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用路路通治疗脑动脉硬化前后经颅超多普勒变化

    作者:罗德欣;王洪梅;李旭光

    作者通过对86例脑动脉硬化症病人应用路路通治疗前后经颅超声多普勒指标变化的观察,结果发现用药后经颅超声多普勒所反映的平均峰流速和脉动指数二项指标有比较明显改善(P<0.05).

  • 针刺"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明明;蔡圣朝;魏宝强;傅裕;陶香

    目的:比较针刺"项七针"与常规针刺、西药甲磺酸培他司汀口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探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疗法.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和项七针组,每组30例.针刺组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有关"眩晕"治疗腧穴处方,针刺风池、百会等穴;项七针组针刺风府、风池、天柱、完骨,两组均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 d,治疗2个疗程.西药组给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每天3次,每次1片,治疗2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及患者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项七针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针刺组的76.7%(23/30)和西药组的70.0%(21/30,均P<0.05).3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且提高程度项七针组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均P<0.05).项七针组、针刺组治疗后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而西药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项七针组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较西药组和针刺组提高更显著(均P<0.05),针刺组优于西药组(均P<0.05).3组治疗后PI、RI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项七针组较西药组和针刺组下降更显著(均P<0.05),针刺组优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针刺"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与西药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脑部供血.

  • 复发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颅超声多普勒的比较研究

    作者:艾春启;陈生梅;石玉芬

    目的:探讨复发与首发精神分裂症脑血流的变化。方法:对复发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进行经颅超声多普勒( TCD)检查,并抽取20名正常人体检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进行比较。结果:复发精神分裂症脑血流表现为高灌注状态,血管阻力偏高,在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复发患者血流参数较正常人及首发患者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正常成人比较,复发患者在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参数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均表现在右侧大脑半球。结论:复发精神分裂症脑血流表现为高灌注状态,血管阻力偏高,以右侧大脑半球明显。

  • 颈动脉狭窄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脑血流变化研究

    作者:徐东;刘飞;华扬;张科峰;刘燕晖;尚学斌;李洪利;姚青;李学锋;张蕊;李亚琼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脑血流的变化趋势及体外循环时转机流量的提高对脑血流改善的意义.方法:选取51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5,单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50%)和对照组(n=36,双侧颈动脉狭窄均<50%),比较两组术中不同时段脑血流平均血流速率及平均动脉压.结果:各组患者大脑中双侧脑血流平均血流速率在麻醉后各时段较麻醉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患者在体外循环转机时双侧脑血流平均血流速率较麻醉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体外循环停机后双侧脑血流平均血流速率较体外循环转机时无明显改善.麻醉后及体外循环停机后观察组患侧脑血流平均血流速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通过提高观察组患者体外循环平均体表面积转机流量(观察组患者体外循环平均体表面积转机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使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而使术中两组脑血流平均血流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通过提高体外循环灌注流量,可以明显改善病变较重一侧脑血流平均血流速率,从而可能预防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 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哲;孙萌;李奇洙;梁大帅;孟大为;暴继敏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辽宁省金秋医院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及老年综合科等确诊的老年BPPV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各45例.A组给予强迫体位治疗与天麻素治疗,B组给予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障碍积分,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大血流速度.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分别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对2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33%(24/45)vs 91.11%(41/45),P<0.05].2组患者治疗后眩晕残障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眩晕残障量表积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3±3.3)vs(24.2±4.1),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RVA、LVA、BA大血流速度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RVA、LVA、BA大血流速度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老年BPPV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 尼莫地平与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5例临床分析

    作者:孔锐;孔琪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与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9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逐一编号、分组,法舒地尔组(单号)46例给予静脉滴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尼莫地平组(双号)45例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均治疗30天末观察临床疗效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 VMCA )。结果:尼莫地平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优于法舒地尔组73.91%,P<0.05;尼莫地平组平均VMCA速度78.5±6.5cm/s明显优于法舒地尔组98.4±6.3cm/s,P<0.01。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VMCA速度方面优于法舒地尔,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 经颅超声多普勒在PICU的临床应用

