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益髓生血颗粒对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柴立民;吴志奎;张新华;蔡辉国

    目的探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20例患儿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和胎儿血红蛋白(HbF)的改变;选取3例有效病例,通过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研究益髓生血颗粒对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有核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儿各项血液学参数均有提高(P<0.05或P<0.01);患儿骨髓有核细胞的铁蛋白基因表达明显降低.结论益髓生血颗粒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患儿铁蛋白基因的表达,有效缓解患儿体内铁的蓄积,这可能是益髓生血颗粒治疗本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 β-珠蛋白基因新突变导致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作者:彭运生;孙顺昌;陈群蓉;王清;莫宝妹

    本研究对1例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β-珠蛋白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寻找基因的致病突变.提取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扩增全长β-珠蛋白基因,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显示,患者的β-珠蛋白基因1号内含子存在杂合IVS-I-129(A→G)突变.结论:IVS-J-129(A→G)突变为剪接突变使未成熟的β-珠蛋白基因mRNA产生剪接异常,导致其后的β-珠蛋白基因翻译错误.该突变为首次报道.

  •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F表达与BCL11A基因rs1188686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

    作者:陈群蓉;孙顺昌;彭运生;王清;莫宝妹

    本研究通过分析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F(HbF)表达及BCL11A基因rs1188686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选取89例已知基因突变类型的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通过毛细管电泳分析患者的红细胞HbF含量;提取患者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含rs11886868位点的BCL11A基因片段,用DNA测序法确定rs1188686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显示,在89例深圳地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BCL11A基因rs11886868位点中发现C和T两种单核苷酸多态性;携带C/C单倍型患者的红细胞HbF含量为(4.47±3.42)%,高于携带C/T单倍型患者的(2.79±2.21)%.结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BCL11A基因rs11886868位点存在C和T两种单核苷酸多态性,其中C多态性可能与红细胞内HbF高表达存在相关性.

  • 反向点杂交法在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何晓清;何继宏;李远珍

    目的:探讨反向点杂交法在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反向点杂交法进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测,同时结合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发生CD41-42突变者13例(43.3%),发生IVS-2-654者6例(20.0%),发生TATAbox-28者5例(16.7%),发生CD17突变者4例(13.3%),发生CD43和CD26者各1例(3.3%)。结论给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反向点杂交法诊断,能有效诊断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临床应给予足够重视,并通过合理应用该诊断方式,加强产前诊断和防控。

  •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红细胞的流变学行为

    作者:曾颖(综述);陈仲巍;曾臻(审校)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地贫),临床上为常见的是其β分型。近年来随着血液流变学发展,关于β-地贫红细胞流变学行为的研究也愈发受到关注,其变形性、聚集性和细胞膜稳定性则是较为重要的三种流变学性质。目前对β-地贫红细胞的研究已证实,其变形能力下降、聚集性上升、细胞膜稳定性明显降低,三者性质同时发生改变提示其红细胞流变学行为异常。而通过对该方面更加深入的研究,将会指引一个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新方向。

  • 黄芪多糖对K562细胞胎儿血红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黄为民;钱新华;赵丹华;阳勇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K562细胞胎儿血红蛋白(HbF)合成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K562细胞为模型,不同质量浓度APS(150、300、450 mg/L)诱导的细胞为实验组,丁酸钠(NaB)诱导的细胞为阳性对照,分别用 Western blot和锥虫蓝拒染法计数分析HbF表达水平和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1.剂量效应:150、300和450 mg/L APS分别诱导K562细胞48 h,HbF合成增强(F=310.476 P=0),分别增加至未加药组的(1.56±0.03)、(1.78±0.04)和(1.51±0.32)倍,诱导前后有显著性差异.300 mg/L APS组诱导时HbF合成强(P=0.005).2.时间效应:300 mg/L APS诱导K562细胞后HbF合成逐渐增加,峰值在48~60 h,为未加药组的(2.10±0.19)倍 (P=0),以后逐渐下降.与NaB组[(2.88±0.27)倍]比较, APS 诱导K562细胞HbF合成有显著性差异(P=0).3.APS对K562细胞的增殖作用:不同质量浓度(150、300和450 mg/L )APS和0.5 mmol/L NaB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不同(F=297.078 P=0).APS的抑制作用随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强,但均弱于NaB(P=0.001).APS和NaB各诱导K562细胞48 h抑制率分别为20.45%和79.55%,有显著性差异(P=0);诱导72 h抑制率分别为38.46%和90.11%,有显著性差异(P=0).结论 APS可诱导K562细胞HbF合成增加,其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NaB弱.

