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表胃电图慢波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凯;姜熙君;陈磊

    体表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EGG)具有幅值小、频率低和窄带宽的特点,并且极易受到心电、呼吸以及运动等干扰.文中对三种常用的EGG慢波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包括自适应滤波、小波多尺度分解和经验模态分解,并将三种方法分别应用于模拟的含噪EGG信号以及临床EGG慢波的提取.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均能有效地提取出EGG信号中的慢波成分.与自适应滤波相比,小波多分辨率分解和经验模态分解获得了更高的信噪比和更低的重构方差.

  • 内脏高敏感大鼠结肠电活动及运动异常

    作者:印媛君;吕宾;杨午鸣;柯庆;丁瑞峰

    目的 探讨内脏高敏感大鼠结肠电活动及运动的特点.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使大鼠内脏致敏.2周后,记录结肠快波、慢波及收缩波,观察消化间期移行性综合肌电IMC的周期、Ⅲ期持续时间、快波和慢波的波动频率及平均大振幅,记录结肠收缩波数目及收缩波指数.结果 模型组消化间期复合肌电的周期延长(P<0.01),Ⅲ期持续时间延长(P<0.01),快波的波动率加快(P<0.05),平均大振幅增大(P<0.01).慢波的波动频率加快(P<0.05),平均大振幅增大(P<0.01).收缩波数目增加(P<0.05),收缩波指数增大(P<0.05).结论 内脏高敏感大鼠结肠电活动及运动有明显异常.

  • Cajal细胞与胃肠起搏

    作者:张根葆;左保华

    存在于胃肠平滑肌内的Cajal间质细胞(ICC)与胃肠道运动的发生和 控制密切相关。ICC可自发激活并产生节律性去极化慢波(SW),经由ICC形成的网络传向平 滑肌细胞,并向远端扩布。 平滑肌细胞缺乏产生SW活动的必要离子基础,但对于由ICC 传 来的SW产生反应,使SW增强或诱发动作电位和收缩活动。因此,ICC不仅是胃肠SW活动的起 搏者,也是SW的传播者,同时对神经递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影响平滑肌收缩起着居间调制作用 。

  • 脑电癫痫波嫌疑段落的粗筛提取——一种兼顾棘、尖、慢波的平稳-非平稳分离滤波方法

    作者:刘河生;杨福生

    本文介绍了一个脑电癫痫波自动检测系统的粗筛部分,用基于自适应预测的方法把脑电信号的平稳和非平稳成分分离,之后在两种成分中分别筛选出相应的癫痫特征波,并特别重视了对慢波的提取。利用8段典型的临床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误检率较低的情况下,粗筛系统对癫痫病理波的总检测率达93.5%,实现了预定要求。

  • 电针足三里穴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小肠肌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杨拯;李昆;袁梦郎;王超;柏玲;邱有波;彭梅芳;朱晓艳;张林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肠梗阻大鼠小肠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非贯穿肠管的方式,末端回肠套环建立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10)、肠梗阻组(IO组,n=10)、肠梗阻+电针组(14d IO+EA组,n=10,21 d IO+EA组,n=10).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IO组均未给予电针治疗措施,IO+EA组连续给予电针14d,21 d电针治疗措施.后1次电针后2h,分别测体质量后打开腹腔,肉眼观察回肠组织形态学的改变,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回肠肌电.结果:IO组大鼠体质量较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1),IO+EA组大鼠体质量较IO组显著升高(P<0.01).回肠肌电慢波活动改变情况:14 d IO组振幅(mV)低于空白对照组(0.11±0.03 vs 0.35±0.06,P<0.01),且频率(%)、振幅(%)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27.71±10.54 vs 14.08±4.22,22.00±6.24;75.54±8.59 vs 15.84±1.49,20.67±7.57,均P<0.01);电针实验治疗IO+EA组大鼠14 d后,梗阻段平均频率(次/min)均较IO组增加(33.18±2.56 vs 24.01±0.92,P<0.01);平均振幅(mV)增大(0.25±0.09vs 0.11±0.03,P<0.05);频率变异系数(%)减少(17.02±3.62 vs 27.71±10.54,P<0.05);振幅变异系数(%)减少(58.39±9.56 vs 75.54±8.59,P<0.01);电针实验治疗21 d后,梗阻段平均频率(次/min)均较IO组增加(40.55±5.29 vs 33.18±2.56,P<0.01),振幅变异系数(%)减少(44.00±11.61 vs 58.39±9.56,P<0.05).结论:采用非贯穿肠管的方式能有效建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模型;电针足三里穴通过调节肠肌电,对大鼠不完全性肠梗阻实验性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对肠梗阻大鼠的胃肠动力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 干细胞因子对糖尿病小鼠小肠平滑肌细胞慢波的影响

