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Electronic Jourmal of Metabolism and Nutrition of Cancer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7807
  • 国内刊号: 11-9349/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石汉平,李薇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支架或导管缓解恶性大肠梗阻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作者:魏晶晶;刘鹭鹏;庄则豪;王承党;郑建涛;陈群;丁健;潘玉凤

    目的 比较SEMS和TDT置入在恢复恶性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单中心2012~2016年接受SEMS(n=26)和TDT(n=22)置入的48例恶性大肠梗阻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技术成功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并发症、达开放EN时长、功能状态评估及后续治疗选择等指标.结果 两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无穿孔发生.SEMS组和TDT组梗阻症状缓解比例分别为96.2%(25/26)和95.5%(21/22),导管移位分别为7.7%(2/26)和18.2%(4/22)(P=0.26,达开放EN时长为2 IQR(0~2)天和3 IQR(2~5)天(P=0.001),KPS功能状态评分为75 IQR(50~80)分和35 IQR(30~50)分(P=0.001).接受外科手术、单用化疗和不接受手术或化疗而行口服营养补充的患者比例在SEMS组为30.8%(8/26)、7.7%(2/26)和61.5%(16/26),在TDT组为31.8%(7/22)、0和59.1%(13/22);其中二期手术的患者比例在SEMS和TDT组分别为25.0%(2/8)和57.1%(4/7),吻合口瘘仅见于TDT组(1/7).结论 SEMS和TDT法均能有效缓解恶性大肠梗阻症状,技术成功率及安全性好.SEMS开放EN更快、术后功能状态更优.

  • JC724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肿瘤的临床试验研究

    作者:饶本强;丁燕;邓丽

    目的 既往研究证实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JC724与5-Fu类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癌效应.本研究观察JC724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胰腺癌、结直肠癌等晚期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副作用,确定JC724治疗晚期肿瘤的剂量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卡培他滨口服化疗的35例晚期结直肠癌、胰腺癌等肿瘤患者,采用JC724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卡培他滨2,500mg/m2,口服,每日2次,共14天,休息7天,21天为一周期;JC724同步口服,剂量为800mg、1,000mg、1,200mg三组,每日2次.评价指标为治疗期间肿瘤体积的变化和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结果 35位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3岁,胰腺癌3例,结直肠癌18例,原发性肝癌3例,胆管癌1例,胃癌7例,乳腺癌2例,不明来源肝转移性癌1例,ECOG评分:0~1分30例,2分5例,所有患者共完成132个周期卡培他滨治疗(平均3.77周期,1~6周期),JC724共服药物134个周期(平均3.83周期,1~6周期).1,200mg组出现DLT,800mg、1,000mg JC724均未出现DLT,我们将联合用药的JC724大剂量定在1,000mg,3位患者出现PR,20位患者出现持续8周以上的SD.结论 JC724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等肿瘤患者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在该方案中,JC7241,000mg口服,每日2次,1~14天,安全有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

    作者:周成伟;徐芬;苏文敏;赵晓东

    目的 大多数营养不良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术后禁食使机体营养不良加重,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上升.本文探究围手术期E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我院接受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前者完成40例,后者完成39例.EN组患者从术前5天开始,在正常饮食基础上加服肠内营养(瑞能)600ml/d,术后24小时内开始经空肠营养管或鼻肠管滴注肠内营养液.PN组患者术前5天开始,在正常饮食基础上加用PN(能量为750kcal/d),术后常规静脉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变化,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排便恢复时间,感染、吻合口瘘发生例数,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结果 EN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排便恢复时间比PN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EN组的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计数降低值比PN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感染、吻合口瘘发生例数比PN组少,但腹胀发生例数多.结论 围手术期EN优于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转归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也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重要部分.

  • 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不同重建方式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周斌;魏尉;文旭;李刚;顾荣民;明学志;陈环球

    目的 观察免疫肠内营养对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接受不同重建方式后恢复、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2例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随机分为PG+空肠间置组和TG组,手术后均采取免疫肠内营养治疗.检测术前1天、术后5天相关的营养和免疫血清指标,比较和分析术后恢复情况、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结果 PG+空肠间置组和TG组手术后肠道通气时间、术后5天体重变化、腹腔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差异.术后5天检测PG+空肠间置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IgG、IgA水平以及CD3+、CD4+、CD4+/CD8+与TG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个月PG+空肠间置组术后体重变化、血红蛋白较TG组明显改善(P<0.05).PG+空肠间置组和TG组反流症状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 早期使用免疫肠内营养,对比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行PG+空肠间置术后和TG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证明PG+空肠间置组显优势.

