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交感神经节毁损治疗糖尿病足神经痛疗效观察

    作者:宫小文

    目的:探讨腰交感神经节毁损治疗糖尿病足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5月确诊的96例糖尿病足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75%酒精毁损)和观察组(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毁损和75%酒精毁损)各48例,比较治疗效果和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9%,VAS疼痛评分为(2.91±0.53)分,对照组有效率为70.8%,VAS疼痛评分为(4.53±0.49)分(P<0.05)。结论腰交感神经节毁损治疗糖尿病足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满意。

  • 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糖尿病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马丽

    目的 比较分析针对糖尿病合并神经痛患者实施加巴喷丁药物治疗和卡马西平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神经痛患者48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行卡马西平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加巴喷丁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睡眠干扰评分,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干扰评分与参照组患者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干扰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神经痛患者实施加巴喷丁药物治疗,相较实施卡马西平药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干扰评分,减缓患者的疼痛症状剧烈程度,降低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运用.

  • 浅析威伐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作者:柏学顺

    目的 该文的研究旨在对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患者采用红光照射联合药物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剖析.方法 在研究中将该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组,选取的220例患者中对照组110例、治疗组110例.在对照组中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泛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治疗,辅助以专科护理干预,遵照医嘱进行治疗过程,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威伐光照射,共需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每个疗程为7 d.在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比较指标包括:疼痛基本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结痂时间和平均止疱时间,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判.结果 治疗组在上述多项指标中表现均较对照组更为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病症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威伐光照射结合药物护理的治疗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疗效,且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在临床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 老年肿瘤患者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作者:金燕宁

    带状疱疹俗称"蛇盘腰"、"缠腰龙",是一种皮肤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它通常不危及生命.老年癌症患者放化疗后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肌体抵抗力低下,长期潜伏在骨髓后根神经节、半月神经节、膝状神经节等神经细胞内的水痘病毒,即带状疱疹病毒就会活跃,生长繁殖,除引起疱疹性皮肤病,产生沿神经分布走行的皮肤带状疱疹外,还侵袭脊神经节和感觉神经纤维,导致脊神经节和感觉神经纤维发生炎症和坏死,才产生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束带状疼痛.我科自1998年到2004年来,60岁以上老年癌症患者治疗中,50位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男性27位,女性23位.年龄60到79岁之间.癌症种类有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现将临床护理体会回顾总结如下.

  • 阿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

    作者:鲁英;孟祖东

    2001年3月至2006年2月,我科应用阿昔洛韦联合泼泥松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在减轻和预防后遗神经痛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机制及非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牛思萌;赵英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神经痛为本病的重要特征,一部分患者疱疹消退后仍然存在被侵犯部位神经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称之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其发病率与年龄相关,即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故老年人多发.由于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 多发孤立性浆细胞瘤伴维生素D缺乏

    作者:陈小琳;李湘云;雷幼蓉;张婷;重远;王则胜;胡红耀

    多发孤立性浆细胞瘤( MSP)发病率低,相关报道罕见。本文报道1例63岁女性患者,右下肢针刺样疼痛2月余,伴麻木、乏力。实验室检查提示高甲状旁腺激素血症,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升高,维生素D缺乏。神经肌电图显示右下肢神经源性损害。骶椎、骨盆CT增强提示骶1椎体右侧见软组织团片灶,呈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破裂。18 F-FDF PET/CT显示胸骨、胸、腰椎椎体、左侧髂骨及右侧骶骨骨质破坏影。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免疫组化显示浆细胞骨髓瘤、 CD138(+)、 MUM-1(+)、 Lambda (+)。结合骨髓涂片等结果该病例诊断为多发孤立性浆细胞瘤。

  • 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痛的临床特点和综合治疗

    作者:杨静;刘智慧;赵国利;路桂军;孙永海

    目的:分析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痛(PHN)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总结其综合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麻醉手术中心疼痛治疗科就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痛患者的个人资料、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等资料。结果共纳入39例带状疱疹后遗痛患者,男性26例,女性13例,年龄(71.3±8.3)岁,>60岁患者33例。皮损及疼痛区域以胸肋及腰背部多(74.4%)。入院时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9±0.8)分。经系统药物联合神经阻滞等综合治疗后,39例患者出院时VAS降至(2.9±0.7)分。长期随访发现分别有21%和56%的患者获得≥90%和≥50%的疼痛缓解。结论老年人为PHN的高危人群,药物联合神经阻滞的综合治疗对老年PHN患者具有良好疗效。

