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布氏菌性心内膜炎六例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罗玲;周宝桐;王焕玲;窦洪涛;李太生

    目的 分析布氏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布氏菌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分析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信息.结果 211例血培养生长布氏菌的患者中,6例诊断为布氏菌性心内膜炎,发生率为2.8%.此6例患者中5例为男性,年龄25~ 55岁,均有牛、羊等动物接触史.所有患者均发热,3例伴关节疼痛;4例患者累及主动脉瓣,其中2例患者入院时出现重度主动脉关闭不全,并伴有心功能不全.6例患者布氏菌血清凝集试验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均接受抗菌药物长程治疗.接受瓣膜置换术患者4例,其中3例患者均存活,恢复良好,1例患者失访.6例患者中4例在继续随访,2例失访.结论 布氏菌性心内膜炎常累及主动脉瓣,易引起心功能不全.早期有效的抗菌治疗联合瓣膜置换手术是有限的治疗措施.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析

    作者:李坑;张富恩;王爱萍;朱光发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住院治疗的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303例临床确诊IE患者,男211例,女92例,年龄(43±16)岁.IE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85.5%)和心脏杂音(62.4%).基础心脏疾病所占比例高的是先天性心脏病(33.3%),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3.5%)次之.303例患者中274例(90.4%)发现赘生物.链球菌属(44.2%)是IE的主要致病菌,葡萄球菌(28.9%)位居第二,革兰阴性菌(7.7%)分布呈多样性.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100.0%)和利奈唑胺(97.7%)保持良好的敏感性.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导致IE的主要基础心脏疾病.链球菌属依然是IE常见的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保持良好的敏感性.

  • 感染性心内膜炎7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焕玲;盛瑞媛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自1988年1月~2000年5月间确诊的70例IE临床特点.结果 (1)8例(11.4%)为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62例(88.6%)为自然瓣膜心内膜炎(NVE);57例(91.9%)NVE病人存在各种基础心脏病,其中先天性心血管畸形(22例,38.6%)常见,其次为特发性二尖瓣脱垂(18例,31.6%)和风湿性心脏病(12例,21.1%).(2)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00%)、贫血(40例,57.1%)和栓塞(33例,47.1%).(3)60%(42例)病例细菌培养阳性,23例致病菌为链球菌.(4)39/51例IE经过单纯抗感染治疗痊愈,17/19例经过抗感染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愈.死亡14例,其中包括5例PVE和2例起搏器植入术后IE;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死亡原因(9/14).结论 IE常见的基础心脏病前3位是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二尖瓣脱垂和风湿性心脏病.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者应想到心内膜炎的可能,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IE的诊断.PVE、起搏器植入术后合并IE以及并发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则预后不良.

  • 尸检首诊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病理特点

    作者:贾瑶;方芳;王华

    目的 总结临床漏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点,分析临床漏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1-2016年北京医院临床漏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的尸检病理特点,对比分析临床漏诊病例(15例)与临床诊断病例(29例)之间临床表现的异同.结果 临床漏诊病例尸检发现左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更为常见(14/15,93.3%),动脉系统栓塞常见(10/15,66.7%),多合并肺炎(9/15,60.0%)、恶性肿瘤(7/15,46.7%)或肾盂肾炎(6/15,40.0%).与临床诊断病例相比,临床漏诊病例年龄更大[(64.0±21.2)岁比(50.8±18.3)岁,t=-2.15,P=0.037]、合并恶性肿瘤、深静脉置管比例更高[7/15(46.7%)比1/29(3.4%)和5/15(33.3%)比0/29(0)],出现发热及新发的心脏杂音或原有心脏杂音变化的比例较低[11/15(73.7%)比28/29(96.9%),0/15(0)比15/29(51.7%)]、行超声心动图及血培养的比例较低[5/15(33.3%)比27/29(93.1%),4/15(26.7%)比27/29 (93.1%)],超声心动图及血培养的阳性率均较低[0/15(0)比27/29 (93.1%),1/15(6.7%)比15/29(55.6%)].结论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人群出现栓塞、发热等事件时,即使缺乏心脏杂音等症状体征,亦应充分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时规范的进行超声心动图及血培养检查是避免漏诊的关键.

