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清热凉血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钰;韩易言;李京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化瘀方联合西药辨证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方法]对100例住院患者使用清热凉血化瘀方(赤芍15g,丹参、葛根各10g,黄芪15g,茯苓10g,茵陈10g,栀子5g,生地9g)1剂/d,水煎500mL,早晚分服;肝细胞生长素4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肌肉2次/d,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静滴.[结果]显效65,有效25,无效12例,总有效率88.00%.[结论]清热凉血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靳镝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6月,辽宁省抚顺市传染病医院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9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试验组接受血浆置换联合常规内科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尿素氮(BUN)水平均改善,且试验组TBIL、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T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可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生化指标改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脏功能恢复.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俊义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观察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 (HBV-DNA)转阴数逐渐增加,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地抑制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使黄疸快速消退,提高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

  • 前列地尔注射液与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效果研究

    作者:雷创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与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及血浆置换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后1周指标的反弹情况以及入院治疗1个月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浆置换后1周指标反弹情况低于对照组,入院治疗1个月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减少血浆置换后短期内指标反弹并提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中医护理

    作者:刘建华

    慢性重型肝炎是肝炎中严重的一个类型,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大量肝细胞坏死而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黄疸、肝性脑病、门脉高压、腹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肝功能失代偿状态,终发生肝、肾功能衰竭.

  • 陈定潜辨治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经验

    作者:叶庆;李继科;高峰;毛创杰;段萌;曾义岚;温贤敏;陈定潜

    陈定潜老师多年临床观察表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多为"阴黄",病机是肝郁湿阻脾困,宜采用疏肝通络、醒脾除湿法,方药为肝脾疏络饮,治疗中应注意时时顾护脾胃;1例在两次人工肝治疗后无效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通过此法治疗而基本痊愈.

  •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道洁;刘英;李卓;严艳;殷继明;郝娃;牛京勤;刘芳;孟庆华;谢贤春;李辉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1082、-819和-592位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法(PCR-SSP)检测9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CSH)、4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223例慢性HBV携带者(ASC)和267例自限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基因组DNA 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3个位点-1082、-819、-592的基因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10-1082、-819、-592在慢性重型肝炎组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82基因AA型在CSH中的检出频率显著高于ASC(χ2=13.314,P=0.001)及自限性感染者(χ2=13.545,P=0.000);(2)-592基因AC、CC型在CSH中的检出频率显著高于CHB(χ2=15.970,P=0.000;χ2=20.414,P=0.000)、ASC(χ2=21.283,P=0.000;χ2=28.309,P=0.000)及自限性感染者(χ2=17.047,P=0.000;χ2=16.528,P=0.000);(3)-819基因TC型在CSH中的检出频率显著高于CHB(χ2=58.961,P=0.000)、ASC(χ2=53.255,P=0.001)及自限性感染者(χ2=39.616,P=0.001),提示-1082基因AA型,-592基因AC、CC型及-819基因TC型与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有关,说明-1082AA,-592CC、AC及-819TC基因携带者患慢性重型肝炎风险相对较大.结论 IL-10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所致肝病的肝损害进展和重型肝炎的发生可能有关.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钟基大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中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40例,随机分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恩替卡韦0.5 mg,口服,1次/d,连续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乙肝病毒标志物、HBV-DNA定量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人数18例,无效2例,对照组总有效人数10例,10例无效,治疗组总有效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4周后治疗组血清SB、AST、PTA、AKP、γ-GT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P<0.01、P<0.05、P<0.05).HBV-DNA 2周后下降明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BV-DNA 9例转阴,4周后15例转阴,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具有明显的抑制HBV复制、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可以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低血糖与能量代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相关性

    作者:于红卫;孟庆华;张汾燕;李娟;王金环;段忠辉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以2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低血糖患者和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间接测热法,使用CCM-D营养代谢测定系统测定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REE)、呼吸商(RQ)及糖、脂肪、蛋白质三种营养底物的氧化率;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C肽、皮质醇水平.结果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REE为(1 397.1±452.6)kJ/d,显著低于静息能量消耗预计值(1 532.7 ±277.9)kJ/d(P=0.033);糖氧化率和RQ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8.5%vs.56.9%,P=0.002;0.78 ±0.06 vs.0.86±0.04,P=0.000),脂肪氧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8.8% vs.20.1%,P=0.000).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糖氧化率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45,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血清IGF-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1.9±2.6)ng/ml vs.(159.8±35.7)ng/ml,P=0.000],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2±10.9)μIU/ml vs.(10.6±7.3)μIU/ml,P=0.034].结论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与血清IGF-1、胰岛素水平密切相关,且空腹血糖水平与糖的氧化利用率呈正相关.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阳;石银华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 CSHB)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33例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转氨酶( ALT)、胆红素( TBIL)、凝血功能( PTA)及乙肝病毒载量( HBV DNA)恢复情况。结果:经3~4周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及病毒载量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5.76%(25/33),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6.67%(14/30)。结论:恩替卡韦在早期慢性重型乙肝肝炎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赵灿

    目的:分析给予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复方甘草酸苷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Ⅳ型胶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VB-DNA转阴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9.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肝纤维化程度,促使病毒转阴,且用药安全性高.