    作者:杨琰;余跃;高显奎;陈军;王巧民

    目的:探讨外源性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小鼠小肠动力障碍时小肠平滑肌细胞慢波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ip)链脲佐菌素(STZ,150 mg/kg)造模,将小鼠分为正常组、DM组、DM+外源性SCF组(DM+SCF组);DM+SCF组ip SCF 0.20 μg/(kg·d),正常组和DM组每天ip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0).所有小鼠干预6 wk结束后,给予印度墨水灌胃测定小肠传输速率,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仪记录各组小鼠十二指肠平滑肌细胞内慢波的变化.结果:DM组小肠推进率比正常组的明显降低(44.05%±5.48% vs 82.75%±6.56%,P<0.01);DM+SCF组比DM组的小肠推进率显著增加(75.89%±3.61% vs 44.05%±5.48%,P<0.01).但比正常组的降低(75.89%±3.619% vs 82.75%±6.56%,P<0.05);DM组与正常小鼠相比,十二指肠平滑肌细胞内慢波频率明显减慢(13.33±4.27 vs 30.67±3.33,P<0.01),波幅明显减小(15.17±3.71 vs 35.17±3.71,P<0.01).且波形杂乱不规则.DM+SCF组小鼠十二指肠平滑肌细胞内慢波频率和波幅比DM组增加(26.50±1.87 vs 13.33±4.27;27.50±2.26 vs 15.17±3.71,均P<0.01),但比正常组减慢和降低(26.50±1.87 vs 30.67±3.33,P<0.05;27.50±2.26 vs 35.17±3.71,P<0.01).结论:外源性SCF对DM小鼠的小肠动力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小鼠不全性肠梗阻对Cajal间质细胞表型的影响

    作者:郭新;刘东海;黄旭;陆红丽;吴贻松;韩燕飞;许文燮

    目的:探讨小鼠小肠慢性不全性肠梗阻导致自发性节律性收缩运动、电活动变化与Cajal间质细胞(ICC)表型转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在小鼠回肠套入硅胶管,建立小鼠不全性肠梗阻模型.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研究小肠平滑肌层形态学改变;利用常规生理和电生理技术观察环行平滑肌肌条自发性节律性收缩和慢波变化规律;利用全层平滑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CC表型标志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表达的变化.结果:小鼠不全性肠梗阻模型形成后14 d,梗阻近端肠管显著扩张、小肠平滑肌层明显增生肥厚;小肠平滑肌自发性节律性收缩节律紊乱、幅度不规则、频率变慢;平滑肌静息膜电位去极化、慢波幅度变小、频率变慢;ICC表型标志c-kit表达显著减弱、甚至消失.结论:小鼠不全性肠梗阻导致机械和电活动紊乱与ICC表型转化导致的ICC数量减少和网络破坏有关.该模型为进一步研究ICC表型改变的细胞/分子机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模型.

  • Cajal间质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徐爱忠;彭洪云

    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Caial首次在消化道肌肉层观察并描述了Cajal间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现他们在肠道内源性神经系统末梢发挥作用.后来人们进一步研究发现,他们是胃肠道起搏细胞,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与他们的分布和形态学异常有关.但在近几年,人们在腺体、脉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中陆续鉴定出此类Cajal间质细胞,人们开始重视Cajal间质细胞在胃肠道以外器官和组织中的作用,试图阐明他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这些细胞在形态学上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十分相似,但也存在少量迥异之处,他们很可能属于Caial间质细胞新的亚型.这些发现将会使人们对Caial间质细胞产生新的认识,同时也对Cajal间质细胞重新分类有着重要影响.