  • 多重等位基因特异多聚合酶链反应产前基因在诊断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

    作者:汪凤兰;李熙鸿;孙冰;李钦伯;李强;王晓阳

    目的探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多聚合酶链反应(PCR)产前基因诊断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B超监视下对21名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20ml,常规酚-氯仿法提取DNA,应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PCR检测其羊水细胞的β-珠蛋白的5种基因突变类型(CD17,CD41~42,IVS-Ⅱ 654,nt-28,nt-29).结果检测的21例中,4例双重杂合子及1例纯合子,均选择流产.16例为正常或单个突变的杂合子,胎儿出生后取脐血验证并随访观察,现小儿9个月~3.2岁,均健康.结论多重等位基因特异PCR可用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高风险胎儿的产前基因诊断,在指导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阳性家系的选择性妊娠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益髓生血灵治疗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40例

    作者:张新华;吴志奎;黄有文;蔡辉国;王荣新;黄欣秋;蔡利群;朱凌;周天红;朱欲英;成才荣;丁雄

    目的观察中药益髓生血灵治疗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7例,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复合血红蛋白E 13例,益髓生血灵每日3次,每次10g,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和抗碱血红蛋白(HBF).结果22例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13例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复合血红蛋白E患儿治疗有效,治疗前后患儿Hb、RBC、Ret和Hb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益髓生血灵治疗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 桂林地区少见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朱春江;丁晖;郑海清;欧维琳;劳一平;陈萍

    目的 分析桂林地区少见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贫)的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收集2005年5月- 2010年12月桂林地区11 941份检测血标本.男2 066例,女9 875例;年龄2个月~ 74岁.采用血细胞学检测红细胞平均容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电泳定量HbF、HbA2,初筛出β-地贫,PCR-反向斑点杂交同时检测17种中国人常见的β-地贫基因突变确定其基因型,对于常规基因检测不能确诊的基因突变,采用DNA直接测序法.结果 982例确诊为β-地贫的标本中,911例为轻型,71例为重型,共1 053条11号染色体携带了β珠蛋白缺陷基因,检出了 24例6种少见的β-地贫基因突变,其中IVS-Ⅰ-1(G→T)10例,CD43(G→T)6例,CD27-28(+C)、CD37( TGG→TAG)各3例,CD31(-C)、- 73 (A→T)各1例.结论 桂林地区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丰富,有明显的地域性,在地贫的诊断和产前诊断中应加以重视.

  • 泸州地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及其父母基因分析

    作者:陈红英;刘文君;何鹏

    目的 检验泸州地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贫)患儿及其父母地贫基因,寻找泸州地区引起该病的主要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并探讨其与临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集40例β-地贫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分为重型组(14例)和非重型组(26例),提取DNA,采用PCR和DNA反向点杂交法进行β-地贫基因突变位点分析.结果 40例β-地贫患儿共检测出7种基因突变类型,有14种基因组合形式.其中以CD17(A→T)、CD41/42(- TTCT)和IVS-Ⅱ-654(C→T)多见.14例重型β-地贫患儿中,突变纯合子8例,双重杂合子6例,其父母均为杂合子.结论 β-地贫患儿基因突变符合遗传规律;重型β-地贫患儿基因型为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其发病年龄早,输血间隔时间短,输血量大.

