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肺吸虫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分析

    作者:刘琦;章虎;赵一鸣;周玲玲;高宝辉;陈益平

    目的分析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至2016年确诊的31例儿童肺吸虫病(分为温州市县组14例及外来流动儿童组17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影像学等特征及诊疗情况。结果流动儿童组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2379±944)IU/mL]明显高于温州市县组(1552±1121)IU/mL,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5);流动儿童组治疗天数(13.8±6.5) d明显高于温州市县组(9.9±3.4) 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5)。所有患儿中10例为多浆膜腔积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及心包积液;5例肺吸虫脑病,MRI示异常多位于顶叶,T1WI呈稍低信号,囊壁呈等灰质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围可见水肿带,Gd-DTPA增强后可见明显环形强化。病理学发现活虫体2条,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肺吸虫虫体移行遗留的隧道。所有患儿肺吸虫血清抗体均阳性。结论流动儿童组,临床表现多样,出现多型并存,病情严重复杂;温州市县组表现为单一型,疗程短,治疗效果显著。儿童肺吸虫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对于早期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显著,或不明原因的多浆膜腔积液,应立即进行全身反复细致检查和针对性实验室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 细菌感染引起大鼠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熊密;许浒;车东媛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导致气道,尤其是小气道上皮细胞的损伤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多次经鼻腔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液的呼吸道感染方法诱发大鼠气道炎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物模型,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光镜动态观察大鼠气道的损伤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小气道上皮细胞肌动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fos及Jun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含量.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组第1周,气管上皮细胞纤毛粘连、倒伏,部分脱落,小气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破坏,间隙增宽;第2周细胞内微丝排列呈束状.第2、4周,各级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加重,慢性炎症明显,细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形成肺气肿.与对照组相比,TNF-α mRNA表达在第2、4周显著增高(P<0.01),第4周时,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小气道上皮细胞fos蛋白及其mRNA水平从第1周起显著增高(P<0.01).肺组织中TNF-α含量第1周起显著增高(P<0.01),并持续至第8周.结论肺炎克雷伯杆菌吸入可诱发大鼠气道炎症和肺气肿,早期气道上皮细胞损伤表现为纤毛粘连、倒伏、脱落,细胞间隙增宽,有利于细菌侵袭,其原因可能与细胞内微丝排列改变有关.小气道上皮细胞和肺组织内TNF-α水平升高并与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程度平行,在此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而其中气道上皮细胞fos和Jun蛋白表达增高正向调节TNF-α蛋白表达可能起一定作用.

  • 关于过敏性肺炎的病理诊断

    作者:冯瑞娥

    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也称为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类,是由于吸入有机性或小分子无机抗原引起的免疫瓜性肺损伤,属于一种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

  • IgG4相关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作者:方芳;李燕明;孙铭君;胡松涛;王征;刘冬戈;王辰

    目的:探讨IgG4相关疾病( IgG4RD)的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提高对IgG4RD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8例IgG4RD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资料,其中2例为胆总管及部分肝切除标本,2例为颌下腺切除标本,1例为肺穿刺标本,1例为开胸肺活检标本,1例为肾穿刺活检标本,1例为肾切除标本。切除标本均经充分取材,石蜡包埋,行 HE、弹力纤维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MaxVision法)染色。结果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0岁。5例在术前都拟诊为肿瘤:2例拟诊为胆总管腺癌,2例拟诊为涎腺肿瘤,1例拟诊为肾盂癌。血清学检查:8例血清IgG4升高,5例IgE升高,4例嗜酸性粒细胞升高,4例为系统性病变。病理学特点:病灶内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有淋巴滤泡形成,4例伴多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原组织结构破坏,伴有不同程度的编织状纤维化;IgG4阳性的浆细胞>20~50个/HPF,IgG4/IgG>40%;4例可见闭塞性静脉炎;未见坏死性血管炎、淋巴瘤等相应的病理改变。5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反应良好,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IgG4RD有相对较特异的病理形态改变,计算病灶中IgG4阳性的浆细胞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可获得明确诊断,但须结合临床除外其他可致IgG4升高的疾病。 IgG4临床表现各异,需及早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常见病毒感染分析

    作者:王雅敏;江国强;付丽;涂晓琼;邱春平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病毒特点,及病毒感染在COPD急性加重中的作用.方法 将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93例为A组,同期COPD稳定期患者50例为B组.检测两组患者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的IgM抗体.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毒感染率13.47%,高于B组(x2=5.29,P<0.05).A组感染的病毒以乙型流感病毒多见(感染率12.44%),之后依次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率7.78%)、副流感病毒(感染率7.25%)、腺病毒(感染率2.6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1.32%).单一病毒感染占COPD急性加重期感染病毒患者的34.6%,2种病毒感染占15.4%,3种或3种以上病毒感染占50%.夏秋季病毒感染率高于冬春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患者有13.47%存在病毒感染,且大部分为2种或2种以上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可能在COPD急性加重中起重要作用,需重视COPD患者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出院后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肺功能改善中的应用

