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茶酚抑素的心血管作用

    作者:刘琳;丁文惠;唐朝枢

    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是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内源性多肽,来源于肾上腺嗜铬细胞和肾上腺能神经元胞浆中的嗜铬颗粒蛋白A.儿茶酚抑素能够有效抑制交感肾上腺系统儿茶酚胺的释放,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趋化单核细胞,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人类儿茶酚抑素的三种变异体(Gly364Ser、Pro370Leu及Arg374Glu)具有不同的调节自主神经活性和心脏反应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儿茶酚抑素是调节血压及心脏功能的新的神经内分泌多肽.

  • 不同血压及代谢水平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变化的探讨

    作者:姜娟;孙宁玲

    目的:分析不同血压及代谢水平患者的血浆儿茶酚抑素(CST)水平的变化特征。
      方法:选择2011-05至2012-04在我院健康查体无高血压史的血压正常者60例(血压正常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1例,将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分为单纯高血压组90例和代谢综合征组41例。分别测定CS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计算CST/NE值。
      结果:与血压正常组比较,单纯高血压组、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血浆CST水平、CST/NE值明显降低[CST分别为(ng/ml):1.41±0.39、1.23±0.41、1.04±0.36,CST/NE值分别为(ng/ml):3.86±1.22、3.24±1.25、2.68±1.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所有入选人群随血压水平升高,血浆CST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代谢综合征组CST水平、CST/NE值较单纯高血压组下降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CST水平、CST/NE值明显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CST水平较单纯高血压患者下降,提示CST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过程。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的动态演变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洁;孟磊;丁文惠;刘琳;叶小巾;韩萍

    目的:观察血浆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CST)水平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病程中的动态演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58例STEMI患者(STEMI组)及5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发病第1、3、7天的血浆CST水平,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发病第1、7天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入院1周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所有入选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STEMI患者血浆CST水平在发病第1天[1.00(0.66~1.50) ng/ml]、第3天[1.12(0.76~1.70) ng/ml]、第7天[1.32(0.81~1.73) ng/ml]逐渐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0.84(0.56~1.1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天及第7天的血浆CST水平在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50%)者较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天及第7天的血浆CST水平诊断急性期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95% CI 0.55~0.83,P<0.05)和0.71(95% CI 0.57~0.84,P<0.01);发病第1天及第7天的血浆脑钠肽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95% CI 0.42~0.74,P>0.05)及0.85(95% CI 0.75~0.94,P<0.01).随访发现,发病7天血浆CST水平>1.32 ng/mL者其终点事件发生率较血浆CST水平<1.32 ng/mL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EMI患者发病后血浆CST水平进行性升高,并且可能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及预后相关.

  •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及其与心房颤动类型的关系

    作者:刘园梅;朱丹;何榕;刘书旺;于海奕;郭丽君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CST)水平,比较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患者血浆 CST 的变化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心房颤动患者8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61例,慢性心房颤动23例),以及合并疾病相匹配、无心房颤动史的窦性心律患者46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病史及体格检查、实验室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留取血浆标本, ELISA 方法测定患者血浆 CST 水平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心房颤动组血浆 CST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54(0.34~0.96) mg/ L 比0.87(0.59~1.31) mg/ L,Z =-3.491,P <0.001]。亚组分析显示:阵发性心房颤动组[0.58(0.36~0.98) mg/ L,Z =-2.807,P =0.005]、慢性心房颤动组[0.43(0.27~0.78)mg/ L,Z =-3.450,P <0.001]血浆 CST 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慢性心房颤动组较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495,P =0.136)。心房颤动发作组[0.59(0.33~0.92) mg/ L,Z =-3.091,P =0.002]与转复后组[0.51(0.34~1.00) mg/ L,Z =-2.859,P =0.004]血浆 CST 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0.028,P =0.980)。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浆 CST 降低(OR =0.631,P =0.049)、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升高(>125 ng/ L)(OR =12.416,P <0.001)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 曲线分析,血浆 CST 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佳临界值为0.73 mg/ L,敏感度为60.9%,特异度为63.9%,曲线下面积0.659(P =0.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血浆 CST 水平明显降低,CST 降低可能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 血浆儿茶酚抑素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未

    目的:探讨血浆儿茶酚抑素(CST)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CST浓度四分位数间距分为四组:CST-L1组(≤60.24 ng/L)、CST-L2组(60.25~76.57 ng/L)、CST-M组(76.58~86.33 ng/L)、CST-G组(≥86.34 ng/L),各45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四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四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心肌病、冠心病、瓣膜病以及高血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T水平升高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右心室舒张末内径(RVEDD)呈上升趋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下降趋势(P<0.05).SBP、DBP、hs-CRP、NT-proBNP、LVEDD及RVEDD与CST水平呈正相关(r=0.935,0.952,0.958,0.963,0.994,0.985),LVEF与CST水平呈负相关(r=-0.974).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等症状的发生率随着CST水平的升高发生率明显升高;梗死后心绞痛或再梗死、死亡的发生率随CST水平升高有增加的趋势.结论:血浆CST水平与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情发展相关,CST水平升高,则死亡风险增加.