  • 黄芪多糖和丁酸钠联合用药对K562细胞胎儿血红蛋白合成的作用

    作者:曹祥;钱新华;徐梅佳;陈佳;郭丽珊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和丁酸钠(NaB)联合用药对人K562细胞胎儿血红蛋白(HbF)合成的作用,为临床联合用药治疗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K562细胞为模型,低剂量APS和NaB联合用药诱导的细胞为实验组,低剂量APS、NaB单药和常规剂量 NaB单药诱导的细胞分别为阳性对照组1、2、3,未加药组细胞为对照组4,采用联苯胺染色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药物作用K562细胞96 h后红系分化和HbF表达.结果 1.实验组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弱于对照组3(P<0.05).2.APS和NaB联合作用K562细胞的佳剂量组合为APS 2.50 g·L-1+NaB 250 μmol·L-1.3.联苯胺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联苯胺染色阳性率于48 h显著升高,96 h达高峰,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66.630,P<0.05),作用可维持至144 h.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3诱导K562细胞后HbF合成分别增加至对照组4的(1.82±0.16)倍和(1.57±0.08)倍(F=26.569,P<0.05),实验组Hb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P<0.05).结论 APS和 NaB低剂量联合用药诱导HbF表达增强,作用维持时间长,细胞毒性低,有望成为β-地贫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 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作者:石磊;何岳林;冯晓勤;吴学东;张玉明;李春富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并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规律及预防方案.方法 分析本院1997-2004年行58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52例重型地贫患儿资料.预处理方案以白消安加环磷酰胺加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为主,依据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情况等分别加用氟达拉滨或全身放疗.GVHD预防方案:环孢素(CsA)或他克莫司(FK-506)加甲氨蝶呤(MTX)或霉酚酸脂(MMF).观察比较不同移植类型、骨髓来源等GVHD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 随访1~104个月,GVHD总发生率为72.7%(24例),其中21例为急性GVHD(占87.5%),3例为慢性GVHD(12.5%);GVHD临床分度为I、Ⅱ、Ⅲ~Ⅳ度,发生率分别为27.3%(9例)、27.3%(9例)和18.1%(6例).非亲缘或单倍体供者移植组GVHD发生率为66.7%,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者GVHD发生率为100%.结论 地贫移植后GVHD发生以急性为主,临床分度以I、Ⅱ度为主,非亲缘供者、单倍体移植组GVHD发生率高,尤以PBSCT发生率高;CsA加MMF是比较有效的预防方法.

  • 铁缺乏对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A2水平的影响

    作者:朱春江;欧维琳;丁晖;赵芹;秦辛玲;许大康

    目的 研究铁缺乏对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贫)患者血红蛋白A2(HbA2)的影响.方法 标本来自2008年5月-2010年5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产科门诊及重型β-地贫家系,对所有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电泳并定量测定HbA2值、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铁蛋白(SF)、Multi-PCR法确定3种缺失型α-地贫基因突变、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法确定17种β-地贫基因突变.结果 408份标本中,A组304例,B组26例,C组56例,D组22例,将各组进行计量资料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其中A组与B组比较q=5.074 7,P<0.05,A组与C组比较q=37.650 8,P<0.05,A组与D组比较q=16.043 0,P<0.05,C组与D组比较q=7.682 9,P<0.05,B组与D组比较q=15.806 6,P<0.05.4组的SF和HbA2的相关性检测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铁缺乏会使健康人和轻型β-地贫患者血红蛋白电泳时HbA2值下降;2.轻型β-地贫合并铁缺乏时HbA2值较单纯轻型β-地贫下降显著,但仍较健康人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即使合并铁缺乏,HbA2仍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轻型β-地贫的可靠指标.

  • 血常规在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冯莉雅

    目的:分析血常规在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3月25日至2017年3月25日期间选取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贫血患者(根据病种分为50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和50例缺铁性贫血)为实验对象,并所有受检者均实施血常规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RDW高于对照组(P<0.05),MCHC、MCH、MCV、RBC、Hb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RDW、MCHC、MCV、RBC、Hb高于缺铁性贫血(P<0.05),MCH低于缺铁性贫血(P<0.05).结论:血常规在缺铁性贫血患者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均具有较高利用价值性.

