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交叉韧带重建中"成角效应"的研究现状

    作者:陈百成;闫昌葆

    据报道在急性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损伤占到1%~44%.其中,运动损伤引起的接近60%,交通事故引起的有25%[1-3].

  •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

    作者:黄丽容;梁丽萍;韩青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36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与护理,特别注意抬高患肢的枕头放在小腿的近端后侧,以免牵拉再造的后交叉韧带,影响手术效果.指导其带支架将膝关节固定在屈膝位,进行踝部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等.结果:全组病人顺利康复,随访12~18个月,膝关节不稳定感均消失,抽屉试验阴性,无一例发生皮肤坏死感染或股四头肌功能下降.结论:膝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和临床护理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 关节镜下异体跟腱单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的随机对照

    作者:张其亮;滕学仁

    背景: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主要有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两种方式.目的:随机对比应用异体跟腱单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青岛市市立医院骨科2006-01/2009-01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单束重建组和双束重建组,分别行异体跟腱单束重建及双束重建.结果与结论:术后顺利完成康复计划并获得随访的病例共52例.双束重建组手术时间较单束重建组长,行关节腔穿刺的病例数较单束重建组多(P < 0.05).手术后18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单束组重建及双束重建组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IKDC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提高(P < 0.05),两组膝关节屈曲30°和90°时用KNEELAX3测量胫骨端后移距离明显低于术前(P < 0.05).两组术后Lysholm评分、IKDC评分、两组膝关节屈曲30°和90°时用KNEELAX3测量胫骨端后移距离未见明显差别(P > 0.05).说明与单束重建比较,双束重建后的早期临床疗效无明显提高,且双束重建的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关节肿胀重,故不推荐作为首选手术方式,其远期疗效优待进一步观察.

  • 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效果的探讨

    作者:周凤华;白伦浩;张志强;张永强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和重要性.方法:对31例应用关节镜下经膝关节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患者术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随访分析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和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随访6~22个月,术前和术后6个月膝关节伸展受限角度分别是6.23°±3.25°和2.15°±2.18°(P<0.01);膝关节屈曲受限角度分别是34.16°±10.95°和15.03°±12.64°(P<0.01).关节稳定性检查,术后6月患膝后抽屉和后Lanchman试验检查均阴性;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43.65±12.21)分和(89.27±8.96)分(P<0.01).结论: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它与手术有机结合,效果良好,可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异体肌腱Inlay重建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赵华;韩晓锐;白茗

    报告56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异体肌腱Inlay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认为术前准备充分、仪器设备完好,术中配合熟练、敏捷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和临床护理对于患者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 复合固定技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优势分析

    作者:张澍;张正;张德志;卢伟;刘丹平

    比较膝关节镜下股骨侧采用复合固定与皮质外悬吊固定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收集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45例,按股骨侧固定方式不同分两组,一组为皮质外悬吊固定23例;另一组为复合固定22例.比较术后18个月KT-2000后移距离、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 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两组患者症状较术前均明显改善,45例患者无一例失访.复合固定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IKDC 2000评分优于悬吊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2000后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关节镜下股骨侧复合固定术后短期疗效优于单纯悬吊固定.

  • 一期关节镜辅助下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治疗急性膝关节前后脱位的疗效观察

    作者:许三恩;陈应东;孔令通;张炳志;杨从芳;沙昀希;赵道洪

    目的:一期关节镜辅助下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治疗急性膝关节前后脱位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选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10例膝关节前后脱位患者,10例患者均证实为前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完全断裂,内侧副韧带Ⅰ-Ⅱ°损伤,一期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外侧复合体,6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18-52岁,平均31岁,均为单膝损伤,其中左膝7例,右膝3例,于伤后5h-7d入院.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有2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评估患者术后并发症、膝关节活动范围和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0例患者行走时未出现不稳情况,膝内外翻 应力试验及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胫骨前后移动均<10 mm;关节活动范围术前(78.5 ± 12.5) °,术后(120.0 ± 10.2) °.结论:一期关节镜辅助下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是治疗急性膝关节前后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

  • 关节镜下不同移植物单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晔;施晓健;高峰;朱文峰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股四头肌腱、腘绳肌腱以及人工韧带重建单纯后交叉韧带(PCL)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单纯PCL损伤患者46例,按所使用的移植物类型分成三组,其中股四头肌腱组15例,腘绳肌腱组18例,人工韧带组13例.行关节镜下单隧道重建.术后随访膝关节的活动度、稳定性Lysholm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及骨道扩大直径.结果 46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均无伸、屈膝受限,膝关节活动度大于120度.术后2年股四头肌腱组、腘绳肌腱组Lysholm评分优于人工韧带组(P<0.05);CT检查显示各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道扩大,人工韧带组骨道扩大明显.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股四头肌腱、腘绳肌腱以及人工韧带重建单纯PCL损伤均能获得较好的早期效果,但人工韧带远期临床效果较差.

