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继平;何秉辉;杨六中;时超;王喜安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安全性、合理性.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其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65~79岁,平均(70.6±2.3)岁;Evans 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15例,Ⅳ型8例.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68~90岁,平均(74.2±3.8)岁;Evans Ⅰ型3例,Ⅱ型15例,Ⅲ型11例,Ⅳ型1例,Ⅴ型3例.临床观察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部运动功能等.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34个月,平均19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愈合时间DHS组为(13.0±2.7)周,外固定支架组为(12.3±3.0)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价:DHS组优19例,良6例,可3例,差2例;外固定支架组优12例,良8例,可8例,差5例.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外固定支架组较DHS组安全简便,术后疗效DHS组优于外固定支架组.

  • 两种方法治疗Bennett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赖震;石仕元;魏威;费骏;余涌杰

    目的:比较石膏固定和骨片钉固定两种方法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1例分别接受2种方法治疗的Bennett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石膏固定组(A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43.9±5.7)岁;骨折按Buechler分型:1区3例,2区11例,3区3例.骨片钉固定组(B组)14例,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45.6±6.1)岁;骨折按Buechler分型:1区3例,2区9例,3区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①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固定失败情况;②骨折复位质量采用Kjaer-Petersen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③拇指运动功能采用Cannon等方法进行评判.结果:31例均获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0±3.5)个月,A、B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0±2.5)d和(9.0±3.9)d,A组住院时间短.术后骨折复位质量:A组优4例,良8例,差5例;B组优8例,良6例,差0例,B组复位质量优于A组.A、B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0±0.5)周和(6.0±1.9)周,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拇指运动功能:A组优6例,良8例,可3例;B组优8例,良5例,可1例,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骨折再次移位2例,B组无固定失败病例.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获得满意疗效,石膏固定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的优点,但稳定性差,容易发生骨折再移位;骨片钉固定具有固定牢固、术后功能恢复好的优点,但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

  • 四肢闭合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诊治

    作者:周广明;田东;袁秀云

    本文就作者诊治的26例闭合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中男23例,女3例;年龄8~43岁,平均26岁。骨折部位及血管损伤类型:锁骨骨折致锁骨下动脉部分破裂2例,肱骨髁上骨折致肱动脉痉挛2例、受压1例,股骨髁上骨折致动脉挫伤9例、部分破裂2例、痉挛1例,胫腓骨上段骨折致胫前动脉受压5例、挫伤4例。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4例血管破裂,骨折部迅速出现进行性增大的搏动性血肿,肢体剧痛、麻木,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弱或消失,伤肢末端颜色苍白,毛细血管反应不良,血肿区可闻及与心率一致的搏动性杂音;肱动脉受压表现为骨折后尺桡动脉搏动消失,肢体远端缺血症状,骨折近端向前明显移位,肘部肿胀轻微,复位后缺血症状迅速消失;胫前动脉受压表现为早期无血流障碍,骨折复位固定后数小时出现胫前区高度肿胀,肢体疼痛剧烈,足趾运动、感觉障碍,足背动脉搏动弱或消失;血管痉挛症状和血管受压相似,但致压源解除后缺血症状无改善;血管挫伤表现为骨折端移位明显,骨折区肿胀轻微,早期无或轻度血循环障碍,数小时后出现肢体进行性疼痛加重及血循环、运动、感觉障碍。血管损伤的处理时间:6小时内得到处理的有血管破裂4例、受压1例、痉挛1例,12小时内得到处理血管受压4例、挫伤8例、痉挛2例,12小时后处理血管挫伤5例、受压1例。2 治疗方法  对血管部分破裂迅速手术探查、修补破裂血管,复位、固定骨折;肱动脉受压行骨折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解除压迫;胫前动脉受压给去除外固定,切开胫前筋膜减压,用外固定架或内固定固定骨折;血管痉挛行血管内液压扩张解痉;血管挫伤行自体静脉移植修复9例、挫伤血管切除后直接端端吻合2例,移植血管失败后截肢4例;因血管挫伤后肢体已坏死直接截肢2例。3 治疗结果  对26例进行3个月~2年的随访,截肢6例,缺血性肌挛缩2例,部分足趾或肌肉缺血性坏死6例,总致残率53.8%,肢体运动、感觉正常12例,占46.2%。

