导致重睑线不流畅,只需拆线后重新埋线即可;而切开法后重睑线不流畅,则需重新手术切开修复.56名患者经重新手术矫正,效果满意.结论:导致重睑术后重睑线不流畅的因素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关键是需要精细的设计和熟练的操作.根据不同情况的并发症,采用相应的手术,会取得更理想的手术效果.

  • 卤米松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杜迎春

    目的:对比分析卤米松单独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掌跖脓疱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掌跖脓疱病患者随机纳入卤米松治疗组(A组)和卤米松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组(B组),对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症状和体征积分,以及疗效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仅局部皮肤刺激症状.从第2周开始,两组的积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降低(P均<0.05);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时症状和体征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开始治疗后6周和8周时B组明显低于A组(P均<0.05);B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均<0.05).结论:卤米松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掌跖脓疱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坎地沙坦对糖尿病心肌纤维化及氧化应激、NF-KB的抑制作用

    作者:符丽娟;庞子为;孟庆芸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Candesartan)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及氧化应激、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坎地沙坦干预组(Cand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Cand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坎地沙坦8 mg/(kg·d)灌胃.12周末取血及心脏标本,测定血糖、心脏质量指数(HMI)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Masson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及测算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VF)(%),测定血清和左心室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含量变化;Western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左心室心肌NF-κB p65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HMI、LVMI显著增加(P<0.01),血清及心肌MDA含量显著增高,GSH含量及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心肌NF-κB p65及TNF a表达明显升高;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多,CVF明显升高(P<0.01).与DM组比较,Cand组HMI、LVMI降低(P<0.05),血清及心肌MDA含量降低,SOD及GSH明显增高(P<0.05);Cand组心肌NF-κB p65及TNF-α表达明显减少(P<0.01);心肌间质纤维减少,CVF下降(P<0.01).结论:坎地沙坦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及NF-κB活化、下调TNF α表达,抑制糖尿病心肌纤维化.

  • rhGM-CSF、纳米银对深Ⅱ°烫伤愈合过程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杨景哲;陈凤平;耿琪瑛;冯欣姝;王芳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纳米银对深Ⅱ°烫伤创面愈合过程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建立深Ⅱ°烫伤模型,分为A、B、C3组,A组(30例):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30例):纳米银覆盖;C组(30例):rhGM-CSF涂抹创面.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炎症反应,细菌培养并计数,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炎症反应,A组>B组>C组;A组、B组/C组分别于伤后第4、10天出现细菌生长,B组、C组与A组相比,细菌生长数量少,并且第10,14,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水平,伤后第1天各组间及第4天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相点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水平,伤后第1天,A组和B组、B组和C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相点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M-CSF、纳米银外用均能减少创面细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并且rhGM-CSF在减轻创面炎症反应方面,更有优势.

  • N-乙酰半胱氨酸对心衰兔心功能及心肌代谢的影响

    作者:吴晓燕;张光宇;任江华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兔心功能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阿霉素复制心衰模型,随机分为心衰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药物干预4周,检测各组心衰兔心脏超声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血清和心肌组织游离脂肪酸(FFA)、乳酸(LD)含量和ATP酶活力的变化,观察NAC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心衰组兔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增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射血分数与短轴缩短率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5),NAC干预组各指标较心衰组明显改善.心衰组心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NAC干预组心功能指标好转(P<0.05).心衰组兔心肌组织可见明显病理性改变,而经NAC治疗4周后无明显病理性改变.心衰组血清和心肌FFA、LD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TP酶(钠-钾ATP酶、钙ATP酶)活力降低,NAC治疗4周以后FFA、LD明显下降,ATP酶活力高于心衰组.结论:NAC可以改善心衰兔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改善其心肌能量缺乏和收缩能力,从而改善心功能.