  •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大量血浆置换时血钙、甲状旁腺素和骨钙素的变化

    作者:高蕾;许家璋;余卫平;隋云华;邱红;盛云峰

    目的观察人工肝大量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时患者血中钙离子(Ca2+)、总钙(TCA)、甲状旁腺素(PTH)和骨钙素(BG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日本产KM8800型人工肝血液净化装置为2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共36治疗次,每次置换同型冰冻血浆3000ml,比较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1h血中Ca2+、TCA、PTH和BGP的变化.同时,随机抽取体检正常者与置换治疗用血浆标本各10份作相应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即刻Ca2+和TCA浓度明显降低(P<0.01),PT和BGP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1 h血清中除BGP外,Ca2+、TCA、PTH已基本恢复,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与体检正常者比较,患者治疗前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置换治疗用血浆中Ca2+和TCA浓度极其减少(P<0.01),PTH和BGP无差异(P>0.05).结论大量血浆置换可造成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发生低钙血症,这可通过患者体内PTH和BGP的调节作用短期内自行纠正.治疗中和治疗后应注意监控,以提高疗法的安全性.

  • 血浆置换治疗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中的疗效探讨

    作者:贺碧英;龚作炯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患者的血清炎性介质及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 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治疗的CSHB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入组患者实施PE结合临床的综合治疗方式,其中每次置换3L同型新鲜的冰冻血浆.比较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指标、肝功能指标.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45例,平均年龄为42.3岁,治疗后患者的炎性指标包括CRP(28.5±11.3 mg/L vs.20.4±14.3 mg/L;t=3.613,P<0.001)、TNF-α (275.4±50.9 vs.181.0±39.0;t=8.765,P<0.001)、IL-6(351.9±41.5 pg/mL vs.252.9±34.8 pg/mL;t=12.262,P<0.001)、IL-8 (665.9±84.6 pg/mL vx 458.4±86.4 pg/mL;t=11.513,P<0.00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入组患者治疗后的胆固醇(TCh) (2.1±0.3 mmol/L vs 2.5±0.8mmol/L;t=3.141,P<0.001)、胆碱酯酶活力(CHE) (2635.9±984.6 U/mL vs 3448.4±566.3 U/mL;t=5.442,P<0.001)、白蛋白(Alb) (28.6±3.5 g/L vs.31.2±2.7 g/L;t=8.753,P<0.001)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PT (34.6±6.7 vs.26.6±4.3;t=6.741,P<0.001)、丙氨酸转氨酶(ALT) (82.0±5.7 IU/LvS.55.9±5.0 IU/L;t=16.531,P<0.001)、天门冬氨酸氮基转移酶(AST) (80.0±3.1 IU/L vs.53.4±2.4IU/L;t=15.563,P<0.001)、总胆红素(TBIL)(15.7±0.82 mmol/L vs.13.4±1.3 mmol/L;t=10.326,P<0.001)显著低于治疗前. 结论 PE治疗能够显著改善CSHB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机体炎症状况.