  • HMB对社区营养不良老年人肌肉的影响

    作者:花超;陈格亮;温晓丽;刘璟;张静

    目的 通过MNA-SF评估新泾社区老年人营养状况,分析该社区老年人营养状况与肌肉减少症相关性,并观察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新泾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300例,通过MNA-SF将新泾社区老年人群分成营养不良组、有营养不良风险组以及营养状况正常组,使用BIA判断他们是否患有肌肉减少症.将营养不良组老年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以HMB90天进行营养干预.结果 利用BIA检测出社区老年男性患者肌肉减少症患病率为22.6%,老年女性为12.1%,四肢肌肉组织和身高平方的比值:营养状况正常组(男性为7.6±0.62,女性为6.23±0.15)高于营养不良风险组(男性为7.15±0.83,女性为5.84±0.26)及营养不良组(男性为6.42±0.54,女性为5.46±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不良组经过基柔(含HMB2.6g/d)干预90天后,干预组四肢肌肉组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营养不良的老年人更容易患肌肉减少症,HMB补充剂可以增加老年人肌肉含量,有预防肌肉减少的作用.

  • Omega-3 PUFAs降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率的Meta分析

    作者:韩福军;李岩;李薇;田慧敏;崔久嵬

    目的 探讨添加omega-3 PUFAs的营养治疗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同时进行参考文献回溯.检索起始时间为数据库默认时间,检索截止时间为2016年8月.检索主题词选择"omega-3 PUFAs","omega-3 fatty acids","fish oil","gastrointestinal cancer","digestive system neoplasms","postoperative infection","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鱼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感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两组人员独立对研究方法详读综合后进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928篇文献,终共纳入6项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共404名患者,来自4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Meta分析结果显示,添加omega-3 PUFAs组患者的总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OR=2.2,95%CI=1.05~4.61,P=0.037).进一步对国别、omega-3 PUFAs添加时间及营养治疗方式行亚组分析,由于纳入研究患者数量的限制,亚组分析未获得有意义的结果.结论 添加omega-3 PUFAs可能会降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但是本研究异质性高(I2=54.7%,P=0.051),纳入研究患者数量有限,亚组分析无法获得有意义的结论,需要大样本前瞻性临床试验验证omega-3PUFAs的作用.

  • COLD-PCR-HRM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

    作者:李艳丽;赵冬梅;徐育红;张雁

    目的 评价COLD-PCR-HRM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已知突变型KRAS组织DNA与野生型DNA做系列稀释,突变DNA所占比例分别为50%、25%、10%、5%、3%、2%和1%.分别应用常规PCR-HRM法和COLD-PCR-HRM法对不同比例KRAS突变DNA样本进行检测,验证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同时应用COLD-PCR-HRM法对62例外周血和肿瘤组织配对样本进行一致性验证.结果 PCR-HRM法低检测浓度为3%;COLD-PCR-HRM法低检测浓度为1%,两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均明显高于直接测序法(P<0.05).应用COLD-PCR-HRM法检测两种样本中KRAS基因突变状态,其中血清样本中检测出13例突变(突变率21.0%,13/62),组织中检测出12例突变(突变率19.4%,12/62),两种标本同时存在突变的有9例,以组织中检测的KRAS状态为准,两者突变一致性为75.0%(9/12).KRAS基因突变在组织与外周血中存在一致性(κ=0.649;P<0.001).结论 COLD-PCR结合HRM明显提高了KRAS突变检测灵敏度,为其应用于低丰度突变样本检测提供了有利条件.

