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体位矫正持续性枕后位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及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高坤炀;刘荆银;蒋睿

    目的:研究两种体位在矫正持续性枕后位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陕西旬阳县妇女儿童医院经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为持续性枕后位的11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在分娩过程中采用的不同体位分为侧卧组(54例)和仰卧组(56例),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状况、产程异常情况以及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等。结果侧卧组阴道自然分娩构成比(66.67%)明显高于仰卧组(30.36%);阴道撕裂构成比(3.70%)显著低于仰卧组(21.43%);侧卧组产妇的活跃期以及其他产程明显缩短,总产程时间[(10.98±2.61) h]明显低于仰卧组[(16.38±3.01) h];侧卧组新生儿阿氏评分较高,为(9.16±0.33)分,胎儿出生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12.96%)明显少于仰卧组(75.00%);产后出血的概率也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采用先同侧后对侧侧卧位或先对侧后同侧侧卧位,可明显改善胎位,提高自然分娩的概率,减少胎儿和产妇的损伤,改善围产结局。

  • 催产素引产前羊膜腔内灌注对羊水过少母儿结局的影响

    作者:邹敏;罗莉;王彩红

    目的 研究经腹羊膜腔内灌注 (antepartum transabdominal amnioinfusion,APTA)后再行催产素引产对足月妊娠羊水过少母儿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产前经B超检查诊断为羊水过少,孕周≥37周,有阴道分娩适应证,未临产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予APTA后再行催产素引产,对照组48例常规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观察APTA并发症的发生、两组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APTA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缩宫素激惹试验(oxytocin challenge test, OCT)阳性率、剖宫产率、羊水Ⅲ度污染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重度窒息率比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产前羊膜腔内灌注可以有效扩充羊水,联合催产素引产可以有效地提高足月妊娠羊水过少患者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新生儿结局;APTA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子痫前期发病时期对母儿影响

    作者:郭宏霞;杨孜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尤其早发重度PE,严重威胁母儿健康.PE发病越早,病情越严重,产科结局和围产结局越差,对母儿的远期影响也越大.发病孕周也是影响临床处理与决策的关键因素.

  • 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

    作者:侯庭琴

    妊娠足月,特别是超过预产期,胎盘逐渐老化,胎盘功能减退,羊水过少发生率逐渐增加,围产儿死亡率增加.本文主要讨论羊水过少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 75例胎盘早剥母婴围产结局

    作者:刘民甫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产前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75倒.结果 妊高征、胎膜早破为其重要诱因.产前诊断率42.67%,B超检出率37.25%.患者并发产后出血(17.33%)、休克(19.35%)、DIC(6.67%)、子宫胎盘卒中(13.33%).围产儿死亡率22.67%,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产前诊断胎盘早别需结合诱因、临床表现、体征、B超等全面考虑,确诊后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善母婴围产结局.

  • 原发性高血压对妊娠围产结局的影响

    作者:杨泽蓉;何恒君

    目的 探讨妊娠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PE)(A组)、原发性高血压非PE(B组)、无原发性高血压(C组)孕产妇各82例临床资料,比较3组临床资料、围产期并发症和围产儿结局.结果 3组产次及心力衰竭、肾功能损害、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年龄、BMI及早产发生率的变化趋势为A组>B组>C组(P<0.05),而分娩孕周变化趋势为A组<B组<C组(P<0.05);A组高血压年限及PE病史、基础血压为Ⅲ级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B组与C组部分围产期并发症(胎盘早剥、产后出血、HELLP综合征)发生率和总发生率、部分围产儿不良结局(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上述指标均高于B组及C组(P<0.05).结论 妊娠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较小,但合并PE时能明显增加母婴不良结局,临床应及时控制其病情进展,以改善母婴结局.

  • CDFI评估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缺氧及围产结局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滟;佘铜生;陈珉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用于预测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缺氧及围产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孕晚期脐带绕颈胎儿临床资料,根据宫内缺氧情况分为缺氧组(n=43)与非缺氧组(n=67).比较两组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肾动脉(RA)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比(S/D)]差异,分析各动脉S/D比值与脐带绕颈匝数、胎心监护正常率、羊水污染分度、剖宫产率、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相关性.结果 缺氧组UA、MCA及RA在CDFI下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明显高于非缺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动脉S/D比值与脐带绕颈匝数、羊水污染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胎心监护正常率、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剖宫产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胎儿各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胎儿宫内缺氧状况和围产结局密切相关,CDFI对于评估胎儿宫内缺氧及围产结局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红斑狼疮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围产结局与护理对策

    作者:范淑丽;谈小雪;潘爱华;陈淑娟;金芳芳

    目的 通过对红斑狼疮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围产结局的分析,总结该类患者的围产期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7月期间收住我院产科的9例红斑狼疮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足月分娩4例;因病情不宜继续妊娠予适时终止妊娠所致医源性早产4例;因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及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人流术终止妊娠l例.9例妊娠中获8例活婴,其中低体重儿2例.结论 在多学科联合下,通过加强围产期监护,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配合药物治疗,能有效减少围产期并发症.改善母儿预后.

