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某冶炼厂周边居民膳食镉暴露风险的初步评估

    作者:付俊杰;胡国良;吴莉华;刘成锋;何加芬;徐岷;王永华

    目的 分析测定某冶炼厂周边居民土壤、主要食物与饮用水中镉的水平,并对居民通过膳食途径暴露镉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估.方法 收集冶炼厂周边污染组及对照组的主要食物90份、饮用水27份和土壤47份,用石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镉的含量;结合居民膳食调查数据,与暂定的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monthly intake,PTMI)及安全限值(margins of safety,MOS)比较,初步评估该冶炼厂周边居民对主要食物的镉暴露风险.结果 冶炼厂周边污染区的土壤、大米、叶菜类、根茎类蔬菜和饮用水镉含量的中位水平分别为0.464 mg/kg、0.348 mg/kg、1.148 mg/kg、1.742 mg/kg和0.006 mg/L,对照区(冶炼厂10 km外)的分别为0.155 mg/kg、0.104 mg/kg、0.580 mg/kg、0.817 mg/kg和0.009 mg/L;结合膳食调查与居民尿镉的测定,污染区和对照区居民的镉暴露分别为每月556.123 μg/kg和204.588 μg/kg,MOS值分别为0.044和0.169;污染区各类食物中,蔬菜对膳食镉暴露的贡献高(88.9%和85.4%).结论 冶炼厂对周边地区的食物造成比较严重的镉污染,并且可能危害到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 基于北京市大气PM2.5中9种元素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作者:王琼;董小艳;杨璐璐;王红伟;方建龙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气PM2.5中9种元素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风险水平, 为人群健康防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基于北京市2014年3月—2015年2月连续监测的PM2.5中元素浓度, 应用美国科学院提出的风险评估"四步法"计算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季节和不同污染水平下人群的非致癌及致癌风险.结果 北京市大气PM2.5中元素的非致癌风险数值由大至小为As>Cr>Co>Cd>Mn>Ni>Se>V, 致癌风险数值由大至小为Cd>As>Cr>Pb, 冬季大气PM2.5中元素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高于夏季, 雾霾日大气PM2.5中元素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高于非霾日, PM2.5中元素对儿童的非致癌风险高于成人, 对儿童的致癌风险略低于成人.结论 北京市大气PM2.5中元素的健康风险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 冬季和雾霾日的人群健康风险应引起关注.

  •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在某市居民生活饮用水中的应用

    作者:赵金辉;郭欣;孙庆华

    目的 利用某市居民生活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估实例, 阐述定量风险评估在生活饮用水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基于经典"四步法"对某市居民生活饮用水中各种化合物开展风险评估, 用中位数描述健康风险.结果 某市自来水中非癌症总风险为7.32×10-2, 处于可接受范围内.自来水中癌症风险为3.75×10-6, 其中砷为3.44×10-6.结论 某市自来水中砷的健康风险较高.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前景及挑战

    作者:逯文娟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目前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防范方式,在美国、欧盟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由于食品安全不存在“零风险”,因此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CIFSQ 2013展会上,法国食品、环境和职业健康与安全局局长Marc Mortureux分享了法国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 应用中国总膳食研究评估中国人膳食铅暴露分布状况

    作者:李筱薇;刘卿;刘丽萍;吴永宁

    目的 运用中国总膳食研究的方法,结合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撤销的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新评估状况,评价中国居民膳食铅的暴露分布.方法 开展2007年中国总膳食研究,利用获得的全国12个省的代表性膳食样品以及膳食调查数据,测定样品中的铅含量,得到中国居民10个性别年龄组的铅暴露量、分布状况、膳食来源以及评价其暴露分布状况.结果 中国居民10个性别年龄组的铅的摄入量为48.7 ~ 116.7 μg/d.2~7岁以及8~12岁组儿童少年的铅暴露情况不容乐观,其平均值和中位数暴露边界比(MOE)均已小于1(0.1 ~0.3).膳食铅的食物来源基本一致,均以谷类和蔬菜类膳食为主,贡献率为57%.结论 需要进一步降低中国各性别年龄组的膳食铅暴露,尤其是低年龄组儿童少年.

  • 次序统计量回归及其在食品暴露评估未检出值估计中的应用

    作者:余小金;刘沛;闵捷;陈启光;陈峰

    目的 探讨次序统计量回归并将其应用于食品重金属残留的估计.方法 应用次序统计量回归来处理全国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数据库未检出值资料,应用SAS编制程序来计算次序统计量,对未检出值进行填补,并对残留水平进行估计.结果 与经典替换方法相比,次序统计量回归方法估计的镉残留水平更为稳健,且便于后期的分析.结论 次序统计量回归是处理未检出值数据值得推荐使用的方法,具体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应用研究.

