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交试验法优选棘茎木皂苷提取工艺及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雨旷;苏娟

    目的 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棘茎楤木皂苷提取工艺及抗炎镇痛作用药理实验.方法 利用简便常用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棘茎楤木根皮总皂苷提取工艺,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等急性炎症动物模型及疼痛模型,观察棘茎楤木皂苷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正交试验优选出棘茎楤木皂苷提取工艺为:10 倍量95% 的乙醇回流提取3 次,每次0.5 h;药理实验初步表明棘茎楤木皂苷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结论 棘茎楤木皂苷含量较高,可以开发成治疗风湿疾病的医药中间体.

  • 武靴藤中皂苷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作者:张新勇;霍立茹;刘丽芳;王宇新

    目的 对我国广西的萝藦科武靴藤属植物武靴藤Gymnema sylvestre 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低压柱色谱和反相中压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9 个化合物,其中4 个皂苷前文已发表.其余5 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和理化常数测定为3 个皂苷和2 个皂苷元,分别是12- 异丁烯基-3-O-β-D- 吡喃葡萄糖(1 → 6)-β-D- 吡喃葡萄糖-28-O-β-D- 吡喃葡萄糖- 齐墩果酸酯[12-isobutylene-3-O-β-D-glucopyranosyl(1 → 6)-β-D-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1],12- 异丁烯基-3-O-β-D- 吡喃葡萄糖(1 → 6)-β-D- 吡喃葡萄糖-28-O-β-D-吡喃葡萄糖(1 → 6)-β-D- 吡喃葡萄糖- 齐墩果酸酯[12-isobutylene-3-O-β-D-glucopyranosyl(1 → 6)-β-Dglucopyranosyloleanol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1 → 6) -β-D-glucopyranosyl ester,2],12- 异丁烯基-3-O-β-D- 吡喃葡萄糖(1 → 6)-β-D- 吡喃葡萄糖(1 → 6)吡喃木糖-28-O-β-D- 吡喃葡萄糖- 齐墩果酸酯[12-isobutylene-3-O-β-D-glucopyranosyl(1 → 6)-β-D-glucopyranosyl(1 → 6)-β-D-xylopyranosyl oleanolicacid 28-O-β-D- glucopyranosyl ester,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4)和长刺皂苷元(longispinogenin,5).结论 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原植物中分离得到.

  • 三七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和含量测定研究

    作者:惠秋沙

    近年来对三七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较多,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本文就这些提取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做一综述,对三七的提取方法和含量测定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

  •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葡糖胺聚糖的二糖组成及皂苷对其影响

    作者:李蓓佳;徐杰;郭爽;王玉明;李兆杰;薛长湖

    目的 分析皂苷对乳清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NAFLD)大鼠血清糖胺聚糖含量及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CS/HA)二糖组成的影响,筛选大鼠肝病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 对NAFLD模型组大鼠分别喂食海参皂苷(Scc)、脱硫皂苷(Ds)、皂苷苷元(Ag)及海星皂苷(Sfc),离心层析分离纯化血清糖胺聚糖,硫酸咔唑法测定糖胺聚糖含量.糖胺聚糖酶解后2-氨基吖啶酮(AMAC)衍生,反相液相色谱检测二糖组成及相对含量. 结果 六组血清样本中,正常组总糖胺聚糖含量低,NAFLD组、海参皂苷组、脱硫皂苷组、皂苷苷元组和海星皂苷组血清总糖胺聚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8.4%、23.2%、16.8%、21.0%、21.5%.分析二糖组成,0SCS在正常组高(60.8%),模型组仅为21.0% (P<0.001).四组皂苷组0SCS高于模型组,且皂苷苷元组高(52.7%).4SCS在对照组中低(28%),模型组为68% (P<0.001). 结论 OSCS和4SCS可能是NAFLD标志物.海参皂苷(Scc)、脱硫皂苷(Ds)、皂苷苷元(Ag)及海星皂苷(Sfc)可治疗脂肪肝.

  • 皂苷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陈方;宋海峰

    皂苷(Saponins)是固醇或三萜类化合物的低聚配糖体总称.它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以及某些海洋生物中.根据皂苷元的结构可分为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两大类.

  • 林下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钟方丽;刘金平;卢丹;李平亚

    目的 对林下参 Panax ginseng 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及制备HPLC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 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林下参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并鉴定为20(S)-人参皂苷Rg3(Ⅰ)、20(S)-人参皂苷Rh1(Ⅱ)、20(R)-人参皂苷Rh,(Ⅲ)、20(S)-人参皂苷Rg2(Ⅳ)、20(S)-人参皂苷Rh2(Ⅴ)、人参皂苷Rbs(Ⅵ)、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Ⅶ)、5,6-二氢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Ⅷ)、β-胡萝卜苷(Ⅸ)、β-谷甾醇(Ⅹ).结论 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林下参中分离得到.

