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交叉斯氏针加互锁式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髁部T型骨折

    作者:郑均华;罗小江;黄必忠;郭亚洲;曾舸

    股骨髁部骨折比较常见,治疗方法虽多,但均比较困难.自1995-2000年间共收治股骨髁部骨折48例,其中T型骨折23例,均采用交叉斯氏针加互锁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报告如下.

  • 抗生素骨水泥珠链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

    作者:李文毅;张伯松;张隆;郑旺;郑淑慧;戴定;王树茂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珠链植入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2例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患者,男20例,女2例;年龄21~74岁,平均(34.7±11.6)岁.骨折部位:股骨粗隆间3例、股骨干6例、股骨髁上2例、胫骨干9例、肱骨干2例.治疗过程分为3个步骤:先取出内固定物,清创后植入抗生素骨水泥珠链,Ⅰ期闭合伤口;1周后再次清创,更换抗生素骨水泥珠链,行外固定架固定;3个月后取出抗生素骨水泥珠链,取髂骨植骨.结果:随访15~28个月,平均(19.98±4.16)个月.1例胫骨干骨折和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于植骨术后2、3个月感染复发,其余20例患者感染控制良好.22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植骨术后8~24周,平均(15.09±4.13)周.结论:彻底清创、抗生素骨水泥珠链植入结合外固定架固定及Ⅱ期植骨是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骨盆髂嵴外固定架Schanz钉置钉区域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蔡鸿敏;刘又文;李红军;吴学建;段卫峰;李无阴

    目的:对骨盆髂嵴外固定架Schanz钉置钉区域进行影像学研究以指导置钉.方法:将筛选出的9例成人正常骨盆的2.0 mm层厚轴向CT扫描结果导入MIMICS 10.0软件.通过后者将髂嵴外固定架Schanz钉置钉区域,即位于髂前上棘及臀中肌结节之间的、髋臼之上的髋臼前柱的高位部分,进行真正矢状面及冠状面重建.然后应用该软件的测量工具于重建面上进行测量,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位于髂前上棘前缘后方16.5 mm宽度为49.6 mm的髂嵴节段可用作定位髂嵴外固定架Schanz钉的进钉点.该节段髂嵴所覆盖骨质相对丰厚及纵深,可完全容纳直径为5.0 mm的Schanz钉,并可经髂嵴将该直径的螺钉浅打入71.7 mm至髋臼顶及深打入143.5 mm至髋臼后方相对致密的骨质.结论:本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髂嵴外固定Schanz钉的置入,于上述进钉点区域将Schanz钉朝向髋臼或其后方打入臼顶或臼后相对致密的骨质以获得较好的把持力从而增强固定效果.

  • 骨外固定器应用的术后管理工作初步总结

    作者:杨春雷;柯继锋;朱登峰;李小双;高真国;王建军;张畅

    我科自1990年引进骨外固定技术处理骨折,取得非常满意效果,并逐步总结出一套术后管理工作程序,供大家探讨完善.

    关键词: 外固定器 术后
  • 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作者:李晓苏;陈志红;徐宏扣

    我院自2000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镍钛-聚髌器(NT-PC)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苏氏正骨法与外固定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杨兆宏;苏继承;邱晗;肖健;柳伟;雷利生

    目的:比较苏氏正骨法结合外固定与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的疗效.方法:本组240例胫骨平台骨折中男185例,女55例;年龄24~64岁,平均42岁.随机分为外固定组(A组)和内固定组(B组),每组120例,分别采用苏氏整复手法结合外固定器(A组)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B组)治疗,比较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24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4个月,按临床功能评分标准:A组优25例,良88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94.17%;B组优11例.良86例.可23例,差0例,优良率80.83%.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苏氏正骨法与外固定结合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越膝外固定器限制膝关节活动,需进一步改进成带活动轴可屈曲式外固定器.