  • 早期手术对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长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辉;张抒扬;田庄;郭立琳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对左心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2002-2012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左心自体瓣膜IE患者共239例.采用倾向评分对早期手术组及传统治疗组进行匹配.结果 70例(29.3%)行早期手术,169例(70.7%)接受传统治疗.中位随访时间2年.早期手术组IE相关病死率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10.0%比23.1%,P=0.02).对58对倾向评分匹配队列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早期手术组未发生IE相关死亡的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P=0.027).回归分析显示,早期手术是降低IE相关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HR0.286,95% CI0.092 ~0.893,P=0.031),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HR4.044,95% CI1.318 ~ 12.407,P=0.015)和未控制的感染(HR 52.064,95% CI 10.996 ~247.194,P<0.001)是IE相关死亡增加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早期手术与传统治疗相比,可显著改善左心自体瓣膜IE患者的长期预后.心功能不全和未控制的感染则是增加IE死亡的危险因素.

  •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

    作者:贾国葆;吴建胜;黄庆科;陈民新

    急性胰腺炎(AP)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尚无单一的血浆指标能准确地早期预示胰腺感染性坏死及精确地预测疾病严重程度,常用于AP分期的血浆指标是C反应蛋白(CRP),但不能用于区别细菌性与其他类型的炎症,且在AP早期其水平并不升高.而降钙素原(PCT)作为一种新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严重细菌感染指标,在炎症早期较CRP出现要早,更能准确预测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是否发展为器官衰竭.我们对81例AP患者的血浆PCT和CRP进行检测,并结合AP的CT分级、感染程度、病因,探讨其在AP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王静;李美晔;尹朝晖;邢万佳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差异,为其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济南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13例,其中2型糖尿病并肝脓肿34例,非糖尿病并肝脓肿7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法及预后等。结果糖尿病组年龄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两组男性均多于女性;糖尿病组腹痛、肝区压痛发生率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中性粒细胞比值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血糖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血清白蛋白、血小板计数、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钠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两组患者肝脓肿病灶均好发于肝右叶,单发多见,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见的合并疾病为胆道疾病(包括各类胆囊、胆管结石及炎症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两组间脓液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肝脓肿,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不明显,易导致漏诊及误诊,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有效的降糖治疗、足量抗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控制感染、及时脓液穿刺引流是有效治疗方法。

  • 感染性心内膜炎36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鹏;卢静海;王贺玲;于丽天;谭慧琼;熊长明;杨跃进

    目的 探讨近7年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征、基础心脏病及致病微生物特点及变迁.方法 对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5年至2012年住院治疗的IE患者3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其基础病因、致病微生物分布及临床转归情况.并对不同亚组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基础病因中风湿性心脏病占6.8% (25/368),先天性心脏病占31.8%(117/368),心脏手术或介入检查及治疗术后被视为独立群组,占22.8%(84/368),无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占14.1%(52/368).血培养阳性率为46.2%(170/368),其中草绿色链球菌仍然是常见的致病菌占27.6%(47/170),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5.9%(27/170).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后心内膜炎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占26.7%(12/45).临床表现常见有发热(81.3%,299/368)和心脏杂音(78.2%,288/368).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并发症(87.8%,323/368),其次为栓塞并发症(16.0%).298例(80.9%)的患者超声心动图呈现阳性发现,其中211例发现赘生物,与术中及病理发现吻合率高.住院病死率为6.7%,死亡及未愈者普遍表现为药物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及菌血症.亚组对照结果发现2009年后发病的IE亚组基础病因中外科及介入术后IE明显多于2009年前亚组(27.5%比19.2%).人工瓣膜IE中葡萄球菌(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明显高于自体瓣膜组(44.4%比19.8%).结论 IE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近年来发生了变化,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手术治疗后的比例明显升高,基础心脏病中风湿性心脏病所占比例呈进一步下降趋势,人工瓣膜IE致病菌中葡萄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明显高于自体瓣膜IE.IE血培养阳性率低,超声心动图阳性表现成为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住院期间死亡患者多为内科治疗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或脓毒血症病例,尽早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策略.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7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李莉;王红月;宋来凤;唐颖;赵然旭;赵红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发病特点,了解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先心病类型及临床诊疗情况.方法 收集1998至2009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理学确诊的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及病理学表现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符合率.结果 1998至2009年病理学诊断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74例,占同期所有外科矫治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33.6%(74/220).患者平均年龄(32.8±13.8)岁.在未矫治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常见的先心病类型为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占52.2%(35/67),患者年龄(37.5±12.5)岁,高于其他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年龄[(30.0±16.6)岁,P=0.017].感染主要位于左侧房室瓣或大动脉瓣(83.8%,62/74),主动脉瓣是受累多的部位,其中单独受累47例(75.8%,47/62).74例患者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诊断率为66.3%(49/74).29.7%的患者行血培养(22/74),阳性率为59.1%(13/22),其中草绿色链球菌占53.9% (7/13).53例患者手术前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1.7%(53/74).手术病死率为2.7%(2/74).结论 先心病成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首要基础疾病,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是为常见的易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先天畸形.患者血培养率和血培养阳性率低是本组病例的特点,但通过临床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发现应用中国试行的诊断标准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阳性率.