    作者:钟彩棠;廖莲清;张春梅;魏春莲;梁惠冰

    目的 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3例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01例)和干预组(102例).对照组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病人进行呼吸锻炼、运动管理、饮食管理及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环境控制、情感管理、用药管理、症状处理及社会支持等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肺功能监测指标、6 min步行试验和再入院次数.结果 过渡期护理模式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干预组病人肺功能监测指标、6 min步行试验较对照组高(P<0 01),再次入院次数较对照组低(P<0.01或P<0.05).结论 过渡期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病人再次入院次数.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张彩虹;何国平;李继平;王秀华;蔡小霞;王海花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我管理问卷对湖南省4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得分为73 ~219(152.52±28.71)分.自我管理水平中等及以上者133例,占32.20%;自我管理水平低者280例,占67.8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500元、全部自费、病程≤5年与低自我管理水平有关;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501 ~1 500元、医疗费用部分报销、病程≥16年与中等及以上自我管理水平有关;男性对两者皆有影响.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不高,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付费方式及病程.

  • 血必净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旭;王立祥;张健鹏;李卉;刘亚华

    目的 通过观察血必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表达CD25的影响,为血必净对COPD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必净对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必净对T淋巴细胞表达CD25影响,用四甲基偶氨唑盐(MTT)比色法观察血必净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COPD患者T淋巴细胞生成的IL-2、表达CD25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低(P<0.01),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亦明显减低(P<0.01);血必净和慢阻肺组,PHA刺激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生成IL-2、表达CD25的较慢阻肺组高(P<0.01),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亦明显增加(P<0.01).结论 COPD患者T淋巴细胞生成的IL-2、表达CD25减低,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亦减低,免疫失衡;血必净促进COPD患者T淋巴细胞分泌IL-2、表达CD25,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龙威;邓星奇;谢娟;唐建国;高育瑶;陆刚;张奕翠;陆伟;张羽;施劲东;何伟;黄建芳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治疗时抗生索使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入院的AECOPD患者235例,随机分配为常规治疗组117例(A组)和PCT指导治疗组118例(B组),入院后即用荧光增强发射法检测血清PCT水平.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由经治医师按照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抗生素治疗方案,B组按照血清PCT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在血清PCT≥0.25 mg/ml时,进行抗生素治疗,PCT<0.25 ng/ml时,不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住院费用及抗生素费用、抗生素使用率、住院病死率、1年随访期间AECOPD发生率及住院率.采用: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临床有效率、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及1年随访期间AECOPD发生率及住院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635、0.768、0.884、0.747和0.727),PCT指导治疗组的抗生素费用、住院费用及抗生素使用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分别为0.029,0.036和0.014).结论 AECOPD患者入院之初可以进行PCT水平检测以指导抗生素使用,能够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减少用于抗生素使用的费用和总的住院费用.

  • 慢性肺部疾病早产儿肺灌洗液中内皮素与细胞外基质含量的相关性

    作者:

    目的探讨慢性肺部疾病早产儿(CLD)肺灌洗液中内皮素(ET-1)与细胞外基质(ECM)增生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999年12月至2004年11月本院NICU需机械通气的62例早产儿每日行肺灌洗,检测肺炎组、肺透明膜病组、CLD组及对照组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及分类、ET-1、PC-Ⅲ、HA及Hyp水平.结果 CLD组肺灌洗液中各项指标随日龄增加而增加,ET-1水平明显增加并与PC-Ⅲ、HA、Hyp呈显著正相关(P<0.01);肺炎组和HMD组肺灌洗液中各项指标均在出生后第2~4天达峰值,第5天下降.对照组出生后5天内上述参数始终维持低水平.结论出生后第5天肺灌洗液中ET-1与PC-Ⅲ、HA、Hyp含量增高可作为CLD的早期诊断指标.CLD的形成与ET-1升高及诱导肺组织ECM中PC-Ⅲ、HA、Hyp增生有关.

  • 高二氧化碳通气对急性肺损伤兔病理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杨丽丽;刘志;戢新平;刘刚;关福兰

    目的探求急性肺损伤(ALI)动物模型在高CO2通气时病理生理指标的改变机制.方法2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非高CO2通气组(N组)、高CO2(8%)通气组(H组).N组和H组通过静脉注射油酸(0.1 ml/kg)复制ALI模型.3组均机械通气至3 h,观察生理及病理指标的变化.结果H组气道峰压显著低于N组,动态胸肺顺应性显著高于N组.动脉血氧分压H组明显高于N组;H组与N组BALF细胞数、BALF中蛋白含量、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的含量H组明显低于N组(P<0.05);H组病理组织学改变较N组明显减轻(P<0.05);PaCO2与pH密切相关,与PaO2、动态顺应性均呈正相关,与气道峰压呈负相关.结论机械通气时吸入8%的CO,所致高碳酸血症对AH动物模型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了肺力学、减少肺泡中蛋白质渗出,减轻多形核白细胞在肺内的扣押及抑制其活性有关.