  • 液氮冷冻疗法联合阿昔洛韦片及甲钴胺分散片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作者:曹鸿玮;王菲菲;杨俊亚;王瑞;郑晓红

    目的 探讨液氮冷冻疗法联合阿昔洛韦片、甲钴胺分散片口服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520例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昔洛韦片和甲钴胺分散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液态氮冷冻治疗,用棉签蘸取液氮在皮损处轻擦,1次/d,共5次.在治疗的第5、14、30天随访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是否有新水疱出现、干燥、结痂情况,记录皮疹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结痂脱落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和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情况. 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93.9%(244/260),高于对照组84.2%(2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2,P<0.05).试验组患者结痂、水疱干燥、疼痛消退时间分别为(2.6±0.8)d、(8.2±1.7)d、(9.2±2.5)d,均低于对照组(4.8±1.4)d,(11.3±2.2)d,(12.8±3.1)d(均P<0.01).试验组止疱时间(1.9±0.6)d与对照组(1.8±0.8)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3,P>0.05).试验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6.9%(18/260),与对照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18.1%(47/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87,P<0.01). 结论 液氮冷冻联合阿昔洛韦片、甲钴胺分散片口服疗效优于阿昔洛韦片、甲钴胺分散片口服治疗,试验组具有水疱干燥、结痂时间缩短、疼痛消退快、后遗神经痛发生减少的优点.

  •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疱疹相关性疼痛的关系

    作者:安尔丹;肖旺频;周宗立;孙丽

    目的 检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观察患者急性期机体细胞免疫状态与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AHP)和后遗神经痛(PHN)的关系。 方法 选择急性期老年带状疱疹患者60例,根据AHP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分为轻中度AHP组:VAS评分≤6分,重度AHP组:VAS评分>6分;再根据随访结果是否发生带状疱疹后PHN分为非PHN组和PHN组。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AHP严重时VAS评分,采用流式细胞测定技术测定急性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百分比及计算CD4 +/CD8+比值。 结果 各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AHP组、重度AHP组、非PHN组和PHN组CD3+、CD4+、CD8+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重度AHP组CD4+表达低于轻中度AHP组(P<0.05) ;CD4 +/CD8+比值轻中度AHP组、非PHN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AHP组低于轻中度AHP组(P<0.05),PHN组低于非PHN组(P<0.05);PHN组AHP VAS评分高于非PHN组(P<0.05)。 结论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普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为T细胞亚群百分比降低;重度AHP患者细胞免疫状态更低。PHN患者在疱疹急性期存在更严重的局部损害和更低下免疫应答。

  •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钱燕群;奚广军;陆琦

    目的 探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商品名:恩再适)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口服维生素B1和甲钴胺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加巴喷丁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肉注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7%(52/6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42/60)(x2=4.910,P=0.000);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5.4±2.0)分、(5.3±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8,P=0.38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为(2.0±1.1)分,优于对照组(3.6±1.7)分(t=6.121,P=0.000).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虽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7%(7/60),高于对照组8.3%(5/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0,P=0.543). 结论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明确,能有效减少疼痛程度,且不良反应轻微,该治疗方法可靠且安全.

  • 细胞自噬与老年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静;陶熔;马松鹤;姜迎海;夏令杰

    目的 通过研究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与细胞自噬水平的关系,为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收取135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血标本,其中83例患者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52例患者未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通过吖啶橙染色,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记蛋白LC3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检测细胞自噬水平.结果 吖啶橙染色后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平均荧光强度为0.775±0.068,未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平均荧光强度为0.342±0.025,未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细胞自噬水平显著低于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记蛋白LC3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也均显示未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细胞自噬水平显著低于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结论 高水平的细胞自噬是导致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自噬 疱疹 带状 神经痛
  •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脊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及其下游信使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佳超;张劲松;孙文佳;孙杰;齐若梅;龚涛;蒋云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脊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及其下游信使,主要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的家族成员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10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链脲霉素(Strepzotocin,STZ)腹腔内注射2周后,胰岛素治疗组开始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2 U/d,连续8周,取腰段脊髓,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磷酸化NMDAR NR1亚单位(P-NR1)、P-JNK和P-p44/42MAPK的表达.实验结束前1周,测定三组动物的足底热痛觉潜伏期. 结果 (1)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的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2)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足底热痛觉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01);与糖尿病治疗组相比,糖尿病组足底热痛觉潜伏期缩短更明显(P<0.05).(3)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P-IRS1、P-NR1、P-JNK及P-p44/42MAPK的表达分别增加了79.2%、35.1%、47.6%、64.3%和87.6%(均P<0.001),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分别增加了49.4%、19.1%、16.5%、31.8%和39.9%(均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胰岛素治疗组的上述四个参数分别降低了29.8%、16.0%、31.2%、32.5%和47.7%(均P<0.05). 结论 NMDAR及其下游信使JNK和p44/42MAPK参与糖尿病性神经痛的发生;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虽然不能控制血糖,但是可以通过抑制NMDAR通路的活化,部分抑制热痛觉过敏的发生.

