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血糖的影响研究

    作者:周辉;王岚峰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和STEMI伴有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CCU病房2015年7月~2015年12月之间确诊为急性STEMI且行急诊PCI术的患者200例,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分成非T2DM组(158例)以及T2DM组(42例),入院后即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睡前口服,1次/d,以入院第二日清晨抽取肘静脉血化验的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值为基线,分别于1个月和3个月后在本院门诊心梗随访诊室复查FPG与HbA1c,然后同住院时的基线值实行对比,评估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结果 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1个月后,非T2DM组患者FPG值由(6.66±2.63)mmol/L降至(5.42±1.05)mmol/L,HbA1c由(5.56±0.37)%升至(5.61±0.40)%,服药3个月后FPG值由(5.42±1.05)mmol/L升至(5.63±1.12)mmol/L,HbA1c由(5.61±0.40)%升至(5.74±0.51)%;T2DM组患者FPG值由(10.83±4.33)mmol/L降至(8.51±1.40)mmol/L,HbA1c由(7.60±1.45)%升至(7.71±1.50)%,服药3个月后FPG值由(8.51±1.40)mmol/L升至(8.73±2.12)mmol/L,HbA1c由(7.71±1.50)%升至(7.76±1.53)%,然而上述差别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行急诊PCI术的STEMI及STEMI伴T2DM患者,口服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3个月后空腹血糖与基线值比较有所下降,但与1个月时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有升高趋势.

  • 1例PCI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栓塞止血的护理

    作者:贾春怡;赵瑞峰;代丹丹

    报告1例冠心病经PCI手术的患者,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采取介入栓塞止血的护理。术前护理的关键是对UGH患者正确评估,做好急救护理和病情观察及术前准备工作,病情平稳后,尽早应用双抗药物,同时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心脏突发恶性事件的发生。本例患者抢救成功、无支架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住院12 d,痊愈出院。

  • 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栓药物应用

    作者:李京秀;闫述钧;刘史浩;宋兆焱;宋巍;郭龙哲;韩百合;李阳;夏德军;李馨;李学奇;金恩泽

    心房颤动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亦逐年递增.心房颤动患者自身多存在血栓或出血倾向,具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与细化,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心房颤动患者占有较高比例.因此,针对心房颤动并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的患者如何进行出血与栓塞风险的评估,权衡利弊,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地选择抗栓药物,是心血管内科临床研究的热点.

  • DSV技术在PCI术中的应用(附3例报告)

    作者:庞文跃

    目的 总结动态支架观察技术(DSV)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纳入3例复杂冠脉病变并行PCI术的典型患者(支架扩张不全、串联支架的衔接及支架断裂各1例),术中使用DSV技术观察,并以冠脉内超声(IVUS)验证.结果 在DSV帮助下发现病例1左前降支(LAD)支架扩张不良,指导病例2 LAD中两枚串联支架的准确衔接,发现病例3支架断裂.术中观察结果与IVUS探知的结果一致.结论 DSV技术有助于适时发现支架扩张不全和支架断裂并指导双支架的置入衔接.

  • 钙激活钾通道与冠脉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作者:朱彦蓉;张代民;陈绍良;叶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心血管疾病之一.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常规手段.支架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支架结构、生产工艺、药物载体及涂层药物等工艺改进[1-4],提高了支架植入术临床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相比再狭窄率高达50%的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5],裸金属支架(BMS)及药物涂层支架(DES)再狭窄率大幅下降;但10%~20%的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率及晚期支架血栓(LST)仍是制约DES植入术后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6,7].

  •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

    作者:卢叶玲;王凤灵;卢健英

    [目的]评价有创动脉测压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监测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通过对133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利用保留动脉鞘管期间,进行连续测量动脉血压,严密观察和护理.[结果]病人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下能维持循环稳定,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及时、准确、可靠和连续地反映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并能指导治疗,且操作简单易行.

  • 实行心肌超声造影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艳晴;徐尚华;钟文亮

    目的 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区域心肌微循环灌注,比较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PCI)疗效.方法 AMI后3~28 d的患者10例为药物治疗组,20例为PCI组,分别于治疗前后1个月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值即心肌血流量储备值的变化,并观察治疗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心肌灌注显像时间无差异(P>0.05),造影计分指数CSI为[(1.63±0.25) vs(1.58±0.17),P>0.05];心肌血流量(A、β)分别为[(1.01±0.27)、(1.39±0.15) vs(1.07±0.15)、(1.44±0.28),P>0.05],但A.β治疗前后[(1.45±0.54) vs(1.56±0.52),P<0.05].PCI组术后心肌灌注时间缩(P<0.01),CSI为[(1.50±0.39)vs(1.72±0.17),P<0.01];A、β分别为[(1.09±0.25)、(1.38±0.27)vs(1.51±0.33)、(1.66±0.23),P<0.01],A·β分别为[(2.88±0.9)vs(1.56±0.63),P<0.01].两组治疗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CE可定性、定量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PCI可有效改善AMI后3~28 d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但小样本短期观察对比药物治疗PCI无明显临床获益.

  • 口服联合抗栓药物治疗的现况和进展

    作者:王敬科;卢志怡;冷贵清;李惠萍;潘小宏

    联合口服抗凝和抗血小板的药物治疗,目前严重不足.该文介绍各种联合抗栓治疗方案的研究现况,以及《2016年欧洲房颤管理指南》对联合抗栓治疗的建议.华法林联用氯吡格雷在不增加血栓栓塞风险的同时,减少了出血风险.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或者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为基础的三联抗栓治疗有增加出血风险的倾向,但相关临床试验较少,需要进一步研究.

