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模拟失重导致大鼠脊髓小脑后束神经元敏感性增加

    作者:杨威;王晓晖;张浩;樊小力

    目的 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L1-2脊髓节段Clarke核内脊髓小脑后束(dorsal spinocerebellar tract,DSCT)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方法 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40只,按随机配对原则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拟失重14 d组,每组各20只.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细胞外记录Clarke核内DSCT神经元场电位活动. 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DSCT神经元对电刺激腓肠肌-比目鱼肌神经有两种兴奋性反应:短潜伏期(1~3 ms)的单突触兴奋性反应(DSCT neuron with short latency,mDSCT)和长潜伏期(6~15ms)的多突触兴奋性反应(DSCT neuron with long latency,pDSCT).mDSCT神经元和pDSCT神经元的潜伏期分别为(1.69±1.15)ms和(10.04±3.15)ms,自发放电频率分别为(15.78±10.36)次/s和(20.71±12.32)次/s,电刺激阈强度分别为(0.39±0.35)mA和(1.32±0.70)mA.模拟失重14 d组mDSCT神经元和pDSCT神经元的潜伏期分别为(4.18±1.06)ms和(12.24±3.30)ms,自发放电频率分别为(13.58±11.40)次/s和(24.71±10.27)次/s,电刺激阈强度分别为(0.24±0.16)mA和(1.03±0.42)mA.mDSCT神经元和pDSCT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明显变化,但潜伏期均明显延长(t=2.905、3.886,P<0.05),阈刺激强度均显著降低(t=3.768、2.097,P<0.05). 结论 在模拟失重条件下,随着肌梭传入信息的量和模式的改变,DSCT神经元的敏感性增加,进一步证实了模拟失重可以导致肌梭传入上升侧支的中枢过程发生变化.

  • BDA法神经束路追踪技术

    作者:陈亚亮;李莉;高秀来

    生物素葡聚糖胺(biotin-dextran amine, BDA)是一种显示长传导束细微终末结构极佳的顺行及逆行追踪剂,由Glover等[1]于1986年首次成功地运用在神经束路追踪中.此后,不少学者[2~4]使用该法进行实验研究,并取得满意效果.本研究室应用BDA法成功地显示了大鼠脊髓小脑束、前庭束纤维在小脑中央核及前庭核中的投射,现介绍如下.

  • 生物素化葡聚糖胺法顺行追踪大鼠颈段脊髓小脑束神经元向小脑中央核的投射

    作者:李莉;高秀来;宋一志;景朋

    目的:采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顺行追踪法观察大鼠颈髓投射纤维在小脑中央核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3/09在首都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完成.5只Wistar大鼠腹膜腔注射60g/L水合氯醛(5 mL/kg)麻醉,打开各段脊髓相应部位的椎板,用注射针头刺破硬脊膜,暴露脊髓,通过连接在微量注射器上的微玻管(内径20~40 μm)将溶于0.05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7.6)的150 g/L结合生物素的葡聚糖胺多点压力注射于一侧脊髓,每只大鼠注射至C3-6部位三四点,每点注射0.2~0.3μL,总量为0.6~1.2μL.其中2只大鼠在注射区尾侧加作脊髓外侧索横断.术后动物存活15~20 d后,在60g/L水合氯醛深度麻醉下,经左心室插管至升主动脉进行灌注固定,制备连续切片,片厚50μm.其中小脑分别作矢状位和横切位切片,脊髓颈段作横切位切片.所有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结果用图像分析仪记录.标记终末依据Robertson的观察标准,即苔藓纤维的玫瑰花结样的结构特征.结果:①注射部位:生物素化葡聚糖胺注射部位均由深褐色密集区和棕色弥散区组成.注射部位的密集区基本限定于注射侧脊髓灰质后角基部、中间带和前角,覆盖了颈段脊髓小脑束的起始细胞.②标记终末在小脑横切片上的分布:主要分布于小脑内侧核头端背内侧、中段;在前间置核其主要分布于头端;而在后间置核的分布区集中在内侧;小脑外侧核未见标记纤维及终末.③标记终末在小脑矢状位上的分布:内侧核内侧部,中间部;少量分布于前间置核头端腹侧部;后间置核的分布区集中于尾端;外侧核未见标记终末.结论:大鼠脊髓颈段有向小脑中央核的投射,与腰髓的投射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定位关系.