  • 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

    作者:温建民;成永忠;赵勇;桑志成;蒋科卫;张连仁;刘庆生

    三踝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复杂性的关节内骨折.自2000年至2003年,我们采用手法复位,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1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外固定器治疗关节内骨折方面获得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三踝骨折 外固定器
  • 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背侧Barton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陈焕庆;温喜乐;李阳明;温从游

    目的:比较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背侧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内固定方法选择的策略.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治疗的100例背侧Barton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平均(33.8±3.6)岁;B型30例,C型20例;采用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32.9±3.4)岁;B型29例,C型21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并采用Mehara功能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估.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掌倾角(11.9±2.7)°,尺偏角(20.8±2.9)°,桡骨高度(10.9±1.8)mm;对照组掌倾角(9.1±1.6)°,尺偏角(17.1±2.9)°,桡骨高度(8.1±1.5)mm;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治愈时间(12.0±2.3)周,少于对照组(18.0±4.1)周;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根据Mehara评价标准,研究组优20例,良25例,可3例,差2例;对照组优16例,良14例,可10例,差10例,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术后功能锻炼治疗背侧Barton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具有固定稳定牢靠、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 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加石膏外牵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康宇翔;卫小春;李海明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加石膏外牵引疗法与手术治疗无神经血管合并症的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对151例儿童无神经血管损伤合并症的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均为GantlandⅢ型,其中男87例,女64例;年龄1~12岁,平均5.3岁.采用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76例(保守组),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75例(手术组).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锻炼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51例患儿均获随访,平均18.3个月(6~36个月).保守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锻炼时间明显短于手术组(P<0.001).两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丢失量及提携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Flynn等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保守组优31例,良35例,可7例,差3例;手术组优27例,良30例,可17例,差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加石膏外牵引治疗无神经血管损伤合并症的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与手术治疗相当,骨折愈合时间短,便于早期锻炼肘关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 微型外固定器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作者:李文峰;侯树勋;陈金栋;任东风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器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外固定器牵引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17~62岁,平均31.6岁.骨折未累及腕掌关节,则直接于骨折近端固定骨针,Bennett骨折或Rolundo骨折的近端进针点选在大多角骨.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5~9周,平均6.7周,无骨折移位、固定松动及严重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照TAM系统评定:优24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0.6%(29/32).结论:外固定器有调整、拆除方便,固定可靠,创伤小,能早期功能康复活动的优点,是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掌骨 骨折 外固定器
  • 肩肘弹力带固定结合练功疗法治疗外伤性肩关节松弛症临床对照试验

    作者:彭力平;林松青;陈浩雄

    目的:观察肩肘弹力带外固定结合练功疗法治疗外伤性肩关节松弛症的治疗效果,并与肩肘吊带固定结合练功疗法进行比较.方法:80例外伤性肩关节松弛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完成随访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7~74岁,平均(48.4±21.3)岁;肩峰-肱骨头间距(acromio-humeral interval,AHI)15~38 mm,平均(22.7±10.2)mm;行肩关节肩肘弹力带固定并肩部肌肉锻炼、理疗、按摩、中药治疗.对照组(完成随访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21~72岁,平均(45.8±23.4)岁;AHI 15~35 mm,平均(19.4±8.1)mm;行肩肘吊带固定并结合练功、理疗、按摩、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9例(76.3%),好转7例(18.4%),未愈2例(5.3%);对照组治愈15例(40.5%),好转15例(40.5%),未愈7例(19.0%).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HI平均(11.9±5.1)mm(8~19mm),对照组平均(14.2±5.4)mm(8~27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25,P<0.01).结论:肩肘弹力带固定并加强肩周肌肉锻炼,是治疗外伤性肩关节松弛症的安全、有效方法,疗效优于肩肘吊带固定.

  • 多发伤合并胫腓骨骨折的急诊外固定器治疗

    作者:王斌;杨华清;贺西京;浮煜;历强;王栋

    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胫腓骨骨折急诊外固定器治疗对多发伤的影响.方法:多发伤合并胫腓骨骨折(ISS≥15分)患者113例,其中男76例,女37例;年龄11~65岁,平均32.6岁.合并颅脑损伤62例,血气胸36例,腹腔脏器损伤23例,泌尿系损伤6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1例.急诊外固定器手术58例,择期外固定器手术34例,保守治疗21例.通过死亡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发病率、平均ICU监护时间等4项近期指标及骨折情况等远期指标对比3种不同治疗方法对骨折本身和多发伤治疗的疗效.结果:113例患者除4例死亡外,109例全部获得5个月~1年随访,急诊手术ICU监护时间为(9.0±1.5) d,ARDS、FES发病率为0和3.2%,明显低于另外2种方法(P《0.05).急诊外固定器手术死亡率及其他并发症与其他2种方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多发伤合并胫腓骨骨折急诊外固定器治疗,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等优点,可显著减少多发伤患者ICU监护时间及部分并发症发病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 半环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运动外伤胫腓骨不稳定骨折

    作者:林共周;胡跃林;崔国庆;肖健;印钰;焦晨

    胫腓骨骨干不稳定型骨折,目前仍是治疗的难题.

