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중국소아급구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小儿急救医学;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4/R
  • 国内刊号: 王晓茵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pem@cmaph.org
  • 曾用名: 小儿急救医学;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整合素αvβ5受体信号途径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外基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作者:卢翠侠;付杰;李刚;胡煜;贾鹏;赵建;陈芃螈;刘斌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vβ5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PASMC)细胞外基质沉积中的作用;明确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CTGF-整合素αvβ5信号途径所致PASMC上述生物学行为改变的过程;初步探讨CTGF-整合素αvβ5受体信号途径在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1)体外培养SD大鼠PASMC,并用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纯度.对照组:含10%胎牛血清的M199培养基;CTGF刺激组(CTGF组):含10%胎牛血清的M199培养基+50 ng/mlCTGF,培养72 h;CTGF+整合素αvβ5单克隆抗体P1F6(10 μg/ml)刺激组(抗体组):含10%胎牛血清的M199培养基+50 ng/ml CTGF+ 10 μg/ml P1F6,培养72 h.(2)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CTGF、P1F6对Collagen Ⅰ-α1、CollagenⅢ-α1、Fibronectin-1 mRNA表达的影响.(3)采用蛋白质印迹检测P1F6、CTGF对CollagenⅢ、ERK1/2、p-ERK1/2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α-SMA染色阳性细胞大于95%,表明其为PASMC.(2)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T-GF作用于PASMC 72 h,CTGF能显著促进Collagen Ⅰ-α1、CollagenⅢ-α1、Fibronectin-1 mRNA表达(P<0.05);使用P1F6后与CTGF组比较,3种基因mRNA表达均减少(P<0.05),但均较对照组表达增加.(3)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表明,CTGF作用于PASMC 72 h,与对照组比较CTGF明显促进CollagenⅢ蛋白表达(P<0.05);应用P1F6后CollagenⅢ蛋白表达较CTGF组减少(P<0.05),但较对照组表达增加.用蛋白质印迹检测P1F6、CTGF作用PASMC 72 h后ERK1/2磷酸化水平,提示CTGF作用PASMC 72 h后ERK1/2磷酸化程度增加,加入P1F6封闭整合素αvβ5后ERK1/2磷酸化程度降低,pERK 1/2与ERK1/2比值减小(P<0.05).结论 整合素αvβ5介导了CTGF诱导的PASMC细胞外基质沉积;ERK1/2信号通路参与CTGF-整合素αvβ5受体信号诱导的PASMC细胞外基质沉积,其可能在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起重要作用,此途径可能是防止和干预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发生和发展的新靶点.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高危因素及细菌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业鑫;程超;李玖军

    目的 通过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的高危因素及细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防止和减少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9年至2013年我院P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患儿36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我院PICU非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脓毒症患儿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住院时间、是否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基础疾病(恶性血液病、先天性心脏病、遗传代谢病)、是否中心静脉置管及中心静脉置管时间7个高危因素进行比较,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较对照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29例vs.18例)、住院时间>7d(35例vs.12例)、气管插管(22例vs.8例)、机械通气时间>7d(19例vs.2例)、患基础疾病(9例vs.3例)、中心静脉置管(18例vs.2例)及中心静脉置管时间>7d(9例vs.1例)的病例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94.87%、74.36%、76.92%、65.38%、56.41%,而对碳氢霉烯类及四环素类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分别为55.56%、77.78%);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类、6类抗生素耐药)感染16例(44.44%);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7类抗生素耐药)感染4例(11.11%).结论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住院时间、是否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基础疾病、是否中心静脉置管及长期中心静脉置管是发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的高危因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一线抗生素耐药,仅对碳氢霉烯类及四环素类抗生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对四环素类的敏感率高.