  • 补体1抑制剂抑制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作者:付金容;黎明江;周艳丽;林国生

    目的:探讨补体1抑制剂(C1INH)对缺血再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C1INH进行干预,实验分为假手术组、NaCl组及C1INH组.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血浆Caspase-3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1INH干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明显减少(P<0.05).同时C1INH干预组Bcl-2和Bax的表达比例更趋于正常化,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及活性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心肌的缺血再灌中,C1INH,除了抑制补体激活,抑制炎症反应而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外,还能通过通过平衡Bcl-2和Bax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活性及裂解而对抗心肌细胞的凋亡.

  • 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Caveolin-3与PKCβ2蛋白表达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作者:雷少青;苏娃婷;赵博;张元;徐金金;刘慧敏;夏中元;夏正远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小窝蛋白(Caveolin-3,Cav-3)与蛋白激酶C(PKC)β2蛋白的变化并探寻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20只SD雄性大鼠[(250±1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与糖尿病组(Diabetes),分离纯化心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Cav-3,PKCβ2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免疫荧光与共聚焦观察及Caveolins成分蛋白分析Cav-3与PKCβ2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Diabetes组大鼠心肌细胞p-PKCβ2表达水平增加而Cav-3表达水平降低.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糖尿病促进PKCβ2与Cav-3形成蛋白复合体,免疫荧光与共聚焦观察发现高糖促使PKCβ2向Cav-3蛋白转位增加,进一步Caveolins成分蛋白分析发现PKCβ2共表达于Cav-3蛋白.结论:糖尿病心肌细胞PKCβ2活化水平增加及Cav-3表达水平降低,Cav-3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心肌PKCβ2活化信号向下游分子的的转导.

  •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对大鼠行为学和伏隔核MOR1D表达的影响

    作者:彭亮;秦丽;陈振华;姚丽华;王惠玲;王高华;刘忠纯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对大鼠的行为学和MOR1D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CUMS抑郁模型组各6只.分别于应激前和21 d应激后进行行为学观察,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OR1D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糖水偏好试验显示糖水摄入减少,模型组旷场试验显示总行程、运动平均速度和直立次数减少,相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模型组伏隔核MOR1DmRNA表达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应激后,大鼠出现的快感缺失改变与MOR1D mR-NA表达下调有关.

  • 染料木素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的耐药逆转及其机制

    作者:陆红玲;任彦;宋永祥;李大玉;徐刚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genistein)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的耐药逆转及对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A549/DDP及A549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测定12.5 μg/ml染料木素预处理对A549/DDP细胞耐药的逆转作用,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染料木素对肿瘤细胞LRP和MRP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A549/DDP和A549细胞生长曲线相似,倍增时间分别为(27.38士0.25)h和(18.15±0.36)h;染料木素预处理后耐药倍数从2.28倍下降至1.57倍;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出现体积过大、伪足过度伸展、细胞边缘模糊等变化;LRP及MRP mRNA表达均出现明显下调(P<0.05),但二者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A549/DDP细胞基本保留了亲代细胞的生长特性;染料木素可以逆转A549/DDP细胞的耐药性,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LRP及MRP mR-NA表达有关.

  • FBXO31、Cyclin D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田钰;杨桂芳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FBXO31与Cyclin D1的表达以及二者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2例胃切除术患者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采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法检测组织中FBXO31和Cyclin D1的表达,分析二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FBXO 31和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7%和75.9%,与癌旁正常组织中FBXO31和Cyclin D1的表达(分别为73.2%和26.8%)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FBXO31和Cyclin D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均<0.05).且Cyclin D1表达与有无腹膜播散亦显著相关(P<0.05).但二者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并无相关性.FBXO31和Cyclin D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P<0.001,φ=0.58).结论:胃癌组织中FBXO31表达降低,Cyclin D1表达增高,二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进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细胞因子CCR9/CCL25对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影响