  • 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浆蛋白质组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欧强;殷科珊;彭霞;陈良;张丽军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血浆置换(PE)治疗前后的血浆蛋白质组变化,为研究PE治疗重型肝炎的作用机制及寻找治疗靶标提供新的线索. 方法 收集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PE前后血浆各15份,去除血浆中高丰度蛋白质.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构建两组研究对象血浆蛋白2-DE图谱,经Image Master差异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寻找差异蛋白质点.用电喷霉离子串联质谱(ESI-MS/MS)对重要的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结果 经过样品预处理后,血浆中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IgG等高丰度蛋白质含量明显减少,低丰度蛋白得到较好的富集.PE前组蛋白质点297个,PE后组蛋白质点305个,筛选出3倍以上的差异蛋白质点15个,鉴定了5个差异蛋白质,其中在PE后血浆中上调的蛋白质有补体因子B(Complement factor B precursor,CFB,点1)、CD5 antigen-like蛋白(CD5 antigen-1ike precursor,点2)、纤维蛋白原B链(Fibrinogen beta chain precursor,FGB,点3)、触珠蛋白(Haptoglobin precursor,点4),下调的蛋白质有载脂蛋白E(Apo-E,点5).结论 鉴定了5个PE治疗前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表达的改变提示PE可以干预机体脂蛋白代谢、蛋白质分解合成代谢,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补体旁路活化途径等.深入研究这些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对于进一步揭示PE的治疗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重型肝炎中骨桥蛋白与IL-1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崔光莹;康垒;陈佳宁;王海;鲁伟;刁宏燕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骨桥蛋白(OPN)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于2009-2010年期间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住院的乙型肝炎引起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7 ~ 65岁,中位数为39岁.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名,女20名,年龄25 ~ 55岁,中位数35岁.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OPN及血清中IL-17的水平.并应用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暴发性肝炎模型,分析外周血及肝脏中OPN和IL-17的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ConA刺激的基础上,添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或anti-TNF-α培养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检测OPN和IL-17的水平.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OPN与IL-17之间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IL-17和骨桥蛋白的水平[ (42.4±12.9) pg/ml和(1460.1±523.1) ng/ml]高于健康对照组[(10.6±4.8)pg/ml和(472.8 ±67.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7和3.570,P均<0.05).小鼠肝炎模型中,ConA注射后6h,外周血中的OPN即达到高峰,在12 h后OPN水平回落;而IL-17在24h内逐渐升高.注射后6h,肝脏组织中的OPN水平有一小的下降后逐渐升高并在12 h达到高峰;IL-17在ConA注射后6h达到高峰.慢性重型乙肝患者中骨桥蛋白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2 =0.582,P=0.026),TNF-a增加淋巴细胞对骨桥蛋白的分泌(P<0.05).结论 重型肝炎发生与骨桥蛋白和IL-17的表达水平有关,骨桥蛋白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TNF-α能促进淋巴细胞产生骨桥蛋白.

  •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前C/BCP区突变基因分析

    作者:李梵;徐东平;李晓东;任晓强;许智慧;邹正升;貌盼勇;陈国凤;张玲霞

    目的 分析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重乙肝)患者HBVDNA前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前C/BCP)区突变特点与意义.方法 收集87例慢重乙肝和196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提取HBV DNA,用巢式PCR扩增HBV DNA前C/BCP区基因,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用NBI软件比对结果,重点分析G1896、G1862、G1899、A1762、G1764、T1753 6个位点突变.结果 慢重乙肝组和慢乙肝组6个位点突变全阴率分别为3.4%和28.1%(P<0.01);慢重乙肝组在其中5个位点上的突变检出率显著高于慢乙肝组.此外,慢重乙肝组和慢乙肝组≥三联突变检出率分别为56.3%和35.2%(P<0.01),≥四联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5.3%和8.7%(P<0.01),插入/缺失突变检出率分别为10.3%和1.0%(P<0.01).结论 HBV DNA前C/BCP区基因突变发生频率的增加与慢乙肝发生重症化相关,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突变的意义将有助于认识慢乙肝重症化的发生机制.

  •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胡爱荣;蒋素文;应豪

    的警惕.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姜杰;王慧;吴淑娟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功能损害严重,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恩替卡韦是新一代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具有良好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部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较高,通过抑制HBV复制,可以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及阻断发病过程,预防病情反复,促进恢复.

  • 维生素D结合蛋白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朱增红

    目的:探讨维生素D结合蛋白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6例经确诊为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测定结果发现肝炎组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含量为(17+8)ng/ml明显低于健康组的(26+5)n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维生素D结合蛋白含量的检测可作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重要诊断标记。

  • 膦甲酸钠苦参联合治疗慢性重型乙肝临床研究

    作者:彭孟华;谭超

    目的 了解辟甲酸钠(可耐),苦参联合应用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是否提高生存率.方法 对78例血清定量阳性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随机抽取分为常规综合治疗组3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45.6±20.5)岁;磷甲酸钠苦参治疗组4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51.4±20.7)岁,2组临床资料相仿,P>0.05,具有可比性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上予以磷甲酸钠.苦参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膦甲酸钠苦参治疗组HBV-DNA阴转率25%,HBeAg~转率为45%,临床有效率为72.5%,对照组HBV-DNA转率为7.89%;HBeAg阴转率为21.10%,临床有效率为42.10%.结论 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应用膦甲酸钠加苦参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18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