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纳米银对阿萨希毛孢子菌抑菌效果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夏志宽;夏建军;陈卫;丛林;张德全;杨蓉娅

    目的:明确并评价纳米银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抑菌效果,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寻找新的抗真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纳米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上阿萨希毛孢子菌的生长情况,用M‐27标准方案测定其M IC值,透射及扫描电镜下观察纳米银对阿萨希毛孢子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纳米银对阿萨希毛孢子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菌落直径为0~5.5 cm ;其M IC值为0.5μg/ml,大于伏立康唑的0.03~0.06μg/ml,小于其他常用抗真菌药物;电镜下发现,纳米银对其细胞壁及细胞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对线粒体、染色质、核糖体等细胞器结构的破坏也非常明显。结论纳米银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抗菌效果好于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对细胞壁、细胞膜的破坏或者直接渗透入细胞内,引起细胞内容物外泄及细胞器的损伤,终可导致细胞死亡。

  • 国产布替萘芬体外抗真菌作用及其应用观察

    作者:凌云;鲍燕燕;郭秀芳;刘海清;万哲;李若瑜

    目的观察布替萘芬的体外抗真菌作用和布替萘芬乳膏剂治疗豚鼠皮肤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试管药液法,100株菌种为皮肤癣菌57株、念珠菌20株和其它条件致病菌23株;共建立皮肤真菌病豚鼠感染模型45处,分别用1%布替萘芬乳膏、1%萘替芬软膏、1%联苯苄唑乳膏和1%克霉唑软膏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疗程为14d,药物治疗结束后观察复发状况.结果布替萘芬对皮肤癣菌的MIC值在0.0025~0.32μg·ml-1之间,对着色霉菌、孢子丝菌及曲霉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MIC值在0.01~2μg·ml-1之间,对念珠菌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抑菌作用优于对照萘替芬和联苯苄唑,与对照药的抑菌浓度相比相差2~50倍,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布替萘芬乳膏14d临床治愈率比联苯苄唑乳膏和萘替芬软膏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克霉唑软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愈后继续观察复发症状三周,布替萘芬复发数远小于其它各组药物.结论布替萘芬作为抗皮肤浅表真菌药物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大蒜油亚微乳的安全性及体外抗真菌作用

    作者:郭涛;储晓琴;颜鸣;何进;赵明宏;孙学惠

    目的考察大蒜油亚微乳的安全性及体外抗真菌作用.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为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测定LD50;采兔血配制成体积分数为2%的红细胞混悬液,进行溶血试验;新西兰大耳兔左、右耳缘静脉分别静滴大蒜油亚微乳或大蒜油注射液和5%的葡萄糖注射液,观察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用沙氏培养基以倍比稀释法测定大蒜油亚微乳、大蒜油注射液、氟康唑注射液对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烟曲菌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大蒜油亚微乳的LD50为282.0 mg·kg-1,大蒜油注射液为167.2 mg·kg-1;大蒜油亚微乳无溶血作用,无血管刺激性;大蒜油亚微乳对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及烟曲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0、25、50、25 mg·L-1,大蒜油注射液对上述4种菌的MIC分别为50、50、100、25 mg·L-1.结论大蒜油亚微乳的LD50是大蒜油注射液的1.7倍,安全性好于大蒜油注射液;大蒜油制成亚微乳后仍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

  • 健康受试者不同胃部状态下泊沙康唑口服混悬剂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陈喆焱;汪复

    泊沙康唑是体内与体外均有抗真菌作用的广谱三唑类药物.本品已用于治疗难治性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并用于中性粒细胞减低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合并排斥反应患者中预防真菌感染.在美国本品已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患者的曲霉和念珠菌感染.

  • 长叶榧叶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菌作用研究

    作者:陈振德;郑汉臣;田美兰;张虹;朱志明

    目的:分析长叶榧叶挥发油成分,并观察其抗菌作用.方法:用GC-MS法进行挥发油成分分析,用其挥发油对4种细菌和3种真菌进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结果:长叶榧叶挥发油中分离到64个GC峰,已鉴定了54个成分.该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淋病奈瑟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25,1.25,2.50,0.63,5.00,2.50和5.00 g/L.结论:长叶榧叶挥发油具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 山苍子油及其分别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及氟康唑联合抗马拉色菌的体外药敏试验

    作者:黄云丽;李红宾;许雪;李玉叶;董天祥

    目的:研究山苍子油是否具有抗马拉色菌的作用,明确山苍子油分别与3种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及酮康唑联合抗真菌效力.方法: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的M27-A方案,测定山苍子油对临床分离的87株优势菌株的小抑菌浓度(MIC)值,同时测定山苍子油分别与3种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的MIC值,并比较3种抗真菌药物与山苍子油联合用药前、后的MIC值.结果:山苍子油对临床分离的87株马拉色菌MIC均值为(3130.76±846.75) mg/L,糠秕马拉色菌的MIC均值明显低于合轴马拉色菌和厚皮马拉色菌(P<0.05);山苍子油分别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及氟康唑联合用药的MIC值比单用时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山苍子油对马拉色菌可能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不同马拉色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山苍子油能够增强3种唑类药物的抗真菌效果.