  • 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hTERT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李熙鸿;唐军;郭文俊;屈艺;于凡;王晓阳;汪凤兰;母得志

    目的 骨髓人类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是控制人细胞端粒酶活性的限速成分,决定了细胞寿命.该研究初步探讨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TERT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外周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多重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MASPCR)分析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的基因类型,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减少症患儿骨髓和阳性对照K562细胞株的hTERT相对表达水平,常规检测患儿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hTERT表达与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 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组骨髓hTERT相对表达水平高于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组(0.2928±0.0838 vs 0.0993±0.0336,P<0.01),但明显低于K562细胞株(0.8291 ±0.0908,P<0.01).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组骨髓hTERT表达与其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841,P<0.01).结论 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慢性溶血时,低水平血红蛋白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上调骨髓hTERT基因表达水平.

  • Sebia检HbA2值诊断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作者:陈海生;张劲丰;刘元力

    VS-2nt654,CD17,TATA-28,CD71-72,TATA29等基因表型.其余3.5%是HBC/E分子病,而它的HbA2的含量可达20%以上. 结论 Sebia全自动血红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HbA2含量增高在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诊断中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 γ珠蛋白基因诱导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志杰;李西平;钱新华

    重新激活胎儿珠蛋白基因是纠正β-珠蛋白基因缺陷性疾病异常病理生理现实的途径.羟基脲和丁酸类化合物是目前研究多的两种已用于治疗的诱导剂,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它们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新的γ珠蛋白基因诱导剂还在不断被发现,为寻找更为理想的药物带来了希望.

  • 黄芪多糖诱导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

    作者:黄为民;钱新华;赵丹华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 以K562细胞为模型,以APS诱导的细胞为实验组,未加药细胞为空白对照,丁酸钠(NaB)处理的细胞为阳性对照,分别用联苯胺染色和RT-PCR分析联苯胺染色阳性率、Aγ-和G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00 mg/L APS诱导48 h后联苯胺染色阳性率由(4.37±0.58)%升高至(15.67+1.80)%(P<0.05).300 mg/L APS诱导K562细胞48 h的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总数为(60.40±6.33)×102.与NaB组(42.02±16.42)×10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00 mg/L APS诱导48 hAγ和Gγ珠蛋白基因tuRNA表达分别增加3.59±0.16倍和5.02±0.81倍(P=0.000).结论 APS可诱导K562细胞Aγ和G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增强,具有治疗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潜能.

  • microRNA在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蓝慧娟;熊礼宽;马竞

    目的 探讨microRNA(miRNA)在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miRNA芯片检测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miRNA差异表达情况.结果 miRNA芯片结果显示,在样本组中26个表达显著上调,30个表达显著下调.随机挑选表达上调的hsa-miR-618和表达下调的hsa-miR-103a-2-5p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其表达趋势与芯片结果一致,验证芯片结果可靠性.使用数据库软件预测出17个表达上调和24个表达下调的miRNA与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可能相关的靶基因.结论 miRNA在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存在显著差异表达.进一步研究miRNA在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的调控通路可为其发病机理研究及疾病治疗提供新方向和思路.

  • 胎儿血红蛋白改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携带者贫血程度的研究

    作者:李丽华;马竞;江凡;邹建话;周喜友;高水湾;黄丽清

    目的:探讨胎儿血红蛋白(H bF )对携带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育龄女性改善贫血程度的作用。方法采集289例基因确诊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携带者的深圳地区育龄妇女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 HbF进行定量分析,并测定红细胞(RBC)参数,比较HbF增高组与HbF正常组RBC参数的差异,同时对HbF高表达率与基因突变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HbF正常组比较,HbF增高组血红蛋白(HGB)水平、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增高,RBC计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突变类型HbF高表达率与总体HbF高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育龄女性中HbF增高者较HbF正常者的贫血程度明显改善,且基因突变类型与HbF高表达无关。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