  • 儿茶酚抑素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国富;郑清文;武力勇;阮志敏;楚天舒

    目的 探讨血浆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CST)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的STEMI患者130例,同期入选健康人群4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CST浓度.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法将STEMI患者分为Killip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荧光免疫定量分析法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fragment of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CST与NT-proBNP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CST对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STEMI组血浆CST浓度水平高于正常人群[(2.2±0.8)ng/ml比(0.2±0.1) ng/ml,P<0.001].②不同Killip心功能分级患者的LVEF、NT-proBNP、CST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illipⅣ级的患者LVEF(0.35±0.06)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KillipⅢ级(0.40±0.08)高于KillipⅠ级、Ⅱ级(P<0.05).KillipⅣ级患者NT-proBNP (13044.53±2928.37) pg/ml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KillipⅢ级(4557.88±1016.12)pg/ml高于Killip Ⅰ级、Ⅱ级(P<0.05).KillipⅣ级CST水平(8.2±2.4)ng/ml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而Ⅱ级、Ⅲ级组高于Ⅰ级组(P<0.05).③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ST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608,P=0.036).④ROC曲线分析提示,NT-proBNP与CST对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 (P=0.015)、0.898 (P<0.001).结论 STEMI患者血浆CST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血浆CST浓度对STE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有一定预测价值.

  • 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变化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许涛;李莉;宋月霞

    目的 探讨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变化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患者41例设为心力衰竭组,健康对照组53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儿茶酚抑素浓度.结果 心力衰竭组体重指数、腰臀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心力衰竭组血浆儿茶酚抑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心力衰竭组中Ⅳ级者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与NYHAⅡ级、Ⅲ级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心力衰竭组出院时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 儿茶酚抑素在大鼠肾性高血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作者:丁露;郑青青;李洋;陈宣颖;陈然;王雪瑞;龚永生;范小芳

    目的:观察儿茶酚抑素(CST)在两肾一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中的表达改变,并初步探讨其对肾性高血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15)和肾性高血压模型组(Model组)(n=21).Model组采用两肾一夹(2K1C)手术法建立肾性高血压模型,Sham组手术操作同Model组,但不结扎左肾动脉,每周动态监测大鼠尾动脉血压.6周后各组大鼠行颈总动脉插管测定动脉压,Model组再随机分为2K1C组(n=15)与2K1C+ CST组(n=6).2K1C+ CST组经颈外静脉一次性给予CST(80 μg/100 g·BW),Sham组与2K1C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经测血压、采集血标本后被处死,称取左心室加室间隔(LV+S)重量,计算(左心室+室间隔)/体重[(LV+ S)/BW];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测定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ELISA法测定血浆CST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及心室肌一氧化氮(NO)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延髓、肾上腺髓质、左心室和肾脏的嗜铬蛋白A (Chga)及左心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量.结果:①与Sham组相比,2K1C组大鼠尾动脉压显著升高,左心室明显肥厚(P<0.01);血浆NE含量增高246%(P<0.01),CST水平降低56%(P<0.05);延髓Chga含量增高108%,左心室和肾脏分别降低60%和30%(P<0.05);左心室NO含量增高46%,血浆NO含量增高24%(P<0.05);左心室eNOS、iNOS蛋白表达分别增高66%和40%(P<0.05);②外源性CST显著降低2K1C大鼠颈总动脉压(P<0.05);③与2K1C组相比,2K1C+ CST组左心室和血浆NO含量分别增高35%和19%(P<0.05);左心室eNOS蛋白表达高50% (P< 0.05),而iNOS表达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两肾肾性高血压时大鼠CST表达下调,外源性CST可能通过NO/NOS系统降低肾性高血压的作用,推测CST可能与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