  • 硫酸镁合丹参注射液对早发型子痫前期围产结局的影响

    作者:梁佩丽;霍雷;张秀丽;陈银凤

    目的:观察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应用于早发型子痫前期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后研究组MAP、D-D24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NO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胎盘早剥、胎儿窘迫、低体重儿及新生儿窒息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应用于早发型子痫前期疗效较好,可以有改善围产结局,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 社会因素剖宫产对围产结局的影响分析

    作者:谢云;郭孝云

    目的 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及对产妇和其新生儿健康的影响,为临床降低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6864例孕产妇病例资料及其新生儿临床信息,分析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因素分析;同时选取以"社会因素"为唯一手术指征行剖宫产分娩的1876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应用巢式病例对照方法,在总病历资料中选取1876例行阴道分娩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总体剖宫产率为42.38%,"社会因素"为唯一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率为26.25%,社会因素剖宫产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3.038,P<0.05);社会因素剖宫产中疼痛因素占比49.31%,对剖宫产的认知不够占比31.29%,医源性因素占比8.05%,选择出生时间占比7.20%,其他因素占比4.16%;观察组孕产妇受教育程度 、孕早期体质指数(BMI)大于25kg/m2的比例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01、5.782、16.932,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孕产妇产后感染率分别为11.89% 和2.83% 、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52±3.61)d和(4.41±2.22)d、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89.61±78.32)mL和(255.82±4.62)mL,大于500mL出血量比例分别为2.4% 和1.01%,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65.893、27.112、14.010、6.191,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41±0.35kg)高于对照组(2.83±0.33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582,P<0.05),两组新生儿男婴多于女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4,P<0.05),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2.45%)较对照组(1.1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22,P<0.05).结论 加大孕妇产前宣传教育力度,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助产技术,严格掌握剖宫产的医学指征,实现有效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目标.

  • 羊水偏少与不良围产结局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韩蓁;张媛丽;苟文丽;李芬;金辉;王凤琴

    目的 验证羊水偏少与不良围产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B超诊断临界羊水指数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研究.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窒息、手术分娩、羊水胎粪污染及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OR值分别为8.05、5.13、2.60、6.5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声监测羊水量减少可作为不良围产结局的一个预测指标.

  • 危重症产妇疾病构成及围产结局分析

    作者:毛云;盛孝燕

    目的 分析产科与非产科原因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危重症产妇的疾病构成和围产结局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入住金华市中心医院 ICU危重症孕产妇9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产科原因52例为A组,非产科原因43例为B组.比较两组疾病构成和围产结局情况.结果 A组中疾病谱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产后出血为主,B组以妊娠伴有急性重型肝炎、妊娠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妊娠伴有重症肺炎和妊娠伴有急性重症胰腺炎为主.A组孕产妇年龄(t=3.03)、未定期产检的比例(χ2=4.35)均高于B组(均 P<0.05);A组孕产妇以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为主,而B组孕产妇以病情稳定后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为主,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χ2=12.87,P<0.05).A组子宫切除率(χ2=7.46)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χ2=4.20)较B组均显著升高(均 P<0.05),而孕产妇死亡率较B组明显降低(χ2=4.35,P<0.05).结论 入住ICU危重症孕产妇疾病构成多种多样,且非产科原因者死亡率较高,对伴有产科原因的危重症孕产妇应适时终止妊娠,并且对孕前合并基础疾病的孕妇应在病情稳定后择期妊娠,同时孕期应密切加强监测以改善围产结局.

  • 潜伏期时限对早期未足月胎膜早破围产结局影响

    作者:童重新;邢小芬;乔书花;李勋

    目的 探讨<34周胎膜早破期待治疗时限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为适时终止妊娠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河北省儿童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8 ~33+6周胎膜早破单胎孕妇220例.按孕周大小和潜伏期时限分为8个组,分别为108例孕28 ~ 31+6周为A组,112例孕32 ~33+6周为B组.潜伏期<24h:A1组15例,B1组27例;潜伏期≥24h~<72h,A2组26例,B2组40例;潜伏期≥72h ~<168h,A3组48例,B3组36例;潜伏期≥168h,A4组19例,B4组7例.对各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和母婴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娠28 ~31+6周潜伏期时限长于妊娠32 ~33+6周,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P =0.04);大孕周、羊水过少、宫内潜在感染、未产等因素与短潜伏期相关.潜伏期时限超过72h,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新生儿早期感染率升高,但早产儿并发症降低,入住NICU时间缩短.结论 延长潜伏期时限,积极完成促胎肺成熟治疗,预防感染,将有效改善母婴预后;妊娠28 ~31+6周胎膜早破孕妇,尽可能延长潜伏期72h以上;妊娠32~33+6周胎膜早破孕妇,适当延长潜伏期48h以上.