  • 基于脑电慢波的线性癫痫发作预报方法

    作者:朱俊玲;李宏增;李柱一

    目的 研究基于脑电慢波提取癫痫发作前特征的线性发作预报方法.方法 记录系统为8导脑电Hol-ter系统,数据采自4例部分性发作继而全身性发作息者,用小波变换分离脑电慢波成分,观察脑电慢波能量在癫痫发作前的变化.结果 可检测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癫痫发作前阶段.结论 脑电慢波能量可作为检测癫痫发作前阶段的指标,但有待积累更多病例深入研究.

  • 胃电慢波节律百分比计算方法改进

    作者:彭诚;吴中朝;叶大田

    目的 从功率谱估计和计算规则两方面对胃电慢波节律百分比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首先引入线性调频Z变换估计功率谱,即具有较高频域分辨率,又能很好地估计能量;其次在计算百分比时引入主要频率成分的能量信息,用以反映各成分的大致时间分配情况.结果 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计算结果的方差约减小为原来的1/8,算法更稳定.结论 本文提出的新方法受到分帧情况的影响明显小于传统方法,在计算异常慢波频发的胃电数据的慢波节律百分比时,具有一定的意义.

  • 常规剂量口服丙戊酸钠引起严重肝损害一例

    作者:张交生;李冰;林素芳;廖建湘;路新国;马伟科;宋丽君

    患儿男,4岁.因"反复抽搐1年,发热4d,全身及眼睑黄染2 d"入院.表现为无热抽搐,双眼凝视、面色发白、双手握拳、流涎、意识不清.无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持续约5min缓解.行常规脑电图检查提示枕区节律慢,大量快波节律;睡眠背景欠佳,额区为主不规则棘-尖波、棘-尖-慢波单发或短-中程爆发,可全导同步.

  • 胃肠道神经-Cajal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网络与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作者:梁国刚;齐清会

    1893年,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cajal率先在胃肠道内发现一种特殊的间质细胞,即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Caial,ICC),近年来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肠神经和ICC以及平滑肌细胞间形成网络状连接(胃肠道神经-ICC-平滑肌细胞网络).这种细胞网络可以产生慢波和传导电兴奋,介导神经递质的产生和调节.细胞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1].因此研究胃肠道神经-ICC-平滑肌细胞网络对揭示多种胃肠道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 20例颅脑外伤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作者:杨冬梅

    现对20例由车祸伤,跌伤等所引起的颅脑外伤的临床与脑电图作简要的分析和讨论.一、临床资料第一组:轻型颅脑外伤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在19岁-72岁,临床均有短暂意识障碍、头昏、头痛等.神经系统阴性.受伤事件到脑电图检查短2天,长10个月.脑电图检查结果,其中正常4例,轻度异常2例,中度异常4例.异常脑电图主要显示弥漫性慢波及基本节律慢化.

  • 脑动脉硬化症的脑电地形图分析(附50例报告)

    作者:张秀清

    目的 探讨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脑电地形图的改变,对脑动脉硬化症病理生理变化和脑电地形图变化之间的关系,供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从临床资料选取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采用脑电地形图观察.结果 脑动脉硬化症在基本波幅慢化型,低波幅型,弥漫型慢波增多型,出现形式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结论 在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中常有脑电图改变,脑电地形图可为脑动脉硬化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 Cajal间质细胞与糖尿病胃轻瘫

    作者:田晗;吴汉妮

    Cajal间质细胞(ICC)是网络状分布在胃肠道神经细胞与平滑肌之间的一种特殊细胞,具有起搏及协调胃肠道运动的功能.研究发现,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及动物模型存在ICC网络的异常、超微结构的损伤及其与神经末梢及平滑肌之间缝隙连接的减少.因此ICC的异常可能是糖尿病胃轻瘫的重要发病机制.预防或干预ICC的病变,积极改善ICC的功能,使之产生并传递慢波,协调胃肠道运动可能是潜在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方向.