  •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心肺衰竭患儿的临床研究

    作者:卢秀兰;吴琼;肖政辉;胥志跃;仇君;陈梦施;祝益民

    目的 通过对重症手足口病心肺衰竭患儿行综合治疗及加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预后的比较,分析CVVH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重症手足口病心肺衰竭期患儿51例,根据是否行CVVH治疗分为CVVH组(n=19)、对照组(n=32),均在确诊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肺出血时,记录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并24 h内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及儿童死亡风险评分,治疗上均即行气管插管、高PEEP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乌司他丁抗炎,积极脱水降颅压,液体复苏,米力农、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改善循环,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等综合处理.CVVH组加用CVVH治疗(持续时间>12h),追踪第3天各项生化指标,分析在确诊NPE/肺出血后行CVVH的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28天及终的存活率,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确诊NPE/肺出血时两组患儿病情具可比性,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和儿童死亡风险评分无明显差异;WBC、乳酸(Lac)、微量血糖、心肌酶、肝酶均无明显差异(P>0.05).第3天两组患儿的WBC、Lac均有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CVVH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CVVH组患儿第3天、第7天、第28天及终的存活率分别为40.63% vs.84.21%,37.50%vs.73.68%,25.00% vs.63.16%,18.75% vs.52.63%,CVVH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存曲线示CVVH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中位生存天数分别为17d、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CVVH组中,15例血液净化治疗的开始时间在确诊NPE/肺出血后12h内,其中10例终存活,而4例在12h后行CVVH终均死亡.进一步分析显示,血液净化时机在确诊NPE/肺出血后6h内、6~12h内、12h后时,患儿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2/8、3/7、4/4.结论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能明显改善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预后,且早期治疗可能意义更大.

  • 微小RNA-155对内毒素血症幼鼠肝脏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4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吕鑫;张育才;崔云;任玉倩;李芮;戎群芳

    目的 探讨微小RNA-155(microRNA-155,miRNA-155)对内毒素血症幼年小鼠肝组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IRAK)-1 mRNA及 IRAK-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只3~5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内毒素组、miRNA-155抑制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只.miRNA-155抑制物组注射内毒素前于尾静脉注射miRNA-155抑制物180mg/(kg·d).内毒素组和miRNA-155抑制物组腹腔注射内毒素2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注射内毒素后6、12、24、48 h(每亚组各10只)分别处死,留取肝脏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miRNA-155、IRAK-1 mRNA、IRAK-4 mRNA表达,ELISA法测定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L-1和IL-10的表达;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内毒素组及miRNA-155抑制物组小鼠肝脏miRNA-155表达较对照组升高,在6h达峰值,后逐渐下降,在48 h各组水平趋于一致,各组间比较在6h、12 h、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组及miRNA-155抑制物组IRAK-1 mRNA及IRAK-4 mRNA表达较对照组水平升高,miRNA-155抑制物组较内毒素组降低,12、24、48 h时间点,3组间小鼠肝组织IRAK-1 mRNA及IRAK-4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组及miRNA-155抑制物组肝组织TNF-α、IL-1、IL-10水平较对照组升高,miRNA-155抑制物组较内毒素组TNF-α、IL-1、IL-10水平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下观察肝组织病变:内毒素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出现早,损伤程度重,miRNA-155抑制物组病理损伤程度相对较轻.结论 抑制内毒素血症小鼠miRNA-155,小鼠肝组织IRAK-1 mRNA及IRAK-4 mRNA表达下降,炎症因子水平下降,肝脏病理损伤减轻.

  • 院际转运危重患儿死亡病例分析

    作者:任路;朱翠平;吴小惠;卢嘉铭

    目的 分析院际转运死亡的患儿资料,探讨转运危重患儿死亡的可能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从基层医院单向转运至我院急诊科,24 h内死亡的病例.归纳其病种类型、病理生理分类及转运途中的治疗措施.结果 由基层医院单向转送至我院急诊科的患儿共有1 122例,死亡34例,病死率3.0%.34例患儿中,7例来时已死亡,27例于24h内死亡;病种类型前3位为呼吸系统疾病23.5% (8/34),神经系统疾病20.6% (7/34),意外伤害17.6% (6/34);根据患儿到达后生理状态评估及初步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病理生理分类,大部分患儿合并多种病理生理状态,其中81.5% (22/27)的患儿存在电解质紊乱,70.4% (19/27)的患儿有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衰竭;转运途中大部分病例保有静脉通道(33/34,97.0%)、液体维持(32/34,94.1%)及心电监护(30/34,88.2%),全部病例均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结论 转运前对危重患儿的病情评估不足,转运途中监护和治疗措施不充分,是造成患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 循环内皮细胞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高压临床预后关系分析