  • 晚期胃癌维持治疗中手术干预、化疗及营养治疗的作用

    作者:刘纳新;蒋亦燕;李文峰;王鹏飞;杜舟;蒋佩佩;韩少良;朱冠保

    目的 通过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例晚期胃癌患者维持治疗全程观察,探讨手术干预(时机及方式选择)、低剂量化疗及营养治疗在晚期胃癌患者维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3例确诊为胃癌晚期的患者,在病程不同阶段采取手术干预、低剂量化疗及营养治疗(以肠内免疫营养制剂方案为主)作为维持治疗措施.维持治疗的化疗药物连续应用14天,停药7天,以21天为1个周期,用药剂量为普通剂量的50%~75%.根据患者对上一轮治疗方案的胃肠道反应VAS评分变化、骨髓抑制程度(血常规)及脏器损伤程度调整本轮治疗措施(调整幅度 ±25%);根据患者对头一天的肠内营养耐受VAS评分调整营养方案(以肠内营养为主,不足的量用肠外营养补充);根据胃肠道梗阻是否影响患者饮食及营养状况,决定是否进行手术.结果 3例患者维持时间分别为30个月、15个月、22个月;3例患者对低剂量化疗及营养治疗依从性良好(VAS评分7分以上,总分10分).在治疗期间均经过手术治疗,手术目的不一,例1因幽门梗阻早期行胃肠短路术,其目的是为了畅通消化道(总存活30个月,术后存活30个月);例2因原发病灶及盆腔转移病灶有所退缩,行"姑息性全胃切除术,Roux-Y吻合",目的为切除肿瘤(总存活15个月,术后存活12个月);例3因出现癌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行"姑息性全胃切除、食道-空肠Roux-Y吻合+全结肠切除、回肠造瘘术",目的是在减除梗阻的同时,达到减瘤的目的(总存活22个月,术后存活4个月).结论 在晚期胃癌患者中低剂量化疗及营养治疗联合应用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可以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改善生活质量上发挥一定作用;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一定的作用,但过于复杂的手术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并且可能因手术创伤带来的不利影响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

  • 重庆市某医院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作者:许红霞;林欣;王佳佳;贺英;刘莉;宋春花;石汉平

    目的 调查重庆市人民医院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2002、PG-SGA、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重庆市人民医院自2015年5月4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311例16种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并调查这些患者的营养治疗情况.结果 311例患者中,有营养风险(NRS 2002≥3分)的为44.37%(138/311).以PG-SGA评分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结果显示,52.73%(164/311)的肿瘤患者存在中度营养不良(PG-SGA≥4分),其中31.19%(97/311)为重度营养不良(PG-SGA≥9分);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比非消化道肿瘤患者高(65.41%vs.43.26%,χ2=13.417,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近1个月体重下降百分比、左小腿围、非利手握力与PG-SGA评分之间有相关性(P均<0.001),其中左小腿围、近1个月体重下降百分比与PG-SGA评分相关性好(回归系数B分别为-0.872、0.861,P<0.001),血红蛋白、上臂肌围与PG-SGA评分相关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268,0.218);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治疗率仅为43.90%(72/164),营养治疗以单独肠外营养治疗为主,占91.7%(66/72),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占6.94%(5/72),单独肠内营养治疗仅1例,占营养治疗患者的1.38%(1/72).结论 52.73%的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PG-SGA评分是评估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简便、有效的工具,营养不良的患者营养治疗率低,且以肠外营养为主,肠内营养治疗率极低.建议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入院后的营养风险筛查以及包括PG-SGA评分在内的全面营养评估,并给予正确的营养治疗.

  • 灵芝孢子油口服乳剂对荷瘤化疗小鼠的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刘国健;李菁;陈路林;蒋兆健;刘培庆;陈健文;郭丽冰

    目的 研究灵芝孢子油乳剂口服给药的抑瘤及增效减毒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CP单独给药组、CP+灵芝孢子油口服乳低剂量组、CP+灵芝孢子油口服乳高剂量组、灵芝孢子油口服乳低剂量组、灵芝孢子油口服乳高剂量组、康莱特软胶囊组、CP+康莱特软胶囊组,共8组,每组10只,将H22细胞株接种小鼠腋下靠背部成荷瘤状态,同时口服给药治疗21天,观察灵芝孢子油口服乳结合化疗药对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灵芝孢子油乳剂口服给药联合常规化疗药物CP使用,有增强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趋势;可改善化疗药对WBC、RBC、HGB的降低作用.其中CP+灵芝孢子油口服乳高剂量组明显升高(P<0.05);可减轻化疗药对肝功能的损害;有改善化疗药物对脾系数、胸腺系数、BMNC、网织红细胞、脾结节降低或减少的作用.结论 灵芝孢子油口服乳剂联合化疗药物CP使用,具有一定的肿瘤抑制和增效减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关.

