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特异性转录因子DAT1 mRNA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定位

    作者:惠玲;蔡文琴;石军;李巍

    目的观察神经特异性转录因子(DAT1)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定位. 方法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DAT1 mRNA阳性反应产物主要位于胞质和突起内,DAT1 mRNA阳性神经元可见于大脑、小脑、丘脑、脑干、脊髓.强阳性信号主要出现于嗅球、梨状皮质、纹状皮质、内嗅皮质、海马CA1区、齿状回、丘脑后外侧核、红核、被盖背侧核、延髓中央网状核、三叉神经运动核、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核、楔束外核、疑核等部位;中等强度着色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Ⅱ~Ⅵ层、海马CA2区和CA3区、杏仁核、苍白球、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视上核、未定带、弓状核、室旁核、黑质、中脑网状核、脑桥网状核、巨细胞网状核、外侧网状核、斜方体内侧核、前庭神经核、蜗神经背核、楔束核、中缝背核;在隔核、乳头体前核、上丘浅灰质层、下丘中央核、下丘外侧核、中央灰质、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脊束核、孤束核、下橄榄核、中央上核、小脑顶核、小脑间置核、小脑外侧核、脊髓灰质及丘脑的大部分核团可见弱的阳性细胞. 结论 DAT1广泛分布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其分布与多巴胺能神经分布密切相关,提示该基因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尤其是多巴胺能神经递质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

  • 巢蛋白阳性细胞在胎儿肝中的分布及形态学研究

    作者:安靓;陈远泉;田雪梅

    目的观察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在发育早、中期胎儿肝中的形态及分布,探讨其在肝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取10~20周胎儿肝组织,常规石蜡切片,地高辛标记nestin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显示netin阳性细胞.结果nestin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肝界板处或发育中的胆管周围,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呈圆或卵圆形,核大,常见双核.结论肝内存在一定数量的nestin阳性细胞,该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增殖能力,可能是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隐藏在机体各种组织中的一类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在日后的肝细胞修复及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组胺在豚鼠颈上神经节中的分布

    作者:李明凯;罗晓星;陈良为;扈慧静;段丽

    目的检测组胺在外周交感神经元中的分布. 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氨酸脱羧酶(HDC)mRNA的表达,用荧光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组胺和酪氨酸羟化酶(TH)在神经细胞中的共存. 结果豚鼠颈上神经节中有较多的神经元呈HDC阳性,HDC mRNA阳性信号在大、小细胞的细胞浆内均有分布,在细胞核内未检测到阳性信号;组胺的阳性细胞和TH的阳性细胞在豚鼠颈上神经节中均有大量分布,在大型和小型神经元内均发现有双标阳性信号;6-羟多巴胺(6-OHDA)化学损毁颈上神经节的交感神经细胞后阳性细胞大量减少. 结论提示在颈上神经节细胞的胞浆内有组胺的合成,组胺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在外周交感神经元中共存.

  • 面口部炎症刺激增强CGRP mRNA、PPTA mRNA及NOS在大鼠三叉神经节中的表达

    作者:武胜昔;王亚云;李云庆;施际武

    为了研究CGRPmRNA、PPTAmRNA和NOS在伤害性刺激后大鼠TG中合成和表达的变化,将4%鹿角菜胶(CAR)溶液注射到大鼠一侧口周皮下作为伤害性刺激模型,用NADPH-d组织化学法结合CGRP、PPTA mRNAs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对此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TG中约有32.2%、16.2%和10%的神经元分别呈CGRPmRNA、PPTAmRNA和NOS阳性.CAR刺激后,在刺激侧TG、CGRPmRNA、PPTAmRNA和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均增多,其阳性率分别达到了38.6%、22.8%和14.2%.TG中约有6.8%和7.3%的神经元同时呈NOS和CGRP mRNA或NOS 和PPTA mRNA 阳性,CAR 刺激使得两种双标神经元的数量也明显增多,双标细胞占TG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分别达到了11.0%和10.9%,而且刺激后增加的NOS阳性神经元主要为双标神经元.上述结果提示CGRPmRNA、PPTAmRNA和NOS阳性神经元,尤其是共存神经元可能在面口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伤害性刺激所诱导的NOS合成的增加与CGRPmRNA和PPTAmRNA表达的增强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 脑红蛋白mRNA在大鼠脑内的定位

