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剂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作者:魏亚强;赵红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剂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COPD稳定期患者各38例,治疗组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剂,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圣乔治呼吸问卷( SGRQ )及不良反应.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SGRQ评分均有所改善;两组病例均未发生心血管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剂可明显减轻COPD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94例分析

    作者:任小平;郑全庆;孙莉;温红侠;徐灵彬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4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均静滴莫西沙星400mg,1次/d,有效者,改口服续贯治疗,总疗程10~14d.对其用药前后,进行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第3天总有效率为78.7%;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为87.23%,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效率为92%(23/25),吸入性肺炎有效率为82.6%(19/23);细菌清除率为76.9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4%.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经验性用药.

  • 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姚艳;杨岚;阳甜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6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地塞米松10mg/d;治疗组给气动雾化吸入器, 以氧气为动力,普米克令舒1mg和博利康尼5mg混合吸入,2 次/ d.结果:治疗后气短、呼吸困难症状、血气及肺功能的改善治疗组超过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普米克和博利康尼令舒联合雾化吸入具有快速缓解病情、改善症状的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痰热清、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COPD急性发作206例对照观察

    作者:陈亚娣;秦全喜;张宏博;金风钟;吴跃刚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206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痰热清组(104例)、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 (10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痰热清有效率为95.20%,显著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77.45%),痰热清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咯痰和气喘积分均显著性降低(P<0.05),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咯痰和气喘积分均显著性低于治疗前( P<0.05).痰热清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 (P<0.05).结论:痰热清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COPD急性发作的治疗均有效,且痰热清治疗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痰热清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 痰热清、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COPD急性发作206例对照观察

    作者:陈亚娣;秦全喜;张宏博;金风钟;吴跃刚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206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痰热清组(104例)、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 (10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痰热清有效率为95.20%,显著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77.45%),痰热清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咯痰和气喘积分均显著性降低(P<0.05),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咯痰和气喘积分均显著性低于治疗前( P<0.05).痰热清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 (P<0.05).结论:痰热清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COPD急性发作的治疗均有效,且痰热清治疗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痰热清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120例疗效分析

    作者:毛晓辉

    目的:观察和评价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和氨茶碱治疗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多索茶碱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氨茶碱治疗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索茶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120例疗效分析

    作者:毛晓辉

    目的:观察和评价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和氨茶碱治疗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多索茶碱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氨茶碱治疗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索茶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

  • 小窝蛋白-1在CTD-ILD肺组织中的表达及TGF-β1对其表达调控的体外研究

    作者:逯明蕾;张晓;张光峰;林秋雄;刘晓颖;朱杰宁

    目的:了解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CTD-ILD)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小窝蛋白-1在人肺成纤维细胞(HLF)中表达的影响.方法:CTD-ILD患者及正常对照肺组织冰冻切片行小窝蛋白-1免疫荧光染色;原代人肺成纤维细胞培养、鉴定,选用11~20代HLF,以终浓度分别为0、1、3、5、10、15μg/L的TGF-β1诱导24h以及浓度为10μg/L TGF-β1分别诱导0、6、12、24、48h,用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窝蛋白-1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实验重复3次.并且于HLF中加入10μg/L TGF-β1 诱导24h,观察诱导前后小窝蛋白-1的荧光表达变化.结果:小窝蛋白-1在CTD-ILD患者肺间质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减弱;小窝蛋白-1主要表达于人肺成纤维细胞的胞膜上,经TGF-β1 诱导可使其表达减弱,且呈现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趋势.与TGF-β1 0μg/L(对照组)相比,小窝蛋白-1mRNA表达在5、10、15μg/L TGF-β1 组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小窝蛋白-1的蛋白表达仅在10、15μg/LTGF-β1组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TGF-β1作用0h组为对照,小窝蛋白-1mRNA表达在TGF-β1作用6h、12h、24h、48h组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小窝蛋白-1蛋白表达则在TGF-β1作用24h、48h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窝蛋白-1在CTD-ILD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减少,TGF-β1可诱导小窝蛋白-1表达下降,小窝蛋白-1的下调可能参与了CTD-ILD的发生和发展.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支气管肺组织EGR-1、PDGF-BB的表达及普米克令舒干预的影响

    作者:邓述恺;李琳;杨小琼;黄鑫;王荣丽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评价普米克令舒在COPD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用烟熏加气管内灌注内毒素的方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给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两周,观察1周、2周、4周组,普米克干预组及各对照组大鼠的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变化,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定量图像分析,以检测EGR-1、PDGF-BB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①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COPD的病理改变,各对照组病理结构基本正常.普米克干预组与干预对照组相比病理表现无明显改善.②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肺间质结缔组织、支气管壁及小血管壁内可见棕黄色颗粒状或细丝状的EGR-1、PDGF-BB蛋白阳性染色.模型1周、2周、4周组大鼠的支气管肺组织中EGR-1、PDGF-BB的积分光密度(IOD)值与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模型1周、2周、4周组大鼠的EGR-1、PDGF-BB的IOD值也有显著性差异.③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后EGR-1、PDGF-BB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④EGR-1和PDGF-BB表达呈正相关.结论:①EGR-1、PDGF-BB可能参与COPD气道炎症进展.②EGR-1与PDGF-BB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二者的诱导表达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③COPD激素吸入两周可以降低EGR-1、PDGF-BB的表达水平,但并未引起明显病理改变.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支气管肺组织EGR-1、PDGF-BB的表达及普米克令舒干预的影响