  • 儿茶酚抑素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志丹;王锐;张明玺;杨波

    目的:探讨血浆儿茶酚抑素(CST)含量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诊治CHF患者128例。入院后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及用药情况,测定血浆CST水平,并对患者出院后常规随访18个月,失访8例,依据随访期内出现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与否分为MACE组( n =84)与非MACE 组( n =36),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探寻CST对于CHF患者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性别、收缩压、血肌酐( SCr)、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心率( HR)、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及C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浇.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T、NT-proB-NP、LVEF、LVEDD是CHF患者18个月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 MACE组CST 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 r =06.97, P <0.05),与LVEF 呈负相关( r =-0.784, P <0.05)。使用ROC曲线判定CST预测CHF患者18个月内发生MACE的几率,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95%CI 0.774~0.886, P <0.05),CST水平为0.83μg/L时预测价值高,灵敏度为69.41%,特异度为82.22%。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CST 水平≥0.83μg/L的CHF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CST水平<0.83μg/L者(χ2=3.89, P <00.5)。结论血浆CST水平升高是CHF患者18个月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CST水平可对CHF 患者的预后转归进行有效预测。

  • 儿茶酚抑素对大鼠离体血管环张力的影响

    作者:赵壮琴;王卫淑;裴志强;冀磊;杨冰

    目的 研究儿茶酚抑素(CST)对大鼠离体血管环的效应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记录苯肾上腺素(PE)预收缩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张力变化,观察不同浓度CST的作用效果以及应用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抑制一氧化氮(NO)生成后的作用效果的变化.结果 ①PE(10-9~10-5 mmol/L)对大鼠离体血管环有浓度依赖性的收缩作用;②CST在10-8~10-4 mol/L浓度范围内对PE(10-6 mmol/L)引起的血管收缩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其舒张作用较同等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和硝普钠(SNP)均弱;③用L-NAME (10-4 mol/L)预处理后,CST的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CST对PE诱发的血管收缩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血管内皮释放的NO可能是CST的作用途径之一.

  • 儿茶酚抑素对心梗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陈继舜;闽新文;陈琴华

    目的:探讨儿茶酚抑素( CST)治疗对心梗( MI)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儿茶酚抑素组、心梗对照组,每组16只,另设假手术组16只。术后1 d开始,儿茶酚抑素组连续3周腹腔注射儿茶酚抑素2 nmol/( kg·d),心梗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4周后,记录左室血流动力学改变;处死大鼠,留取心脏标本,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梗死周边Ⅰ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心梗对照组比较,儿茶酚抑素组的心功能损害较轻(P<0.01),梗死百分比及胶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儿茶酚抑素能改善心脏功能,并能减轻心梗后非梗死区反应性胶原的过多沉积,预防心梗后心肌纤维化。

  • 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与心肌梗死预后相关性分析

    作者:许涛;王慧莹;徐爱茹;赵楚敏;宋月霞;李莉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白细胞介素-32) 和血管活性物质 (蛋白相关磷脂酶A2、儿茶酚抑素) 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94 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 189 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105 例, 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并测定血清中 VEGF-B、Lp-PLA2、CST、IL-32 水平变化, 同时评估AMI 组患者各期心功能指标, 对AMI 患者随访6 个月, 记录发生心脏主要不良事件情况, 探讨上述4 种生化指标与AMI 预后关系.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清VEGF-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AMI 组Lp-PLA2、CST 高于UA 组 (P<0. 05), IL-32 低于UA 组 (P<0. 05);治疗后, 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心功能各期对比显示, VEGF-B 在KiliipⅠ~Ⅳ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Lp-PLA2、CST 水平在各组间随着心功能恶化呈上升趋势; IL-32 含量随心功能恶化而降低.随访终止时, AMI 患者总MACE 发生率为42. 33%.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时血清中VEGF-B、IL-32低于预后良好组 (P<0. 05), Lp-PLA2、CST 高于预后良好组 (P<0. 05).结论 发生AMI 与UA 时, CST、Lp-PLA2 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VEGF-B、IL-32 与预后MACE 发生率呈负相关.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宋月霞;韩素桂;王希柱;许涛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为EH组82例和健康对照组101例,EH组又分为1级38例、2级26例、3级18例3个亚组,测定两组血浆Catestatin值、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值、尿液NE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H组血浆Catestatin水平下降[(0.47±0.14)比(1.32±0.39) μg/L,P<0.01];与1级EH组比较,2、3级EH组血浆Catestatin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EH组血浆NE水平和尿液NE水平均明显升高[(449.14±72.39)比(216.92±56.46) ng/L;(288.84±65.37)比(69.42±8.37) μg/L,P均<0.01].结论 EH患者血浆Catestatin水平降低,提示Catestatin与EH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有可能为EH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 老年心房颤动并抑郁患者血浆神经肽Y、儿茶酚抑素、5羟色胺受体4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侯军邑;昌艳艳;王润泽;董川

    目的 探讨老年心房颤动并抑郁患者血浆中神经肽(NP)Y、儿茶酚抑素(CST)、5羟色胺受体4(5-HTR4)的变化与预测.方法 选择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根据年龄分为60~69岁组31例(A组),70~79岁组33例(B组),80~89岁组32例(C组),心房颤动未合并抑郁障碍组33例(D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浆NPY、CST和5-HTR4的含量.结果 与D组比较,A、B、C组NPY含量明显减低(P<0.05),CST、5-HTR4明显升高(P<0.05).随年龄增加NPY、CST、5-HTR4浓度逐渐减低(P<0.05).结论 NPY、CST、5-HTR4的变化可能成为老年心房颤动并发抑郁障碍风险的预测因子并影响其病程,且年龄与NPY,CST,5-HTR4的浓度均呈负相关.