  • 头颅术后继发癫痫的脑电图分析

    作者:杨爱华

    目的:了解头颅术后继发性癫痫的脑电图改变特点与手术的关系.方法:对头颅手术后癫痫发作的27例病人的脑电图及临床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脑电图3例,异常24例,异常率89%(局限性异常22例,广泛性异常2例),局限性异常中,一侧性慢波异常6例,区域性慢波异常14例,痫样放电2例.广泛性异常中,中度异常1侧,重度异常1例.结论:头颅术后继发性癫痫的脑电图局限性异常占总异常的92%,而痫样放电仅占4%,局限性慢波与痫样放电的出现与术前病灶、手术部位、术后继发性病灶的部位有关.

  • 电刺激大鼠迷走神经背核与小肠电活动的相关性解析

    作者:孙娜;赵霞;刘江;张伟;王艳蕾;王小君

    ①目的 探讨电刺激大鼠迷走神经背核对大鼠小肠肌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②方法 应用RM6240B型多道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电刺激前后大鼠消化间期的空肠电活动.③结果 刺激10分钟后大鼠空肠慢波频率增加(P<0.05),振幅增加(P<0.05).刺激1分钟内,慢波频率降低(P<0.01),振幅增加(P<0.01).④结论 电刺激致迷走神经背核兴奋可引起大鼠空肠电活动变化.

  • 40例头颅术后继发癫痫的脑电图观察

    作者:卫芬

    目的:探讨脑电图检查对颅脑术后继发癫痫的重要性.方法:对40例头颅术后患者进行了脑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局限性异常26例(65.0%),广泛性异常3例(7.5%),广泛性异常伴局限性异常6例(15.0%),正常5例(12.5%),以慢波出现为多,并见尖棘波.结论:脑电图的检查结果与头颅手术及病变部位相关,同时与临床症状相符.所以,脑电图检查有辅助临床诊断和估计预后的作用.

  • 120例正常老年人视频脑电图分析

    作者:林燕;张金枝;曾鼎华;杨才弟;王丽娟;张潇;刘真真

    目的:探讨正常老年人视频脑电图的特点及异常发生率。方法将120例老年人按年龄分为A、B、C 3组。A组57例,年龄为60~69岁;B组42例,年龄为70~79岁;C组21例,年龄为80岁以上。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为统计学方法,统计各组老年人视频脑电图的异常率、α波特点、慢波特点及睡眠期特征性睡眠波的特点。结果视频脑电图的总异常率为42.5%,且80岁以上老年人视频脑电图的异常率尤其高(76.2%)。老年人α波的频率、波幅、反应性及α波指数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θ慢波随年龄增加而增多,80岁以上老年人异常的额区θ波出现率增多尤其明显。睡眠各周期的标志性睡眠波在老年人逐渐减少;睡眠纺锤波、顶尖波各年龄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枕区一过性正相尖波随年龄增加而减少,80岁以上老年人未发现枕区一过性正相尖波。结论老年人的脑电图有异常率增加、反应性变差、α波变慢、波幅下降,α指数下降等特点,并且额区慢波增多,睡眠周期越来越不明显,典型睡眠波减少。

  • 兰索拉唑对老年患者两种胃食管反流病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红艳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在治疗老年患者两种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改善作用。方法治疗前记录所有受试者烧心、反酸等症状评分,并行胃电图检查及胃镜检查,观察病变程度。给予所有患者兰索拉唑胶囊治疗,于治疗1、2个月再次记录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受试者烧心、反酸等症状的评分,比较糜烂性食管炎组、非糜烂性GERD组与对照组症状评分、正常慢波百分率变化情况。分别比较糜烂性食管炎组、非糜烂性 GERD组与治疗前食管黏膜病变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糜烂性食管炎与非糜烂性 GERD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于治疗1、2个月时食管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电图显示正常慢波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于治疗2个月时正常慢波频率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胃镜所见糜烂性GERD病患者食管黏膜病变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兰索拉唑可明显改善老年 GERD患者的烧心、反酸等症状,提高正常慢波频率并且明显改善患者食管黏膜病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