    作者:黄蕊;张明杰;徐卓明

    目的 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进行计数,比较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术后可逆性肺高压(reversible pulmonary hypertension,RPH)和不可逆性肺高压(irreversible pulmonary hypertension,iRPH)患儿的外周血CECs计数,验证外周血CECs计数是否可区分RPH和iRPH,从而作为iRPH的临床诊断标记物.方法 选取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CHD相关性肺高压患儿90例,检测患儿外周血CECs计数,治疗后随访6个月,根据心脏超声评估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mPAP)将患儿分为两组:mPAP≥50 mmHg(1 mmHg =0.133 kPa)为iRPH组,mPAP<50 mmHg为RPH组.结果 90例患儿,失访3例,另有1例患儿因肺高压危象死亡,其中RPH组72例,iRPH组15例.CECs计数与术前肺高压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 =0.925),而iRPH患儿术前CECs计数明显高于RPH组患儿(0.46‰ vs.0.09‰,Z=-5.021,P=0.000),且iRPH组患儿年龄明显高于RPH组患儿[(43.1 ±37.4)月vs.(9.3±12.6)月,t=-5.079,P=0.000].结论 CECs计数在iRPH患儿中明显升高,可以作为区分RPH和iRPH的血浆生物标记物.

  • ABCA3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研究

    作者:田文军;陈秀奇;韦秋芬;唐尚英;覃慧卷;陈玉君

    目的 通过检测和分析ABCA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的基因型及单倍体型分布频率,探讨ABCA3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局部地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发病的关系.方法 以筛选出的4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tSNP)和1个外显子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cSNP)为研究位点,45例N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45例非NRDS早产儿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对该5个SNP位点(rs4787273、rs 150929、rs11867129、rs17135889、rs13332514)进行基因分型和单体型频率分析.结果 (1)位于转录因子结合区的rs17135889位点等位基因A的频率(0.14 vs.0.05,P=0.046)及其基因型AG频率(0.289 vs.0.111,P=0.035)在NRD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频率>0.01的单体型共有6种,其中单体型TGGAG的频率在NRD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061 vs.0.000,P=0.014).结论 rs17135889位点可能与广西局部地区早产儿人群发生NRDS有关,等位基因A增加了早产儿NRDS的发病易感性.

  • 无乳链球菌致新生儿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赵宁;王萍;魏谋;卢伟能;贺娟;古锐;江翠婵

    目的 分析新生儿无乳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为其早期诊断和科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1年11月至2014年4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9例新生儿GBS脑膜炎和22例大肠埃希菌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BS脑膜炎患儿占细菌培养阳性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例的24.7% (19/77),早发型6例,平均发病时间(11.80±11.34)h,主要表现为气促呻吟;晚发型13例,平均发病时间(17.85±7.77)d,多以发热为初发临床症状.GBS脑膜炎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大肠埃希菌脑膜炎患儿[(154.43±88.64) mg/L vs.(67.52±64.23) mg/L,P=0.001].GBS脑膜炎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和脑脊液异常恢复时间分别为(44.53±20.48)d和(41.50±17.85)d,均较大肠埃希菌脑膜炎患儿延长了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BS脑膜炎临床表现非特异,住院时间和脑脊液恢复耗时长,预后欠佳.产前预防、早期发现、及时足量足疗程的青霉素治疗对新生儿GBS脑膜炎患儿非常重要.