  • 后交叉韧带动力重建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

    作者:李莉

    后交叉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膝部损伤,常见原因是屈膝位时小腿受到由前向后暴力作用,致使后交叉韧带承受向后的应力而损伤.传统的关节切开缝合术随着关节镜的逐渐普及已被废弃,在关节镜下进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下地早,较传统的关节切开手术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中需关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夏冰

    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主要的稳定结构之一,对于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对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相比前交叉韧带要少得多,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近年来随着对后交叉韧带解剖结构、生物力学特征和其重要作用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并不低,损伤后可造成膝关节后向不稳,产生临床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运动.由于关节不稳也可引起关节内组织的继发损伤和早期退变,严重影响膝关节的功能.

  • 关节镜下后方入路与前方入路定位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勇;石燕;赵文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采用后方入路与前方入路行胫骨隧道定位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疗效.方法关节镜下行PCL重建手术98例,其中38例采用经后方入路定位胫骨隧道(A组),60例采用前方入路定位胫骨隧道(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后抽屉试验阳性例数及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A组为6~18(12.6±5.8)个月,B组为8~24(14.7±10.5)个月.手术时间:A组为95.0 min±27.6 min,B组为74.0 min±22.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A组术后1例疑似感染,B组术后1例关节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A组为89.8分±25.5分,B组为76.5分±1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抽屉试验阳性例数A组+6例,无(++)、(+++)病例;B组+20例,(++)7例,无(+++)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PCL重建术中,采用经后方入路定位胫骨隧道,手术时间较前方入路延长,但术后关节稳定性增强,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更佳.

  •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项群;王四清;殷俊;王栋梁;吴亚

    [目的]在关节镜下应用Retrobutton、Bio-interference screw及Spiked ligament staple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观察临床效果,评估此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临床上所搜集的30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患者,在股骨端应用Retrobutton、胫骨端应用Bio-interference screw、Spiked ligament staple固定,观察术后的近期疗效,用Lysholm和IKDC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Lysholm积分由术前的(40.0±6.0)分提高到术后的(85.5±3.5)分,IKDC评分由术前的(47.5±5.5)分提高到术后的(86.0±2.5)分.[结论]应用Retrobutton、Bio-interference screw和Spiked ligament staple进行自体腘绳肌腱后交叉韧带重建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佳的优点.

  • 综合护理在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闫绪凤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关节后交叉韧带(PCL)损伤患者PCL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获嘉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7例PCL损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PMT理论的综合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感染、关节僵硬、血管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关节PCL损伤患者PCL重建术后采取PMT理论的综合护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 关节镜下经胫骨前外侧骨道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任;林伟;邱俊钦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经胫骨前外侧骨道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科确诊为后交叉韧带断裂并在关节镜下经胫骨前外侧骨道行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共30例;年龄21~45岁(平均29岁),男24例、女6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0例,后外侧复合体损伤4例.通过关节镜探查并将取下的自体半腱及股薄肌腱用于重建后交叉韧带,采用韧带标准评价表(IK-DC)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袁评估患膝功能.结果:所有随访患者术后无感染发生,术后屈膝活动度为全部超过120°.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优良率达100%.结论:关节镜下经胫骨前外侧骨道重建后交叉韧带,能满意地恢复膝关节功能,可作为后交叉韧带重建的选择方法之一.

  • 膝关节脱位致多韧带损伤Ⅰ期修复重建的疗效

    作者:邵宏斌;李慎松;周鹏;杨勤旭;陈锋锋;张浩强

    目的:探讨膝关节脱位致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损伤后一期修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膝关节脱位致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及合并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或完全断裂的患者行Ⅰ期修复重建的疗效.其中车祸事故伤22例,军事训练伤4例,高台坠落伤2例.损伤至手术时间6~17(平均7)d.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21.7±6.52,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为17.42±11.56,关节活动范围为(27.2±19.6)°.合并内外侧半月板复合裂伤15例.通过关节镜下探查清理关节腔周围合并损伤后,采用患者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人工韧带(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 cruciate ligament,PCL),并使用带线锚钉修复内侧副韧带(medial cruciate ligament,MCL).结果:患者出院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4(平均18.2)个月.术后2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9.23±9.23,关节活动范围116.56°±12.8°,IKDC评分为88.74±8.74,与术前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脱位致多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案中,Ⅰ期关节镜下行ACL和PCL重建术,并使用带线锚钉修补MCL断端,患者受到的损伤小,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恢复佳,通过进一步的康复理疗,关节粘连发生率较低,可得到相对满意的近期疗效,此方法值得临床参考并借鉴.

