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蔡建铨;杨觉先;张晓峰

    目的 观察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追踪随访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3年内的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肠梗阻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1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3年内的生存率依次为12.5%、65%;对照组依次为27.5%、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相比,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局部复发率低,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超声刀与电刀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对照研究

    作者:董荣坤;张笃;黄建朋;汪启斌;袁波;张征;张建;梁俊;王佩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和电刀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直肠癌分为2组,腹腔镜下使用超声刀(Ⅰ组)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28饲,高频电刀组(Ⅱ组)28例,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刀组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低于高频电刀组,而清除淋巴结数目高于高频电刀组.结论 超声刀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具有精确切割、凝血可控制的功能,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且清扫彻底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直肠癌的手术方法选择与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陈自力;单逖奎;马世琼

    目的 比较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标准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对59例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20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均定期化疗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 两组病人随访1~5年,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组随访51例,5年生存率为98.04%;对照组随访18例,5年生存率为88.88%.结论 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提高5年生存率,术后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减少并发症.

  • 超声刀与电刀在Miles手术中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周均;宋亚宁;曹永宽;张国虎;王培红;陈振宇;干伟

    目的 比较超声刀与电刀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13年12月本中心遵循直肠全系膜切除(TME)的原则,对184例直肠癌患者实施Miles手术,其中98例采用超声刀(超声刀组),86例采用传统术式(电刀组),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超声刀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明显低于电刀组,术中输血例数、术后并发症少于电刀组,而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电刀组(均P<0.05).结论 采用超声刀行Miles手术,具有精确切割、凝血可控性好、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肿瘤根治效果显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TME结肛吻合术术后肛周护理的探讨

    作者:陈增蓉;朱红;李卡;成翼娟;印义琼;邓蓓

    目的探讨TME结肛吻合术术后肛周护理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方法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尽可能减少肛周近远期并发症.结果经随访,肛门功能6~9月后开始恢复,12个月左右可达到一定程度的自主探便状态,18~24月后多数病例大便次数接近正常.结论加强术后肛周护理对减少吻合吸肛周盆腔并发症及促进术后肛门括约肌恢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腹腔镜中下段直肠癌TME低位、超低位结肛吻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陈增蓉;戴红霞;成翼娟;朱红;李卡;陈惠蓉;陈咏梅;印义琼

    目的探讨微创化低位直肠癌TME低位、超低位、结肛吻合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新方法.方法 全组患者30例,术前行心理护理、甘露醇顺式洗肠;术后保持肛门清洁、调节饮食,指导坐浴和缩肛运动.结果 手术顺利,术后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存在,保肛率100%.结论 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朱景波;吴锋;李静晓;张铁山

    目的 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疗效以及与此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方法 对46例直肠癌行直肠全系膜切除的疗效和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无骶前大出血、无死亡,术后吻合口漏2例,发生率4.34%(2/46),术后肿瘤局部复发2例,复发率为4.34%(2/46).结论 直肠癌行直肠全系膜切除能有效预防和降低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防止骶前大出血及下腹下神经的损伤,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下降,病人排便次数增多没有明显改善.

  • 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研究进展

    作者:段克才;丁勇兴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on excision,CME)是基于现代解剖学认识的一种规范化理念,其理论基础源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CME的关键是强调对结肠系膜的完整切除,从而获得被脏层筋膜包裹的原发肿瘤、营养血管及淋巴回流在内的整体标本.研究表明,CME在手术质量和术后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该术式能够增加淋巴结的清扫数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局部复发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CME作为结肠癌根治手术观念上的一次革新,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规范化手术方式,现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ME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直肠癌及其远侧端黏膜CD34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涂小煌;王为忠;王烈;黎成金;宋京翔;宋丽娜;赵春雷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及其远侧端黏膜组织中CD34表达并从分子病理学水平上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腺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并结合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直肠癌及其远侧端黏膜CD34所表达的微血管密度进行研究.结果直肠腺癌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直肠腺癌远侧端的直肠黏膜组织,直肠腺癌远侧端黏膜微血管密度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少,但与阴性对照有显著性异常改变只在有限的长度内(直肠远侧端1.0cm). 结论:微血管密度的检测为直肠癌抗血管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直肠癌分子病理学的安全远侧切缘应大于1cm.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杨建光;李晓霞;马冬岩;金俊哲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近13年来收治的514例直肠癌行TM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4例直肠癌共发生吻合口瘘43例,发生率为8.3%.其中男性患者,吸烟酗酒者,贫血低蛋白者,糖尿病及伴有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者,肿瘤距肛门距离小于 7cm者,肿廇直径>4cm者,术前放、化疗患者及手工吻合者易发生吻合口瘘;而不同的肿瘤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吻合口瘘的发生无明显不同.结论: 直肠癌行TME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患者自身因素、肿瘤本身、手术者的操作技巧等因素有关.