  •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膳食认知行为横断面多中心研究

    作者:丛明华;王杰军;方玉;刘英华;孙明晓;吴穷;王湛;黄岩;凌轶群;刘勇;李全福;刘义冰;朱江;朱陵君;郑振东;李玲;刘东颖;刘自民;石汉平;袁芃

    目的 调查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膳食认知现状、膳食摄入量、营养状况,分析肿瘤患者膳食营养知识水平、行为习惯及营养不良可能的发生原因,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及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全国分布的18家医院,选择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患者以面对面调查形式自行填写膳食知识及行为问卷调查,主诊医生查房询问患者膳食摄入情况及进行食欲评分;营养师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膳食史回顾调查,按ESPEN及中国肿瘤营养指南推荐的拇指法则计算患者的能量及蛋白质每日目标需要量.比较患者实际营养摄入量与目标摄入量是否有差别.结果 共完成535例有效问卷调查:95.2%的患者认为科学的膳食非常重要,70%的患者对如何科学的膳食存在疑问,82.0%的患者会遇到膳食知识矛盾的困惑,当获取的膳食信息有矛盾时,64.2%的患者会听取主诊医师的意见;主诊医师、网络、电视是患者了解如何科学膳食的主要的3条途径,分别占所有途径的26.0%、18.5%以及16.1%;99.6%的患者存在膳食知识误区,认为患病后不可食用某类或全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90.0%以上的患者服用灵芝孢子粉、海参、人参、冬虫夏草以及其他类保健食品;93.0%的患者未接受过规范的营养教育.通过营养风险筛查、膳食调查及评价发现:15.6%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NRS 2002≥3分),实际每日摄入能量为1169.20±465.97kcal,显著性低于目标需求量1797.95±375.27kcal(P<0.01),仅达目标需要量的65.3%;实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46.55±21.40g,显著性低于目标需求量(P<0.01),仅达目标需要量的74.4%.主诊医师查房询问患者膳食情况表明:69.0%的患者认为饮食还行、挺好的、很好或者非常好.通过膳食回顾调查发现,其中有34.0%的患者能量摄入不足目标量60.0%.可见如果仅通过查房医生简单的询问,不足以正确的反应患者的实际膳食摄入情况.结论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对科学的膳食营养认知差,接受规范的营养教育率低.患者普遍存在膳食摄入量低,NRS 2002评分或查房医生的询问不足以反映肿瘤患者的实际摄入情况.因此,加强临床医生与营养师的密切合作,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宣教将对改善患者的膳食知识及行为起到重要作用.

  • 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调节Cpt1c表达促进乳头状甲状腺癌增殖

    作者:王瑞;逄志骏;周鑫宇;程令涛;巩博深;何晓波;缪明永;姚真真;苏东玮

    目的 尽管TSH被认为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预后密切相关,但是具体潜在机制还没有被阐明.本研究拟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TSH是否能调控Cpt1c表达,同时研究TSH对Cpt1c促进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首先收集甲状腺癌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利用qRT-PCR法检测Cpt1c基因在35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标本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其次分别在浓度梯度和时间梯度上检测TSH对甲状腺癌细胞株B-CPAP中Cpt1c表达的影响;后构建Cpt1c干扰RNA,转染B-CPAP细胞株,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和qRT-PCR方法对肿瘤细胞转染干扰RNA效率进行鉴定.鉴定完毕后,利用CCK-8和FACS细胞仪分别检测TSH刺激下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结果 Cpt1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于正常癌旁组织;TSH可促进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株B-CPAP中的Cpt1c表达,并且呈浓度依赖性,随着浓度的增高,Cpt1c表达亦增加;Cpt1c干扰可通过S期停滞影响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同时可通过促进Cpt1c表达引起细胞进入G2期从而引起更强的增殖能力.结论 TSH通过调节Cpt1c表达可以促进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Cpt1c基因将来可能成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肿瘤患者营养教育