    作者:叶林峰;张利平;肖伟;吴婷婷

    目的:探讨CCR9/CCL25通路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CNE-2细胞,在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CL25(0,10,25,50和100 ng/ml),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确定促CNE-2细胞增殖的佳CCL25浓度.然后在培养体系中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anti-CCR9(0,0.25,0.5,1,2μg/ml),观察此时CNE-2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CCL25均能促进CNE-2细胞的增殖(P<0.05).而且其促细胞增殖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50 ng/ml时达到高水平.Anti-CCR9能阻断CCL25的促CNE-2增殖作用(P<0.05),而且也呈浓度依赖性.结论:CCL25具有促进CNE-2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呈现浓度依赖性.Anti-CCR9能阻断CCL25的促CNE-2增殖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

  •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MSCT影像表现

    作者:曹毅媛;凡娜;邢芬;徐丽莹;屈艳娟;廖美焱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P)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对SFTP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SFTP的MSCT表现,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8例SFTP中6例良性、2例恶性,起源于右肋胸膜4例、左肋胸膜2例、左膈肌胸膜2例.肿瘤大径24-139 mm,平均84.6 mm.8例SFTP均呈类圆形,5例密度不均,2例可见钙化灶.8例肿瘤肺侧边缘光滑,4例肿瘤-胸壁侧边界清楚,3例肿瘤胸壁或膈肌侧边界不清,1例恶性SFTP侵犯胸壁肌肉及破坏肋骨.4例SFTP行增强检查均表现为“地图样”强化,1例可见强化迂曲血管影及“假包膜征”,1例延迟扫描呈进行性强化.结论:SFTP起源于胸膜,多为单发病变,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可见迂曲强化血管影、“地图样”强化、进行性强化及“假包膜征”.MSCT可明确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准确测量大小,对SFTP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李明;谭诗云;孙朋;叶春翠;游红霞

    目的:探讨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丹皮酚(15.63-250 mg/L)和阿司匹林(98.08-1 801.6 mg/L)处理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24,48,72,96 h,CKK-8比色法测定其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活力的影响;根据CKK-8结果分为丹皮酚组(浓度31.25,62.50,125 mg/L)和阿司匹林组(浓度分别为180.16,900.80,1 801.6 mg/L),进一步处理48 h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及RT-PCR法检测RUNX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丹皮酚(浓度15.63-250 mg/L)和阿司匹林(浓度90.08-1 801.6 mg/L)均能能显著降低LoVo细胞存活率,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丹皮酚组处理细胞48 h后可诱导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分别为13.5%,21.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8%,25.8%,37.7%,明显高于对照组;丹皮酚组荧光强度分别为41.36±4.62,57.51±3.83和69.43±3.76;阿司匹林组荧光强度分别为38.24±4.62,53.31±4.92和65.64±5.25,丹皮酚组、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荧光强度24.45±3.7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均能上调RUNX3 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皮酚、阿司匹林均能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内Ca2+含量和上调RUNX3基因的表达有关.丹皮酚与阿司匹林可能具有相似抗大肠癌细胞作用机制.

  • 结直肠癌中巨噬细胞加帽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伍威;张海平;商建;邹金艳;易三凤;夏冰;邓长生;林军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加帽蛋白(CapG)在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30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apG mRNA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CapG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CapG mR-NA的表达量(0.240±0.029)高于对应癌旁正常组织(0.130±0.0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6,P=0.241).CapG 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联性(t=0.591,0.841,-1.420,0.425,-1.366;P=0.559,0.408,0.167,0.674,0.183);而与肿瘤部位、分化、分期相关(F=3.642,t=2.412,t=-2.479;P=0.040,0.023,0.019),其中CapG mRNA在左半结肠癌(0.560±0.002)、右半结肠癌(0.250±0.009)及直肠癌(0.150±0.004)中表达水平存在依次减少差异,而以左半结肠中表达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42,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CapG差异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 新辅助化疗对老年食管癌残端癌阳性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胜;开金丹;徐元涛;熊飞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老年食管癌残端癌阳性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180例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增加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残端癌阳性率、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变化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残端阳性率为0,对照组为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手术前,观察组患者IgA、IgG和IgM分别为(1.92±0.25)g/L、(9.84±0.75)g/L和(1.41±0.36)g/L,对照组为(2.27±0.56)g/L、(11.58±1.68)g/L和(1.81±0.20)g/L,在术后24 h时,观察组三项分别为(1.74±0.12)g/L、(7.85±0.71)g/L和(1.21±0.21)g/L,对照组为(1.92±0.58)g/L、(10.05±0.98)g/L和(1.42±0.15)g/L,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但在术后7d时,两组患者IgA、IgG和IgM则无显著差异(P>0.05).在T淋巴细胞的比较中,两组患者亦呈现与免疫球蛋白相同的规律.新辅助化疗会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可在术后恢复.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在老年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中起到积极作用,其并不会严重影响患者免疫功能,却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复发风险.