    作者:卢志超

    经颅超声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CD)可以无创、实时监测脑血流变化,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尤其是神经危重症的诊治中应用广泛.在创伤性脑损伤、颅内压增高、脑血管痉挛、中风、脑血管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死亡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TCD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明确患儿的脑灌注情况,监测患儿对治疗的反应,指导治疗,提示预后;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脑血流的变化情况,可以分析疾病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本文就TCD对PICU神经危重症患儿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从而加深对TCD的认识,为神经危重症患儿的监测和治疗提供更多帮助.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作者:惠品晶;刘曼;王中;孔丽娟;李向东;周幽心;虞正权;崔岗;张世明;周岱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对337例(382枚动脉瘤)aSA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证实为动脉瘤(An),其中动脉瘤颈夹闭术297例,瘤颈夹闭及载瘤动脉塑形术29例,动脉瘤孤立术8例及包裹术3例.术后给予尼莫地平持续泵入扩血管、脑脊液引流、3H疗法等治疗,并于SAH 1~3 d、4~7 d、8~14 d、15~20 d进行床边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测,主要观察MCA平均血流速度(Vm MCA)、计算Lindegaard指数,即同侧MCA与颅外段ICA Vm之比(LI),观察CVS及颅内压(ICP)等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SAH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CVS,25%的患者1~3 d就出现CVS,8~14 d达高峰;Hunt-Hess分级与CVS的变化成正相关;102例患者(102/337,30.3%)出现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17例(17/337,5%)出现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颅内压增高且有CVS者预后较差.结论 FCD可以床边、动态监测aSAH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无创、简单易行的特点.TCD检测的脑血流速度、Lindegaard指数和频谱形态相结合对临床和血管造影诊断CVS有价值.

  • 进一步推动神经超声技术在脑血管病中的规范应用

    作者:刘春风

    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技术性能的提高,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等技术的出现,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现有的证据已经表明在脑血管病、帕金森病以及神经肌肉疾病中,神经超声技术已显现出一定的优越性.我国医生在过去的20年里在经颅超声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的临床研究中做了大量工作,如有关狭窄诊断标准、栓子检测等,达到国际水平,部分结果被美国卒中学会采纳,作为指南编写的证据.

  • 抑郁症患者脑血流速度和血黏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唐松林;王艺明;张福波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脑血流速度和血黏度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5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同时选取47名同性别、同年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清晨7∶00~8∶00空腹抽取肘部静脉全血,检查全血黏度;患者及对照者于当日下午15∶00~18∶00行经颅超声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各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并分析血黏度和血流速度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全血黏度升高(P < 0.05)、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收缩峰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减慢、脉动指数降低(P < 0.05).血流速度减慢的程度与病情轻重无关,血流速度的改变没有明显的偏侧化现象.抑郁症患者脑血流速度与血液黏度无相关性.结论 抑郁症患者全血黏度升高,脑血流速度减慢.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症状与脑血流的研究

    作者:王德刚;宋英丽;徐静;贺德华;周光涛;钟智敏;张昌保;陈胜华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在利培酮治疗前后脑血流的变化及与精神症状的相关关系.方法 2012年1~9月在东风汽车公司茅箭医院住院患者86例在入组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检查,在第2、4、8周末分别进行PANSS量表检查,在入组时及治疗结束时分别进行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副作用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检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动脉血流参数大多表现为治疗前的高灌注状态,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而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参数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后TCD脑血流参数与PANSS评分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和总分均无明显相关性.无明显或严重的副作用.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在治疗前后大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后TCD脑血流参数与PANSS评分各分量表均无明显相关性.

  • 经颅超声多普勒对眩晕的病因诊断

    作者:刘新良

    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颇多,临床常见的有脑血管性眩晕和内耳眩晕病(Meniere病),而脑血管性眩晕常见的是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全(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L)或脑梗塞,内耳眩晕病也是眩晕的常见病因之一,以上两病都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内耳眩晕病除眩晕症状外,伴有耳鸣,而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也有眩晕,大多数不伴耳鸣,但椎-基底动脉系不同部位闭塞引起的定位体征,如内听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为闭塞后病灶侧耳鸣,有眩晕[1],很难与内耳眩晕病相鉴别.内耳眩晕病系由内耳膜迷路积水、水肿引起,其发病机制迄今不明,如不能确诊,往往要延误治疗.经颅超声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可以鉴别[2],TIA检查TCD单侧病灶处血流信号消失,对侧正常,而内耳眩晕病双侧均正常.以下是58例有眩晕并伴有耳鸣者的对照分析.