  • 胎盘早剥153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莉;丁翔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产前诊断、处理及母儿结局。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发生胎盘早剥的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8%,其中Ⅰ度88例(57.5%),Ⅱ度35例(22.9%),Ⅲ度30例(19.6%);3组胎盘早剥产妇临床症状比较,腹痛、阴道流血及子宫张力高等症状,Ⅲ度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度与Ⅱ度(χ2腹痛=28.241、χ2阴道流血=11.278、χ2子宫张力高=35.254,均P<0.01);产前诊断率为64.1%,B超检出率为62.4%,其中Ⅱ度和Ⅲ度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率明显高于Ⅰ度(χ2=14.098,P=0.001);发生产后出血(χ2=6.690,P<0.05)、子宫胎盘卒中(χ2=44.558,P<0.01)、DIC(P<0.01)、死胎(χ2=36.269,P<0.01)、新生儿窒息(χ2=11.560,P<0.01)及围产儿死亡发生率(P<0.01),胎盘早剥Ⅲ度明显高于Ⅰ度和Ⅱ度。结论重视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提高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防止并发症,改善母儿预后。

  • 妊娠晚期不同类型前置胎盘高危因素及其围产结局分析

    作者:周海蓉;韩兴琼

    目的:探讨导致妊娠晚期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并分析不同类型前置胎盘的围产结局。方法对124例前置胎盘孕妇和同期产检的100例健康孕妇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以及不同类型前置胎盘的围产结局。结果观察组中≥30岁孕妇比率高于对照组(χ2=8.576,P<0.05),观察组中孕妇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和剖宫术次数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7.815、3.610、24.628、12.176,均P<0.05)。不同类型前置胎盘间孕妇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和剖宫术次数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3.415、16.690、5.027、27.505、126.350,均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和剖宫术次数较低置胎盘组升高(F值分别为4.258、7.654、4.366、9.784、22.567,均P<0.05),部分性前置胎盘组孕妇年龄和剖宫术次数较低置胎盘组升高(F值分别为3.879、11.363,均P<0.05),边缘性前置胎盘组孕妇孕次、流产次数和剖宫术次数较低置胎盘组升高(F值分别为5.478、9.212、8.854,均P<0.05)。不同类型前置胎盘间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胎盘粘连、新生儿早产、新生儿体重(<2.5 kg)、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54.513、29.279、10.421、30.127、15.328、13.933,均P<0.05),前置胎盘越严重,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越高。结论产科高危因素与前置胎盘形成及类型有关,减少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和剖宫术次数对降低前置胎盘发生率有重要意义。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较其他类型前置胎盘均严重,临床应重点监测及随访。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保健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作者:毛红英;顾晓虹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DM)患者早期保健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6例在海盐县妇幼保健院产检及分娩的G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一对一责任制分娩,对症处理出现的症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心理保健及药物治疗等早期围生保健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产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54,3.01,均P<0.05);妊娠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出血及产后感染的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17、3.01、3.96、4.07,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围生儿在胎儿窘迫、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并发症方面均显著降低(χ2值分别为4.07、3.89、5.46、5.11,均P<0.05)。结论 GDM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加强GDM早期保健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围生儿预后。

  • 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作者:冯娟娟;吕敏茹;白桂芹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情况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陕西省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期间确诊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17例,其中血糖控制不良者63例为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者5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χ2=4.74,P<0.05)、泌尿系感染发生率(χ2=4.56,P<0.05)、羊水过多发生率(χ2=17.42,P<0.01)、剖宫产率(χ2=4.10,P<0.05)以及新生儿的巨大儿发生率(χ2=10.56,P<0.01)、早产发生率(χ2=3.91,P<0.05)、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χ2=4.82,P<0.05)、低血糖发生率(χ2=24.66,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需有效地控制血糖,以减少围产期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 农村孕妇血总胆固醇水平与围产结局关系分析

    作者:戴景云;李明霞;庞桂珍;王钰;韩蓁

    目的 分析农村孕妇临产前血总胆固醇水平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170例妊娠28-41周的农村孕妇临产前进行血总胆固醇水平测定,对照分析高总胆固醇组与正常总胆固醇组孕妇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剖宫产、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和巨大儿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农村孕妇临产前平均总胆固醇水平为5.56±0.92mmol/L,高总胆固醇53例(31.18%).高总胆固醇组子痫前期(15.09% vs 4.27%)、剖宫产(30.19% vs 16.24%)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16.98% vs 3.42%)高于正常总胆固醇组(χ2分别为4.61、4.34、7.68,均P<0.05).两组妊娠糖尿病和巨大儿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临产前高总胆固醇对围产结局有不利作用.

  • 血栓形成倾向与子痫前期

    作者:张焱;胡娅莉

    子痫前期的发病原因不明,关于血栓形成倾向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是有争议的.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局部存在着比正常妊娠广泛的多的微血栓,这表明与血栓形成倾向有关的胎盘微血栓形成和胎盘功能不全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该文主要对不同类型的子痫前期与血栓形成倾向、抗凝治疗和妊娠结局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胎母输血综合征的诊治

    作者:单静;贺晶

    胎母输血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具有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特点,可导致胎儿贫血、水肿,甚至胎死宫内,临床上缺少特异性诊断方法,产前诊断困难,且临床上产科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仍较局限.

220 条记录 10/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