  • PEGFP-C1-PHF6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作者:明平红;唐发清;王少敏;刘志刚;谢圣高;宁勇;涂建成

    目的:构建含有PHF6基因的PEGFP-C1-PHF6重组质粒并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核仁中的定位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野生型293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从总cDNA中扩增出PHF6基因,上下游分别引入EcoR Ⅰ及BamH Ⅰ酶切位点,双酶切后将其插入PEGFP-C1质粒中,构建PEGFP-C1-PHF6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a进行克隆,提取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脂质体法转染重组质粒至Hela细胞株中,Western blot检测PHF6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鉴定结果均证实PHF6基因已正确克隆到PEGFP-C1载体中,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PEGFP-C1-PHF6重组质粒构建正确.结论:成功并正确构建PEGFP-C1-PHF6重组质粒.

    关键词: PHF6 pEGFP-C1 重组质粒
  • 一种改良小鼠肠道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分离方法的建立

    作者:朱思莹;朱尤庆;周瑞;余乔;王新涛;夏冰

    目的:探讨并改良肠道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分离方法.方法:参照Sanos等方法进行改进.用分离液和消化液处理肠组织片段后,通过100 μm的尼龙滤网过滤,行零加减速密度梯度离心,观察分析细胞获得率、细胞活率和细胞纯度.结果:每只小鼠肠道LPL的获得量为(5.5±1.7)× 106个,细胞活力>92%;细胞平均直径为(7.5±o.8)μm,细胞平均圆度为0.93±0.03,细胞结团率为(0.4±0.2)%;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率为(94.5±3.2)%,CD4+T细胞的含量为(72.5±5.2)%.结论:与国内外其他分离方法相比较,该方法简化、高效、稳定,且获取的LPL的细胞数量多、活率高、纯度高,可为肠道黏膜免疫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 空气喷砂对不同材料冠修复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作者:刘文娟;郑元俐;尹吾琛;张任秀

    目的:研究空气喷砂对不同材料冠修复(镍铬烤瓷和钴铬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对12颗镍铬烤瓷和12颗钴铬合金进行冠修复.对于钴铬合金组,将抛光糊剂涂布在其表面,并用机械驱动抛光轮进行精加工.同时,收集正畸患者拔除的12对尖牙(4 mm×4 mm)作为对照组.对3组样本进行空气喷砂后,使用Rugosimeter评价样本的表面粗糙度.结果:空气喷砂前后3组样本的表面粗糙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及镍铬烤瓷组的表面粗糙度较喷砂前分别提高了1.31和1.88倍(P<0.05),而钴铬合金组在空气喷砂前后其表面粗糙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空气喷砂可增加牙釉质和镍铬烤瓷的表面粗糙度,而钴铬合金在空气喷砂前后表面粗糙度无明显变化,该材料可适用于空气喷砂处理.

  • 牙本质的位置对粘接效果的影响

    作者:余小平;程志刚

    目的:通过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的微拉伸强度及断裂模式分析牙本质的位置对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0颗新鲜拔除人无龋坏第三磨牙,去掉牙冠,Clearfil SE Bond处理粘接界面,复合树脂堆塑,将粘接好的牙齿标本在实验切片机上垂直于粘接面切成大约1.0 mm×1.0 mm的粘接试件,试件分成中心牙本质组和外周牙本质组,分别冷热循环0次,2 500次,5 000次,10 000次进行老化后,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进行微拉伸计算粘接强度,并对断裂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外周牙本质组的粘接强度均高于中心牙本质组(P<0.05).结论:对于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来说,牙本质的位置对粘接效果有明显影响.

