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机械通气及相关因素对腹内压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宏飞;王勇强;李寅;高红梅;常文秀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动态连续的腹内压监测,探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及相关因素对腹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116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符合ALI/ARDS诊断并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应用膀胱测压法记录患者机械通气24 h期间腹内压的变化.同时监测记录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的相关参数、动脉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中IL-4、IL-8和TNF-α水平,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腹内压升高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腹内压升高的预测能力.结果 机械通气后2h腹内压升高组患者PaO2/FiO2明显低于腹内压正常组(P<0.01);机械通气PEEP设定水平及呼吸频率高于腹内压正常组(P<0.01及P=0.001);血流动力学参数MAP、ET、CI及SV均低于腹内压正常组(P<0.01),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IL-4、IL-8和TNF-α均高于腹内压正常组(P<0.01及P<0.001).腹内高压患者28 d病死率升高(Log rank P=0.023).以腹内压升高发病风险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机械通气2h后低氧合指数、高PEEP值设定、低MAP、ET、SV、CI及肺泡灌洗液中IL-4水平升高可使ARDS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升高的风险增加.结论 ALI/ARDS机械通气患者应加强腹内压监测,PaO2/FiO2、SV及肺泡灌洗液IL-4水平为腹内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 气道内应用地塞米松对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作用

    作者:林兆奋;景炳文;杨兴易;许永华;郭昌新

    目的探讨因创伤等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气道内给予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方法64例符合ALI/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充分湿化吸痰后,首次气道内注入10mg地塞米松,第1天气道内注入地塞米松5 mg/h,第2天注入5 mg/2h,第3天注入5 mg/h,3 d后逐日减为2.5 mg/4 h、2.5 mg/6h、2.5 mg/8h后停药;地塞米松全身用量为10~20 mg/d,2~3 d后停药.结果①呼吸机治疗气道峰值压力平均降低8.20 cmH2O;②动脉氧分压升高至61.90~93.00 mm Hg.结论气道内应用地塞米松能明显改善呼吸功能,阻止ALI病程向ARDS的发展.同时由于激素局部用药,减少大剂量激素用药不良作用.

  • 体外循环手术后血浆PAF、ⅠL-8、ⅠFN-γ的变化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林林;姜珊;王洋;李春晖;李强

    目的:体外循环手术后测定血浆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白细胞介素-8(ⅠL-8)、γ-干扰素(ⅠFN-γ)水平变化,分析血浆PAF、ⅠL-8、ⅠFN-γ水平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2月份至2014年6月份应用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的15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67例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即观察组,另89例未发生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对照组。在术前、术后1d、3d及7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PAF、ⅠL-8及ⅠFN-γ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血浆PAF、ⅠL-8和ⅠFN-γ浓度明显高于手术前( P <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段血浆PAF、ⅠL-8和ⅠFN-γ无明显波动( P >0.05);观察组血浆PAF、ⅠL-8和ⅠFN-γ浓度明显升高并在术后3 d时达高值后逐渐下降,但术后各时间的浓度值均显著高于手术前( P <0.05);手术后同一时间点相比较,观察组血浆PAF、ⅠL-8和Ⅰ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后ALⅠ/ARDS患者血浆PAF、ⅠL-8和ⅠFN-γ变化显著,血浆PAF、ⅠL-8和ⅠFN-γ变化与ALⅠ/ARDS发生关系密切。

  • 肝素钠肺泡灌洗治疗ALI/ARDS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晓珊;肖金石

    目的:探讨肝素钠(UFH)肺灌洗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素肺泡灌洗组和肝素雾化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生理盐水肺灌洗;肝素肺泡灌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肝素钠盐水肺灌洗;肝素雾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气道雾化吸入肝素钠。观察和比较3组患者治疗7 d后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以及PLT、APTT变化、7d死亡率。结果各组治疗7d 后各项指标较前有好转,肝素肺泡灌洗组和肝素雾化组较对照组氧合指数(OI)明显升高,P<0.01,BALF中的IL-6、APACHEⅡ评分下降显著。其中,肝素肺泡灌洗组氧合指数优于肝素雾化组,而IL-6、APACHEⅡ评分较雾化组低,P<0.05。肝素肺泡灌洗和肝素雾化治疗后PLT、APTT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肝素肺泡灌洗组、肝素雾化组、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7.5%,12.5%,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素肺泡灌洗组和肝素雾化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素肺灌洗和肝素雾化吸入治疗ALI/ARDS,能够改善氧合;抑制IL-6等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家兔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模型的建立