  • 膝关节联合组织损伤的治疗

    作者:杨连梓;叶显乐

    作者于1985年至1995年收治膝关节联合组织损伤患者21例,经手术、外固定,配合理疗及中药熏洗,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颈骨折

    作者:陈兵;阎淑芬;顾云伍

    肱骨颈骨折为一种稳定性骨折,复位后断端嵌插、接触面大,易愈合.我们用超肩关节外固定和功能锻炼,处理各种类型骨折3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 充气性气带治疗锁骨骨折

    作者:翟献斌;王宗辉;刘德胜

    1993~1997年,采用自制充气性气带双肩背"8"字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均为新鲜锁骨骨折,门诊病人50例,住院病人18例,其中锁骨横形骨折17例,斜形43例,粉碎型骨折8例;男61例,女7例;年龄小6岁,大61岁.

  • 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251例

    作者:程根祥;季波;翟明智;严照明

    我们采用镍钛--聚髌器(以下简称NT-PC)治疗髌骨骨折251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51例中男152例,女99例;年龄27~69岁.粉碎骨折200例,粉碎骨片3~7块不等,断端分离2~5cm,其中纵形骨折12例,手术在1~6天内进行.术后均不用外固定.2~3天后创伤反应减轻即在床上锻炼股四头肌收缩和屈膝活动.2~6天后下床负重行走和加大屈膝幅度锻炼.

  •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作者:胡守健;马树杭;丛培礼;刘文玲

    我科自1988年3月至1992年7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石膏裤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54例,取得满意结果.现将资料完整的43例报告如下.

  • 封闭配合局部制动治疗腕管综合征

    作者:禚宝华

    腕管综合征是以单手或双手出现桡侧3~4个手指麻木、疼痛、甚至功能障碍,夜间或晨起时较明显为特征的疾患.麻木、疼痛有时放射至肘或肩部,重者拇指外展、对掌无力,动作不灵活.

  • 双轴重合法胫骨干骺端截骨骨延长术

    作者:何滨;朱彦昭

    目的:探讨双轴重合法在骨延长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应用双轴重合法胫骨干骺端截骨骨延长术进行治疗的肢体,其中小儿麻痹症后遗症26例,创伤后双下肢不等长13例,软骨发育不全4例,遗传性矮身材6例,骨斑点病合并双下肢不等长1例,垂体性侏儒症4例.男28例,女26例;平均年龄2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半环形双槽外固定架固定肢体并延长.结果:术后随访18~45个月.平均24.5个月.所有患者均得到肢体延长,延长幅度5~12 cm,平均6.2 cm.单纯足下垂1 例,足下垂合并足外翻2例,较严重针孔感染1例,骨延迟愈合1例.结论:应用双轴重合法胫骨干骺端截骨骨延长术后遗症明显减少,其中骨性并发症减少尤其明显,并降低了手术操作要求,是比较理想的骨延长方法.

  • 外敷正骨油膏治疗闭合性骨折

    作者:曾小平;温道高

    作者采用正骨油膏外敷及配合外固定、内服中药治疗闭合性的长管骨骨折2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68例中男198例,女70例;年龄3~88岁;均为闭合性骨折。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予正骨油膏外敷治疗。其组方为大黄、黄柏、马鞭草、红花、乳香、没药、制马钱子、两面针、小驳骨、五加皮、骨碎补、白芷、无名异、冰片等。上方研为细末,用凡士林调为软膏,摊涂在脱脂纱布上约0.5cm厚,再覆盖油纸备用。   本组伤情轻的上肢骨折病人来院后首先行骨折的手法整复,复位后即外敷正骨油膏,外加小夹板固定。早期每日随诊,2~3日换药一次,直至骨折临床愈合。