    作者:石汉平;杨剑;张艳

    营养教育是营养干预的基本内容,是营养治疗的首选方法.肿瘤患者的营养教育遵循一般人群营养教育的基本原则,但更具针对性,其内容比一般人群营养教育更加丰富,包括如下10个方面:回答患者、家属及照护者提出的问题,告知营养诊断目的 ,完成饮食、营养与功能评价,查看实验室及仪器检查结果,传授营养知识、提出饮食、营养建议,介绍肿瘤的病理生理知识,讨论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告知营养干预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预测营养干预效果,规划并实施营养随访.研究证明,肿瘤患者营养教育是一项经济、实用而且有效的措施.营养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饮食、营养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改善营养,改变饮食行为,养成良好的饮食、营养习惯,从而改善营养与健康.因此,营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养成的过程.肿瘤患者由于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原因更加复杂、后果更为严重,因而更加需要接受长期的营养教育,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结局,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对策

    作者:孙晓梅;唐秀芬;孙凌宇

    MBO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肝内和(或)肝外胆道狭窄或闭塞,导致梗阻性黄疸等全身症状的一类疾病.MBO患者多数伴有免疫功能低下和营养不良,解除胆道梗阻,合理进行肠内营养,是改善患者病情,以及接受其他治疗的基础.但是该病出现临床症状时,多数已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只能通过姑息性手术及胆汁引流术治疗.少数MBO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建立新的胆肠通路.对于大多数不能手术的患者,可采取胆汁引流解除梗阻.胆汁引流包括内引流和外引流,内引流是通过胆道支架置入,达到胆汁引流等目的 ;外引流是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术,是内引流失败后解除胆道梗阻的佳选择.但是外引流胆汁大量丢失,严重影响患者消化功能和体液平衡.外引流的胆汁经鼻导管、空肠造瘘、PEG/J等通路回输到肠内,重建胆肠营养通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BO的营养管理分为肠内营养和静脉营养,术前存在营养障碍的手术患者应以中心静脉营养为主,尽快调整机体达到可以接受手术的营养状态,术后在肠道状态允许时,尽早开始肠内营养.对于非手术而行胆汁外引流的患者,尽可能采取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的方式进行营养管理.

  • 放疗诱导瘦体组织减少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作者:范铭;李涛;郞锦义

    放射治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营养不良的发生.营养不良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严重程度等随着肿瘤类型、疾病分期、治疗手段不同而有所差异.营养不良不仅表现在体重丢失,也表现为LBM减少.LBM又被称为去脂体重,即去除脂肪以外身体其他成分的重量,它由身体细胞重量、细胞外水分和去掉脂肪后的固体成分组成,其中肌肉和骨骼是主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动物学实验表明:在受到放射线照射后,肌肉也会出现急性萎缩反应,表现为肌球蛋白含量减少、肌球蛋白重链比例变化等,并且与放射线剂量有关.在临床研究中也观察到放疗后肌肉含量减少,并与预后显著相关.放射线所致的骨质流失也是导致LBM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既往认为放射线所致骨质流失常表现为晚期不良反应,但实验室研究发现,在放射治疗的早期即可出现骨质流失,并与放射剂量显著相关.综上所述,放射线可导致肌肉萎缩,骨质流失,从而导致LBM减少,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放疗对肌肉、骨质的作用有部位及剂量特异性,在临床实践中对于长骨、重要肌肉等部位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时,应慎重考虑肌肉萎缩、骨质流失带来的相关不良后果,从而取得佳的治疗获益比.