  • 伴胼胝体发育不良的家族性痉挛性截瘫1例报告

    作者:杨任民;胡文彬

    家族性痉挛性截瘫(familial spastic paraplegia,FSP)又称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或Strümpell病,主要病理变化为脊髓的锥体束、后索、脊髓小脑束变性,临床以缓慢进行性双下肢痉挛性截瘫为特征.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也可为性链锁遗传.临床症状在各家系间或同一家系内均可能有所变异,因此,有人认为FSP可能是由几个疾病单元组成的一个综合征[1].近代日本学者发现一组FSP并发胼胝体菲薄的复合型FSP患者[2~5],欧美亦有同样个案报道[6~7].但尚未见于国内文献,故报告如下.

  • 鸡脊髓小脑束起始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

    作者:张艳晓;袁文菊;刘为民;王政富;计慧琴;王娟

    目的:探索鸡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在脊髓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压力注射法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引入鸡小脑Ⅴ、Ⅵ、Ⅶ、Ⅷ、Ⅸ诸叶,逆行追踪脊髓小脑束起始神经元的分布.结果:(1)鸡脊髓小脑束起始神经元分布于Clarke氏柱、腹角灰质、腹角内缘、腹角外缘、外侧索和腹侧索,并在禽类所特有的边缘柱发现起始神经元.(2)标记神经元在腰骶膨大部出现多.(3)分别注射Ⅵ、Ⅶ叶在脊髓均有标记细胞出现,而注射Ⅴ叶、Ⅷ或Ⅸ叶在脊髓没有出现标记细胞.结论:鸡的脊髓小脑束主要起始于腰骶段脊髓,主要投射向小脑的Ⅵ、Ⅶ叶.

  • 大鼠红核脊髓束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突触联系的电镜研究

    作者:周炳刚;张崇智;速家震;张进路;徐群渊

    采用神经元溃变和HRP神经元逆行追踪结合的方法,电镜观察红核脊髓束终末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的突触联系。结果表明红核脊髓束溃变终末与HRP标记的脊髓小脑束起始神经元(脊髓边缘细胞和Clarke柱细胞)胞体及树突形成突触,但大部分溃变终扣则与非标记神经无构成突触,以轴-树突触居多。溃变终扣主要呈电子致密型和清亮型两种,以致密型为主,内多含圆形小泡。实验提示红核脊髓束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突触联系。从形态学上证实了红核脊髓束参与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向小脑输送信息的调节作用。

  • 大鼠前庭脊髓束终末与脊髓小脑束起源细胞间的突触联系

    作者:张崇智;赵喜庆;何仲义;速家震

    目的探讨前庭脊髓束终末与脊髓小脑束起源细胞间的突触联系.方法采用HRP逆行追踪和顺行溃变结合电镜技术,对大鼠的前庭脊髓束终末与脊髓小脑束起源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溃变的前庭脊髓束轴突终末与HRP标记的脊髓小脑束神经元胞体之间形成的突触数量较少,其中轴-树型突触数量多于轴-体型突触.突触前终末含有丰富的清亮型扁平突触小泡,其次为清亮型圆形小泡.前庭脊髓束轴突溃变终末与脊髓边缘细胞形成的突触数量多于Clarks柱细胞形成的突触,并形成一些以标记树突为中心的突触复合体.结论本研究从形态上证实前庭脊髓束终末直接与脊髓小脑束起源细胞发生突触联系,也表明前庭脊髓束对脊髓小脑束起源细胞向小脑的信息传递具有直接调控使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