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杓型与杓型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

    作者:许凤芝;张卫卫;汪荷;李竖;高京红;张瑶

    目的探讨非杓型与杓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北京同仁光电技术公司的AMR-4型无创伤动态血压监测仪,对60例非杓型与杓型高血压患者及30例对照组健康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4h高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昼夜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负荷、收缩压与舒张压昼夜比,非杓型与杓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非杓型组24h高收缩压、昼夜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及收缩压昼夜比显著高于杓型组(P<0.01).非杓型组心脑血管并发症也显著高于杓型组(P<0.01).结论非杓型组高血压患者24h高收缩压、平均收缩压、白天与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等参数明显高于杓型组.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相对较低,并发症少,预后较佳.

  • 心肌做功指数在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郁东明

    目的 探讨心肌做功指数(MPI)与杓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9月来本院就诊且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7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随机分成杓型组和非杓型组,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MPI.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非杓型组患者的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显著高于杓型组(P<0.05),非杓型组的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和MPI也明显高于杓型组;杓型组的射血时间明显高于非杓型组(P<0.05).结论 MPI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MPI可以用于非杓型高血压且伴随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的早期诊断,为更广泛的应用和预防心血管事件提供了依据.

  •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

    作者:寇惠娟;高登峰;马瑞;韩振华;董新;张春艳;秦小金;李永勤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5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率、24 h动态脉压(24hPP)及动态脉压指数(PPI,PPI=24hPP/24 h收缩压).根据昼夜血压变异性将研究对象分为夜间血压下降率≥10%(n=76)和夜间血压下降率<10%(n=149)两组,其中夜间血压下降率≥20%为超杓型组(n=6),夜间血压下降率10%~20%为杓型组(n=70),夜间血压下降率0~10%为非杓型组(n=88),夜间血压下降率<0为反杓型组(n=61).以Cockcroft-Gault及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测定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血脂、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分析血压昼夜节律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结果 夜间血压下降率<10%组eGFR水平较夜间血压下降率≥10%组降低[MDRD公式计算:(80.6±21.8)比(97.3±24.2) mL/(min·1.73 m2),P<0.01;Cockcroft-Gauh公式计算:70.4(53.6~89.9)比91.2(76.0~113.1)mL/(min·1.73 m2),P<0.01],而尿MA水平[15.6(11.0~43.3)比11.8(10.8~22.3)mg/L,P<0.05]以及胱抑素C水平[1.0(0.8~1.3)比0.9(0.7~1.1),P<0.05]增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患者的eGFR水平高于反杓型组,两尿MA水平低于反杓型组(P<0.05);杓型组患者的eGFR水平高于非杓型组(P<0.05).夜间血压下降率<10%组的24hPP、PPI较夜间血压下降率≥10%组增高[56(47~63)比50(44~58)mm Hg,0.42±0.07比0.39±0.06;均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素氮、胱抑素C及PPI是eGFR(MDRD)的影响因素,胱抑素C、白天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舒张压、血尿酸及血尿素氮是eGFR(Cockcroft-Gault)的影响因素.结论 与杓型高血压患者比较,非杓型和反杓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均异常升高,提示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与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

  • 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现象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关系

    作者:王华荣;王淼;李小彬;李伟;王义围;赵翠;王璐;王兆鹏

    目的:研究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的晨峰血压(MBPS)现象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Alb/Cr)的关系,明确其对肾脏功能的潜在损害。
      方法:收集225例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为观察组(有晨峰血压的102例)及对照组(无晨峰血压的123例),均行UmAlb/Cr、血尿素氮(BUN)、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检测,分析两组间UmAlb/Cr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例数比、病程、年龄、血BUN、Cr、HDL-C、LDL-C、TG、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血压晨峰变异幅度显著升高[(△晨峰血压mmHg(:33.82±8.26)比(14.01±6.15),P=0.01)]。不同性别观察组UmAlb/Cr均高于对照组[mg/mmol:男性(4.92±1.91)比(2.48±1.95),P=0.001,女性(5.49±2.04)比(3.95±2.37),P=0.03]。
      结论:具有MBPS现象的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较无MBPS现象者更易出现早期肾功能损害。