  • 单束和双束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对比: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

    作者:袁思捷;陈鹏;田京

    目的 研究单束和双束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疗效之间的差异.方法 利用网络对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ails,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搜索,纳入对比单束和双束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疗效的临床研究.研究的质量利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表进行评价.利用RevMan 5.2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算比值比(OR)和均差(MD),同时进行I2检验评价meta分析的异质性.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束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IKDC (P=0.04),Tegner(P=0.02)和Lysholm (P=0.02)评分明显高于单束重建术.双束重建术的胫骨前后移动度与单束重建术比较存在异质性.结论 双束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在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的疗效上优于单束重建术,而双束重建术能否全面取代单束重建术仍然有待更深入长远的临床研究来证明.

  • 膝内翻骨关节炎伴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同期治疗

    作者:刘丙立;王雪;戴士峰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 osteotomy,HTO)结合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ligament,PCL)重建治疗单间室骨性关节炎伴PCL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4年6月,采用HTO结合PCL重建治疗11例单间室骨性关节炎伴PCL损伤患者.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43~55岁,平均50.3岁.11例均有外伤史,病程3~5年,平均3.7年.术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54.73±8.60)分,Lysholm评分为(56.91±4.51)分,KT-1000检测为(5.71±1.13) mm,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为(125.21±4.77)°.术前摄双下肢全长正位X线片测量股胫角(femoral tibia angle,FTA)为(184.82±2.40)°,摄患膝正侧位X线片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为(7.18±1.17)°.结果 术后1例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经常规换药后愈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7个月.患者截骨端均于6个月内达骨性愈合,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发生.术后患膝内翻畸形均得到不同程度矫正,无关节不稳症状发生,膝内侧负重位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12个月FTA为(176.64±1.96)°,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为(88.27±4.76)分、KT-1000检测为(3.18±0.87)mm、Lyholm评分为(86.45±2.3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ROM为(124.63±2.98)°、胫骨平台后倾角为(7.91±1.3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O结合PCL同期重建治疗单间室骨性关节炎伴PCL损伤,通过选择合适截骨线位置,采用合理的植骨技术,可不改变胫骨平台后倾角,同时恢复下肢良好机械力线和关节稳定性,近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四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疗效观察

    作者:孔颖;张元民;赵晓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4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并获随访1年以上的32例PCL断裂患者临床资料.男24例,女8例;年龄20~53岁,平均35.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运动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病程1周~2年,中位病程6.3周.单纯PCL断裂9例;复合韧带损伤23例,其中合并前交叉韧带断裂10例,后外侧复合体损伤11例,后内侧复合体损伤2例.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53.8±7.1)分,根据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级标准,C级10例、D级22例.取同侧自体腘绳肌腱于关节镜下重建PCL,股骨端纽扣钢板悬吊固定,胫骨端生物界面螺钉固定,清理残端漂浮物,保留结构稳定的连续性韧带残端.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4个月.术后患者膝关节不稳症状均消失,胫骨结节塌陷征及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至正常范围.Lysholm评分为(92.3士2.0)分,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2,P=0.00).根据IKDC评级标准,A级26例、B级6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7,P=0.00). 结论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4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PCL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的优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新型全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重建PCL的试验研究

    作者:陈刚;李箭;付维力;唐新;李棋

    目的 设计新型全关节镜下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PCL)胫骨侧开槽器及手术流程.方法 设计制作全新的、适合全镜下操作的胫骨Inlay技术重建PCL的胫骨侧开槽器及配套设备,在6例尸体标本上进行试验研究,探索标准操作流程,对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和影像学研究,对器械设计和手术流程进行优化.结果 成功设计并制作出包含3部件的胫骨侧开槽器;器械使用简便,手术操作可行,所有操作在平均78.5 min内完成;力学测试证明移植物固定牢靠,膝关节初始稳定性良好;影像学检查提示骨块位置良好,移植物走行正常.结论 全新设计的全镜下Inlay重建PCL胫骨端开槽器及手术流程操作简单可行,器械设计还可进一步优化.

  • 快速康复在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汪丁一;俸志斌;冯正印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在因运动或交通伤而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因运动或交通伤而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60例进行观察,其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1.2±1.3)岁.应用快速康复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传统康复治疗的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天、4周、8周、12周时VAS评分、ROM角、Lysholm评分、IKDC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及指导,快速康复治疗组对比传统康复治疗组在随访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在因运动或交通伤而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治疗安全可行,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早日回归社会活动.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