  • 感染性心内膜炎205例诊断析评

    作者:饶希;吕晓菊;王晓辉

    目的 评析Duke标准和试行标准对中国人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诊断的价值.方法 以Duke标准和中国试行标准对2004-2008年我院收治的205例临床诊断为IE及其中经病理证实的97例IE进行诊断评估,并比较两种标准对I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205例IE患者中,连续2次或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并为相同致病菌13例(6.3%),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183例(89.3%);97例经病理证实病例中,连续2次或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并为相同致病菌6例(6.2%),89例(91.8%)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97例经病理证实病例中按Duke标准44例(45.5%)被确诊为IE.按中国试行标准,86例(88.7%)被确诊为IE,其中42例(43.3%)符合心内膜受累超声心动图征象加2项次要临床指标.97例经病理证实病例对Duke标准和中国试行标准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45.5%和88.7%(P<0.05),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5.7%(P>0.05).结论 中国试行标准增加心内膜受累超声心动图征象和2项次要标准作为临床确诊条件对IE的诊断敏感性明显优于Duke标准,而特异性无明显差异.

  • 4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慧;胡锡衷;陈斌;王仪;白玉茹;邓玉莲;翁国星;韩涛;陈瑜;陈同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因、致病微生物的变迁、手术时机的选择等因素.方法对1994年9月至2001年9月间住院的44例IE患者进行分析.男29例,女12例,平均年龄31岁,病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脏病术后、瓣膜脱垂等.手术治疗30例,手术指征主要为进行性慢性心力衰竭和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绝大多数患者进行了瓣膜置换术.结果分析显示,IE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的诱因,IE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77%患者分离出病原菌,其中组织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89%和44%,P<0.05).常见的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其次为草绿色链球菌和嗜麦芽假单胞菌.结论对进行性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耐抗生素及持续性脓毒血症和非致命性栓塞的IE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并应重视心脏手术患者组织的微生物检查和心脏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强化治疗.

  • 感染性心内膜炎93例临床分析及两种国际诊断标准的比较

    作者:钱杰;高润霖;熊长明;宋来凤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比较研究两种国际诊断标准.方法对1989~2002年经我院病理科诊断证实的9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比较两种国际诊断标准的敏感度.结果连续2次或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且为相同致病菌的有20例;1次血培养阳性的有8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发现赘生物71例,脓肿3例,人工瓣膜部分开裂3例.新出现瓣膜返流或杂音变化28例.Duke标准敏感度为43%,von Reyn标准敏感度为11%(P<0.001).结论 Duke标准敏感度明显高于von Reyn标准,但仍然存在不足,应进一步改进.

  • 单纯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1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鹏;谭慧琼;熊长明;赵红

    目的 回顾性分析18例单纯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RSI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对2005年8月至2009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8例RSIE患者的临床及流行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8例RSIE,占同时期住院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总数的7.23%(18/249).基础病因中先天性心脏病居首位,占76.5%(14/18),其中室间隔缺损为常见;心脏手术后3例,均于术后早期(<60 d)发生RSIE;无基础心脏病1例,但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史.发热(>1周)是常见的临床表现(100%,18/18),细菌性肺动脉栓塞5例,是常见的并发症.血培养阳性率偏低(38.9%,7/18),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致病菌(4/7).18例(100%)经胸超声心动图均有阳性发现,其中17例发现赘生物共22处,l3处发生于三尖瓣.本组患者无院内死亡,未愈出院2例,好转10例,治愈6例;平均住院(22.0±18.9)d.结论 本组患者的基础病因以先天性心脏病占有很大比例,而非先天性心脏病RSIE多为院内获得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RSIE常见的致病菌.超声心动图是诊断IE的重要工具.

  •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五例

    作者:张丽华;方理刚;杨静;刘永太;苗齐;张超纪;朱文玲;张抒扬

    目的 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断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96例,其中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共5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 5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占全部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的1.69%(5/296).其中4例为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流出道压力阶差36~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心房增大44~68 mm;1例右心室流出道心肌非对称性肥厚梗阻,右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164 mm Hg,右心房增大56 mm×53 mm.5例患者血培养均为链球菌感染,其中1例术后瓣膜赘生物培养出屎肠球菌.5例患者分别进行了2~4次超声心动图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才发现赘生物.赘生物部位为单纯二尖瓣2例,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1例,二尖瓣合并三尖瓣1例,右心室流出道1例.4例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二尖瓣均存在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阳性),发生轻至重度关闭不全并发现赘生物.5例患者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1例反复发生周围动脉栓塞早期手术,1例择期手术治疗.除1例失访外,其余4例患者随访1~6年,感染性心内膜炎无复发.结论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险因素,对流出道严重梗阻且伴有瓣膜损伤的患者,应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心内膜炎的发生.