    作者:闫丹丹;张丹;李燕东;张岚;孟焱;翟林;邢锦

    目的:建立油酸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探讨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雌性日本大耳白兔19只,1 ml/kg 3%戊巴比妥钠经耳缘静脉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兔台,胸部备皮。将双侧前胸壁分为上、下肺区,共四区;经胸部超声检查留取四区的正常胸部声像图。按0.1 ml/kg油酸经耳缘静脉一次性注入后即开始计时,动态观察四个肺区的彗星尾征出现的时间、数量,并存储图像,直至1 h结束。结果18只家兔出现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模型制作成功率为94.7%。注入油酸后,胸部声像图为短小彗星尾征、孤立彗星尾征、轻度弥漫性彗星尾征、中度弥漫性彗星尾征、重度弥漫性彗星尾征(瀑布征),出现的时间为:(5.36±2.16)min,(7.11±2.67)min,(10.94±5.94)min,(28.64±12.04)min,(46.40±5.59)min;短小彗星尾征是急性肺损伤早出现的声像图表现。至1h观察结束时,上肺区主要表现为轻度弥漫性彗星尾征,下肺区主要表现为中度弥漫性彗星尾征。结论0.1 ml/kg油酸经耳缘静脉一次性注射即可快速复制家兔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模型;模型成功的标志为注入油酸1h内出现弥漫性彗星尾征;短小彗星尾征是急性肺损伤早出现的声像图表现,可作为提示急性肺损伤的早期声像图指征,为临床及早预防急性肺损伤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

    作者:谢念林;曹祥;严四军;邓波荣;徐绍敢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雾化吸入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急诊ICU收治的(ALI/ARDS)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LMWH低剂量雾化治疗组和LMWH高剂量雾化治疗组,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定(APACHE)Ⅱ评分、7d病死率和凝血功能.结果 低剂量和高剂量LMWH雾化吸入治疗后,ALL/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提高(P<0.05),APACHEⅡ评分及7d病死率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无显著变化(P>0.05),高、低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未见明显改变.低、高剂量LMWH雾化吸收治疗组7d病死率均为13.6%,显著低于对照组25%(x2=0.877,P=0.349).结论 高、低剂量的LMWH雾化吸入治疗均可以改善氧合,缓解ALI/ARDS患者的症状,降低病死率,而且不会引起明显出血倾向,是ALL/ARDS的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手段.

  • 肝素对急性肺损伤大鼠不同时期凝血功能影响

    作者:陈龙;王瑞兰;张君;许艳岚;朱宏

    目的 探讨肝素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g/acute respiratory disttess syndrome,ALI/ARDS)不同时期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空白组(A组)+造模组(B组)+0 h肝素治疗组(C组)+2 h肝素治疗组(D组)+4 h肝素治疗组(E组),肺损伤大鼠用尾静脉注射油酸0.2 mL/kg联合4 h后内毒素(LPS)(4 mg/mL) 5 mg/kg腹腔注射,6 h后处死动物并采血行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C组及D组镜下病理表现较B组及E组: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渗出较少,出血较少.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各组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E组FIB显著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FIB与A组比较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C组以及D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E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早使用肝素治疗对于改善FIB消耗有作用,可以减少肺组织炎症渗出,减轻肺组织充血.

