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D105、CD133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表达情况及生物学性状的体外研究

    作者:张俊松;汪宏;吴立胜

    目的 观察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CD105、CD133的表达情况并对不同亚群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体外研究.方法 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HepG-2.流式细胞分选仪检测CD105、CD133表达情况并分选出CD105+ CD133+、CD105-CD133+、CD105+ CD133-、CD105-CD133-亚群.CCK-8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各细胞亚群增殖及侵袭能力;软琼脂培养试验检测细胞成球能力.结果 四种不同细胞亚群的比例分别为99.57%,0.2%,0.2%和0.03%.CD133阳性亚群增值能力和成球能力较CD133-及未分选细胞强;而CD105+亚群侵袭能力较CD105-及未分选细胞强.结论 CD105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表达与其侵袭能力有关,CD133与其增殖成球能力有关.CD105+ CD133+亚群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具有干细胞特性.

    关键词: CD105 CD133 肝癌干细胞
  • survivin 启动子调控肿瘤干细胞标记 CD133基因 siRNA增殖型溶瘤腺病毒的构建及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牛坚;王月;刘斌;王人颢;朱志军;申海莲

    目的:构建 survivin 启动子调控的靶向 CD133基因的 siRNA 增殖型溶瘤腺病毒,研究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RT-PCR 法扩增 survivin 启动子,测序鉴定,双酶切连接,获得 pH-XC2-survivin。酶切 pH-XC2-survivin、pZD55-CD133-siRNA 获得 survivin 启动子表达框的亚克隆和CD133-siRNA 基因表达框的亚克隆,连接获得 survivin 启动子调控的 siRNA 增殖型溶瘤腺病毒表达载体质粒 pT-ZD55-CD133-siRNA。增殖型溶瘤腺病毒 survivin-T-ZD55-CD133-siRNA 经 PCR 和测序鉴定。 qRT-PCR 法检测 CD133表达, Western blot 法检测 E1A,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增殖型溶瘤腺病毒 sur-vivin-T-ZD55-CD133-siRNA。 qRT-PCR 法检测 CD133 mRNA明显下降, Western blot 证实 survivin-T-ZD55-CD133-siRNA在肿瘤细胞中表达 E1A 能抑制肝癌细胞 CD133表达及生长。结论构建的增殖型溶瘤腺病毒可有效降低肝癌细胞CD133的表达,用于肝癌基因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 通督调神针灸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保国;马月;孔红兵;贾泽坤;曹奕

    目的 探究通督调神针灸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reperfusion model,MCAO/R)大鼠脑保护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 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通督调神针灸组、常规针刺组、通心络药物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30只.通督调神针灸组取百会穴艾灸,大椎穴刺络放血;常规针刺组选取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针刺治疗;通心络药物组予以通心络胶囊,每日每次1.0 g/kg灌胃.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不予治疗;其余各组每日治疗1次,共28 d.治疗第7、14、21、28天处死大鼠立即取脑,脑组织石蜡包埋后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皮质区CD34、CD133阳性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VEGFR-2的表达.结果 MCAO/R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量在第7天较高,随后逐渐降低;通督调神针灸法、常规针刺及通心络药物均可不同程度促进MCAO/R模型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P<0.05),且通督调神针灸法促进MCAO/R模型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水平高于常规针刺及通心络药物(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灸法能有效促进MCAO/R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

  • CD13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作者:黄云芹;黄云生;杨维兵

    目的: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105例IDC组织和2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CD133的表达以及MVD计数.结果:在癌旁乳腺组织和IDC组织中,CD133的阳性率分别为5.0%和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33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VD计数在肿瘤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高低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且CD133的阳性和阴性表达间MVD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133的表达和MVD计数与IDC组织的淋巴结转移与否和临床分期均有一定关系;CD133和MVD联合检测对ID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CD13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表达的关系

    作者:张振寰;王丹娜;武世伍

    目的: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表达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68例PTC组织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CD133和ERK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和PTC组织中,CD133和ERK1的阳性率分别为10.0%与50.0%和12.5%与63.2%,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CD133的表达水平在PTC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TC组织的分化越差,淋巴结发生转移及临床分期越高,ERK1的阳性率亦越高(P<0.01)。 CD133与ERK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D133和ERK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PTC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早期联合检查CD133和ERK1对PT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均有临床意义。

  • ALDH1A3和CD13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雷;吕大伦;刘雯蓓;丁伟;张炜;王合丽;王帅

    目的:探讨和研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A3和CD133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烧伤整形外科2012~2016年手术切除34例皮肤鳞癌组织蜡块标本及11例整形手术切除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两组标本中的ALDH1A3和CD133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LDH1A3和CD13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瘤体组织中高表达(表达肿瘤干细胞标志蛋白的细胞比例较高),ALDH1A3阳性表达率为73.52%(25/34),CD133阳性表达率为79.41%(27/34).ALDH1A3和CD133在正常皮肤组织中低表达(表达肿瘤干细胞标志蛋白的细胞比例较低),ALDH1A3阳性表达率为18.18%(2/11),CD133阳性表达率为9.09%(1/11).ALDH1A3和CD13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瘤体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均有表达,但在瘤体组织中的表达率更高,且两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DH1A3和CD133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瘤体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可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分期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将有可能作为皮肤鳞状细胞癌肿瘤干细胞新的标志物.