  • 陕西省谷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

    作者:王彩霞;郭蓉;程国霞;聂晓玲;刘宇

    目的 了解陕西省谷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对人体潜在风险.方法 根据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对谷物中的铅(Pb)、砷(As)、汞(Hg)、镍(Ni)、镉(Cd)、铬(Cr)进行检测.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谷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对居民由食用谷物途径所致重金属摄入量进行统计评估,并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在全省94个采样点,共采集谷物562份,经监测Pb和Cd的污染较严重,4类谷物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可安全食用;居民经食用谷物所致重金属的摄入量亦在安全级别.Cr的个人年风险值为3.08×10-4/年,大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大可接受值5.0 ×10-5/年,其余5种重金属的个人年风险值均小于该值.结论 陕西省谷物样品除少数受Pb和Cd污染外,其余均可安全食用,但通过食用谷物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中,Cr的个人年风险值高于ICRP推荐的大可接受值.

  • 2013-2016年陕西省市售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状况及暴露评估

    作者:胡佳薇;王彩霞;田丽;王敏娟;郭蓉;乔海鸥

    目的 了解陕西省市售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的污染状况,评估居民通过玉米相关食品摄入的玉米赤霉烯酮的膳食暴露量,对陕西居民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2013-2016年,在陕西省10个地市随机采集市售食品,包括谷物及其制品(小麦及小麦制品、玉米及玉米制品、大米、小米)、玉米油、啤酒、婴幼儿辅助食品和焙烤食品(面包、饼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玉米赤霉烯酮进行检测,结合玉米相关食品的膳食消费量,对陕西省居民膳食暴露玉米赤霉烯酮进行点评估.结果 玉米赤霉烯酮总检出率为17.27% (206/1193),平均值为13.5μg/kg.玉米油的检出率和平均值均高,分别为79.37%和149 μg/kg,谷物制品中有12份样品超标,超标率为1.64%,均为玉米及其制品.小麦粉及其制品、大米、小米、啤酒和焙烤食品受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较少.婴幼儿辅助食品的检出率为20.83%(5/24).结论 陕西省市售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在不同制品中检出率差别较大.经风险分析,居民经膳食摄入的玉米赤霉烯酮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较低,总体安全性好,但玉米相关食品含量较高.

  • 颗粒物室内外渗透系数研究进展

    作者:徐春雨;李娜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物的暴露可导致人群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升高.然而既往研究多采用室外浓度代表研究对象的暴露水平,并未考虑室内外浓度及成分的差异,这很可能导致暴露评价结果存在偏差.渗透系数是定量表征室外来源颗粒物对室内污染贡献的参数,将其应用于颗粒物人群暴露评价中将有助于提高暴露评估的准确性.本文将对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不同地区渗透系数水平调查现状及其在暴露评价中的应用进展等进行综述.

  • 化妆品中酞酸酯类化合物含量及人群暴露研究

    作者:王力强

    酞酸酯类化合物因具有定香、定型及可增加产品韧性的作用而作为溶剂添加于化妆品中,可通过皮肤、粘膜和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因其对人体有发育和生殖毒性,因此人群经化妆品途径的酞酸酯类化合物的暴露情况需引起关注.本文对化妆品中酞酸酯类化合物含量和经此途径人群暴露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地理信息系统在空气污染暴露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路凤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与相关空间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其成为空气污染暴露评估颇有潜力的研究工具.各种基于GIS平台的暴露评估模型使得在较广的地理范围内实现较高精度的暴露评估成为可能.本文从邻近性模型、插值模型、土地利用回归模型、扩散模型以及混合模型等5种主流的空气污染暴露模型角度,分别就GIS在空气污染暴露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各种模型的优缺点,提出未来研究应充分发挥GIS技术的优势,推广应用符合研究地区实际情况的混合模型.

  • 深圳地区人群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膳食暴露评估

    作者:李可;丘汾;蒋立新;杨梅

    目的 开展深圳地区人群主要摄入的粮食及其制品和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和总黄曲霉毒素的暴露评估.方法 免疫亲和层析超高效液相法测定样本中黄曲霉毒素.通过深圳地区市售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和人群膳食消费量估算人群黄曲霉毒素B1和总黄曲霉毒素暴露量.结果 深圳地区人群2~6岁组、7~14岁组、15 ~50岁组、>50岁组平均消费水平黄曲霉毒素B1的每日膳食暴露量分别为男性0.320、0.385、0.401、0.398 ng/kg BW);女性0.282、0.222、0.367和0.470 ng/kg BW).高消费水平各年龄组黄曲霉毒素B1暴露水平分别为男性83.4、203、106、112 ng/kg BW);女性78.4、167、113和103 ng/kg BW).深圳地区粮油食品平均消费水平黄曲霉毒素B1危险度各年龄组男性依次为0.012、0.015、0.016和0.叭6癌症例/10万人;高消费水平依次为3.0、8.2、4.1和4.4癌症例/10万人.平均消费水平黄曲霉毒素B1危险度各年龄组女性为0.010、0.009、0.014和0.018癌症例/10万人;高消费水平依次为2.9、6.7、4.4和4.0癌症例/10万人.结论 深圳地区人群中7 ~14岁组少年儿童组黄曲霉暴露风险较成人组高.大米和花生油是深圳地区人群主要的粮油食品黄曲霉膳食暴露来源.