  • 油茶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罗永明;李斌;谢一辉

    油茶Camelloa oleifera Aberl系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1].文献曾报道油茶籽榨油后的渣滓(俗称油茶枯饼)中含有皂苷、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但至今未见到任何油茶枯饼中单体分离的研究报道[2].

  • 四季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廖立平;毕志明;李萍;解军波

    四季青为冬青科植物冬青Ilex purpurea Has-sk.的干燥叶,味苦、梁,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收敛生肌、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肺炎、急性咽喉炎症、痢疾、胆道感染、外治烧伤、下肢溃疡、皮炎、湿疹、手脚皲裂等[1].其主要含有机酚酸、三萜及其皂苷、鞣质、黄酮苷、糖类及挥发油等[2].

  • 玉米须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Ⅰ)

    作者:任顺成;丁霄霖

    玉米须Zea mays L.为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的花柱和柱头,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挥发油、皂苷、生物碱、黄酮类、多聚戊糖、尿囊素、有机酸等.

  • 黄花败酱化学成分

    作者:姜泓;初正云;王虹霞;李琳;刘云峰

    目的自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Fisch.的全草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合物.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UV,IR,HRMS,ESI-MS,1H-NMR,13C-NMR,FGCOSY,DEPT,FGHMQC,FGHMBC)鉴定化学结构.结果鉴定为齐墩果酸-3-O-β-D-葡萄吡喃糖基(1→3)-α-L-阿拉伯吡喃糖苷(3-O-β-D-glucopyranosyl-(1→3)-α-L-arabin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结论该化合物是一新的皂苷类化合物.

    关键词: 黄花败酱 皂苷
  • 薤白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程书彪;汪悦;张玉峰;王毅

    目的 研究薤白Allii Macrostemonis Bulbus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薤白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5β-螺甾-25(27)-烯-3β,12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1)、(25R)-5β-螺甾-3β,12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2)、5β-螺甾-25(27)-烯-2β,3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3).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薤白皂苷S,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三七茎叶皂苷酸水解产物中一个新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作者:曹家庆;符鹏;赵余庆

    目的 研究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皂苷水解转化产物的化学成分,以期发现新的苷元.方法 三七茎叶皂苷酸水解产物通过硅胶、凝胶及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经谱学方法鉴定.结果 从三七茎叶皂苷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S)-3-甲氧基-人参二醇(1)、20(E)-达玛烷-20(22)-烯-3β,12β,25-三醇(2)、20(R)-达玛烷-3β,6α,12β,20,25-五醇(3)、20(R)-达玛烷-3β,12β,20,25-四醇(4)、拟人参皂苷-F11苷元(5)、20(S)-人参二醇(6)、20(S)-原人参二醇(7).结论 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三七皂苷元MPD.

  • 乌拉尔甘草皂苷类成分研究

    作者:陶伟伟;段金廒;杨念云;李建萍;唐于平;严辉

    目的 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溶剂法和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测试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乌拉尔甘草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uralsaponin C(1)、uralsaponin D(2)、licorice-saponin A3 (3)、uralsaponin F (4)、22β-acetoxyl-glycyrrizin (5)、24-hydroxyl-licorice-saponin E2 (6)、licorice-saponin E2 (7)、licorice-saponin G2 (8)、22β-acetoxyl-glyrrhaldehyde (9)、3β-O-[β-D-glucuron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yl]-glycyrretol (10)、araboglycyrrhizin(11)、licorice-saponin J2 (12)、甘草酸(13)、单葡糖醛酸基甘草次酸(14).化合物1~14对3种人源肿瘤细胞MGC-803、SW620、SMMC-7721的半数抑制率(IC50)均大于100 μmol/L,化合物2、6~8、13的水解后苷元对3种人源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为18.3~41.6 μmol/L.结论 化合物14是一个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4对3种人源肿瘤细胞MGC-803、SW620、SMMC-7721均无显著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2、6~8、13水解后苷元细胞毒活性增强.

  • 兴安白头翁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孙辉;李茜;叶文才;赵守训;姚新生

    目的 研究毛莨科兴安白头翁Pulsatilla dahuric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对兴安白头翁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兴安白头翁根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是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Ⅰ)、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Ⅱ)、ciwujianoside C3(Ⅲ)、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Ⅳ)、3-O-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Ⅴ)、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Ⅵ)、6,7-二甲氧基香豆素(Ⅶ)、5,6,7-三甲氧基香豆素(Ⅷ)、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Ⅸ)、5,7-二甲氧基-6-羟基香豆素(Ⅹ)、(4S,5R)-4-羟基-5-羟甲基-呋喃-2-酮(Ⅺ).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金花茶叶皂苷类成分研究

