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癌误诊一例分析

    作者:白振霞

    1病例
      患者男,45岁,主因晨起后突然左侧肢体偏瘫于2012年11月10日入院某院神经科,发病时患者神志清楚,无呕吐及头痛。入院查体,T36.5℃,P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mmHg,腰穿刺脑脊液检查正常,脑CT结果为大脑右侧额叶有低密度阴影,面积约1.1×1.8cm2,血生化检查正常,肺部X线检查因患者行动不便暂时没做。医嘱给予患者扩张血管、抗凝及保护脑神经药物应用,治疗18天后效果不佳,且患者发现双侧下颌部有一肿物,检查质硬,边界不清,活动性差,彩超结果为左侧下颌部淋巴结约2.6×1.5cm2,右侧淋巴结1.9×1.4cm2,患者补做肺部X线检查,发现左侧肺门部有一类圆形阴影,边缘有毛糙,又分3个分叶,考虑肺癌,进一步进行CT检查,结果为左侧肺门部有一大约3.6×4.8cm2的肿物,边缘不清,实质性病变,考虑为肺癌,进一步进行穿刺病理检查确诊为小细胞性肺癌,患者转入肿瘤科进行治疗。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例

    作者:王海;牛慧艳;张占强

    病例:患者男,43岁,主因双下肢麻木无力21月,加重2月于2012-04-18入院。患者2010年7月无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以踝部以下麻木为主,呈持续性,走路时有踩棉花感,无腰痛及尿便障碍,不伴头晕、耳鸣。2011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查肌电图(2011-07-21河南省人民医院):双下肢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双下肢SEP潜伏时明显延长,波形分化不好;双上肢MEP正常,双下肢MEP:皮层潜伏时长。诊断为“亚急性联合变性”,予营养神经治疗1月余,症状有明显缓解,出院时能正常行走。但双足仍有麻木不适,后自行停药。2011年2月再次出现双侧大腿中部以下麻木不适,伴刺痛感,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平地能走10米左右,无尿便障碍。既往长期饮酒20余年,每天饮白酒80-100g,长期不进早餐,饮酒后进食少量食物。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流利,高级皮层功能正常。眼动正常,口角不歪,伸舌居中。双上肢肌力、感觉正常,腱反射亢进,霍夫曼征阳性。双下肢近端肌力大致正常,右侧下肢远端肌力约2级,左侧远端下肢肌力约3级,肌张力降低,膝腱及跟腱反射减弱,双膝以下袜套样感觉减退,双下肢振动觉减退,远端明显,双侧腹直肌反射活跃,双侧巴宾斯基征未引出。辅助检查:叶酸4.82ng/ml↑、维生素B12545.10pg/ml(补充后测量)。血糖、血脂及肾功能正常,肝功能指标正常,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细胞总数8×10^6/L↑、脑脊液蛋34.5mg/L↑、脑脊液IgG测定9.44mg/dl↑(脑脊液)涂片未查见癌细胞;胃镜示萎缩性胃炎。腰椎MRI常规平扫+增强示终丝脂肪瘤可能性大;下肢动静脉超声未见明显异常;颈胸椎MRI常规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予以叶酸、维生素B1、B12等营养神经及改善循环治疗1月,出院时双下肢肌力远端5-级,双侧踝以上12cm以下痛觉减退,双足音叉振动觉减退。

  • 珍珠决明汤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观察

    作者:柯彤

    笔者用自拟珍珠决明汤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均符合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头痛呈发作性,表现为一侧、双侧或全部头部搏动性胀痛;多因劳累、精神紧张或月经来潮等诱发;发作时常伴有自主神经症状;脑电图、脑CT、脑脊液检查均正常,排除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肿瘤、脑寄生虫病等其它疾病所致的头痛;TCD 检查:头痛前期呈低血容量型,头痛期呈高血容量型.女性排除妊娠、哺乳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18-65岁,平均36.8岁;病程5月-10年,平均3.8年.对照组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19-63岁,平均36.5岁;病程6月-10年,平均3.9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37例症状性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萍

    目的 归纳总结37例症状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37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清、脑脊液检查和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 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阿-罗瞳孔更少见,脑脊液白细胞数(83.8%)、蛋白质(86.5%)升高,氯离子无特异性,治疗后,22例(59.5%)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6例(16.2%)症状基本消失,3例(8.1%)患者血清RPR复查转阴,8例(21.6%)症状缓解不明显,4例(10.8%)死亡.结论 高危人群进一步筛查脑脊液抗体试验(RPR)、梅毒螺旋体凝集试验(TPHA),对本病早期诊断有积极意义.疑似病例可予以诊断性治疗.神经性梅毒神经损伤多为不可逆损伤,治疗效果一般.

  • 蛛网膜下腔再出血脑积水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全胜

    1 临床资料例1, 患者女,68岁,退休干部.于2002年9月13日以头痛、呕吐4天就诊,查脑膜刺激征阳性,脑CT表现不明显而又行脑脊液检查见均匀血性,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以止血芳酸、甘露醇、尼莫地平等治疗25天,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出院.出院时叮嘱患者及家人,一周后去上级医院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决定是否手术.

305 条记录 16/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