  • 11种蒙药抗真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秀丽;张秀屏;沈永年;吕桂霞;陈伟;刘维达

    对11种蒙药体外抗真菌作用进行了评价.选择医学真菌11属19种,将11种蒙药分别用乙醇和水制备提取液,分别用琼脂稀释法、琼脂柱法和分区划线琼脂平板法进行抗真菌敏感性试验.结果11种蒙药对3属皮肤癣菌和马拉色菌属均显示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黑曲霉基本无作用,而对念珠菌和隐球菌及马内菲青霉仅个别蒙药有抑菌效果.所试验的蒙药对皮肤癣菌和马拉色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有希望经进一步深入研究发展为临床用药.

    关键词: 蒙药 抗真菌作用
  • 盐酸小檗碱抗白念珠菌体外药敏实验研究

    作者:竺璐;胡丽华;徐新美

    目的 探讨盐酸小檗碱( berberine,BBR)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现称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订的M27 -A方案中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测定BBR、氟康唑、BBR联合氟康唑对30株临床分离白念珠菌的抗菌活性。结果 盐酸小檗碱对白念珠菌MIC值的几何均数(G)为248.18 mg/L。与320、160、80 mg/L BBR联合后,氟康唑MIC值的几何均数从2.64 mg/L降为0.03、0.35、1.35 mg/L。两药对26.7%的白念菌株有协同抗菌作用,其中包括3株耐氟康唑菌,对56.7%的菌株表现为相加作用,对16.7%的菌株为无关作用,未观察到拮抗作用。结论 BBR在体外对白念珠菌具有抗真菌作用并能增加其对氟康唑的敏感性。

  • BY-1抗真菌、抗炎及镇咳祛痰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陈姝;梅胜尧;段晓波;滕德义;王梦;陈家英

    目的:探讨BY-1药物的抗真菌、抗炎和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交链链格孢标准株,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BY-1两种药用成分桉叶油与山苍子油不同体积比对应的小抑菌浓度,以确定桉叶油与山苍子油的佳配比;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及大鼠巴豆油气囊法评价BY-1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和气管酚红排泄法研究BY-1的镇咳和祛痰作用;同时与阳性对照药吉诺通进行比较.结果:桉叶油与山苍子油1∶1配比所对应的组方抗真菌效果好,效果显著优于吉诺通.BY-1可显著减轻小鼠耳廓肿胀(P<0.05、0.01、0.001),显著减少大鼠巴豆油气囊肿的渗出液量(P<0.05),并能够明显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P<0.05、0.01),增加气道痰液的排出量(P<0.05、0.01).结论:BY-1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抗炎和镇咳祛痰作用.

  • 复方黄连皮康酊抗皮肤癣菌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超;孙莲芬;彭艳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基中的抗皮肤癣菌试验,观察复方黄连皮康酊(简称皮康酊)的抗真菌作用.方法:体外抗真菌试验.结果:皮康酊对皮肤癣菌(包括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以及深部真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使菌落缩小(n=5,P<0.05).而且皮康酊的抗真菌作用明显大于克霉唑癣药水,对表皮真菌的抗菌作用大于对深部真菌的作用.结论:皮康酊对皮肤癣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 大黄竹醋洗剂的制备及抗真菌作用研究

    作者:罗德祥;邓贤彬;梁晓燕;刘少文;雷凯君;李子鸿

    目的:研究大黄竹醋洗剂的制备工艺和对致病性真菌的抑制效应。方法采用平板培养基连续稀释法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大黄竹醋洗剂对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青霉菌有抑制作用,MIC为0.156~5mg· mL -1。结论大黄竹醋洗剂对某些真菌有一定的抑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竹醋液抗致病性真菌的活性研究

    作者:李忠琴;郭养浩;陈杰波;许小平

    目的研究天然竹类提取物-竹醋液对致病性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打孔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试管内药基法测定竹醋液的小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FC).结果竹醋液对常见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须癣毛癣菌)以及深部感染真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烟曲霉菌)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中MIC为1.56%~3.12%,MFC为4.17%~6.25%.结论竹醋液对六种主要致病性真菌有显著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活性.

  • 复方脚气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作者:张姝梅

    目的 制备一种治疗脚气的霜剂,并进行抗真菌作用研究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根据协定处方结合现代制剂技术制备复方脚气霜,进行抗真菌作用研究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复方脚气霜对常见皮肤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治疗脚气总有效率90%.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脚气霜制备工艺合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是较好的治疗脚气的药物.