  • 脐静脉联合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

    作者:杨基龙;吴慧

    目的 探讨脐静脉置管(umbilical vein catheter,UV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10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情况,其中UVC+ PICC组(U+P组)46例,PICC组38例,UVC组17例,比较三组患儿在置管感染、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增长、住院时间、出院体重及相关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三组患儿置管感染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94),在感染发病密度比较U+P组(4.99/1 000导管日)低于PICC组(5.28/1 000导管日)及UVC组(6.71/1 000导管日),三组间的感染发病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两两之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三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U+P组时间[(11.24±2.24)d]短于PICC组[(13.42±2.18)d](P=0.000),UVC组时间[(10.94±2.66)d]短于PICC组[(13.42±2.18)d](P =0.001).三组患儿体重增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其中U+P组体重增长[(10.15±1.93)g/(kg·d)]明显快于PICC组[(9.03±1.73)g/(kg·d)](P=0.007),U+P组体重增长[(10.15±1.93)g/(kg·d)]亦明显快于UVC组[(8.49±1.70)g/(kg·d)](P=0.003).三组患儿在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U+P组住院时间[(39.65±8.65)d]短于PICC组[(44.39±10.08)d](P =0.023),U+P组住院时间[(39.65±8.65)d]亦短于UVC组[(49.70±7.61)d](P=0.000).三组患儿出院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41).三组液体渗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其中U+P组液体渗出发生率(6.5%)少于PICC组(26.3%)(P=0.013),亦少于UVC组(35.3%)(P=0.013).三组患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其中U+P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4.3%)少于PICC组(21.1%)(P=0.044).腹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三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64、P=0.582、P=0.264).结论 UVC联合PICC应用,是一项安全且优于单独使用PICC、UVC的技术,值得在NICU推广.

  • 儿童肺出血22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交生;董意妹;杨卫国;郑跃杰;何颜霞

    目的 探讨非新生儿期儿童肺出血的基础疾病分布、临床表现、机械通气策略、气道护理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2例儿童肺出血病例.结果 男13例,女9例,年龄1个月~11岁,其中1个月~1岁10例(45.5%),~3岁6例(27.3%),~7岁2例(9.1%),大于7岁4例(31.8%).非创伤性18例,外伤性4例.引起肺出血原发疾病前3位为白血病(5/22)、严重脓毒症(4/22)、噬血细胞综合征(2/22).4例脓毒症患儿的病原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各1例.22例中12例死亡.结论 肺出血发病年龄婴儿期多,基础疾病主要为白血病、严重脓毒症、噬血细胞综合征,病死率高,预后与原发病关系密切.

    关键词: 肺出血 儿童 原发病
  •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两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婕;陈梅;董丽;花少栋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加深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收集两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结果 病例1病因不明,诊断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另1例病情反复,病程长,FIPILl-PDGFRA融合基因阴性,肺泡灌洗液镜检可见蠊缨滴虫,糖皮质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效果好.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FIPILl-PDGFRA融合基因及寄生虫方面的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改善预后.

  • 新生儿早期呼吸困难临床特点及分析

    作者:崔学东;安晶慧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早期呼吸困难(生后6h内)的病情观察和治疗.方法 对120例生后6h内出现呼吸困难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4例新生儿经基本护理保暖、清理呼吸道后呼吸困难很快缓解;21例经保暖、清理呼吸道、氧疗后缓解;22例经保暖、清理呼吸道、持续正压通气后缓解;23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结论 新生儿早期呼吸困难在新生儿科临床中常见,经合理处理后能很快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避免或缩短用氧时间及减少辅助通气的可能性,减轻对患儿的损伤.

  • 噬血细胞综合征伴低血糖症一例

    作者:张伟;朱生东;付仲霞

    患儿,女,1岁7个月.因发热1周,加重伴腹胀5d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发热,体温高39.8℃,就诊于当地诊所,具体诊断不详,给予口服及肌注药物(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治疗1d后,患儿上述症状未见好转,出现腹胀,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中.