    作者:邓美玉;张成岗;王航雁;李林;王春丽;周婉琼

    目的了解脑红蛋白(NGB)mRNA在大鼠脑内的定位. 方法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NGB mRNA在成年大鼠脑中的正常分布. 结果NGB mRNA在成年大鼠脑中有非常广泛的表达,其分布区域包括大脑皮质、海马、丘脑、下丘脑、嗅球及小脑等.NGB mRNA阳性物质定位于神经元的细胞质. 结论NGB mRNA在大鼠脑中有非常广泛的表达,提示NGB基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转基因 NOD 小鼠胰腺 Kuzbanian-DNmRNA 的表达定位

    作者:王雪岷;Y.J.Kim;R.S.Sherwin

    目的 检测Kuzbanian显性失活(Kuz-DN)基因mRNA在转基因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胰腺中的表达定位.方法转Kuz-DN基因的NOD小鼠8只,取胰腺,行冷冻与石蜡切片.用地高辛标记的Kuz-DN正义链及反义链cRNA探针,对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在转基因阳性NOD小鼠胰腺组织中检测到强Kuz-DN mRNA信号.结论 Kuz-DN mRNA在转基因动物模型定位、定性的实验结果,为Kuz基因改造后干预Notch/Delta信号传导途径,通过"旁侧抑制"影响细胞分化的基因治疗方案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 慢性癫痫大鼠脑组织生长抑素mRNA及其表达产物的研究

    作者:汪银洲;阮旭中;张苏明

    目的为探讨生长抑素(SOM)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慢性癫痫大鼠海马回、齿状回、大脑皮质SOM mRNA表达的变化,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海马、大脑皮质内基因表达产物的变化.结果慢性癫痫大鼠海马回、齿状回、大脑皮质SOM mRNA胞体数量、胞体截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胞体灰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海马及大脑皮质内SOM含量亦明显增高.结论慢性癫痫发病过程中编码SOM的基因被活化,同时伴随着其表达产物的增加,SOM与癫痫的发病密切相关.

  • 迷走神经刺激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丘脑网状核谷氨酸受体的影响

    作者:张锦华;张晓琴;章军建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 VNS)抗癫痫的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戊四 氮(PTZ)致癫痫大鼠和VNS抗癫痫大鼠丘脑网状核谷氨酸受体(NMDAR1)mRNA的变化. 结果 [ HT5"BS〗丘脑网状核NMDAR1 mRNA表达, PTZ致癫痫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VNS抗癫痫组明显低于PTZ致癫痫组,VNS抗癫痫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丘脑网状核在PTZ致癫痫和VNS抗癫痫中均可能起着重要作用.(2) VNS可 能通过抑制丘脑网状核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NMDAR的活性与表达,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 性,从而提高癫痫发作的阈值,抑制癫痫的形成及发展来发挥抗癫痫作用.

  • 实验性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水通道蛋白4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

    作者:陈海;孙善全;贺桂琼;汪克建;陈通;谭戈;杨美

    目的:探讨实验性早期糖尿病鼠视网膜水通道蛋白4(AQP4)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运用墨汁灌注实验检测视网膜微血管渗漏情况;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AQP4存视网膜内的分布和表达变化;用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AQP4 mRNA在视网膜内的分布及表达变化.结果:与同龄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早期糖尿病鼠视网膜末见明显血管渗漏现象,但存在部分细胞水肿、节细胞数目减少、感光细胞外节排列紊乱等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朵交和RT-PCR结果显示.模型鼠视网膜内AQP4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实验性早期糖尿病鼠视网膜.在微血管病变发生前,已存存细胞水肿等病理改变;AQP4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AQP4表达上调可能是糖尿病早期视网膜水肿形成、视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 老龄大鼠内侧隔核TrkB mRNA的表达及人参皂甙的保护作用

    作者:曾亮;赵海花;赖红;吕永利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老龄大鼠内侧隔核TrkB mRNA表达的影响,为老年记忆减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人参皂甙的临床应用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分成青年组、老龄组、给药组,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内侧隔核TrkB mRN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老龄组内侧隔核TrkB mRNA阳性反应物的平均灰度值与青年组相比呈非常显著增高,而给药组的平均灰度值比老龄组呈显著降低.结论:老龄时内侧隔核TrkB mRNA表达低于青年组,而给药组较老龄组明显增加.说明人参皂甙具有增强TrkB mRNA表达,防止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退行性改变的作用.

