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肛辅助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配合

    作者:徐小群;许多;徐昶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延伸平面辅助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的配合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32例采用经肛直视下在内外括约肌间的延伸平面辅助腹腔镜下TME并成功保肛的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护理。结果:3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45±42)min,平均出血量(114±76)mL。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5例。结论:手术室的护理配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术室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具备娴熟的配合技术,掌握术中护理要点及能应对配合术中出现的护理问题,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及术中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 机器人与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近期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作者:雷伟琦;张东;刘莱蓬;严国强;胡小云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与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机器人辅助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robot assisted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RTME)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LTME)在直肠癌根治术疗效对比的中英文文献,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利用 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总计2044例,RTME组共930例,LTME组共1114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RTME组较LTME组手术时间长(WMD =51.19,95%CI =18.95~83.43,P =0.002)、中转开腹率低(OR =0.19,95%CI =0.08~0.48,P =0.0004)、远端切缘距离略短(WMD =-0.16,95%CI =-0.31~-0.01,P =0.03)、术后3个月及6个月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IIEF-5)高(WMD =3.90,95%CI =2.27~5.53,P <0.00001),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获得淋巴结数目、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吻合口瘘、切口并发症、肠梗阻、尿潴留)、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RTME与LTME治疗直肠癌近期疗效近似,较为安全、可行。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敏辉;麦观保;李全荣

    目的 分析比较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并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30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行传统手术切除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间患者在吻合口瘘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以及局部复发率方面得到显著改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较之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具更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直肠癌直肠系膜全切除术的临床病理依据及意义

    作者:余永东;郑仰;姚学清;林锋

    目的 探讨直肠癌直肠系膜全切除术的临床病理依据.方法 对102例具有较完整临床病理资料行直肠癌直肠系膜全切除术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直肠系膜进行常规病理切片,分析直肠系膜与直肠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治疗效果.结果 直肠系膜癌转移均与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 直肠癌直肠系膜全切除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佳途径,切除的直肠系膜的范围应根据Dukes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区别对待.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张延发;刘新刚;谢浩

    目的:研究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直肠癌提供相应参考.方法: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共收治直肠癌患者76例,依照随机数字法将76例直肠癌患者分组,对照组38例直肠癌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38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术后3年的生存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生存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单、双器械吻合用于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术后吻合口漏及腹腔引流液中CRP水平的影响研究

    作者:聂伟

    目的 研究单、双器械吻合用于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术后吻合口漏和腹腔引流液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20例接受TME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双器械吻合联合TME组(观察组,n=60)和单器械吻合联合TME组(对照组,n=60).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和吻合口漏发生情况,记录术后腹腔引流液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d时腹腔引流液中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吻合口漏组的患者术后第3d腹腔引流液中CRP水平高于未发生吻合口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单器械吻合技术相比,双器械吻合技术用于TME有助于降低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术后腹腔引流液中CRP水平对防治吻合口漏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男性早期直肠癌患者疗效及远期存活质量的观察

    作者:刘俊杰;梁伟雄;蒋邦好;何嘉琳;蔡育志;关玉峰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男性早期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远期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96例男性早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开腹组(n=48)和腹腔镜组(n=48)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差异;3年随访,记录其术前、术后12个月、术后36个月等时间段国际性功能指数问卷评分变化情况,分析其术后勃起障碍率、射精障碍率、排尿功能障碍率、复发率及3年存活率差异.结果 ①腹腔镜组除了平均术程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外,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②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国际性功能指数问卷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腹腔镜组降幅小于开腹组(P<0.05);术后36个月时,开腹组国际性功能指数问卷评分虽较术后12个月时显著提升,但仍显著低于术前评分(P<0.05);腹腔镜组术后36个月时评分同术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为期3年的随访中,腹腔镜组勃起障碍率、射精障碍率及排尿功能障碍率分别为25.0%、20.8%和31.3%,均显著低于开腹组的54.2%、50.0%和62.5%(P<0.05);两组患者在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应用于男性早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对其性功能、排尿功能的不良影响轻微,可有效提升其远期生存率及存活质量.