  • 老年高血压血浆脑钠肽与动态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作者:程文俊;牛云枫;席建军;胡燕华;皇甫卫忠;杜海燕

    目的 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24 h动态血压的变化,探讨老年EH患者24 h血压昼夜变化与BNP及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9月~2013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EH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106例,对照组(35~<65岁)60例.观察两组患者血浆BNP及24 h动态血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LVH、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老年不同类型血压变异与BNP、LVMI的关系.结果 ①老年组非杓型及LVH患者所占比例(42.5%,53.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0%,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②老年组非杓型患者的BNP、LVMI及LVDD均明显高于老年组杓型者及对照组非杓型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老年组杓型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老年组BNP与EVMI呈正相关(r=0.37,P<0.05).③老年组不伴有LVH的非杓型患者BNP较杓型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老年组患者BNP水平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左心室重构,血浆BNP水平在老年高血压不同性别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

  • 血压昼夜节律与血清白蛋白及胆红素的关系

    作者:丁宏;陈震;刘哲;张泽峰;朱志军;焦桂良

    目的 探讨在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状态下,血压昼夜节律与血清白蛋白及胆红素等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2015年我院6个科室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合并危及生命的疾病,如严重的心动过缓、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各种慢性疾病终末期等.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10%为标准,将患者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和生化指标.结果 ①共入选1113名患者,其中杓型组783例、非杓型组330例.两组间年龄[(62.7±14.5)岁比(68.7±13.8)岁]、冠心病(145例比97例)、脑卒中(226例比119例)、糖尿病(142例比8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比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9例比42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杓型组总蛋白[(68.3±6.2)g/L比(68.3±6.2)g/L]、白蛋白[(42.6±4.1)g/L比(41.5±4.4)g/L]、前白蛋白[(243.6±65.1)g/L比(299.4±69.2)g/L]、白球比例(1.71±0.35比1.65±0.35)均高于非杓型组(P<0.05).杓型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0.308±0.066比0.321±0.070)低于非杓型组(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年龄、合并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清白蛋白浓度及直胆/总胆比值是血压昼夜节律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清白蛋白、直胆/总胆比值与血压的昼夜节律相关.

  • 动态血压模式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作者:梁田

    动态血压模式蕴含了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炎症因子等对心血管调节及影响的重要信息,已被作为有别于血压的一项独立的反映心血管活动的指标,在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防治中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前景.

  • 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与分析

    作者:杨琳

    目的 考察和分析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4例,将患者分为2组:101例杓型组和103例非杓型组.并选择8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96例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后,两组高血压的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和夜间平均收缩压明显降低(P<0.05),杓型组的舒张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和夜间平均舒张压无明显降低(P>0.05),非杓型组的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和夜间平均舒张压均降低(P<0.05),与杓型组比,非杓型组的血压仍处于较高水平(P<0.05).与正常组和脑梗死恢复期组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CD3+、CD4+和CD4+/CD8+明显升高(P<0.05),CD8+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高血压的CD3+、CD4+和CD4+/CD8+均明显降低,CD8+明显增高.治疗前后,与杓型组比,非杓型组的CD3+、CD4+和CD4+/CD8+明显升高(P<0.05),CD8+明显降低(P<0.05).结论 ①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对24h血压节律异常产生重要作用;②非杓型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参与其中,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仍有待深层次地研究.