  •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临床应用(附27例报告)

    作者:杨维桢;沈兰皖;王亚儒;贺志新

    目的研究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行TME术式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7例均获根治性切除,15例行吻合器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术后辅助化疗及放疗,近期无局部复发病例.结论 TME是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直肠癌根治性手术中采用TME手术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 多层螺旋CT对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婷;成官迅;李国新;何炜;张刚;黎蕾;张静;梁丽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TME) 根治直肠癌术前MSCT TNM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术前CT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TNM分期,并观察直肠周围淋巴结数目、大小及分布情况,结果与终病理对照研究.统计方法选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术前MSCT表现TNM分期中T分期的准确性为75.9%(44/58),N分期准确性为67.2%(39/58),术前T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值为0. 620),N分期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值为0.500).结论 直肠癌术前MSCT TNM分期对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具有指导价值.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62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小安;黄新;唐毅

    目的:评价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直肠癌行TME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直肠癌切除保肛术,14例采用TME处理盆腔后类似Miles行永久性造口术.结果:全组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2例,会阴切口感染1例,造瘘口旁疝1例,尿潴留2例,性功能障碍4例.全组88.7%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月至6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4%、76.9%、69.2%.结论:TME治疗中下段直肠癌是一种较安全有效术式,其规范化应用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的保肛率和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肥胖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辜军

    目的 分析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肥胖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选取我院 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10例肥胖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体重分为对照A组(42例)、对照B组(53例)及研究组(15例),三组患者均予以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三组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三组术中、术后恢复指标对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肥胖直肠癌患者安全、可行,具显著微创优势,能够满足根治肿瘤需求.

  • 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直肠癌中的应用疗效对比

    作者:柳胜强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我院收住院的直肠癌患者共101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用开腹TME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TME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05)。结论在直肠癌治疗中,腹腔镜TME手术能获得开腹TME相似的近期治疗效果,且腹腔镜TME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新辅助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建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新辅助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给予对照组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新辅助治疗,然后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新辅助治疗后 TNM 分期有显著改善,CEA、CA19?9、CA242和CA724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的无癌细胞切除率和保肛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新辅助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体会(附137例报告)

    作者:姚南;周斌;李玉民

    近年来.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位于腹膜返折下的低位直肠癌约占70%,而低位直肠癌的治疗要求及难度远高于结肠癌和上段直肠癌.因此,选择一种既能根治癌灶又能保肛的理想术式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 全直肠系膜TME切除术的临床运用

    作者:代志毅;苏向前

    传统的直肠癌手术后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及术后性功能和膀胱功能障碍.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能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成为直肠癌手术新的金标准.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我科行TME手术4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直肠癌远端系膜内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作者:汤长江

    目的:明确直肠肿瘤远端系膜内淋巴结转移状况,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合理性.方法:以脂肪"清洗"技术检查78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直肠癌患者术后标本.结果:19.2%的患者在肿瘤远端的系膜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均见于pT3、pT4患者.其中2 cm以内者15.4%,2 cm以外者3.8%.上段直肠癌远处转移淋巴结距肿瘤4cm,中下段远3 cm.结论:对T3、T4患者施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合理的.

  • 冰冻尸体标本手术操作的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结构化培训效果分析

    作者:李俊;安勇博;吴国聪;石瑀;姚宏伟;张忠涛

    目的 探讨冰冻尸体标本手术操作的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结构化培训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4月12-13日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中国TaTME临床研究协作组、北京解剖学会等联合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解剖学会临床应用解剖科学技术培训中心承办的第一期TaTME结构化培训的9名学员资料.TaTME结构化培训包括理论授课、手术演示教学和冰冻尸体标本手术操作.冰冻尸体标本手术操作时9名学员分为3组:第1组学员编号A、C、E,第2组学员编号B、D、F,第3组学员编号G、H、I,每名学员进行冰冻尸体标本手术操作问卷调查.学员培训完成3个月后进行追踪问卷调查,包括参加结构化培训前、后TaTME手术量,参加结构化培训前、后TaTME熟练度,目前尚未开展TaTME的原因,TaTME学习曲线,TaTME手术相关并发症或不良事件,将来是否会继续行TaTME,TaTME结构化培训的作用,开展TaTME前是否需要接受该结构化培训.观察指标:(1)学员参与理论授课及手术演示教学情况.(2)学员冰冻尸体标本手术操作情况.(3)学员结构化培训完成3个月后追踪调查情况.学员结构化培训前后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1)学员参与理论授课及手术演示教学情况:9名学员均接受理论知识授课及手术演示教学.理论知识授课,加深学员对TaTME理解;现场手术演示教学使学员更加直观感受TaTME技术要领及注意事项.(2)学员冰冻尸体标本手术操作情况:9名学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均能顺利完成冰冻尸体标本手术操作,达到训练目的.指导老师总体评价:3组学员的标本吻合口均完整;直肠系膜完整度Quirke分级为第1、2组2级,第3组3级;并发症及主要困难为错误间隙操作、烟雾控制不佳,其中第3组发生尿道损伤.(3)学员结构化培训完成3个月后追踪调查情况:9名学员结构化培训后,2名TaTME手术量>10例、2名6~10例、2名1例、3名0例,结构化培训前2名TaTME手术量6~ 10例、2名2~5例,1名1例、4名0例,培训前后学员TaTME手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0,P>0.05);其中3名学员仍未开展TaTME,原因分别为未发现合适的患者、无TaTME手术必备的硬件设施以及仍未完全掌握TaTME.9名学员结构化培训后,1名TaTME熟练度为极为熟练、3名需要1/4程指导、3名需要1/2程指导,2名需要3/4程指导,结构化培训前1名需要1/4程指导、1名需要1/2程指导,4名需要3/4程指导、3名非常不熟悉,培训前后学员TaTME熟练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43,P>0.05).9名学员中5名认为完成10例TaTME后才度过学习曲线.学员开展TaTME手术相关并发症或不良事件包括尿道损伤、出血、手术错误间隙及手术切除标本不完整.9名学员中8名表示将来会继续行TaTME.9名学员一致认为TaTME结构化培训非常必要以及开展TaTME前需要接受该结构化培训.结论 冰冻尸体标本手术操作的TaTME结构化培训,是对TaTME这一新手术方式培训的崭新尝试.结构化、规范化TaTME培训是临床开展TaTME前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提高TaTM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71 条记录 26/29 页 « 12...21222324252627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