  • 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

    作者:金晓萍;陈绍良;单守杰;阚静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存在的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观察术前、术后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变化.结果 248例手术成功者应答率为100%.术前有129例患焦虑,其中72例处于焦虑状态(29.03%)、57例肯定焦虑(22.98%),两者占总调查人数的52.02%.88例患抑郁,其中46例处于抑郁状态(18.55%)、42例肯定抑郁(16.94%),两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5.48%.出院时,120例仍有焦虑,其中70例处于焦虑状态(28.23%)、50例肯定焦虑(20.16%),两者占总调查人数的48.39%.95例患抑郁,其中48例处于抑郁状态(19.35%)、47例肯定抑郁(18.95%),占总调查人数的38.31%.结论 成功的冠脉介入治疗,不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或抑郁状态.

  • 健康管理在冠心病行PCI随访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金梅;张宜生;陈兔红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随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冠心病行P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管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运用有效的健康管理新理念对冠心病行PCI患者进行随访,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远期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吕强;张晓锋;杜日映;谢云;张晓波;潘立栋;柴伟婷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后远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18例行PCI的急性STEMI患者根据术中冠状动脉内是否注射替罗非班治疗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2组患者PCI情况、术后7d及1 a心功能、术后1 a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分类、临时起搏、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梗死相关血管血流3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校正的TIMI帧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7d,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血清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a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MACE发生率分别为5.2%和20.0%,观察组患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9%和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可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远期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组织微循环及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有关.

  • 成功抢救支架置入术后前降支破裂致急性心包填塞1例

    作者:缪绯;刘映峰;吴宏超;何维娟;余志国;雷霄

    冠状动脉穿孔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并发症..其发生率0.15%~0.25%,其中24%~42%患者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病死率高达10%[1].现报道2006年我院PCI并发前降支中段破裂导致急性心包填塞1例如下.

  • 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大严;李小华;黎福理;吴良娃;王在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患者临床效果、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行 PCI 的STEMI患者138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同时采用满意度调查表、抑郁评价表( SDS)、焦虑评价表(SAS)和生活质量综合问卷表( GQOLI-74)评价满意度、抑郁和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STEMI PCI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病变近端参考血管重塑的研究——附63例报告

    作者:马晓静;张兴华;陈博;商德亚;周轶;朱贵月;邵建华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支架置入术)术后再狭窄患者的病变近端参考血管重塑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病变血管小腔直径变化的关系.方法:对63例支架置入术后出现胸痛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根据血管直径狭窄程度分为再狭窄组(19例)和非再狭窄组(44例).根据2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术后即刻和本次造影检查的结果,观察病变血管小腔直径及病变近端参考血管直径的变化,并分析2者的关系.结果:造影复查结果显示再狭窄组患者原38处病变中24处出现再狭窄.再狭窄组的病变血管小腔直径、病变近端参考血管直径均明显小于非再狭窄组(均为P<0.05);直线回归分析证明,63例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复查时病变近端参考血管直径的变化与病变血管小腔直径的变化存在正相关(r=0.836,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病变近端参考血管存在血管重塑现象,其与病变血管小腔直径变化密切相关.重视参考血管的重塑,有助于正确评价病变血管的病变程度.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作者:李俊红;艾克拜尔;木拉提;Kamran Y Inamdar

    目的 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2期)、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VIP等数据库,全面收集CABG与PCI比较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9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4个RCT,共1 611例患者(CABG组:802例,PCI组:8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PCI组相比,CABG组能显著降低术后靶血管血运重建率[OR=0.45,95%CI (0.31,0.66),P<0.000 1],但在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OR=1.28,95%C1(0.47,3.48),P=0.63]、病死率[OR=1.36,95%CI(0.80,2.34),P=0.26]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OR=0.92,95%CI (0.66,1.28),P=0.61]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系统评价结果提示,CABG在降低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心梗发生率、病死率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与P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降低术后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方面,CABG疗效优于PCI.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瑾

    目的:探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19例研究组患者接受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四周后,①研究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28.3±5.3)%显著低于对照组(37.8±6.2)%,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几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5.8%),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格瑞洛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 术后持续吸烟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预后的影响效果探析

    作者:张承花

    目的 探讨术后持续吸烟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76例在我院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36例)以及非吸烟组(40例)进行研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临床终点事件分析.结果 与非吸烟组比较,吸烟组患者的男性比例及死亡、再干预患者比例升高明显,女性、年龄、糖尿病及高血脂比例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持续吸烟者男性较多,且年纪相对年轻,并发症较少,但临床终点多不佳,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应戒烟,以提高预后.

  • 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抗栓策略

    作者:任琼

    目的 :对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抗栓策略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将60例心房颤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设为我院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双联抗栓,给予实验组患者进行三联抗栓,对两组患者的抗栓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主要出血发生人数为4(13.33%)例,次要出血发生人数为7(23.33%)例,微小出血发生人数为8(26.66%)例;对照组患者的主要出血发生人数为4(13.33%)例,次要出血发生人数为6(20.00%)例,微小出血发生人数为7(23.33%)例,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人数为2(6.66%)例,对照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人数为6(20.00%)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心房颤动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三联抗栓的出血情况与双联抗栓基本相同,但是能够对患者的不良情况的发生进行抑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