  • 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振东;高伟勤;孔繁和;陈伟达;张峰;魏晓冬

    目的:通过对不同级别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CST)的水平测定,分析其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测定83例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CST,并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C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血压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T与血压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体内C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ST与血压呈负相关,提示CST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其水平可成为高血压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及作用

    作者:刘琳;丁文惠;赵锋;褚松筠;韩晓宁;庞永正;唐朝枢

    目的: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是一种新发现的具有抑制儿茶酚胺释放作用的内源性神经肽,该文拟探讨血浆儿茶酚抑素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入选45例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儿茶酚抑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心衰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0.88±0.30 vs 0.41±0.14 ng/m1)及去甲肾上腺素(421.9±61.4vs 210.2±55.4 pg/ml)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1),但未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治疗后儿茶酚抑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比值较前显著升高(2.39±0.70 vs 1.95±0.64,P<0.01).不同NYH分级的心衰患者间及射血分数正常和降低的心衰患者间血浆儿茶酚抑素没有显著性差异.儿茶酚抑素与左室射血分数、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Ⅰ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氨基末端前脑钠肽存在正相关(r=0.38,P<0.05).儿茶酚抑素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儿茶酚抑素升高,与NTproBNP呈正相关,儿茶酚抑素有可能成为心力衰竭新的生化标志物.

  • EH伴左心室肥大患者血浆IMD、血清CysC、CST和Salusin-α测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祥林

    目的: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和EH伴左心室肥厚[EH伴LVH(下分组简称为LVH)]患者的发病机制和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血浆中叶素(intermedin,IM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CST)和新型心血管活性肽Salusin-α测定则应用酶联免疫分析.结果:血浆IMD水平EH组和LVH组均显著地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P<0.01),且LVH组又显著地低于EH组.血清CysC水平的变化则EH组和LVH组均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LVH组又显著地高于EH组.CST水平EH组和LVH组均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两组病例比较LVH组略低于EH组(P>0.05).Salusin-α水平的变化EH组和LVH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两组病例比较LVH组略高于EH组(P>0.05).结论:四项指标的测定变化,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EH和LVH的病理机制可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儿茶酚抑素与高血压

    作者:郑刚

    儿茶酚抑素作用于内源性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可抑制儿茶酚胺释放,具有扩血管、降血压、降低心肌收缩力和促进血管生成作用.本文综述儿茶酚抑素对血压的调节作用及其异构体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儿茶酚抑素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杨祥;龚剑锋;向镜芬;陈军

    目的:探讨儿茶酚抑素(CST)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F病人97例,入院时采集病人一般资料及相关临床数据,测定CST水平,选择同期体检健康成人50名作为对照,分析CHF病人CS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关系.所有CHF病人随访2年,绘制病人CST水平与2年内再发心力衰竭的ROC曲线;根据2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再发心血管事件组与非事件组,分析CHF病人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CHF组病人C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F病人心功能分级与CS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LVEF水平则与CST呈负相关关系(P<0.01).随访2年,失访5例,再发心力衰竭住院27例,病死4例,依据ROC曲线,以CST=0.75 ng/mL预测CHF病人再发心力衰竭的价值较高,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8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LVEF降低和CST升高均为CHF病人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CST水平与CHF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CST对评估CHF病人预后有明确价值.

  • 心衰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和脑钠肽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

    作者:赵晓辉;高伟勤;杨军

    目的:探讨血浆儿茶酚抑素(CST)及脑钠肽(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入选2014年6月~12月于我院心内科诊治的60例CHF患者为CHF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浆CST及BNP水平,并进行比较.直线相关分析血浆CST与BN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F组血浆CST[(0.40±0.15)ng/L比(0.88±0.34)ng/L]及BNP[(30.84±12.56)ng/L比(678.21±120.35)ng/L]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CST水平与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8,P<0.05).结论:儿茶酚抑素水平与敏感的心功能指标脑钠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其可作为诊断或排除心力衰竭的新的生化标志物.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