  • 2013-2015年陕西地区蔬菜中汞污染状况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

    作者:王彩霞;程国霞;郭蓉;聂晓玲;刘宇

    目的 了解陕西地区蔬菜中汞的污染状况及评价其对人体潜在危害.方法 2013-2015年分别测定采自陕西10个地区的蔬菜样品的汞含量,并评估陕西居民经食用蔬菜的汞摄入量,并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其健康风险.结果 共调查蔬菜样品1167份,3年蔬菜中汞的超标率分别为4.03%、3.85%和1.94%,8小类蔬菜的污染指数(P)在0.15~0.34之间,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是安康和延安.陕西居民经食用蔬菜的汞暴露量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汞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平均个人年风险值亦小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标准5.0×10-5/年.结论 陕西地区蔬菜不存在严重汞污染情况,居民通过食用途径所致汞的健康风险属于安全级别.

  • 食品中化学物膳食暴露评估数据的来源、选择原则及不确定性分析

    作者:隋海霞;贾旭东;刘兆平;李凤琴;严卫星

    膳食暴露评估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国食品生产、消费习惯以及有害因素污染水平不同,因此膳食暴露评估必须使用本国的膳食消费和有害因素污染水平数据.本文对食品中化学物浓度数据和食品消费数据的来源、选择原则及不确定性进行了论述,以期能为食品中化学物膳食暴露评估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提供依据.

  • 2014-2015年湖南地区儿童青少年锑膳食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估

    作者:谭湘武;马金辉;萧福元;彭蔚;谭伊曼;黄昒昕;肖胜蓝

    目的 对2014-2015年湖南地区儿童青少年锑膳食暴露及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测定湖南地区主要食品中锑含量,以锑含量的平均数和第95百分位数(P95)结合《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十:2002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集》中的湖南地区儿童青少年食物摄入量及体重数据,计算得出湖南地区2岁~、4岁~、7岁~、11岁~、14 ~ 17岁5个年龄组的儿童青少年锑膳食暴露量(平均和偏高).与世界卫生组织每日容许摄入量(ADI)进行比较,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 湖南地区2岁~、4岁~、7岁~3个年龄组人群锑日平均暴露量为1.01 ~ 1.30、0.85~1.04和0.83 ~0.98 μg/kg BW,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ADI限值(0.86μg/kg BW).随着年龄的增长,锑日平均暴露量和偏高暴露量降低,5个年龄组间总锑暴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597,P<0.05).在同龄组之间,男性与女性锑暴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55,P> 0.05);且中小城市的未成年人锑暴露量略高于三类农村未成年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11,P>0.05).锑的主要膳食来源前三位是浅色蔬菜(52.1% ~61.6%)、深色蔬菜(21.1% ~24.0%)和粮食(6.0%~9.9%).结论 湖南地区2 ~10岁儿童青少年人群从食物摄取锑的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ADI限值,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 陕西省淡水鱼中孔雀石绿的污染调查及居民膳食暴露评估

    作者:王敏娟;聂晓玲;程国霞;胡佳薇;乔海鸥;王辛

    目的 了解陕西省淡水鱼中孔雀石绿的污染状况,评估陕西居民孔雀石绿的膳食暴露量,对陕西居民通过淡水鱼摄入孔雀石绿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样品经匀浆提取后采用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净化,BEH C18(2.1 mm × 100mm,2.5μm)色谱柱分离,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暴露边界比法对陕西省居民通过淡水鱼摄入孔雀石绿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陕西省淡水鱼中孔雀石绿的检出率为7.32%,大值为428 μg/kg.不同品种淡水鱼中孔雀石绿的检出率差别较大,以鲶鱼中的检出率高,为28.57%.陕西省十个地市中榆林的检出率高,为33.33%.结论 陕西省淡水鱼中残留的孔雀石绿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很低,但违规使用孔雀石绿的现象比较严重,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孔雀石绿的监管力度.