  • 经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并急性肺损伤的救治分析

    作者:杨雪飞;王耀丽;李鹏飞;雷洋;周健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继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15例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继发ALI/ARD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患者在输尿管镜碎石术后2~78 h出现ALI/ARDS表现,予以抗感染、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结果 15例患者中,即使是合适的术前泌尿系统抗感染的治疗,术后安置输尿管内双J管的扩张引流,也并不能完全防止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引发ALI/ARDS.菌血症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持续时间影响着住院时间和预后.本组15例患者诊断感染性休克至出现ALI/ARDS时间25.13 h:CRRT替代治疗8例(53.3%);平均在科时间10.8 d;机械通气时间平均72 h;治愈13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 对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继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患者,早期发现诊断、积极合理的抗生素应用、有效的机械通气支持、精确的容量管理、糖皮质激素的补充及营养支持,同时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CRRT协助治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百玲;柴家科;段红杰;马丽

    综述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广泛查阅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功能及其参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是肺上皮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肺损伤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及功能改变对阐明肺损伤发病机制、探寻可能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作者:孟革;赵建;丁日高

    肺气血屏障功能缺陷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通过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MLC)对其有调节作用.MLCK主要分为平滑肌型MLCK(smMLCK)、内皮型MLCK(eMLCK)和激酶相关蛋白(KRP).它们由同一基因编码.eMLCK在ALI/ARDS中尤为重要.eMLCK有4个亚型:eMLCK2,eMLCK3a,eMLCK3b和eMLCK4,其中eMLCK2是优势亚型.脂多糖(LPS)、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凝血酶、缺血再灌注(I/R)、非正常机械应激都可以诱发ALI/ARDS,MLCK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机制是MLCK使MLC磷酸化,导致细胞连接破坏,细胞骨架重排,内皮细胞收缩,并终增加肺上皮细胞和肺内皮细胞的通透性.鉴于MLCK在ALI/ARDS中的重要性,它必将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在ALI/ARDS新药的研发和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 保护性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观察

    作者:师占红;吴红军

    目的 探讨保护性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6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均常规进行肺保护性机械通气(佳PEEP加潮气量5~8 ml/kg).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并记录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指标以比较其预后.结果 保护性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有效率迭90%,与对照组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乌司他丁组PaO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乌司他丁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保护性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ARDS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预后.

  •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丛闻超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临床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机械通气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5%.结论 机械通气仍然是目前ALl/ARDS的主要治疗(支持)手段,目的 在于保证机体氧输送,以期渡过急性期.

  • 活化蛋白C在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牟伟峰;董茂萱

    目的 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中活化蛋白C(APC)的表达水平,评判其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7月我科诊治重症肺炎患者54例,按预后分为存活组(30例)和死亡组(24例).随机选取同期我院的非重症肺炎患者30例作为非重症肺炎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查体的健康人3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的APC水平.结果 肺炎组患者与健康人比较,肺炎组的APC水平为(330.81±72.80)ng/ml,低于健康组[(436.57±62.69)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的APC水平为(296.60±58.26)ng/ml,低于非重症肺炎组[(392.38±53.52)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APC水平为(263.89±53.53)ng/ml,低于存活组[(322.75±48.3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APC水平与肺炎相关,APC水平反应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且与重症肺炎预后相关,APC水平越低,患者预后越差.

  • ALI/ARDS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秦超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病死率,ALI/ARDS的发病机制和改善其症状的药物有了很多新进展.本文将重点阐述ALI/ARDS临床药物方面的进展,包括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糖皮质激素、氧自由基消除剂、抗氧化剂及免疫治疗、液体管理策略、选择性环核菌酸磷=酯酶抑制剂及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等.

