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肺栓塞1例

    作者:廖英坚;刘朝辉;肖华芝

    患者,女,63岁.因突发气促,呼吸困难2m,加重10d而入院治疗.缘于入院2m前活动时突感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干咳、头晕、伴口唇发绀,休息后,气促、呼吸困难稍缓解,仍有胸闷、干咳、头晕,但能忍受,未治疗.入院10d前,再次气促、呼吸困难,胸闷加重,入院7天前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左侧大于右侧,喜右侧而卧.

  • 氯氮平误服出现卒中模拟病

    作者:贾志强;马青峰

    神经科急诊医生在临床遇到急性神经缺失表现的患者时,经常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判断患者是否为急性脑血管病,部分患者虽然表现为突发偏瘫、失语等类似卒中的急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但其真正病因并不一定都是急性缺血性卒中.这部分表现为卒中样症状,但终诊断为非卒中疾病,我们称为卒中模拟病[1].卒中模拟病的病因多样,其常见病因包括复杂性偏头痛、癫痫、精神心理障碍、脑炎、面神经炎、多发性硬化、胶质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低血糖、硬膜外血肿、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带状疱疹脑炎等[2-4].本文报道1例因误服氯氮平而进行静脉溶栓的卒中模拟病.

  •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进展

    作者:黄和林

    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既往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强化降脂等,但存在局限性,随着影像技术及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快速进步,目前治疗的关键是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时间窗内静脉溶栓后启动桥接治疗,在多模式影像学基础上视病情行多模式血管内治疗.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邝俊;李霖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分为3组,对照组37例,尿激酶组41例,rt-PA组46例.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尿激酶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rt-PA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rt-PA组、尿激酶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t-PA组、尿激酶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吴永雪;沈栩;唐强;梁军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K-MB峰值及血清CK-MB出现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研究

    作者:庞海英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神经功能.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观察

    作者:李昆

    目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 d、7 d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序贯应用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对心肌梗死溶栓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艳红

    目的:分析对心肌梗死静脉溶检患者序贯应用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静脉溶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肌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及脑钠肽(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复发率(4.16%)级病死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肌梗死复发率(16.67%)及病死率(22.9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序贯应用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使患者心肌血液循环得带改善,提高心功能,有效防止患者心室重塑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优化静脉溶栓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明霞

    目的:分析优化静脉溶裣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A组)和优化护理组(B组),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的救治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治疗效果.结果:B组分转诊时间以及接诊至溶栓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B组治疗后1d、7d、14d的MESSS评分明显优于A组(P<0.05);B组静脉溶栓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A组(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效率,显著改善患者缺损神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作者:侯勇

    目的:探讨应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4 d和21 d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和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奥扎格雷钠.

  • 基层医院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6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强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不采用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

  • 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影响80例

    作者:汤晓莉;李建锋

    目的:探讨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中重度脑白质疏松的急性脑梗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激酶治疗,100~150 U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滴完.结果:中度脑白质疏松和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在性别、年龄、NIHSS评分、血压、血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脑白质疏松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1例,转化率2.9%;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12例,转化率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白质疏松程度越高,则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是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贾秀丽

    目的:研究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设为观察组,另42例为采取常规治疗,未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症状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病6h内进行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发病7~12h进行溶栓治疗的再通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予以溶栓治疗可提高血管再通率,且越早进行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越高.

  •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春鹏

    目的:探究我院的实际脑梗死溶栓流程的主要时间延迟点及探讨改进方案.方法:统计并分析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溶栓患者的诊治资料,得出平均入院至溶栓时间及各个环节时间.结果:溶栓病例给药时间(DNT)平均为86.8min,入院后完成血液学检查的平均时间为18.2min,入院后完成头颅CT检查并阅片的平均时间为32.3min,转运至病房至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时间为35.7min.结论:我院溶栓流程存在较大延迟,通过规范培训、增进科室协作及调整流程可缩短时间延迟.

  • 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20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金红

    目的:总结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记录资料20例,回顾性分析溶栓治疗前、中、后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方法,促进脑梗死患者病情恢复,预防并发症及后遗症.结果:20例患者中,轻微皮下出血2例,轻微消化道出血1例,未出现溶栓治疗并发症17例,并都有溶栓成功指标.结论:掌握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要点,充分做好溶栓前、中、后的观察和护理能积极预防或减少脑梗死溶栓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1周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作者:陈志霞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1周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及病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应依据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其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升溶栓的成功率。

  • 超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观察体会

    作者:张娟

    目的:探讨超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超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非静脉溶栓,试验组采用静脉溶栓,比较两组出血发生率、基本恢复率.结果:试验组基本恢复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实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率.

  • 急性脑梗死老龄人群给予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对比静脉溶栓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迎男;杜艳;孙立明;许晗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老龄人群给予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对比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实施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对照组实施静脉溶栓,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随时间逐渐降低,但组间同时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再通率84.0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9.0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老龄人群给予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其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显著,安全性好,但需严格把控时间窗。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ICU静脉溶栓的临床研究

    作者:阿布力孜?阿布都吉力力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ICU静脉溶栓的治疗时机、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分两组,各25例,急诊重症监护室内治疗为观察组,心内科病房内治疗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溶栓治疗,但治疗时机不同。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就诊到溶栓治疗的时间、血栓再通率及4周内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监护室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夏跃波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平均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小剂量组抢救过程中应用50 mg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大剂量组应用100 mg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所有患者溶栓治疗前后接受溶栓辅助治疗,并常规应用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调脂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冠状动脉的再通率以及死亡率。结果:小剂量组冠状动脉再通率68.29%,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4.88%。大剂量组冠状动脉再通率80.49%,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2.44%。冠状动脉再通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具有较好效果,可有效发挥局部溶栓作用,实现冠状动脉的再通,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奠定基础,进而强化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与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2200 条记录 3/110 页 « 12345678...1091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