    关键词:
  • 姐弟共患先天性肉碱缺乏症

    作者:石礼锋;王平

    例1,患儿,女,3岁1个月,因“反复心肌酶谱升高半年”入院治疗,患儿近半年查体发现心肌酶谱升高,门诊给予“果糖二磷酸钠”、“磷酸肌酸”等反复输液治疗后,病情无好转.病程中无发热、皮疹,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惊厥.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及传染性疾病史.

    关键词:
  • 枫糖尿症合并代谢性脑病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一例

    作者:茹喜芳;王颖;刘雪芹;侯新琳;高洁;周丛乐

    患儿,男,1岁5个月,主因“确诊枫糖尿症16个月,反应差伴腹泻2d”入院.患儿系足月儿,第1胎第1产,因初产臀位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3 450 g.生后4d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喂养困难,生后13 d时因“纳差9d,喉中痰鸣1d”入我院新生儿病房.入院后喂养困难渐加重,并出现频繁呕吐、呼吸节律不规则、嗜睡、四肢松软及对外界刺激反应差.

    关键词:
  • 南瓜籽致儿童回肠梗阻一例

    作者:蒋成鹏;王宝林;王勇

    患儿,女,13岁,因“腹痛伴间断呕吐8d”入院.入院前8d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伴间断呕吐,呕吐物可见胆汁,无发热,平素大便干燥.就诊当地医院腹部X线:不全性肠梗阻,给予灌肠通便1次,输液治疗3d后患儿腹痛、腹胀症状未见缓解,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 36.4℃,P82次/min,R 23次/min.神清,精神欠佳,皮肤弹性正常,口唇黏膜干燥,心肺未查及异常.

    关键词:
  • 脓毒症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作者:张鹏飞;钱素云;祝益民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除参与钙磷代谢外,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脓毒症是ICU患者常见疾病,病死率较高.脓毒症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同时,脓毒症患者维生素D缺乏较健康人群发生率更高.本文仅从脓毒症患者免疫紊乱的机制、维生素D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维生素D对脓毒症的辅助治疗等问题入手做一综述.

  • 过敏性紫癜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葛兰兰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全身小血管炎,皮疹易反复,且易累及肾脏形成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较多学者研究认为细胞因子如IL-6、IL-21、IL-33等炎症因子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异常表达,在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葵带

    简述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和临床表现,重点综述历年来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包括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研究的进展.现已证明,低血糖性脑损伤系由一系列级联机制所导致;脑电图的改变早于症状、体征;磁共振波谱和磁共振成像显示的特征性改变有助于与其他性质的脑损伤鉴别.

  • 亚低温对肠道细菌移位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星

    各种严重打击下,肠道正常菌群可发生移位,引发细菌移位,导致机体各种功能障碍.亚低温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对心脑等重要器官具有保护作用,对因肠道黏膜灌注、肠通透性、活性氧及细胞因子生成等因素的改变而造成的细菌移位也有一定影响.本文拟对近年来有关亚低温对肠道细菌移位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

  • 甲基丙二酸血症

    作者:陆炜;李晓静;吴冰冰;王慧君;周文浩;罗飞宏

    第一次查房 主治医师查房,入院后第2天.住院医师 汇报病史:患儿,男,1个月,因“喂养困难伴体重不增3周”入院.患儿3周前(即生后1周)开始吃奶量减少,偶有吐奶,无发热、咳嗽、流涕、腹泻,无抽搐、哭闹不安等,每顿奶量由之前的90 ml渐减为30 ~40 ml,每3~4小时喂养一次.入院前1d外院查血常规无异常,查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

    关键词:
  • 胆道闭锁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饶维暐;朱晓东

    胆道闭锁是新生儿胆汁淤积常见的原因[1],表现为一种渐进性纤维阻塞性胆管病变,病变不同程度影响肝内和肝外胆道导致胆汁淤积和黄疸.在不同人群中,胆道闭锁的发病率为1/5400~1/20000,亚洲人群发病率较欧美人群稍高[2-4].其中约10%~20%的患者伴随其他相关畸形的发生,如心脏畸形、胃肠道畸形,以及泌尿生殖道畸形[5].

    关键词: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