  • CD133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吴剑;周晓红;李真华;葛家华

    目的:检测CD133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收集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石蜡标本25例,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23例为阳性对照组,腮腺正常组织标本11例为阴性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样本中CD133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数据分析CD133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发病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CD133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较正常腮腺组织明显增高,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没有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33的高表达可能与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 中药复方对肝癌移植瘤小鼠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c-kit和CD133表达的影响

    作者:曹治云;陈旭征;林瀛;杜建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解毒消癥饮和扶正抑瘤方对肝癌移植瘤小鼠肿瘤干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ICR小鼠皮下肝癌移植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kit和CD133的表达.结果给药组瘤重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为19%;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c-kit和CD133的表达强度均降低(P<0.05),总阳性率降低.结论 调控肿瘤干细胞的表达是中药复方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原因.

  • CD44、CD13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程吕欢;徐建军;魏益平;胡欣春

    目的:探讨CD44和CD13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2012年6~12月未接受过放疗、化疗且行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新鲜肺癌组织标本40例,同时收集相应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cm的非癌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40例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D44、CD133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CD44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34/40),60.0%(24/40);CD133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29/40),30.0%(12/40).CD44、CD133基因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x2=6.270,P=0.012;x2=14.459,P=0.000),鳞癌中表达高于腺癌.结论:CD44、CD133基因高表达可能是促进肺癌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 解毒消癥饮对肝癌干细胞标记分子CD90和CD133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海霞;陈旭征;曹治云;廖联明;杜建

    目的:探讨解毒消癥饮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及肝癌干细胞标记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解毒消癥饮乙酸乙酯提取物(EE-JXY)体外干预人HepG2细胞,采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定量PCR实验和Western-blotting实验分别检测肝癌细胞中干细胞标记分子CD90和CD13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E-JXY组体外可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且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同时,EE-JXY组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中CD90和CD133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EE-JXY体外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肝癌干细胞标记分子的表达,这可能是解毒消癥饮治疗肿瘤的机制之一.

  • CD133在小儿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范小菊;刘志强;柯江维;谢淑佩;梁昌达;段荣

    目的:探讨CD133在急性白血病(AL)患儿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00例AL患儿白血病细胞膜上CD133的表达。结果⑴AL组患儿CD133的表达率为38.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⑵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CD133的表达率分别为40.0%和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LL和B-ALL的CD13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和3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L各亚型间CD133阳性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⑶CD133表达阳性组的完全缓解(CR)率低于CD133表达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⑷对18例初治时CD133高表达经化疗后CR的AL患儿进行随访,2例CD133阳性AML经后续化疗后有1例转阴,1例持续表达,但2例分别在化疗15个月、12个月复发,且转阴患儿骨髓复发时CD133再次表达;16例CD133阳性ALL经后续化疗后均转阴,此后有5例分别在21个月、19个月、18个月、16个月、13个月骨髓复发,且复发时CD133再次表达。结论 AL患儿骨髓细胞CD133表达高于正常对照;检测CD133表达可能有助于AL各亚型的鉴别及疗效判断;CD133高表达可能是AL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以CD133为监测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标记物对防治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 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其对Notch3、CD133的影响

    作者:贺敏

    目的 观察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Notch3、CD133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静脉化疗,观察组给予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otch3、CD133的表达情况以及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Notch3、CD133阳性表达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可有效降低Notch3、CD133的阳性率,提高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肺癌中 NR4 A3和 CD133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

    作者:郭善娴;黄先明;蔡勇;简艳;刘志良;蔡云;詹勤元;钭方芳

    目的:探讨NR4A3和CD13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来研究NR4A3的临床意义及与CD133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NR4 A3和CD133的表达。结果 NR4A3在癌旁正常肺组织阳性表达率为90.5%,肺癌组织为19.0%(P<0.05)。 NR4A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吸烟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和分期均无关(P>0.05)。 NR4A3和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γ=-0.219,P<0.05)。结论 NR4A3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参与调节肿瘤干细胞表面抗原CD133表达。

  • 鼻咽癌干细胞标志物的检测意义

    作者:江庆萍;谢思明;王爽;储兵;姚开泰

    目的:检测鼻咽癌干细胞可能标志物,为鼻咽癌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在鼻咽癌、鼻咽黏膜慢性炎中CD133和CK19表达及鼻咽癌细胞株裸鼠移植瘤中CK19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133和CK19在鼻咽癌或永生化细胞株NP69中的表达;PCR法检测鼻咽癌细胞株中CD133mRNA表达情况。结果CK19在大部分鼻咽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37/39,67.2%),黏膜慢性炎柱状上皮及化生鳞状上皮中均呈强阳性表达。CK19在5-8F、6-10B和CNE2裸鼠移植瘤中都有散在点巢状阳性,但在细胞株中呈阴性表达。39例鼻咽癌组织中8例仅有个别癌巢的边缘见散在CD133+细胞,2例黏膜上皮中主要是基底部细胞呈阳性。11例鼻咽黏膜组织中均未见CD133阳性细胞。 PCR检测结果显示CD133基因在3种鼻咽癌细胞株中均有清晰的条带。结论 CK19在鼻咽癌组织和移植瘤中呈强表达及在细胞株中呈罕见表达的差异型,可能与微环境有关,而非鼻咽癌干细胞标志物。 CD133在鼻咽癌肿瘤边缘组织中稀少表达,且在细胞株中检测出其RNA表达,可能为鼻咽癌干细胞标志物。