  • 通气早期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分析

    作者:卢大勇;高晓辉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BiPAP)通气应用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可行性.方法:30例ALI/ARDS患者应用BiPAP通气治疗,观察不同时间PaO2、PaCO2、pH、RR及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和无创通气时间.结果:应用BiPAP通气治疗ALI/ARDS,在通气2h可提高PaO2[(86.72±10.38)mmHg vs(56.17±12.71)mmHg,P<0.011,改善pH[(7.38±0.06)vs(7.24±0.11),P<0.05].通气治疗48 h PaCO2、RR显著改善[PaCO2(36.54±7.39)mmHg vs (31.68±7.67)mmHg;RR:(18.4±6.8)次/min vs(38.5±6.4)次/min,均P<0.05].病情加重气管插管4例,死亡1例.结论:对ALI/ARDS患者积极应用BiPAP通气治疗可改善低氧,降低呼吸频率,改善呼吸肌疲劳,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率.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春波;唐颖;李佳;夏彩秋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气分析结果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分别为(18.9±3.6)次/min、(78.3±9.5)次/min、(98.4±10.5)mm Hg、(96.9±3.1)%,效果优于对照组的(21.3±3.2)次/min、(86.5±10.7)次/min、(75.9±8.7)mm Hg、(79.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亡率为26.9%(7/26),治疗组死亡率为11.5%(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 开胸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

    作者:王立成;杨斌;张向立;马为民;王海彦

    目的 总结开胸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开胸术后45例ALI/ARDS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同步间隙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SIMV+PSV+PEEP),潮气量6~8ml/kg,PEEP8~15cmH2O.结果 全组死亡16例(35.5%),机械通气时间3~23天,平均13.3±2.4天,与机械通气相关的发生并发症23例次.结论 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ALI/ARDS重要、具肯定疗效的方法,早期介入行机械通气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致肺水肿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作者:潘蔚;刘军生;刘润生;李杨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血管内液渗透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引起大量肺水形成高通透性水肿所致.肺水肿形成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文章根据近年病理生理进展,从效应细胞的反应失调,凝血-纤溶系统改变,炎症反应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通腑泻肺法对ALI/ARDS大鼠免疫炎症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恩顺;苏景深;孙增涛;付敏;封继宏

    [目的]观察通腑泻肺法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免疫炎症损伤的影响,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肺组、治肠组和肺肠同治组,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加内毒素方法造成大鼠ALI/ARDS模型,观察大鼠血中D-乳酸、丙二醛(D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Iβ(IL-Iβ)、白介素-6(IL一6)、白介素一10(IL-IO)及肺、肠组织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含量.[结果]通腑泻肺法可以有效降低大鼠全身炎性冈子TNF-α、IL-lβ、IL-6、IL-1O表达水平,降低血浆D-乳酸、DAO及肺肠组织slgA含.[结论]1)通腑泻肺法能够明显减轻ALI/ARDS大鼠免疫炎症及肠黏膜屏障损伤,其保护作用较单纯用泻肺法或通腑法效果更有优势;2)泻肺法、通腑法和通腑泻肺法对ALI/ARDS大鼠血清炎性因子作用靶点不同,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合成分泌及调节肠道免疫功能有关.

  •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宏飞;王勇强;李寅;高红梅;陈洁;伊学军;常文秀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择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 ALI/ARDS机械通气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为主方的中医辨证治疗〔组成:黄芪15 g,党参15 g,当归10 g,厚朴10 g,陈皮10 g,青皮10 g,桃仁10 g,白芍12 g,赤芍12 g,枳实6 g,蒲公英30 g,炒莱菔子30 g,谷芽20 g,麦芽20 g,芒硝9 g(冲化),大黄10 g(后下)〕,每日1剂,共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18 d腹内压(IAP)、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AP、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两组治疗后IAP与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18 d低,且以中西医结合组的降低更显著〔IAP(mmHg,1 mmHg=0.133 kPa):0.91±0.69比2.08±0.92,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分):48.33±10.41比88.33±20.21,均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中毒性肠麻痹、腹胀、腹泻等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出血:16.7%(8/48)比39.6%(19/48),中毒性肠麻痹:16.7%(8/48)比43.8%(21/48),腹胀:10.4%(5/48)比37.5%(18/48),腹泻:6.3%(3/48)比33.3%(16/48),均P<0.05〕。结论大承气汤辨证疗法可有效减少ALI/ARDS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

6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