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姿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5例活动性RA患者(活动组)、非活动性RA患者(缓解组)及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浆D-二聚体、hs-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缓解组及对照组相比,活动组血浆D-二聚体、hs-CRP及ES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及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血浆D-二聚体及hs-CRP与ESR水平变化正相关(r=0684,r=637,P<0.05).结论 活动性RA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与RA的病情活动程度有关,对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高频超声对不同关节部位活跃期类风湿关节炎辅助诊断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何芳;古旸;张凌;张淑萍

    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对不同关节部位活跃期类风湿关节炎辅助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新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4例,比较分析高频超声对不同关节部位活跃期类风湿关节炎辅助诊断的效力.结果 与金标准相比,高频超声方法诊断近端指间关节类风湿活跃期患者的灵敏度为86.20%,漏诊率为13.80%,误诊率为19.96%;诊断掌指关节类风湿活跃期患者的灵敏度为82.50%,漏诊率为17.50%,误诊率为18.03%;诊断腕关节类风湿活跃期患者的灵敏度为72.73%,漏诊率为27.27%,误诊率为25.26%;诊断膝关节类风湿活跃期患者的灵敏度为91.49%,漏诊率为8.51%,误诊率为9.72%.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手段在活跃期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诊断中,对膝关节的诊断效率高,对腕关节的诊断效率稍差.总体来说值得临床推荐.

  • 外周血脂联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骨与关节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栖栖;田娟;王甲甲;路涛;周婷;周乔;龙丽;周彬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脂联素(AD)水平的变化及其与RA患者骨与关节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38例RA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组的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BMI),所有RA患者摄双手X线检查并进行Sharp评分.详细记录RA患者的各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包括病程、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自评分、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8例RA患者和34例正常人外周血AD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A患者血清中AD水平高于对照组[(17.5±7.5)μg/mL vs.(13.6±5.5)μg/mL,P=0.015];AD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327,P=0.045);与病程、BMI、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CRP、RF、抗CCP、自评分、DAS28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血清AD水平与双手X片关节骨侵蚀评分、双手X片关节间隙狭窄评分和双手X片Sharp评分均无相关性.结论 RA患者血清中AD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提示血清AD水平可以做为RA患者的生物标志物,RA患者血清AD水平与疾病活动度无关,与骨和关节的损伤也无相关性.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血脂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向东;王彩虹

    目的:探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血脂水平与发生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A组),69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TG、TC/HDL以及LDL/HDL水平明显较高,TC水平较低,差异显著(P<0.05);同时,A组患者的CRP与TC水平呈现出反比关系(r=-0.311,P=0.022)。结论与健康人群比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脂水平存在明显异常,须加强控制和动态监测,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 青白通痹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筱娟;程红卫;秦艳;刘恬园;刘亚东;张冠杰

    目的 观察青白通痹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青白通痹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治疗前、后DAS28评分、血液相关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DAS28评分、ESR、CRP、RF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青白通痹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RA的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引阳入阴气息导引推拿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焦虑症状的效果

    作者:王菊;杨晨;白伟莉;柏倩

    目的 探讨引阳入阴气息导引推拿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焦虑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R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引阳入阴气息导引推拿法,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安慰剂(维生素C)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风湿病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 引阳入阴气息导引推拿法对RA患者因长期病情反复所造成的焦虑症状有良好的纾解作用,适宜临床推广.

  • 肺隔离症合并结核1例

    作者:李艳;王光强;郭新美;张清芬

    患者,女性,31岁,农民.因咳嗽、咯痰、低热2个月于1999年9月30日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咯黄脓痰,量不多.低热,体温在38℃左右,以午后为著,同时伴有右胸部钝痛.在当地医院按"上感"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病毒唑治疗2周,病情时轻时重.遂到某省级医院就诊,胸部CT报告: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炎症,建议抗炎半月后复查.遂给予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静滴半月.CT复查病灶吸收不明显,疑肺结核转来本院.患者因类风湿关节炎口服强的松5mg/d 2年.入院查体:T37.5℃,P20次/min,BP14/10kPa.青年女性,右下肺呼吸音减低.血常规:正常范围,血沉28mm/h,痰涂结核菌阴性,痰细胞学阴性.胸部CT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可见圆形密度增高影,约4cm×5cm大小,边缘清晰,内可见一索条状影.入院后给予INH、RFP、PZA抗结核治疗及红霉素抗炎治疗20d,胸部CT定位诊断性穿刺2次,细胞学及结核菌检查均为阴性,疑肺内占位性病变转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所见:经第6肋间入胸腔,胸膜光滑,无结节,无胸水,肿物位于右肺下叶后基底段,4cm×5cm大小,质韧,有一含动脉的索条通向后肋膈角,遂分离,发现异常动脉粗约0.5cm,来自胸主动脉,予以切断、缝扎.下叶肺表面无碳末沉着,并与后胸壁呈条索状粘连,斜裂发育好,水平裂未发育,遂行下叶肺切除.术后病理:右肺下叶结核.后诊断:右肺下叶肺隔离症(叶内型)合并结核.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功能