  • 腹腔镜下胃造瘘术

    作者:蔡开琳;沈黎明

    胃造瘘术是不能经口饮食或者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治疗患者的主要营养方式.开放手术下胃造瘘术应用已有一百余年历史,已被证实安全有效,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随着内镜、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应用,多种微创胃造瘘术已经用于临床.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而且仅需要局部麻醉,已逐渐取代了外科手术,成为胃造瘘的首选方法.但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应用也有明显局限性,对于因咽、食管不通畅,不能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外科手术仍然是必须的.腹腔镜下胃造瘘术比传统开放手术微创优势明显,常见手术方式有多种,本文述评各种常用术式的特点,并介绍笔者所在医疗机构应用的腹腔镜下管型通道成形胃造瘘术的经验.管型通道成形胃造瘘术是利用胃壁制备管型通道作为瘘管,可以避免胃前壁向腹壁的过度悬吊牵拉;由于瘘道内有黏膜衬附,更换营养管简单方便,可以随时取出营养管,经管型通道送入口服药物,也不需要特殊造营养管瘘管,只需要使用普通球囊导尿管,既可用于营养液灌注,也可用于封堵瘘道.

  • 重视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治疗

    作者:李家平;卢鸣剑

    营养不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出现比例较高但往往容易被忽视.对于肝癌患者,严重的营养不良既增加了介入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又降低了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以原发性肝癌、营养不良、介入治疗、营养治疗为主题词在Sinomed和Pubmed中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肝癌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营养治疗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回顾和探讨了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营养治疗相关研究与进展,旨在为临床上肝癌介入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治疗提供参考.拟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多属肝癌晚期,而且往往合并严重的肝硬化,因此,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其他非消化系统肿瘤更为常见和严重.BMI、NRS 2002和SGA是肝癌常见的营养评估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在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合理的营养治疗时机、营养治疗途径和营养素构成对于降低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维护机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治疗再认识

    作者:樊跃平;石汉平

    PPN是指经外周静脉途径给予的肠外营养治疗,是全肠外营养治疗及部分肠外营养治疗的方式之一.虽然PPN应用时间长,研究者对PPN应用相关的一些临床问题仍存在不同看法及意见,如PPN的适应证、给予时间、渗透压、在老年患者及儿科患者的应用等,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PPN可用于无法行肠内营养治疗或肠内营养治疗不足,无法行中心静脉置管及短期、较低热卡、较低氮量患者的肠外营养治疗.PPN具有能够较快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营养液输注、所需费用较中心静脉途径低、避免中心静脉途径所致的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等优势.许多临床试验及研究者证实了PPN对于围手术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渗透压较低的肠外营养制剂可安全用于PPN的观点已广为临床接受.脂肪乳剂渗透压较低,可有效降低氨基酸、葡萄糖的渗透压,加入脂肪乳剂有利于PPN的应用.PPN的并发症相对于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治疗的并发症少,对机体损伤程度轻,其主要的并发症为血栓性周围静脉炎及液体外渗.PPN应用时应注意营养液的渗透压不要过高,应加入脂肪乳剂,同时要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及病情需要,尽量减少PPN应用时间,避免长时间应用.在PPN期间,应每日对穿刺、输注部位进行观察、检测,及时发现血栓性静脉炎的症状及体征并及时处理.

  • 表型组学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黄贵祥;江华;王凯;陈伟;杨浩;曾俊

    表型组(phenome)是指某一生物可观测的所有性状特征;表型组学(phenomics)可视为系统的研究某一生物或细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所有表型(从基因、蛋白质到代谢各尺度)的学科,其主要研究的是某一生物的物理和化学性状随着基因突变及环境改变而变化的规律.1996年,Steven A.Garan首次提出了表型组学这一概念.2005年,比利时CropDesign公司的Christophe等发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详细阐述了称之为"性状工厂"(trait mill)的可大规模自动化分析全生育期植物表型的技术设施.2014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Zoltan Takats等人在对恶性肿瘤表型组与代谢组研究中报告了一种全新技术,称之为"iKnife".核磁共振和质谱是临床表型组学研究中为常用的方法.此外,紫外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荧光散射等技术手段也逐渐被引入该领域研究.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现今表型组学已在各个领域获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医学领域已经从疾病的研究走向了临床应用,包括了外科、肿瘤、营养等专业学科.本文主要就表型组学概念的提出及发展,到医学临床的应用进行概述.