  • 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的正常眼压青光眼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诗亮;陈媛媛;胡单萍;田凯琳;江梦南;罗雪;沈吟;邢怡桥

    目的:利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正常眼压青光眼小鼠模型,研究NMDA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损伤的关系.方法:6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NMDA 10,20,30 nmol,产生视网膜损伤动物模型.在整体动物水平通过眼底照相、视网膜电图(ERG);在组织学水平通过视网膜HE染色、视神经甲苯胺蓝染色、全视网膜铺片Brn-3a免疫荧光染色及RGCs计数观察术后6h,12h,24 h,48 h,7 d RGCs的损伤情况.结果:NMDA干预后24 h,RGCs数量明显减少,内丛状层厚度变薄.眼底视网膜呈苍白色改变,血管迂曲痉挛;ERG显示a波和b波潜伏期的变化不大,b波振幅下降.光镜下可见RGCs密度逐渐降低;视神经轴索呈退行性变,与NMDA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RGCs计数显示NMDA诱导的RGC减少主要集中于术后1d,24 h RGCs数量减少83.97% (P<0.01).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NMDA可在不影响眼压的情况下诱导RGCs的显著减少和功能损害,与急性青光眼性损伤具有相似性,可为视神经保护研究提供研究条件.

  • 曲安奈德不同给药方式联合倍频532 nm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作者:岳军

    目的:比较曲安奈德(TA)通过后Tenon's和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倍频532 nm激光黄斑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55例(55只眼),数字随机法分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IVTA)组25例(25只眼),后Tenon's注射(PSTA)组30例(30只眼),分别行TA玻璃体腔注射和后Tenon's注射,2-3周后再行注射治疗一次,两组均于第2次注药后2周行黄斑区局部或格栅样光凝,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厚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各时间点组内对比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心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1,3,6个月的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厚度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两种不同给药方式联合激光治疗均可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均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PSTA并发症少,在眼压升高方面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在眼眶肿瘤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蓬;陈文卫;谢斌;武犁;黄星月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磁共振扫描两种检查方法在眼眶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两者增强模式对眼眶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1-2013年62例眼眶占位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和MRI增强检查并分别做出诊断.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两种检查方法在眼眶肿瘤中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及特异率;然后依照病理结果将62例患者分为良恶性两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增强强度在眼眶肿瘤良恶性组别中表达的差异性,分析增强模式的不同对良恶性鉴别的价值;应用Sonoliver软件分析所有62例眼科超声造影的病例,处理得到肿瘤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获取造影剂达到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半洗出时间进行定量分析;应用卡方检验及非参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在对62列眼眶肿瘤的患者诊断中,CEUS与增强MRI的诊断符合率无差异,分别为82.3%和80.6%;敏感性分别为64.7%与70.2%,特异度分别为88.9%与84.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增强强度的比较中,CEUS增强强度在良恶性组别中分布存在不同(P<0.05);MRI增强强度在良恶性组别中分布无明显差异.③根据TIC获取的参数中:AT、RT、TTP、半洗出时间等参数在良恶性肿瘤分组中存在差异(P<0.05);而mTT在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造影在眼眶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与MRI的表现无明显差异,而敏感性低于增强MRI,特异度高于增强MRI;超声造影的增强强度及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良恶性分组中存在明显差异,有利于进一步鉴别眼眶肿瘤的良恶性.在无法行增强MRI检查的病例中,超声造影作为一种补充检查方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形态表现