  • 下丘脑生长抑素神经元的发生

    作者:向正华;蔡文琴;孟琳;钱国桢;王代学

    实验用免疫组化PAP漂浮法研究了下丘脑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发生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发生发育规律可归为三种模式:(1)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或纤维逐渐增至成年大鼠水平,代表核区为室周核和正中隆起;(2)阳性神经元或纤维数目很快增至峰值,然后又降至成年大鼠水平,该模式普遍,大多数核区阳性神经元或纤维的发生都属于该模式;(3)阳性纤维密度很快增至峰值,然后突然消失,其代表核区只有视交叉中的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减少的原因是由于多数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中生长抑素多肽减少而不是由于基因表达的停止所致.

  • 睾丸发育过程中小鼠睾丸神经肽Y基因的表达

    作者:M.Terado;M.Nomura;K.Mineta;N.Fujimoto;T.Matsumoto

    目的:说明在睾丸发育、禁食和实验性隐睾这样的生理和病理生理条件下,睾丸神经肽Y(NPY)基因的分布和调控.方法:首先使用出生3天、2周、3周和6周的C57BL/6J雄性小鼠.然后分别将C57BL/6J成年雄性小鼠禁食46 h和进行72天的实验隐睾处理.通过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来检测NPY转录子.结果:所有的年龄组和实验条件下,NPY转录子只在间质细胞中表达.NPY mRNA水平随年龄显著增加(从初生到青春期前[P<0.01]以及从青春期前到青春期后[P<0.01]).48天的禁食导致下丘脑弓状核中的NPY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1),睾丸里却没有增加.72天的实验性隐睾不能调控NPY基因在睾丸中的表达.结论:NPY基因表达分布在莱氏细胞中,并随睾丸的发育呈线性增加.睾丸的NPY表达调控与下丘脑的不同.

  • PPTAmRNA在大鼠脑内的正常分布及电针针刺足三里对其表达的影响

    作者:展淑琴;赵晏;郭新奎;王会生

    目的:研究前速激肽原A mRNA(preprotachykininAmRNA,PPTAmRNA)在大鼠脑内的正常分布及电针针刺足三里对其表达的影响,进而加深对速激肽功能及电针机制的理解.方法: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正常大鼠脑内PPTAmRNA的正常分布及电针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PPTAmRNA在大鼠脑内分布广泛,在许多核团内均有较高表达,电针针刺足三里可使脑内许多核团PPTAmRNA表达增高.结论:PPTAmRNA在大鼠脑内的广泛分布提示其可能在脑内发挥重要的作用,速激肽可能参与电针的作用.

  • 原位杂交技术在小儿实体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董岿然;高解春;金百祥

    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与组织化学相结合的高新技术.自1964年由Perdce创建以来,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也称杂交组织化学(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细胞杂交(cytological hybridization)或原位杂交组织化学(in situ 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

  • 毒蕈碱受体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研究

    作者:余其林;孔维佳

    目的探讨毒蕈碱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 ,M受体)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vestibular nucleus )的表达.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方法对M受体M1、M3、M4亚型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M1、M3、M4在前庭神经核中均有表达;原位杂交组织化学也证实了M3 mRNA在前庭神经核中的表达.结论本实验首次表明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存在着多种M受体亚型,但它们在前庭神经核中如何发挥功能性作用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 mRNA-cDNA高敏感性原位分子杂交技术

    作者:段小娴;罗丹;苏建家

    目的:探讨效果更加满意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方法.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结合免疫组化SP法,在人肝癌组织石蜡切片上显示c-myc和N-ras基因的mRNA.结果:c-myc mRNA和N-ras mRNA杂交信号呈红色,清晰可见于细胞浆内,背景浅淡,效果满意.结论:此方法与以往的原位杂交方法相比,能明显放大杂交信号,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稳定性.