  • 肿瘤患者家庭肠内营养治疗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方玉;辛晓伟;王艳莉;刘妮;龚丽青;张小田;李子禹;孙艳;栾春娜;杨月欣;石汉平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肿瘤患者住院时间逐年缩短,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家庭中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由于需要营养治疗的患者一般病情比较复杂,如何对需要HEN的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以提高营养治疗效果、减少营养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Pubmed、Embase及CNKI上的国内外HN治疗相关文献,以及我院近年工作经验显示,成立NST团队(含医师、营养师、护师、药师等)并制定相关管理流程和随访制度,不仅减少HEN患者的体重丢失,也利于减少HEN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营养门诊、电话或APP等方式定期进行营养监测与随访是肿瘤患者全程营养管理的关键步骤,可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在HEN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显著提高患者营养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由NST团队进行有计划的、重复的和渐进的营养教育和健康管理,并结合专业、有技巧的个体化营养咨询,可以让患者了解营养治疗的目的 及意义,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提高患者对营养治疗的依从性.NST团队指导下的HEN是肿瘤患者院内营养治疗的延伸,有利于提高营养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HEN在发达国家有较好的成本效益,在发展中国家成本效益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肿瘤患者食欲的评价及药物干预

    作者:杜红珍;魏雨佳;张玲玲;李增宁

    食欲下降是肿瘤患者常见症状,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使患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体重下降、脂肪组织和骨骼肌减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不利于抗肿瘤治疗措施的实施.准确评估厌食症的过程,无论对研究还是临床管理都极为重要,科学的食欲评价方法和技术不仅是营养工作者客观评价食欲的工具,?也是进一步认识和预测营养不良的基础.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发表的肿瘤患者食欲评价及癌性厌食的相关文献,综述目前肿瘤患者食欲的评估方法及常用治疗药物,但尚无一致认可的肿瘤患者食欲评估工具,常用方法包括:询问法、视觉模拟测量、厌食/恶液质治疗的功能评估、肿瘤患者食欲症状问卷、简单营养食欲评估问卷及口头评价量表等,且各有侧重.尽管临床上可通过药物干预改善肿瘤患者的厌食状况并增加体重,但仍需权衡药物的相关副作用,以期有效帮助肿瘤患者改善食欲,并使其获益大.

  • 核糖体蛋白家族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飞;王树斌;王月丽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核糖体蛋白质是核糖体主要成分,但其性质不稳定,容易被核质蛋白酶降解,当细胞核糖体亚单位合成增加时,细胞功能发生调节异常继而出现代谢紊乱,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及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恶性转化.肿瘤的发生、发展常伴有基因组不稳定,会导致编码核糖体蛋白基因改变,肿瘤周边区域乏氧和营养不足,治疗所使用的化学药物和放射线都可能影响到核糖体合成,核糖体蛋白质失衡或者功能障碍都会导致核糖体压力,会刺激核糖体蛋白质以游离核糖体的形式增多.快速生长和增殖的肿瘤细胞较体细胞需要更多的核糖体合成机制,促进核糖体合成.大量研究证实了核糖体蛋白在肿瘤中表达异常,提示我们核糖体蛋白在人类疾病及肿瘤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核糖体蛋白家族是人体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员,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合成蛋白质传递遗传信息并不是核糖体蛋白的唯一功能,其还发挥着蛋白质翻译以外的功能.目前的研究结果证明,核糖体蛋白家族通过调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促进血管生成,协同染色体基因发挥更加广泛作用,调节肿瘤增殖,浸润,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核糖体蛋白家族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促进肿瘤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 不可思议的关联:肠道菌群与结肠癌

    作者:区俊文;桂小诗;李雪梅;王正玉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生活方式与过去有着显著区别.在我国,能量摄入过多、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等问题日益严重以及肥胖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导致结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因此,深入研究结肠癌的发病机制、寻找科学合理的干预方式是目前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结肠癌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正常状态下,肠道菌群保持稳态,在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等众多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当机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时,会破坏肠道菌群稳态,引发肠道菌群失调,可继发多种疾病,其中包括结肠癌.已有研究资料表明,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可降低结肠癌发病率、延缓疾病进展.此外,多种益生菌有抑制肿瘤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合理改变膳食结构来调整肠道菌群,从而抑制结肠癌发生和发展.本文就肠道菌群在结肠癌中的致病机制和益生菌对结肠癌的预防作用作一综述.