  • 家蝇幼虫提取物的抗真菌作用研究

    作者:付萍;吴建伟;国果

    目的 分离纯化家蝇幼虫提取物并研究各组分的抗真菌作用.方法 采用瞬时破壁法制备家蝇幼虫提取物,固相萃取进一步分离纯化提取物,检测各洗脱组分的抗真菌活性,并用SDS - PAGE分析各洗脱组分.结果 采用瞬时破壁法制备的家蝇幼虫提取物经固相萃取后,多个洗脱组分具有抗真菌活性,电泳分析可见各洗脱组分含有多个蛋白或多肤.结论 采用瞬时破壁法结合固相萃取的方法能对家蝇幼虫提取物进行初步的分离纯化,并筛选到具有抗真菌作用的蛋白组分.

  • 人工合成家蝇抗真菌肽MAF-1A体外抗真菌效果及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罗振华;吴建伟;付萍;刘鲜林;康朝胜;常傲霜;龙勇

    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家蝇抗真菌肽MAF-1A结构特点及其抗真菌效果.方法 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人工合成MAF-1A的结构特征;采用液体微量稀释法、MTT法和沙氏琼脂平板培养计数法分别检测MAF-1A对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抗菌活性及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并绘制时间-杀菌曲线;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在MIC浓度下对白色念珠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结果显示MAF-1A为一阳离子多肽,分子量3022.5 Da,pI值9.23,碱性氨基酸含量26.9%,带2个正电荷,结构较为稳定,脂肪指数71.54,其总平均疏水性数-1.081,预测为一非跨膜多肽,二级结构以α螺旋结构为主的线状肽结构.MAF-1A对白色念珠菌敏感株及耐药株均显示出抗菌活性,对检测酵母菌的MIC值在0.1~0.8mg/ml、MBC值在0.2 ~0.9mg/ml;杀菌曲线显示,MIC浓度MAF-1A作用真菌2h至14h逐渐发挥杀菌活性.扫描电镜显示MAF-1A作用白色念珠菌后形态发生改变,菌体表面粗糙,可见细胞穿孔样变,严重病变细胞表面呈碎片状,刺状突起,胞质流失至细胞皱缩死亡.结论 MAF-1A为阳离子α-螺旋结构线性多肽,对常见的致病性念珠菌包括耐药性菌株具有抗菌活性,可通过破坏真菌细胞表面结构发挥杀菌作用.

  • 凤仙透骨草不同萃取部位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

    作者:顾媛媛;王建明;田振坤;宋成贵;代金红

    凤仙透骨草来源于凤仙花科(BALSAMINAEEAE)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干燥茎,凤仙始载于《救荒本草》,其种子名为急性子,李时珍[1]谓:"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翘然如凤状,故以名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资源十分丰富.Yang Xiaolong等[2]用生物鉴定方法对凤仙透骨草茎叶提取物进行抗菌活性研究,发现凤仙透骨草茎叶提取物对7种细菌(2种革兰氏阴性菌和5种革兰氏阳性菌)和8种真菌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 单味中药和有效部位的抗真菌作用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宋晗;董佩晶;童中胜;孔庆云

    随着广谱抗真菌药物的普遍应用,在临床应用的抗真菌药物从高效、广谱、低毒和耐药性等方面评价尚不令人十分满意.寻找安全性好、抗菌谱广、疗效高的抗真菌中草药,有效地提取和筛选抗真菌活性成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单味中草药和单体有效成分抗真菌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 地锦草化学成分及其抗真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奇;李治建;斯拉甫·艾白;古力娜·达吾提;周露

    地锦草含有黄酮、甾体、三萜、鞣质及酚酸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抗氧化、保肝、止血等生物活性.该文对地锦草近年来化学成分及其抗真菌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日本榧叶挥发油成分抗菌抗真菌作用研究

    作者:张虹;王洪泉;陈振德

    红豆杉科植物日本榧Torreyan nucifera(L.)Sieb.et Zucc.原产日本,我国的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引种栽培[1].近年来,自从红豆杉科植物中发现抗癌紫杉醇(paclitaxel)后,国内外学者对红豆杉科植物的研究越来越关注.

  • 油茶粕中药复合剂抗菌作用的研究

    作者:邹莉;张世鹰;赖琼玮;李玲;裴健儒;陈劲松;卢芳国

    目的:研究油茶粕中药复合剂的抗菌作用.方法:抗真菌作用:采用琼脂斜面稀释法检测油茶粕中药复合剂和油茶粕对皮肤真菌感染常见病原菌(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抗细菌作用:采用牛津杯法检测油茶粕中药复合剂和油茶粕对皮肤真菌感染后的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同时采用试管稀释法检测其对以上各供试菌的MIC和MBC.结果:油荼粕中药复合剂对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MIC(62.50mg/mL)低于油茶粕的MIC(≥250mg/mL),油茶粕中药复合剂对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MBC(≤125mg/mL)低于油茶粕的MBC(≥250 mg/mL).油茶粕中药复合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17.00±0.63)mm大于油茶粕抑菌圈(11.20±0.61)mm,油茶粕中药复合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的MIC值(250mg/mL)均低于油茶粕(>250 mg/mL).结论:油茶粕中药复合剂对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抗菌作用明显优于油茶粕;油茶粕中药复合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的抑菌与和杀菌作用优于油茶粕.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