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香精香料在白酒勾兑中的应用探析

    作者:杨旭明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规定了23大类2314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和范围,根据该标准附录B规定,食用香料是指能够调配食品用香精的香料。那么,哪些食用香料可以在白酒勾兑中使用,由此会给监管工作带来怎样的困惑?本文做一些粗浅的分析,以供业界同行探讨。

  • 添加份暴露法和毒理学关注阈值法联合应用于食品用香料的风险评估

    作者:周昇昇;李磊;李杉;徐冰;高慧艳;张书芳;张丁

    在我国,食品用香料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一类进行管理的,国家标准《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食品用香料、香精的使用原则进行了规定,列出了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天然(合成)香料名单,但有关食品用香料的安全性评价方面没有做出解释和说明;其他和食品用香料有关的标准即《GB 2993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料通则》、《GB 15193.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15193.18-2015健康指导值》也没有涉及到食品用香料的安全性评估问题[1].

  • 我国与CAC、美国、欧盟食用香料安全性评价的比较研究

    作者:姚晓芬;张俭波;张立实

    目的:探寻我国在食用香料安全性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与完善该评价体系的建议.方法:搜集我国、CAC、美国和欧盟现行有效的食用香料安全性评价体系与暴露评估方法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CAC、美国、欧盟和我国在有关食用香料安全性评价机构、暴露评估方法和安全性评价程序等方面不尽相同.结论:我国在暴露评估方法及暴露量数据、安全性评价程序、毒性资料数据库建立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对食用香料的安全性评估,并进行使用效果评价,建立较为完善、便于查询的毒性资料数据库等.

  • 桂皮酸及其衍生物与肿瘤

    作者:张迎红;曾宪昌

    桂皮酸(cinnnamic acid CINN)亦称桂酸、肉桂酸、β-苯丙烯酸,它分为天然品和人工品两大类.天然品存在于苏合香脂、桂皮油、秘鲁香脂、罗勒油中,其中桂皮油是樟科植物肉桂干皮和枝皮的成分之一.桂皮酸的人工合成品已广泛用于食用香料、新鲜水果蔬菜的防腐剂及一些生活用品的香精添加剂.由于它在限定范围内无毒性,美国将其列为GRAS("一般公认为是安全的"的英文缩写)范围,故桂皮酸是一类来源广泛和安全的物质.有报道它也是一种调节植物生长和分化的激素,同时还具有抗微生物、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近几年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它具有广泛的抗实体瘤活性,包括黑色素瘤、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肺癌、胶质细胞瘤、肝癌、白血病等,它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其生长增殖、诱导其分化的作用,而且其衍生物亦具有抗肿瘤活性.下面将桂皮酸的特性及它与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机制作一综述.

  • 舌尖上的中药——香料

    作者:半落青天

    香料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皇帝神农时代,先人采集植物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香料分很多种,今天和大家说的是食用香料,厨师们喜欢叫它们大料.们常见的天然香料有八角、茴香、花椒、姜、胡椒、薄荷、丁香、肉豆蔻、香叶、草果和桂皮等.邻居是广东新会人,家里的女主人是一个全职太太,我喜欢叫她三姐,三姐喜欢在厨房做各种佳肴,不论是新式的或是传统的,她都会几道特色莱,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巧赶上她买菜回家,便与她聊起来,这才知道,香料对于国人食疗食补,是多么的重要.

  • 食用香料、香精企业卫生监督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周珏平;周宇扬;徐刚;沈辉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食品工业的产品质量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关注,食用香料、香精对改善食品香味品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类特殊的食品添加剂;然而,其中绝大多数为化学合成物质,长期摄入可能带来潜在危害.只有加强对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在允许限量之内合理使用才能保证消费者的健康.

  • 食用香料的真伪鉴别

    作者:王秀云

    食用香料,是烹饪美味佳肴不可缺少的佐料。但市场上销售的香料常有伪品出现,如购之食用,容易对身体造成损害。现将常用香料的真伪及鉴别简述如下,供消费者参考。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呈红棕色或暗棕色,表面有颗粒状突起,用指甲刻划时有油渗出。其花萼4裂,花瓣4片;质坚而重,入水则萼管垂直下沉(与已去油的丁香的区别),香气浓烈,味辣,舔后有微麻舌感。以完整、个大、颜色深红、油性足、香气浓郁、入水下沉者为佳。鉴别要点:伪品肉桂子,系樟科植物肉桂带宿萼的未成熟果实,略呈倒卵形。其宿萼杯状,边缘局部有明显的6浅裂;表面暗棕色,有皱纹,下部延长成萼筒,有的具果柄;宿萼内有椭圆形幼果,黄棕色;气香,味辣。八角菌香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由8个果放射排列于中轴上,下面有弯曲的果柄。果上缘开裂呈小艇状,内藏种子1枚;外表面褐色或红褐色。浓郁芳香,味甘甜。以个大、色红、油多、香气浓厚者为佳。

  • 野八角不能作八角茴香入药

    作者:王忠诚;李瑞华

    八角即八角茴香,又名大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 f.与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 Maxim.均为木兰科植物,产于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广泛分布于云南、海南、广西、贵州等省份.八角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亦作为食用香料的.野八角又称神仙果,在产地有作为食用香料.近年来在全国各种市场亦有销售.近来笔者在基层药品质量检查中发现八角茴香掺入部分野八角.由于两者性状较为相似,极易相混,但两者成分不同,后者有毒,决不可混用.

  • APET方法对我国食用香料膳食暴露量评估的借鉴

    作者:周昇昇;李磊;袁蒲;徐冰;叶冰;张丁;张书芳

    目的 推荐APET方法以利于国内对其了解和应用.方法 在剖析传统食用香料膳食暴露方法缺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新兴的APET方法并通过实例详细阐述其评估过程.结果 APET方法考虑到了急性、慢性暴露和不同年龄组人群,在缺乏食物消费量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对香料做出暴露评估,是目前欧盟推荐的一种新方法,值得国内借鉴.结论 选择科学、准确、简便的暴露评估方法预测香料的膳食暴露水平并与毒理学关注阈值相比较后,多数香料并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毒理学研究就可以完成该香料的风险估计.

  • 基于中国药典与国际标准对西红花生产流通中质量评价方法的改良

    作者:周桂芬;留永咏;钱晓东;姚冲;吕圭源;陈素红

    目的:比较中国药典的HPLC法和国际标准的色价法检测西红花中西红花苷的差异,建立更能普遍适用于生产流通中检测总西红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DAD-ESI-MSn对西红花440nm波长下的色谱峰进绗结构鉴定,在此基础上,以含量高的西红花苷-Ⅰ为对照,建立UV法测定总西红花苷的含量;采用该方法对62批西红花样品进行分析.结果:440 nm波长下主要有4个色谱峰,均为西红花苷类成分,其他类成分在此波长无干扰,并且西红花苷-Ⅰ和Ⅱ相对含量高.62批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按中国药典测定的西红花苷-Ⅰ、Ⅱ总含量及参考国际标准测定的色价均有显著线性相关性.中国药典规定西红花苷-Ⅰ和Ⅱ总含量应在10%以上,相应西红花苷色价均在150以上.结论:对总西红花苷定量时,可以西红花苷-Ⅰ为对照,用UV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并将UV法测定的色价大于150作为快速判定药材合格的标准,对色价小于100的样品可判为不合格品,色价为100~150间的样品需分别用国际标准与中国药典标准进行测定,以判别是否符合西红花药用标准或食品标准.该方法在中国药典与国际标准间架起了一个桥梁,为普遍用于西红花生产流通中的质量监控提供了参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