  • 腹腔镜及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及免疫的影响

    作者:王涛;张建法;吕西良;彭登峰;李赛华;张立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及免疫的影响.方法 将9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8例.比对其围术期指标差异,记录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分析预后结果.结果 ①两组除平均术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9±0.6)d、切口拆线时间(6.5±1.6)d、总住院时间(8.9±1.8)d等围术期指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3.9±0.5)d、(13.3±2.0)d、(15.3±2.1)d,P<0.05;②术后3d,两组IL-6、CRP、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但腹腔镜组检测水平低于开腹组(51.4±4.5) pg/L、(49.5±5.5) mg/L、(66.3±5.5) ng/LVS (70.5±4.2) pg/L、(72.2±5.8) mg/L、(84.2±5.3) ng/L,P<0.05;CD3+、CD4+、CD8+等免疫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腹腔镜组检测结果高于开腹组(48.2±5.0)%、(51.1±4.9)%、(27.9±2.5)%VS(35.5±4.4)%、(33.1±4.8)%、(17.5±2.6)%,P<0.05;③两组患者保肛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内复发率、远处转移率、近期生存率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应用于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升其保肛成功率,对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等有利.

  •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进展

    作者:农文伟;蓝碧洋;叶海洪;张传珉;陈建思

    近年来,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术后5年生存率仍保持在50%~60%,自1982年Heald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 excision,TME)并成为直肠癌根治术的金标准之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已明显降低.但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locally recurrentrectal cancer,LRRC)仍是影响5年生存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早期诊断局部复发和进行适当的治疗仍是一大难题.

  •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张东铭

    自从1982年Heald[1]等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或称直肠周围系膜全切除术(complete circumferential mesorectalexcision,CCME)这一新技术以来,直肠癌根治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TME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并已成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就与TME有关的解剖学问题,综述如下.

  • 双钉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

    作者:洪楚原

    随着对直肠癌淋巴转移规律研究的深入,特别是Heald提出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5年生存率、增加保肛率及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等方面正在起着划时代的推动作用,已逐渐成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顾晋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也称直肠周围系膜全切除(complete cir-cumferential mesorectal excision,CCME),是1 982年英国学者Bill Heald等[1]提出来的,经过近二十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应用TME对直肠中下段癌的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局部复发率至3%~7%,以及提高长期生存率[2~4].

  • 保留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与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关系

    作者:池畔;林惠铭;陈燕昌;陈大良

    目的:比较保肛与非保肛术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加保留自主神经术(ANP)的局部复发率(LRR)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172例直肠癌分两组(Dixon组123例与Miles组50例),按Heald及Havenga法行TME及ANP.结果:①Dixon组与Miles组的总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8%(6/123)与18.0(9/50),P<0.05;Dixon组内从A期至D期的LRR分别为0%(0/25),2.9%(1/34)、7.7%(4/25)及8.3%(1/7),其百分率趋势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②1997年以前Miles组的LRR为36.8%(7/19),显著高于1997年以后Miles组的6.5%(2/31),P<0.05;前者与Dixon组的LRR4.8%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后者与Dixon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ME加ANP是降低两类直肠癌根治术后LRR重要因素.

  • 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手术配合

    作者:李凤

    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不仅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肠梗阻发生率低等优点,而且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免疫功能抑制小,是微创手术的一项新技术.2003年我院成功地为4例直肠癌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 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国产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姜建国;李顺龙;王林俊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国产双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并发症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应用双器械吻合技术,对53例中低位直肠癌行低位或超低位吻合的保肛手术方法,观察其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排便功能,局部复发率.结果 随访1~4年,低位吻合45例,超低位吻合8例;无切端癌残留;18例6个月内大便次数每天多于5次,6个月后大便次数均在每天3次以下,无大便失禁.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1 例,吻合口出血3例,吻合口复发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此手术符合直肠癌根治手术的要求,同时能保持正常排便功能,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局部复发,提高了生活质量.

  • 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护理干预

    作者:黄江彬

    低位直肠癌是位于降直肠下1/3段内的肿瘤[1],目前临床多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作为治疗的标准手术[2],我院外一科自2009年1月~2011年8月对3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TME手术治疗,并实施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干预措施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 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韦明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也称直肠周围系膜全切除术(complete circumferential mesorectal excision,CCME)是目前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1982年首先由英国医生Heald提出[1].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63例报告

    作者:宝福洲;瞿智祥;杨宝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otl mesorectal excision,TME )能有效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已被公认是直肠癌根治切除必须遵循的原则[1],成为直肠癌手术新的金标准.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63例,现总结如下.

  • 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21例

    作者:夏可义;庞黎明;陈泛野;廖丹;李德钢

    目的 探讨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直肠癌TME手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21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20~260 min,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100 ml .术后恢复顺利,21例随访3~20个月,平均11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直肠癌TME手术避免了气腹对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扩大了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适应证,是一种安全、可行、经济的手术方法.

  • 直肠癌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韦彪

    直肠癌包括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占大肠癌中的60%~75%,80%以上可用直肠指诊触及.

571 条记录 23/29 页 « 12...20212223242526...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