    关键词: 鼻咽癌 干细胞 CD133 CK19
  • 宫颈癌组织中 ABCG2与 CD133的表达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任晓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ABCG2与CD133的表达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宫颈癌病患设为实验组,同期收治的100例宫颈内瘤变患者和100例正常患者分别作为对照A组和作对照B组,统计比较3组患者宫颈病变组织中ABCG2与CD133表达水平,并统计实验组3、12、24个月生存期及预后情况。结果3组患者标本ABCG2、CD13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实验组69.5%、67.0%,对照A组33.0%、32.0%,对照B组18.0%、1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生存期3个月ABCG2或CD133的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12个月、24个月ABCG2或CD133的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阳性程度增加,远期生存率降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ABCG2或CD133的表达阳性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率,随着阳性表达程度增加,远期生存率降低。

    关键词: 宫颈癌 ABCG2 CD133
  • CD133+细胞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哲明

    大量的研究表明实体瘤中有一小部分肿瘤细胞具有"干细胞"性质[1-2],即所谓的肿瘤起始细胞(tumor initiating cell)或者称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其具有无限增殖和自我更新的潜能,能够驱动肿瘤的形成、生长、侵袭、转移,并具有抵抗放化疗的能力[3-4].有研究证明在很多实体瘤中都存在肿瘤干细胞,并且已经发现了大量与肿瘤干细胞相关的表面标志物,其中CD133被证实是多种实体瘤主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分子[1-2,5-6].结肠癌组织中同样存在表达CD133的肿瘤干细胞[7],本文就CD133+细胞在人结肠癌标本中的表达与分布,以及其与未来临床治疗的关系作一综述.

  •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CD24和CD133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李明超;曹润福

    目的 研究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癌干细胞标记物CD24、CD133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50例前列腺癌、1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10例骨转移灶,2例肺转移灶,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CD24和CD133染色方法为Envision.结果 前列腺癌病例CD24、CD13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P<0.05或P<0.01),转移灶CD24、CD133表达与相应原发灶呈现高度一致性(P>0.05);CD24和CD133在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为8~10分的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Gleason评分为5~7分的癌组织(P<0.05),Gleason评分为5~7分的癌组织明显高于Gleason评分为2~4分的组织(P<0.05).CD24和CD133在10例骨转移和2例肺转移的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的前列腺癌组织(P<0.05).结论 CD24和CD133表达可能是反映前列腺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癌干细胞标记物,检测前列腺良性病例CD24和CD133表达水平对预防和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sFRP、WIF-1、CD133、CD44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志强;喻国平;周斌锋;彭兵锋

    目的:探讨sFRP、WIF-1、CD133、CD44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食管癌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经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标本40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食管癌患者,采用RT-PCR方法分析sFRP(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WIF-1(Wnt抑制因子-1)、CD133(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群第133号)、CD44(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群第44号)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统计方法。结果 sFRP、WIF-1、CD44、CD133基因在食管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2.50%,42.50%,60.00%,72.50%,在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5.00%,70.00%,37.50%,47.50%。 CD44、CD133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sFRP、WIF-1基因则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FRP、WIF-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CD44、CD133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 sFRP、WIF-1基因低表达及CD44、CD133基因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关键词: 食管癌 sFRP WIF-1 CD133 CD44
  • 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和CD133蛋白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谷化平;黄勇;尚培中

    目的:探讨干细胞转录因子Oct(Oct)和CD133蛋白在肝外胆管癌(E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EHCC、30例癌旁胆管组织(TAC)和20例正常胆管组织(NBDT)中Oct4和CD133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EHCC中Oct4和CD13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 (31/50)和68.0%(36/50).EHCC中Oct4和CD133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TAC和NBDT(P<0.05).Oct4和CD133的表达与EHCC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转移相关(P<0.05),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33,P<0.05).结论:检测Oct4和CD133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评估EHC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 ABCG2与CD133在宫颈癌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会玲;杨燕;高飞艳;李晓鸣;祝秉东;糜若然

    目的:探讨ABCG2及CD133蛋白在宫颈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宫颈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AB-CG2及CD133蛋白的表达.结果:ABCG2在宫颈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42.5%、23.3%,CD133为57.6%、37.5%、23.3%,两者在宫颈癌的表达均高于CIN及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而在不同分化组间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G2和CD133蛋白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恶性程度、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462 条记录 12/24 页 « 12...9101112131415...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