  • 电脑智能脱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机的影响

    作者:徐晓婷;刘玲;杨毅;黄英姿;刘松桥;杨从山;邱海波

    目的 比较电脑智能脱机、自主呼吸试验(SBT)和经验脱机3种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脱机时间和脱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2005年3月至2008年5月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68例收住重症医学科(ICU)的COPD机械通气患者纳入观察.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电脑智能组(24例)、SBT组(24例)和经验组(20例)进行脱机.记录每位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脱机成功率、住院生存率和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电脑智能组的脱机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低于经验组(P=0.002,0.002),但与SB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0,0.573).SBT组ICU住院时间(7.5d)明显短于经验组(82.5d) (P=0.015),但SBT组和电脑智能组(8.0 d)以及经验组和电脑智能组比较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脑智能组脱机成功率为88.3%,明显高于经验组(50.0%)(P=0.02),但与SBT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生存率和总住院生存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插管率、自行拔管率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率三组间差异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脑智能脱机法较经验法能明显提高脱机成功率,但与SBT法相比无优势.

  • 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作者:张兵;郑玉龙;闵晓红;杨素花;徐莉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困难、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急性发作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将8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治疗,其余治疗相同.12个月后观察各组患者呼吸困难、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急性发作控制率的变化.结果 1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下降[(2.81±1.12)分比(2.34±0.90)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下降[(168.9±65.4)分比(108.6±4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23,6.87;P <0.05);干预组患者急性发作控制率为70.73%,对照组为29.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1,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效.

  • 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陈杨芳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肺功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4周末均接受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检查,记录数据并做好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EVl、FEVl%预测值、FEVl/FV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FEVl、FEVl%预测值、FEVl/FVC值分别为(1.50±0.27),(62.30±10.20),(60.40±6.30),均高于对照组的(1.38±0.32),(58.20±10.50),(57.20±5.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933,7.290,8.295;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50.2±2.1),(52.8±3.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4.8±1.9),(58.2±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970,9.087;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还能减轻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

  • 护理干预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佃云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卫生宣教,干预组同时由专门的责任组成员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得分分别为(7.56±2.23),(1.09±0.44),(1.44±0.89)分,均低于对照组(9.22±3.65),(1.37±0.65),(1.86±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2.85,2.22;P<0.05);其他各项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的睡眠质量.

  • 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作者:孙玉珍;邹德奇;徐世玉;张月玲;张静;张金梅

    目的 探讨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患者采用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即依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服务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运动、营养、心理等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自行锻炼,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肺功能、George呼吸问卷(SGRQ)评分、急性发作例次数及住院例次数.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率分别为(1.82±0.14)L和(63.67±7.1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7±0.11)L和(53.29±6.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54,6.90;P <0.01);干预前两组患者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SGRQ评分为(43.6±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4±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6,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无急性发作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7例和12例,因急性加重而住院的例次分别为6例次和15例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9.84,5.36;P <0.05).结论 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农村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 社区护理管理者COPD认知的调查分析

    作者:代桂芝;岳鹏

    目的 了解社区护理管理者COPD知识水平,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取样方法,应用自设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网"向微信群中41名东城区社区护理管理者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社区护理管理者COPD知识总得分为(5.27±2.247)分,其中COPD基本概念知识得分为(2.93±1.349)分、用药指导知识得分为(1.44±0.776)分、疾病护理及健康指导知识得分为(0.88±0.927)分;知识掌握情况与疾病护理知识水平的相关性强(r=0.403,P<0.01),与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是否接受过以护理为主的培训以及有无无创式呼吸机患者护理经历有关(P<0.05).结论 被调查的社区护理管理者COPD知识水平严重不足.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知识培训,提高其开展COPD患者教育和管理的能力.

  • 个性化心理支持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牛瑞兰;刘银芳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支持对呼吸科与重症医学科COPD患者睡眠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与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8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支持护理,直至患者出院或转科.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患者睡眠情况,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采用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睡眠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睡眠情况、自我感受负担、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和睡眠情况总分较对照组低;自我感受负担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主观幸福感正性评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负性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支持可显著改善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COPD患者睡眠质量,并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促使患者采取健康、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COPD患者正念水平与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作者:朱剑婷;华雪;李美茜;许姝婷

    目的 调查COPD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正念水平现状,并探讨正念水平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4月,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择在哈尔滨某三甲医院治疗的COPD患者2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五因素正念量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正念水平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结果 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33.34±6.54)分,处于中等水平;正念水平得分(129.87±25.78)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OPD患者正念水平,除观察维度外,各维度得分以及正念量表总分与自我感受负担均存在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正念中的描述、正念行动及不判断3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是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因素(P<0.05).结论 COPD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且受正念水平的影响.医护人员可通过合理的干预措施提升患者的正念水平,以降低其自我感受负担.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敏达;谢林花;朱冬梅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装置吸氧,对照组采用普通湿化瓶吸氧.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和痰液黏稠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呼吸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PaO2、PaCO2、SpO2、心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痰液黏稠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 h和72 h后,两组痰液黏稠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OPD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装置相比于普通湿化氧疗装置,能够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气道湿化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6390 条记录 8/320 页 « 12...567891011...3193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