  • 细菌性宫内感染与妊娠

    作者:程丽艳;刘欣艳

    细菌性宫内感染可在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的任何阶段,根据Altemeir公式,感染的危险=污染细菌量×毒力/宿主抵抗力,因此,其预后不尽相同,在孕妇病死率较低的发达国家,β及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居间接死因的第一位.

  •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作者:钱何布;浦秦华;倪晓艳;吴文英;吴巧珍

    目的 探讨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114例鲍曼不动杆菌HAP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为耐亚胺培南组和非耐亚胺培南组.比较两组对2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对耐亚胺培南组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1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耐亚胺培南菌株66株(57.89%),非耐亚胺培南菌株48株(42.1 1%).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耐亚胺培南组(P<0.01).两组均未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15分、血浆白蛋白水平≤25 g/L、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留置胃管、深静脉置管、人工气道的建立、机械通气时间≥7 d、广谱抗菌药物使用≥14 d,以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是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HAP发生的危险因素(x2=13.06、6.86、25.40、15.09、17.87、21.46、17.94、6.91和10.10,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气道的建立[OR=72.014,95%可信区间(CI):19.566 ~265.061,P<0.01]、广谱抗菌药物使用≥14 d(OR=3.892,95% CI:1.092~13.879,P<0.05)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现象严重,临床上应尽可能减少有创操作,严格控制抗菌药物长期和联合使用.

  • 婴幼儿眼部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群体结构研究

    作者:应群华;张建军;杨丽;丁金龙;宋小华;马颖莹;杜薇

    目的 研究婴幼儿眼部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群体结构,包括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耐药基因、血清型和分子分型.方法 用K-B法和Etest检测39株肺炎链球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血清型,PCR法检测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基因mefE和ermB,并选择20株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MLST)分型.结果 39株肺炎链球菌中,30株(76.9%)对3种或3种以上药物耐药,未检测到对万古霉素、青霉素和头孢噻肟耐药的菌株.33株检出ermB耐药基因,4株检出mefE基因.共检出12种血清型,主要为19型( 8/39)和14型(4/39),17株包含在PCV7疫苗内,疫苗覆盖率为43.6%.MLST分型发现国际耐药克隆Taiwan19F-14和Spain23F-1.结论婴幼儿眼部感染的肺炎链球菌包含国际流行耐药克隆,血清型和分子分型较为分散,克隆分布以散发为主,对眼部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

  • 成人开颅术后并发细菌性脑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冰琰;陈晨;虞胜镭;邵凌云;张文宏;陈澍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常见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8年至少接受过一次颅脑手术病例的资料.纳入年龄≥18岁,且术后至少存活7d的病例,排除仅行脑脊髓液引流术、颅骨钻孔或颅骨整形术、与血管相关的介入手术、经鼻蝶手术及脊柱手术的患者.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开颅术后并发细菌性脑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691例患者,其中60例并发细菌性脑膜炎,感染率达8.68%.44份送检样本中,仅5份培养阳性,其中2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其余分别为粪肠球菌、中间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糖尿病(OR =5.79,95% CI:1.40 ~ 23.93,P=0.0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2分(OR=6.56,95% CI:1.17~36.80,P =0.03)、脑室外引流(OR =4.31,95% CI:1.57~11.82,P=0.01)和腰池持续引流(OR=22.82,95% CI:10.31~50.52,P =0.00)是开颅术后脑膜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室外引流超过7d,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风险增加11.82倍,而腰池持续引流超过10 d,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风险增加25.50倍.结论 细菌性脑膜炎是开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糖尿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腰池持续引流及脑室外引流会增加术后细菌性脑膜炎发生的风险.

  • 球形肺炎三例诊疗分析

    作者:陈爱凤;蔡闯;徐俭朴

    球形肺炎是一种特殊形态类型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多见,成人仅不到1%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表现为球形肺炎[1].国内较多为影像学报道,对于多发性球形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相结合的报道较少见[2].现结合本院收治的3例年龄不同的球形肺炎患者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以提高对球形肺炎的认识.

  • 比阿培南治疗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钟松阳;孙华瑜;王思为;楼丽君

    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主要高发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或大手术患者,其病原体大多是高度耐药或多重耐药的致病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疾病预后,感染严重者会引起多器官衰竭,终导致死亡[1-2].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对于提高医院重症肺炎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1044 条记录 5/53 页 « 12345678...525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