  • SREBP-1及其抑制剂调节肿瘤代谢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葳蕤;刘小宇;于豪冰;卢小玲;焦炳华

    脂类作为三大营养物质之一,参与能量的供应和储存、细胞的构建和作为活性分子参与细胞生命活动.脂类代谢异常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表现为脂肪酸从头合成及氧化代谢活跃,这些改变与肿瘤信号通路增强,相关代谢酶改变等密切相关.目前,脂代谢通路中相关酶及转录因子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药物靶点.SREBP-1是细胞内调控脂类代谢的关键转录因子,主要调控胆固醇和脂肪酸合成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调节脂质新生.SREBP-1及其调控的脂肪酸合成途径通常在正常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和活性较低,在肿瘤细胞中,SREBP-1被激活,其下游基因的表达也升高,在加快胞内脂肪酸和胆固醇合成的同时,还通过细胞内各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细胞脂代谢、糖代谢以及氨基酸代谢,为维持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提供额外的能源和物质.运用遗传和药理手段抑制肿瘤细胞中SREBP-1的表达和活化,可显著抑制体内和体外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因此,SREBP-1将是一个有潜力的针对肿瘤细胞脂代谢的肿瘤治疗靶标.本文综述了SREBP-1在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对肿瘤信号通路和物质代谢的影响以及SREBP-1抑制剂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经鼻胃/肠管营养治疗途径

    作者: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营养治疗方式.肠内营养治疗途径主要包括口服、管饲(鼻胃管、鼻肠管)和胃肠造瘘术等.选择合理的肠内营养治疗途径、防治并发症是提供良好营养治疗的重要保证.鼻胃管、鼻肠管作为临床中常用的肠内营养治疗途径,满足了医生及患者对肠内营养治疗的需求.鼻胃管、鼻肠管途径具有置管无创、使用简单、经济、安全等优点,在国内大、中型医院均有应用.本文对经鼻胃管和鼻肠管途径在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背景进行了说明,分析了不同疾病患者应用时的优缺点以及出现的并发症,并且总结比较了鼻胃管饲与鼻肠管饲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并发症,对经鼻胃管和鼻肠管途径应用的选择提出了推荐意见.

  • "雪上加霜"还是"枯木逢春"--肝硬化并发肝癌

    作者:孟庆华

    原发性肝癌占肝脏恶性肿瘤的 90%以上,是我国恶性肿瘤第二位致死病因.肝硬化是正常的肝细胞功能逐渐丧失,与肝癌密切相关(以肝硬化为基础的肝癌达 84.6%).物质能量代谢异常是肝硬化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有研究发现:肝硬化肝移植患者随新肝植入及肝功能恢复,患者体内对糖类利用增加,脂肪的氧化率降低,呼吸商值升高.

    关键词:
  • 腹腔镜下胃造瘘术

    作者:蔡开琳

    患者平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常规上腹手术消毒铺巾.于脐上缘穿刺,置入 10mm 穿刺器,先进行腹腔镜探查,确认腹腔状态适合腹腔镜下造瘘术.于剑突与脐连线约中点处穿刺,置入 5mm 穿刺器,应用无损伤抓钳夹取胃前壁,向腹壁牵拉,根据张力确定胃壁和腹壁造瘘口位置.

    关键词:
  • 食管癌疑难病例及术后肠内营养问题探讨

    作者:阎石

    研究发现,肠内营养具有以下优势:①食物直接刺激胃肠道,加速胃肠蠕动功能恢复;②对促进肠道黏膜生长,稳定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易位和术后内源性感染均有重要作用;③减少肝脏负担,降低应激性血糖升高;④术后早期可以通过调节小肠功能来缓解全身炎症反应,进而能减少严重并发症 ; ⑤术后小剂量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可以改善液体在第三间隙蓄积,进而改善术后肺功能.

    关键词:
  • 生酮饮食与肿瘤治疗

    作者:邓宇虹

    生酮饮食指高脂肪、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通常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 2%~15%,脂肪供能比为 60%~90%,以脂肪取代葡萄糖供能.经典生酮饮食包括:中式改良阿特金斯饮食、MCT 生酮饮食、低血糖生成指数生酮饮食.研究表明,正常神经细胞比脑胶质瘤细胞更易耐受低糖环境.

    关键词: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