    作者:王文俊;邢怡桥;金玮;杨安怀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形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确诊为单纯性白内障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经裂隙灯、间接双目眼底镜、黄斑频域OCT、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确诊为黄斑囊样水肿13例患者资料.结果:13例(13眼)患者中均(100%)可见视网膜内囊腔.1例(7.69%)可见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3例(23.08%)可见神经上皮层分离.白内障术前、术后1月、2月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13.92±18.11)μm、(432.46±48.44)μm、(297.92±28.34)μm.术前与术后1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9,P<0.001),术前与术后2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P<0.001).结论:黄斑囊样水肿是白内障术后较常见并发症,通过频域OCT检查,在定性、定量方面诊断黄斑囊样水肿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MMP-2和FAK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的表达

    作者:曹婷;邢怡桥;杨燕宁;项奕

    目的:探讨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感染BALB/c小鼠眼角膜及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所致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和黏着斑激酶(FAK)表达的变化.方法:以HSV-l感染BALB/c小鼠眼角膜制作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的FAK表达;以HSV-Ⅰ感染体外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HCE),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免疫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荧光法分别于2,20,40 h检测HCE中MMP-2和FAK及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hosphor-FAK)的表达情况.结果:HSK模型的角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基质水肿,中性粒细胞增多,FAK阳性细胞数增多,同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E感染HSV Ⅰ后2,20,40h,MMP-2和FAK mRNA表达分别同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P<0.01,P<0.05);感染后2 h MMP-2、FAK、PFAK蛋白表达同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感染后20 h、40h,MMP-2、FAK、P-FAK蛋白表达同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P<0.05).结论:在HSV-Ⅰ感染的早期,磷酸化的FAK在病毒入侵细胞和MMP-2的激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FAK激活MMP 2的具体通路有待进一步研究.

  • 泪道逆行插管联合鱼腥草注射液冲洗泪道治疗慢性泪囊炎

    作者:欧阳丽;李杜军;罗继红;胡军

    目的:观察泪道逆行插管联合鱼腥草注射液冲洗泪道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76例(205眼),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A组)73例(83眼),对照组(B组)103例(122眼).局麻下行逆行泪道插管术,A组术后加用鱼腥草注射液冲洗泪道;根据患者病情或患者要求置管至少保留半年以上,拔管后,泪道注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3-5次,并定期冲洗泪道;随访6月至3年,平均1.5年.结果:A组治愈率为77.11%,B组治愈率为66.39%,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46,P<0.01).结论:鼻泪管逆植球头硅胶管联合鱼腥草注射液冲洗治疗慢性泪囊炎,操作简便,痛苦小、面部不留疤痕,既经济又无明显毒副作用,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针刺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脑功能成像与胃泌素的影响

    作者:胡伟;张蔚;杨健;彭随风;杨家耀;时昭红;马军;刘海滨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针刺足三里穴后大脑皮层信息反应特点,探究针刺治疗FD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FD患者22例,其中11例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11例上腹痛综合征(EPS),另外设22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针刺足三里的同时行BOLD-fMRI检查,并检测其针刺前后的血清胃泌素含量.结果:针刺后3组血清胃泌素含量均较针刺前降低.FD两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但F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组脑部颞叶、下丘脑、海马回、扣带回、岛叶、枕叶等区域均被激活,FD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PDS及EPS组间无差异.结论:针刺足三里时可明显激活下丘脑及海马等区域,针刺后血清胃泌素的分泌受到抑制,由此推断针刺穴位-经络-中枢脏腑的作用路径的存在,为下一步深入研究经络的神经传人传出途径提供了思路.

  • 肝脾调补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阮连国;张妍;吴建红;朱清静;张赤志

    目的:观察中药肝脾调补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白酒灌胃法建立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通过肝脾调补方高、中、低剂量灌胃,观察肝脾调补方对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结果:肝脾调补方可明显降低ALT、AST含量,显著降低TNF α、IL-6水平;降低肝组织匀浆的NO的含量,提高肝匀浆SOD、GSH-Px活性.结论:肝脾调补方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改善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肝脏炎症、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 参芪扶正注射液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振宇;马燕凌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102例经病理学确诊为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行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对照组行GP方案化疗,3周为一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较大改善.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一定降低NSCLC患者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并可适当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