  •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

    作者:李南璋;王利平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中年人常见病,多发病.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均采用颈椎牵引,颈托外固定,红外线理疗及脱水利尿、纠酸、激素等药物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自制外固定牵引架治疗掌指骨骨折

    作者:薛森林;庞军

    我们自1997~2000年采用自制外固定牵引架治疗掌指骨骨折1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2例,男91例,女41例.其中掌骨干骨折42例,掌骨颈骨折13例,指骨干骨折59例,指骨颈骨折18例.横形骨折58例,斜形骨折46例,粉碎性骨折28例.开放性骨折31例.背侧移位49例,掌侧移位57例,合并侧方移位64例,无明显移位16例.肌腱卡压38例.132例均无主要血管、神经损伤,无病理骨折.受伤时间1~7天,平均3天.

  • 经皮胫骨结节周围多个钻孔治疗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作者:彭宗国

    胫骨结节骨软骨病,此病起病缓慢,无急性损伤。主要表现在胫骨结节逐渐肿大,疼痛。伸膝乏力,爬坡或快步行走时可使疼痛加重。多见于11~18岁的男孩。我院1993年4月~1997年12月采取经皮胫骨结节周围多个钻孔治疗此病39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9例男32例,女7例;年龄12~29岁。其中11例为双侧共50个胫骨结节受累。全部病人从出现症状到经皮胫骨结节周围钻孔治疗时间为2.2~2.6月。  2 治疗方法  经皮胫骨结节周围多个钻孔治疗一般放在门诊进行。先常规用碘酒及酒精消毒手术野皮肤,用0.5~1%普鲁卡因浸润周围组织达骨膜。总量约10ml左右。然后用骨钻将备好的3~3.5cm骨圆针拧紧在钻头上,在胫骨结节的内外侧各钻2~3个孔,上下各钻1个孔,有血或脂肪颗粒流出皮外。术中用无菌纱布复盖针孔,不用任何外固定,口服抗生素3~5天即可。4天后即可开始膝关节功能锻炼。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Colle's骨折240例

    作者:吕建元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Colle's骨折2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4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13例,女127例;年龄45~84岁。均跌扑致伤。病程1~5天。2 治疗方法2.1 手法整复患者取坐位,患肢外展、屈肘、掌心向下。一助手握患肘部,一助手一手握拇指、一手握示中指,缓缓作持续拔伸牵引约2~3分钟,术者双手置于骨折处,先纠正侧方移位,然后用折顶手法迅速使腕关节呈掌屈尺偏位,矫正重叠畸形,再用双手掌分别在腕关节部位作对向挤压。2.2 固定复位后用石膏托旋后中立位固定10天,拆除石膏用金黄散外敷,小夹板功能位固定20天,解除外固定。2.3 功能锻炼复位固定后即可进行患侧手指主动屈伸功能锻炼,同时经常进行肩肘关节活动。治疗期间服用接骨合剂和补肾密骨片。3 治疗结果本组240例经手法一次复位成功,拆除外固定后30~60天后复查,参照1975年全国骨科会议制订的《骨折疗效标准草案》评定,优84例,良62例,尚可6例。优良率96%。

  • 全腕掌关节脱位一例

    作者:李荣文;李庆涛;冯宝玲;史磊

    ××,男,45岁,因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致左手肿痛伴功能障碍1天,于1995年8月9日入院.伤后左手皮肤破裂出血,在外院已缝合.查体见左手第2、3、4指基节背侧及手背皮肤裂伤缝合创面.手背肿胀,第5掌骨远端扪及骨擦感,第1~4掌骨近端后突畸形,扪及台阶样改变,压痛著.腕关节功能受限.拇、食、中指感觉减退,指端血运可.左手及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第1~4掌骨向腕骨背侧脱位;第5腕掌关节呈半脱位;第5掌骨颈骨折,向背侧成角.临床诊断:1.闭合性全腕掌关节脱位;2.第5掌骨颈骨折;3.手背皮肤裂伤缝合术后.即在臂丛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及外固定.3天后指端感觉恢复正常,4周后痊愈出院.