  • 陕西省食品中镍含量调查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估

    作者:王彩霞;胡佳薇;程国霞;刘宇;李天来

    目的 了解陕西省食品中镍含量状况,对居民膳食镍暴露量及其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对陕西省1872份食品中的镍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合2002年陕西省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调查数据,了解居民日常膳食镍暴露量,以镍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为标准进行评估,同时应用美国环保局(USEPA)的暴露剂量-反应外推模型对镍暴露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陕西省7类食品中镍的平均含量为0.0586~0.210 mg/kg,其中谷物中镍含量高,高值为3.30 mg/kg;陕西居民镍的平均暴露量为2.17 μg/(kg·d),占TDI百分比为18%,偏高暴露量为11.2 μg/(kg·d),占TDI百分比为94%,说明日常膳食镍有可能对高暴露人群的健康造成危害;应用USEPA模型评价的结果表明,镍若是非致癌元素,其引起的健康风险远小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5.0×10-5/年,若是致癌元素,则其健康风险值已接近该值,并且高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值已大于该值,说明膳食镍存在较大健康风险.结论 陕西省居民日常膳食镍对高暴露人群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

  • 2013-2015年陕西居民日常膳食总砷暴露量评估及健康风险评价

    作者:王彩霞;胡佳薇;程国霞;田丽;郭蓉;李天来

    目的 了解陕西省居民日常总砷摄入量及评价其对人体潜在危害.方法 对2013-2015年陕西省9大类4287份食品中的总砷含量进行分析,将居民经日常膳食所致总砷的暴露量与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无机砷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进行比较,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陕西地区谷物和蔬菜中总砷平均含量分别为0.0265和0.0271 mg/kg,两者对居民日常总膳食中总砷暴露量的贡献率约为80%;陕西居民日常膳食所致总砷平均暴露量和偏高暴露量分别为0.423和1.10 μg/(kg· d),均低于JECFA制定的无机砷暂定可耐受摄入量2.14 μg/(kg·d),但其所引起的平均个人年风险值分别为9.03×10-5/年和2.34×10-4/年,高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5.0×10-5/年.结论 陕西地区居民总砷的暴露量在安全范围内,但其引起的健康风险值却高于标准值.

  • 非参数概率法评估2015-2017年深圳地区9类食品黄曲霉毒素膳食暴露风险

    作者:李可;陈网璇;丘汾;梁肇海;杨梅;王舟

    目的 对深圳居民通过市售9类食品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膳食暴露及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收集深圳地区10个行政区9大类26种1038份食品样品,利用食品中黄曲霉毒素(AFT)污染水平数据和当地居民膳食消费数据,使用蒙特卡洛非参数评估方法,评估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对深圳地区人群健康的影响.结果 深圳地区居民全人群9类食品黄曲霉毒素平均暴露量和高消费暴露量分别为0.8533 ng/(kg· BW·d)和2.1646 ng/(kg· BW·d);对黄曲霉毒素B1(AFB1)平均暴露量和高消费暴露量分别为0.5113 ng/(kg· BW· d)和1.3264 ng/(kg·BW·d);AFB1膳食摄入增加肝癌年发病率为0.0199/万人和0.0517/万人.深圳地区黄曲霉毒素膳食摄入主要暴露贡献食品为玉米制品、米及米制品、花生油/玉米油.结论 深圳地区膳食中黄曲霉毒素引发肝癌的总体健康风险较低,但应持续监管特殊人群主要暴露贡献食品的暴露水平.

  • 上海市居民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衍生物的暴露评估

    作者:殷芳媛;田明胜;王李伟;陈波;吴岷;何更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居民经小麦粉摄入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乙酰衍生物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和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的暴露总量.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2011~2013年上海市售小麦粉中DON、3-Ac-DON、15-Ac-DON的含量分别进行检测,计算三者的总量.并结合上海市居民小麦粉摄入数据,以该化合物组的暂定每日大耐受摄入量(PMTDI)1 μg/(kg BW·d)为参考,对上海市居民经小麦粉摄入的DON及其乙酰衍生物的暴露总量分别进行点评估和概率评估.结果 (1)点评估显示,对于受到DON及其乙酰衍生物不同水平污染(均数、P50、P75、P90和P95)的小麦粉,人群在小麦粉均数和P50摄入水平时,毒素暴露总量皆低于PMTDI(占其18%~83%),而在小麦粉P95摄入水平时,毒素暴露总量皆高于PMTDI(为其1.08 ~ 2.55倍).(2)概率评估显示,总人群、小麦粉食用人群和<15岁人群通过小麦粉摄入的DON及其乙酰衍生物的暴露总量低于PMTDI概率分别为89.99%、87.00%和76.55%.结论 随着小麦粉摄入量的增高,上海市居民的DON及其乙酰衍生物的暴露风险增高;多数人摄入小麦粉是安全的,但有10.01%的人群处于风险状态,其中<15岁人群是DON及其乙酰衍生物暴露的高危人群.

127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