  • 经颅超声多普勒的临床应用与存在的问题

    作者:刘春风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已成为诊断和研究脑循环相关疾病的不可缺少重要工具.TCD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结合大大减少了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继英

    我们采用中药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98例患者均有典型的眩晕症状,颅脑CT无明显异常或有腔隙性梗死征象,经颅超声多普勒(TCD)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46~78岁,平均65岁;有颈椎病史者45例,平时血压偏低[14.7/9.3 kPa(1 kPa=7.5 mmHg)]者36例,合并高血压病24例,高脂血症16例,糖尿病10例.对照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6~76岁,平均63岁;有颈椎病史者17例,平时血压偏低16例,合并高血压病12例,高脂血症7例,糖尿病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有可比性.

  • 经颅超声多普勒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侧支循环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王慧;刘晋溪;李春阳(综述);刘炯鸥(审校)

    经颅超声多普勒( TCD)检查作为一种安全、无创、廉价的实时评价脑血流循环的方法已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通过频谱波形的变化及血流方向、速度、强度的变化为临床提供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脑血流的信息。在对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软脑膜支、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过程中发现颈动脉或颅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本文就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脑侧支循环评价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 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在脑动脉炎中的应用

    作者:杨亚飞

    脑动脉炎是颅内动脉内膜下炎性细胞浸润,内膜增厚,动脉中层及内弹力层水肿,使动脉血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导致动脉闭塞或远端血管栓塞。经颅彩色多普勒与经颅多普勒相比,增加了突出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成像能够较好地描述出颅内脑实质结构,可直观显示颅底脑动脉主干血管走行分布情况。同时它对可以通过对特定部位超声波入射角度的调节,测量某段血管血流速度,这些特性提高了脑血流超声检测连续性和精确性,使它在血流速度检测方面比经颅多普勒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 清肝散治疗围绝经期脑动脉供血不足37例疗效观察

    作者:董文毅;胡莹;张博;陈苏宁

    目的 探讨免煎中药汤剂清肝散治疗围绝经期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其与血清雌二醇(E2)含量关系.方法 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7例口服免煎中药汤剂清肝散;对照组32例口服中成药全天麻胶囊.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图(TCD),同时检测血清E2含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CA、MCA、PCA、VA、BA、E2间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CA、MCA、PCA、VA、BA、E2间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清肝散是治疗围绝经期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方剂之一.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经颅超声多普勒和血管造影的关系

    作者:程志颖;赵艳辉;于宏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为动脉粥样硬化、多从性大动脉炎等引起椎动脉起始部逆侧端,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后,远端压力下降导致脑血流经过Wallis环,再经患侧椎动脉"虹吸"引流,使部分脑血流逆行灌入患侧上肢.为了讨论经颅超声多普勒(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判断椎动脉盗血程度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及分析,现报道如下.

  • 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测交通动脉的价值

    作者:毕可秀;程志颖;殷秀兰

    目的: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测交通动脉的临床应用.方法:对96例就诊者进行交通动脉检测,其中9例病理情况下开放,余前交通动脉均通过压颈试验诱发开放.结果:96支前交通动脉均存在.结论:经颅超声多普勒对交通动脉的检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通过它可以判断颅内血管侧支循环情况.

  • 颅脑损伤后TCD变化与伤情及CT和预后的研究

    作者:戚建军;鲍文公;张瑞剑;云强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血管多普勒(TCD)的表现及变化规律与伤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8例伤后24h入院的成年患者,伤后行TCD检测及CT检查并记录格拉斯哥伤情评分(GCS).44例病人颅脑损伤后3个月~半年追踪随访,记录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通过TCD检测,脑外伤后1~3d已开始出现血管痉挛,6~8d达峰值,13~15d明显减轻,不同时间段CVS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不同(P<0.01);GCS与TCD变化有关,重伤组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伤组(P<0.01),不论是轻伤组还是重伤组,TCD表达值均6~8d达高峰;不同CT分级发生血管痉挛有显著性差异(P<0.01),CT之Ⅰ~Ⅲ级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而Ⅳ级有下降趋势,tSAH越重,血管痉挛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伤后6~8d,13~15d TCD的变化与GOS有关(P<0.01),血管痉挛程度越重,时间越长,则预后越差.结论:TCD无创、方便、连续且重复性好,有利于早期发现血管痉挛发生及严重程度,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一个指标.

5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