  • 三种新型抗癫痫药在神经痛中的应用

    作者:彭建伟;黄怀均

    根据国际疼痛研究联合会的定义,神经痛是指神经系统的原发性病损或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疼痛综合征.它是疼痛传导通路损害的结果,既可以由周围神经、也可以由中枢神经损害所引起,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疼痛综合征,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因此对其治疗十分棘手.Martinez等[1]检索近年文献证明了新型抗癫痫药在治疗神经痛方面的疗效,动物和人类试验研究证明加巴贲丁(gabapentin)、拉莫三嗪(lamotrigine)和妥泰(topiramate)治疗神经痛有效,这些化合物虽然化学结构迥异、作用机制不同,但都具有治疗神经痛作用.

  • 老年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作者:刘晓明;杨轩;金毅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病毒性神经炎,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同时伴有显著的神经痛症状,典型病例临床诊断并不困难.VZV病毒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再度活动并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移动到支配区域的皮肤,发生带状疱疹[1-2].老年人的各项机能均下降,尤其在创伤、感冒、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应激和器质性疾病状态下,免疫力往往更加低于正常水平,是带状疱疹的好发人群,且多病情较重,病程迁延,容易形成后遗神经痛[3-4].

  • 老年人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规范化临床诊疗

    作者:王家双;陈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老年人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之一,病因学较清楚,即因感染或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激活之后造成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而产生疼痛,在中、老年人群多发,因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在全球仍然被视为当前富有挑战性的医学难题之一[1-2],且规范PHN的临床诊疗应成为当务之急[3].

  • 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弦;周盛年;孙跃东

    加巴喷丁即1-氨甲基-环已烷乙酸是新型抗癫痫药.1995年FDA批准加巴喷丁作为癫痫治疗的辅助药物,它与传统抗癫痫药联合应用可以降低癫痫发作频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巴喷丁可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尤其是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

  • 地震伤截肢患者残端痛性神经瘤防治研究

    作者:姚一民;唐佩福;张聪;郑华伟;陈一平;娄延举;于学军

    目的 探讨地震伤截肢患者残端痛性神经瘤的防治方法 和疗效.方法 自2008年5~6月对地震伤截肢患者10例11个肢体采用神经残端端端缝合治疗.结果 术后11个肢体均无残肢触电样疼痛发生,其中1例术后20 d安置假肢,能顺利行走.结论 神经残端端端缝合是防治残端痛性神经瘤的可靠实用方法 ,减轻了地震伤患者痛苦,使其能早日安置假肢.

  • 度洛西汀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痛治疗中的效果

    作者:张箐鸿;汤阴

    目的:研究探讨度洛西汀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8月~2013年0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2组均进行常规血糖控制治疗,并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度洛西汀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阿米替林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4周疼痛视觉评分,同时记录相关临床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评分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机率相差较大,对照组(58.1%)远高于观察组(22.6%),但此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治疗中具有优良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右美托咪啶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pERK、c-fos表达的影响

    作者:高毅;孙丽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磷酸化胞外反应激酶( phosphoryltion of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pERK )、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4只,6~8周龄,体重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8):假手术组(S组)、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 S组仅分离坐骨神经但不结扎,C组和D组采用结扎坐骨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的神经病理性痛模型,D组于术后即刻开始至处死前1天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50μg/kg,1次/d,S组和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1天、术后3、7、14天时以缩足阈值( paw withdrawal threshold, PWT)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和辐射热的缩足潜伏期( paw withdrawl latency, PWL)测定大鼠的热痛阈,并于术后测定痛阈后灌注处死大鼠,取L4~6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pERK、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C组和D组术后3、7、14天时MWT降低,TWL缩短,脊髓背角pERK、c-fos表达上调(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3、7、14天时MWT升高,TWL延长,脊髓背角pERK、c-fos表达下调(P<0.05)。与术前1天比较,C组和D组术后3、7、14天时MWT降低,TWL缩短;与术后3天时比较,C组和D组7、14天时MWT降低,TWL缩短,脊髓背角pERK、c-fos表达上调( 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减轻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痛,抑制pERK、c-fos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1905 条记录 8/96 页 « 12...567891011...959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