    作者:丁宁;崔芳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类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功能性糖蛋白,由于能够有效地刺激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和诱导血管生成而得名[1].它在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中都有表达,例如创伤修复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细胞和类风湿关节炎滑膜血管细胞等,并以自分泌、旁分泌和胞内分泌的方式特异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受体,促进内皮细胞生长、增殖、迁移、细胞外基质降解、血管管型结构形成[2].VEGF在生殖生理活动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 自我管理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余瑾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共收治类风温关节炎患者20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半年各自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

  • 中药熏蒸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明珠;王平

    目的:中药熏蒸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风湿骨病科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中药熏蒸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1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入院后按照类风湿关节炎常规治疗方法和风湿科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和护理。中药熏蒸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另给予中药熏蒸治疗和相关护理。在患者入院当天和入院治疗14天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工具采用我科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结果:中药熏蒸组和常规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前躯体运动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自我认知各项评分相似,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较前升高,中药熏蒸组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来氟米特联合蓬草除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

    作者:董晶晶;张晓谊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蓬草除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60 例,治疗组30例,以来氟米特联合蓬草除痹汤治疗;对照组30例,以来氟米特治疗.15日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D-二聚体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P<0.05);两组疗效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来氟米特联合中药蓬草除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且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有明显降低作用.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与抗体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佳婕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与抗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44例RA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同期选取了44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人群均进行静脉抽血,对比两组人群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RF阳性率.结果:观察组IgM-RF的平均数值为182.71(s=50.73),对照组平均数值为30.01(s=10.27),以上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lgG-RF和IgA-RF两种RF阳性率分别为68.18%、77.27%,对照组上述两种RF阳性率为0.00%、4.5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体内RF水平较高且体内RF阳性率较高.

  • 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毕艳君;赵瑞清;李瑜;李慧颖

    目的:分析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理疗治疗,观察组应用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关节肿胀与压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红细胞沉降率与C-反应蛋白等恢复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选择关节腔风注射甲氨蝶呤及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作者:陈开慧;杨吉恒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对于本病治疗一直未有突破,常用抗风湿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副作用大等问题.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艾绒熏灼、温熨体表一定部位,并借助其热力及药物作用来平衡人体阴阳、扶正祛邪、调节经络脏腑功能以防治疾病,具备应用便捷、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本文根据所查文献仅对艾灸治疗RA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疗效评估

    作者:吴树高;赵霞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将60例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中医辨证组采用中医辨证进行治疗,西医组采用口服西药进行治疗.结果:中医辨证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西医组(76.67%)(P<0.05),并且中医辨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明显低于西医组(16.67%)(P<0.05) 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和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

  • 英平诸痹灵药酒及血液光量子自体血回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作者:吴英萍;毕艳君

    目的:观察英平诸痹灵药酒及血液光量子自体血回输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用英平诸痹灵药酒口服及血液光量子自体血回输治疗;对照组100例,用正清风痛宁口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患者的ESR、CRP和R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R、CRP均明显下降,RF转阴率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英平诸痹灵药酒及血液光量子自体血回输治疗有抗炎、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临床推广.

  • 微波加中药膏外敷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

    作者:李小杰;邓孝陵;王红

    目的:观察微波加中药膏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常规使用微波治疗,观察组34例在使用微波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膏外敷;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1周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活动受限程度以及疼痛指数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加中药膏外敷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微波治疗的效果,副作用少,患者容易接受.

  • 子午流注艾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张丽瑛;张胜利;方月龙;柯典闪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风湿免疫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运用子午流注思想指导下的艾灸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本文对子午流注艾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综述,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 综合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衡妍;王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健康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方法:将4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进行编号.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则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措施2年.对两组患者按《生存质量测定简表》评分比较.结果:试验纽接受综合护理后,功能锻炼知晓率达到85.3%,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64.7%.晨僵症状发生率降低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50.0%(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RA患者康复,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存质量.

  • 雷公藤多甙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凋亡

    作者:孙凤艳;冯红卫;姜淑华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甙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揭示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3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加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多甙,然后观察单个核细胞的凋亡.结果:雷公藤多甙抑制蛋白或DNA合成为主,PBMC呈现出明显的凋亡形态.结论:雷公藤多甙可诱导滑膜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7484 条记录 4/375 页 « 12345678...37437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