  • 病变切除外固定支架固定及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髓炎

    作者:范少地;刘志恒;胡万华;吴国忠;唐立虎;赵亮亮

    目的:研究病变切除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手术治疗13例胫骨骨髓炎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6~67岁,平均(37.3±14.3)岁.Ⅰ期病变切除,抗生素骨水泥植入,外固定支架固定,6~8周诱导膜形成后Ⅱ期手术取出骨水泥,植骨并利用膜诱导技术修复骨缺损促进骨质愈合.结果:随访24~52个月,13例感染无复发,骨质均获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病变切除外固定架固定及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髓炎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 跟腱挛缩的微创治疗

    作者:张群;王岩;梁雨田;郭义柱;崔庚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微创治疗跟腱挛缩的方法与疗效.方法:用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治疗跟腱挛缩9例,手术时先将预先组装好的踝关节牵伸器套在小腿与足部,牵伸器的铰链式关节对准踝关节的关节间隙,在小腿和足部各穿2组克氏针与牵伸器的钢环固定.术后4 d开始调整牵伸杆,直至踝关节达到中立位,并在此位置维持4周.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踝关节平均保持在跖屈3°位置,较术前平均改善39°,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26°,比术前平均进步11°.无严重并发症,行走功能明显改善.结论: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微创治疗跟腱挛缩,能够避免一次性跟腱延长术可能出现的踝关节后部跟腱外的皮肤缺损.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

    作者:武春堂;王坤正;王长林;张晓

    1996年12月至2007年3月,以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超关节固定治疗Pilon骨折23例,效果满意.

  • 旋肘屈肘复位纸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王红杰

    目的:探讨旋肘屈肘复位纸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方法的疗效.方法: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2.5~10岁,平均5.8岁;病程0.5~18h.整复时术者1人操作,复位远折段须按标准配合患侧前臂之被动活动,后使患侧手能触及患侧肩峰,屈肘90°以纸夹板体系固定.结果:35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年4个月,肘关节活动度均正常.26例断端达到或接近解剖对位愈合,其中25例经1次整复,1例经2次整复.3例肘内翻5°以下,2例提携角为0°,均经2次整复.3例肘内翻8°~15°,1例肘内翻约20°,均经3次整复.治疗后按JOA肘关节功能评价法评定,100分25例,95~99分5例,90~94分3例,90分以下2例,平均(96.2+2.0)分.结论:采用纸夹板体系固定牢固,稳定性强,可根据体表标志判断复位效果,增加了1次整复的成功率,且不会出现组织压疮及坏死.

  • 分期手术治疗Ⅲ型Pilon骨折24例

    作者:刘有玉

    自1999年10月-2004年6月采用的分阶段治疗Ⅲ型Pilon骨折24例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4例Pilon骨折患者中男15例,女9例;年龄17~65岁,平均36岁.

  • 双头自动加压新型外固定支架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作者:秦玉星;蔡浩;黄永辉;陈广祥;盛国庆;姜林忠

    目的:设计股骨转子间骨折双头自动加压新型外固定支架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在单侧成角外固定器和Ilizarov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制双头自动加压新型外固定支架.2006年10月至2010年12月,用此新型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20例,男67例,女53例;年龄60~93岁,平均76.7岁.按Evans标准:Ⅰ型65例,Ⅱ型41例,Ⅲa型10例,Ⅲb型2例,Ⅳ型2例.手术时间为伤后0~11 d,平均5d.按照Sanders评分标准对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116例获得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3周,平均12周.术后针孔感染5例,无深部感染发生,无骨折不愈合及髋内翻,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Sander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疼痛(9.07±0.41)分,行走(9.23±1.00)分,功能(9.42±1.10)分,运动肌力量(9.31±1.06)分,日常活动(9.22±1.03)分,X线评估(10.00±0.00)分,总平均分(56.27±4.16)分,其中优106例,良6例,差4例.结论:双头自动加压外固定器使用方便,兼有加压和微创双重功能,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较理想方法.

  •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骨和指骨骨折

    作者:杨廷克;赵宝成;张铁良

    手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多数可采用保守治疗,但不稳定骨折及关节内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外固定支架固定具有软组织损伤小和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从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我们使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12例患者,疗效满意.

    关键词: 掌骨 指骨 外固定器
1485 条记录 4/75 页 « 12345678...747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