  • 双距骨粉碎骨折伴脱位一例

    作者:贾长青;吴振东;东黎阳

    患者,男,15岁。由二楼跳下后,双足跟部及踝关节肿胀疼痛不敢活动,在当地医院摄片后诊断为“双侧距骨粉碎骨折”,并行石膏单托外固定。伤后1周转入我院,入院后行术前检查重新摄片确诊为“双侧距骨粉碎骨折伴脱位,右腓骨远端骨折”。入院时骨科检查:双足及踝关节肿胀,足底平坦,畸形。压痛阳性,纵向叩击痛存在,触及骨擦音。双踝关节活动受限,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双足趾感觉、血运、皮温均正常(见图1)。治疗: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取外踝部后外侧切口呈弧形长约15cm,在外踝上方约10cm处用骨刀斜形切断腓骨,打开胫腓关节囊,掀开远端腓骨后露出距骨。术中见距骨粉碎骨折,主要骨块尚连续,软骨面撕裂较重,清除破碎游离的骨块及软骨片后,将距骨复位。并用斯氏针由足底顺行打入穿过跟骨、距骨和胫骨,使之恢复力线及脱位的关节并起固定作用。然后逆行打入一枚克氏针固定腓骨,两枚螺钉固定胫腓关节,止血后逐层缝皮。右侧过程同左侧,不同的是:右侧距骨骨折较重,用细钢丝给予“U”型内固定,另外原有腓骨远端骨折,故不必人为切断腓骨,术后石膏双托外固定。术后第2天摄片提示位置良好(见图2)。术后2周拆线、左侧切口甲级愈合,右侧局部渗出并定期换药。6周时该处克氏针外露,摄片后将其和双侧斯氏针一起拔除。改用管型石膏固定患肢,右侧开窗换药2周后愈合。术后6个月去除余下内固定物。1年后复查,距骨愈合良好,无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 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

    作者:李晓苏;侯筱魁

    肱骨髁间骨折的发生率约为成人骨折的1%[1]。但在成人肱骨远端骨折中较常见,并以中老年人多见。自从1811年Desault描述肱骨髁间骨折以来,仍作为难治疗的骨折之一,因为肱骨远端复杂的几何形状,骨折粉碎度高,易损伤血管神经,又为松质骨,复位固定困难,常常遗留关节功能障碍。对肱骨髁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文献中各家观点颇不一致[2]。提倡保守治疗[3,4]的认为手术治疗的操作固定困难,存在着各种并发症。提倡手术治疗[5,6]的强调肘关节的解剖复位对其稳定和功能的重要性,通过切开复位获得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关节的功能活动。现就肱骨髁间骨折治疗方法作一综述。1 非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走的是一条曲折的道路,从无需复位的功能疗法到闭合复位后牵引或外固定的保守治疗均未获得满意的效果[4,7]。主要后遗症是肘关节屈曲功能的丧失[2]。

  • 手法复位弓形垫外固定治疗单纯椎体压缩骨折

    作者:杨以德

      我院自1991年来采用手法复位弓形垫外固定治疗单纯椎体楔形压缩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8例中男21例,女7例;年龄35~61岁。受伤时间为1~5天。骨折部位:T11~L2,压缩程度为1/3~1/2,局部肿胀,后突畸形,压痛,不敢活动,无截瘫、二便失禁等神经损伤症状,经X线确诊为稳定性骨折。

  • 弯曲工况下钉数和钉的分布对胫骨骨折外固定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张纯;贺西京;姚明;乔万海

    目的揭示不同钉分布和钉数对胫骨-外固定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人干燥的尸体胫骨中部行单侧外固定器固定为实验模型.通过电测法观测不同加压量固定的不同实验模型在不同等级弯曲工况下骨表面的应变及轴向位移变化;并设定节点和单元后对胫骨-外固定器系统进行计算应力分析.结果在弯曲工况下,4钉均匀分布及6钉均匀分布的稳定性较强,但后者稳定性更佳.结论应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时,应采用4钉均匀分布,条件许可时采用6钉均匀分布.

1530 条记录 3/77 页 « 12345678...767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