    作者:邓述恺;李琳;杨小琼;黄鑫;王荣丽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评价普米克令舒在COPD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用烟熏加气管内灌注内毒素的方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给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两周,观察1周、2周、4周组,普米克干预组及各对照组大鼠的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变化,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定量图像分析,以检测EGR-1、PDGF-BB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①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COPD的病理改变,各对照组病理结构基本正常.普米克干预组与干预对照组相比病理表现无明显改善.②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肺间质结缔组织、支气管壁及小血管壁内可见棕黄色颗粒状或细丝状的EGR-1、PDGF-BB蛋白阳性染色.模型1周、2周、4周组大鼠的支气管肺组织中EGR-1、PDGF-BB的积分光密度(IOD)值与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模型1周、2周、4周组大鼠的EGR-1、PDGF-BB的IOD值也有显著性差异.③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后EGR-1、PDGF-BB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④EGR-1和PDGF-BB表达呈正相关.结论:①EGR-1、PDGF-BB可能参与COPD气道炎症进展.②EGR-1与PDGF-BB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二者的诱导表达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③COPD激素吸入两周可以降低EGR-1、PDGF-BB的表达水平,但并未引起明显病理改变.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案效果观察

    作者:佘云莲;吴晖;周桂智;刘晓云;朱娟娟;晏爱云;屈明娥;张丽君;李丹丹;刘敏;陈育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高[1]。急性发作时,非常痛苦,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为尽快缓解患者症状,我们采用集束化[2]护理方案治疗和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氧合、自主排痰能力、各种症状、肺功能指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护理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品管圈护理体会

    作者:杨莉;来春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1]。慢阻肺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2]。积极治疗慢阻肺患者的同时,通过健康干预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可以有效预防慢阻肺复发,防止病情加重,延缓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指工作性质相同、相近的员工自发组合的小团体,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开展质量促进活动,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4]。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科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慢阻肺患者进行健康干预,以提高慢阻肺患者健康知识评分,现分析报告如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护理体会

    作者:穆英杰;廖刚

    随着社会进程改变,人口老龄化加剧,吸烟人数增多,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D )人群临床愈加常见。一旦发展至C O PD阶段,病情常延绵不愈,一般抗感染治疗及常规治疗常无明显改善,发展至后期,患者常出现Ⅱ型呼吸衰竭,CO2聚集,氧分压明显降低,若未采取进一步有效干预措施,常导致死亡等恶性后果,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据相关研究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约为35%[1]。临床干预对患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但临床护理工作再促进机体恢复、病情好转方面同样拥有重要价值。综合护理模式为新型、全面的一种护理模式,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促进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恢复影响,现报道如下。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柴宁;冯雪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将盛有药液的雾化吸入器与氧气管道相连,利用高速气流的驱动,使药液喷成雾状微粒,通过患者的吸入,将治疗药物直接输送到支气管及肺泡,达到稀释痰液、消除炎性反应、解痉平喘等目的[1],也是改善通气的重要措施,另外具有局部用药浓度高,作用迅速,剂量相对小,全身性不良反应少等特点[1].

  • 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54例护理体会

    作者:崔彩丽;张振梅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对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 PAP)治疗,现就其护理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 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氧疗与饮食护理

    作者:李娓利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86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00年10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住院病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46~72岁,平均64.4岁;支气管炎型54例,气肿型32例;病程4~14年,平均10.6年.

  • hs-CRP、PCT水平变化与早期诊断AECOPD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任楠楠;郭旭昌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 T)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 O PD患者150例,其中A EC O PD患者68例(A EC O PD组),C O PD稳定期患者82例(C O PD稳定期组),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评估标准,将A EC O PD患者分为A、B、C和D四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hs-CRP、PCT、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和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结果:AECOPD组血清hs-CRP、PCT、SP-D和HBP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和对照组(P<0.05);COPD稳定期组血清hs-CRP、PCT、SP-D和H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组患者血清hs-CRP和PCT明显高于A、B和C组患者(P<0.05);不同程度AECOPD患者血清SP-D和H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PCT与综合评估分级呈正相关(rs=0.564,P<0.05);血清hs-CRP和PCT无相关性(P>0.05).结论:AECOPD患者hs-CRP和PCT明显增高,且与患者病情程度有一定的联系,可能成为临床评估A EC O PD病情的指标.

  • 慢性阻塞性肺病100例白细胞介素13及白三烯B4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晖;杨岚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及白三烯B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3和白三烯B4含量,并与50例正常健康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3和白三烯B4含量进行对比.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3及白三烯B4含量显著高于稳定期和正常健康者(P<0.01),而且稳定期与正常人相比,其含量也明显增高(P<0.05).结论:IL-13和LTB4在COP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参与了COPD气管慢性炎症过程.

  • 慢性肺心病患者hs-CRP与NT-ProBN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侠;李雅莉;冯向莉;张洁;李妙羡;张进召;张秋红

    目的:探讨hs-CRP及NT- proBNP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HD )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9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为3组,检测单纯COPD组(A组 28例)、COPD并发PHD代偿期组(B组 36例)和COPD并发PHD失代偿期组(C组 33 例)hs-CRP 及NT-proBNP值及COPD并发失代偿期PHD患者治疗后hs-CRP及NT- proBNP值.结果:3组患者hs-CRP及NT- proBNP值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hs-CRP及NT- proBNP值为:C 组> B 组> A 组.COPD并发失代偿期PHD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结论:hs-CRP水平增高与PHD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对判断COPD患者病情及预后有指导意义.NT-proBNP浓度能较好反应COPD患者是否并发PHD及心功能状态.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急性肺炎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对比分析

    作者:杨秀竹;杨静;刘洪斌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急性肺炎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状况进.方法:采用荧光素标记的CD61,CD62p和PAC-1三种单克隆抗体对49例COPD患者和57例急性肺炎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全血中血小板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然后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结果:COPD组与急性肺炎组血小板表面受体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血小板表面受体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血小板活化与肺疾病引起的血栓形成有关.

6390 条记录 309/320 页 « 12...306307308309310311312...3193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