  • LMO3 mRNA在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定位

    作者:惠玲;蔡文琴;吕同德

    目的观察神经特异性转录因子LMO3 mRNA在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定位.方法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LMO3 mRNA阳性神经元可见于大脑、小脑、丘脑、脑干、脊髓,在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中,LMO3 mRNA阳性反应产物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突起内.强阳性信号主要出现于大脑皮质的Ⅱ~Ⅵ层、梨状皮质、内嗅皮质、海马的CA1区、齿状回、中脑的黑质致密部、红核、室旁核、巨细胞网状核、外侧网状核、三叉神经脑桥核、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舌下神经核等部位;中等强度着色主要分布于扣带前皮质、嗅球、海马的CA2区、梨状内核、杏仁核等部位;海马的CA3区、尾壳核、苍白球、杏仁复合体、丘脑、三叉神经脊束核、疑核、中缝核团、小脑间置核及外侧核、浦肯野细胞可见弱的阳性细胞.结论 LMO3基因在CNS的广泛分布提示它除了在多巴胺神经递质的活动中起作用外,还参与了机体的学习记忆、嗅觉的调节.

  • 迷走神经刺激对戊四氮致痫大鼠丘脑网状核NMDAR1 mRNA和GABAARα1 mRNA的影响

    作者:章军建;张锦华

    为探讨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 VNS)抗癫痫的作用机制,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方法研究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 PTZ)致痫大鼠丘脑网状核谷氨酸受体NMDAR1mRNA和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α1亚单位mRNA的变化.结果显示,PTZ致痫组大鼠丘脑网状核NMDAR1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VNS抗癫痫组明显低于PTZ致癫痫组.与之相反,PTZ致癫痫组GABAARα1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NS抗癫痫组明显高于PTZ致癫痫组.上述结果表明,VNS可能通过抑制丘脑网状核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NMDAR的活动和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R的活动,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抑制癫痫的发生和发展.

  • 小鼠脊髓神经元内脑啡肽与1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的共存

    作者:魏燕燕;陈晶;黄静;李金莲;武胜昔

    目的:以PPE-GFP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工具,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的脑啡肽(ENK)能神经元与l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1)在脊髓的分布及共存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双标染色的方法.结果:GFP标记的ENK能神经元主要位于脊髓背角,在Ⅰ-Ⅲ层为密集,背角深层内侧部及中央管周围呈中等密度分布,散在分布于前角.VGLUT1 mRNA阳性细胞广泛分布在脊髓各层.GFP/VGLUT1双标细胞主要分布在脊髓背角,Ⅰ-Ⅲ层双标细胞占GFP阳性细胞的22.95±1.10%,占VGLUT1阳性细胞的27.91±2.42%;Ⅳ-Ⅵ层中21.49 ±4.99% GFP阳性细胞表达VGLUT1,10.35 ±2.81% VGLUT1阳性细胞表达GFP;前角双标细胞占VGLUT1阳性细胞的1.07±0.37%,占GFP阳性细胞的32.08±13.15%.结论:双标结果表明脊髓内部分ENK能神经元表达1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推测ENK能神经元可能通过调控谷氨酸的释放发挥感觉信息调控作用.

  • 5-HT受体亚型mRNAs在大鼠背根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的表达-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

    作者:武胜昔;朱敏;王亚云;王文;李云庆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大鼠背根节和三叉神经节内5-HT2、5-HTa、5-HT4、5-HT5、5-HT6和5-HT7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结果显示:在背根节和三叉神经节中均观察到了5-HT2A、5-HT3、5-HT4和5-HT7受体亚型mRNAs阳性细胞;两种神经节内上述受体亚型mRNAs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不同.5-HT3受体亚型mRNA阳性细胞的百分比高,分别为30.4%(背根节)和32.8%(三叉神经节).约17.2%和14.6%的背根节和三叉神经节细胞分别呈5-HT2A受体mRNA阳性;而5-HT4和5-HT7受体亚型mRNAs阳性细胞在此二节中的百分比分别为14.9%、24.7%和11.2%、9.8%.各受体亚型mRNA阳性细胞均以中、小型节细胞为主.在各神经节内均未观察到5-HT2B、5-HT2c、5-HT5和5-HT6受体mRNA的表达.上述结果提示5-HT2A、5-HTa、5-HT4和5-HT7受体亚型在外周伤害性感受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