    作者:苏琳;莫建光;韦英亮;陈秋虹;潘艳坤

    目的 研究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叶皂苷类成分.方法 利用超卢提取、大孔树脂富集以及制备色谱对金花茶叶水溶性部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IR等光谱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人参皂苷Rg1 (1)、人参皂苷F1(2)和人参皂苷F5 (3).结论 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人参皂苷,其中人参皂苷Rg1、F5为首次从山茶属中分离得到.金花茶为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药用植物,这些成分的分离鉴定对其进一步的活性研究、开发利用和推广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 武靴藤叶化学成分研究(Ⅰ)

    作者:张新勇;霍立茹;刘丽芳;许志强;王文娟

    目的 对产自我国广西的萝藦科武靴藤属植物武靴藤Gymnema sylvestre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低压柱色谱和反相中压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4个化合物为从原植物中分离得到,另外2个化合物为水解产物.经波谱解析和理化常数测定均为首次从武靴藤叶中分离得到,分别为3-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28-O-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酯[3-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1]、齐墩果酸型3-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1→6)-吡喃葡萄糖苷[oleanolic acid 3-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2]、长刺皂苷元-3-O-β-D-葡糖醛酸吡喃糖苷(longispinogenin 3-O-β-D-glucuronopyranoside,3)、21-苯甲酰基-长刺皂苷元-3-O-β-D-葡糖醛酸吡喃糖苷(21-β-benzoyl-longispinogenin3-O-β-D-glucuronopyranoside,4)、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5)和长刺皂苷元(longispinogenin,6).结论 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武靴藤中分离得到.

  • 贵州苗药吉祥草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徐旭;吴蓓;李艳;詹艳芝;温泉;谭婷;冯育林;钟国跃;杨世林

    目的 研究贵州苗药吉祥草Reineckia carnea中的皂苷类成分.方法 用95%乙醇提取,萃取后利用常规硅胶柱、大孔树脂、ODS C18、Sephadex LH-20及Pre-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HR-ESI-MS和核磁波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吉祥草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0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β,3β,16β,22S)-cholest-5-ene-1,3,16,22-tetrol-l,16-di-(β-D-glucopyranoside)(1)、(1β,3β,16β,22S)-cholest-5-ene-1,3,16,22-tetrol 1-[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6-(β-D-glucopyranoside) (2)、(20S,22R)-spirost-25(27)-en-1β,3β,4β,5β-tetraol-5-O-β-D-glucopyranoside (3)、kitigenin 5-O-β-D-glucopyranoside(4)、蜘蛛抱蛋苷A(5)、(17,20-S-trans)-5β-pregn-16-en-1β,3β-diol-20-one-1-O-β-D-xylopyranosyl-(1→2)-[α-L-rhamnop yranosyl]-3-O-α-L-rhamnop yranosi de (6)、薯蓣皂苷元-3-O-β-L-吡喃葡萄糖苷(7)、麦冬皂苷T(8)、prosaikogeninD(9)、柴胡皂苷b2 (10)结论 化合物3、5、8~10均为首次从吉祥草中分离得到,为进一步阐明和开发吉祥草中皂苷类成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短葶山麦冬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程志红;吴弢;余伯阳;徐珞珊

    短葶山麦冬为百合科山麦冬属植物短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Decn.)Bailey的干燥块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新增品种山麦冬的原植物之一[1].长期以来,在市场上尤其是在福建省泉州、惠安、仙游等地作为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 f.)Ker-Gawl.的替代品使用[2].国内外学者对该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报道甚少,仅有的文献集中在研究小组对其皂苷部分的研究上[2].

  • 刺五加注射液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谢湘林;刘宏雁;邹洪斌;刘凯;李晔;臧晓峰

    刺五加注射液为刺五加的茎叶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其主要成分为黄酮,也含有皂苷等其他成分.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大脑中动脉栓塞与人类缺血性中风比较类似,但关于刺五加注射液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脑缺血损伤的研究报道甚少,有的研究观察时间较短[1],本实验旨在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脑缺血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均匀设计法对酸枣仁镇静催眠有效组分的配伍研究

    作者:李陆;刘桂友;刘婧姝;杨奕;任利妍;乔卫

    目的 优选酸枣仁中3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主要有效组分(总皂苷、总黄酮、总生物碱)佳配伍.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及给药A~F组,观察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情况;采用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45 mg/kg)协同睡眠试验,以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为评价指标,筛选酸枣仁镇静催眠有效组分的佳配伍.对所得有效组分佳配伍的药效进行比较和验证实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药A、C、E组小鼠自主活动减少(P<0.05、0.01),C、D组小鼠站立次数略有减少(P<0.05).在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试验中,给药组C~F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B~F组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经多元统计分析,酸枣仁镇静催眠有效组分的佳配伍组合为总皂苷200mg/kg、总黄酮0 mg/kg、总生物碱20 mg/kg.结论 应用均匀设计与药效学相结合确定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方法是可行的.验证实验表明,酸枣仁有效组分的佳配伍组合可以达到与原药材相同的疗效.

548 条记录 7/28 页 « 12...45678910...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