  • 杓型与非杓型原发型高血压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作者:申艺冬;苑冰

    目的 比较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非杓型原发型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法 测定82例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64例非杓型原发型高血压患者的CRP浓度.结果 杓型原发性高血压组的C反应蛋白浓度显著低于非杓型原发型高血压组(P<0.05).结论 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 杓型和非杓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王立新

    目的 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 未用过降压药物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7名,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及双缩期高血压(SDH)两组,同期健康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动态血压监测测定3组病例的相关参数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反映舒张功能的指标两个高血压组较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ISH组具显著性;两个高血压组的收缩压结果LVH组明显高于非LVH组(P<0.01);两组高血压中非杓型组的LVH发生率明显高于杓型组(P<0.01).结论 ISH高血压更易出现舒张功能不全且存在夜间交感神经相对增强的非杓型现象易致LVH.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作者:赵瑞英;吕干新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昼夜血压变化与左室肥厚(LVH)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成杓型与非杓型组,比较昼夜血压变化与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等相关指标. 结果:非杓型组LVH的程度及24小时平均收缩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杓型组显著增加(P<0.01和0.001),昼夜血压下降百分比极显著低于杓型组(P<0.001).结论:EH患者LVH的程度非杓型者比杓型者更严重.

  • 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的脂质过氧化水平

    作者:石蓓;秦瑶;赵静;孙全林;邓宗琴

    探讨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根据24 h动态血压测定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测定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结果发现与杓型高血压相比,非杓型高血压血浆脂质过氧化物浓度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比值明显下降。表明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抗氧化能力在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非杓型高血压 24 h持续血压负荷可促进体内脂质过氧化损伤;结合体外及动物实验结果,推测非杓型高血压的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可能与其体内脂质过氧化损伤增强有关。

  • 高血压类型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分析

    作者:郭盛锦;林友光;林长煜;吴学周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排泄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4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高血压类型分为杓型(198例)和非杓型(45)两组.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体重指数、蛋白尿的发生率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结果 非杓型高血压组尿蛋白阳性率为41.3%、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为(234.6±41.4)mg,均明显高于杓型高血压组23%,(146±35)mg.收缩压、脉压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478(p<0.05)、0.637(p<0.05);尤其在非杓型高血压中,脉压与24 h尿蛋白量排泄量相关系数r=0.81(p<0.05)远高于杓型(r=0.58,p<0.05).结论 非杓型高血压较杓型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害明显早于和严重于杓型高血压;抗高血压治疗亦应注意合理地控制夜间血压.

  • 不同时间应用贝那普利治疗不同类型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何志伟

    目的:对比研究早晚应用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于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枸型高血压患者和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各80例,将杓型高血压患者和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分别按照服用时间的不同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和B组为杓型高血压患者,C、D两组均为非杓型高血压,A、C两组于7:00服药,B、D两组于18:00服药.比较杓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并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的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A组与B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血压明显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00服用贝那普利能有效提升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效果,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

  • 不同服药方法对杓型、非杓型高血压降压疗效的影响

    作者:吴显儒;吴万里;刘卫强;张轩;杨勇

    目的:探讨不同服药方法对杓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2级和3级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顿服组30例、分服组30例,6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也随机分为顿服组30例、分服组30例.顿服组每天7:00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和厄贝沙坦150 mg分服组每天7:00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晚7:00服厄贝沙坦150 mg.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4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服药4周后非杓型分服组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下降值大于顿服组(均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下降值也大于顿服组(均P<0.01);24 h平均收缩压、动脉压的平滑指数显著高于顿服组(均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平滑指数亦显著高于顿服组(均P<0.01).治疗后非杓型分服组由非杓型改变为杓型病例多于顿服组(P<0.01).杓型顿服组各项指标与杓型分服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效降压制剂联合治疗2级和3级杓型高血压,早晨顿服或早晚分次给药,不影响降压效果和降压平稳性;但治疗2级和3级的非杓型高血压,早晚分次给药降压效果更好、降压更平稳,更有利于非杓型恢复为正常的杓型.因此,治疗非杓型高血压应提倡分次给药.

  • 原发性高血压个体非杓型血压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赵本华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个体中非杓型血压模式与有关因素的关联性进行女性、绝经期妇女、钠敏感、SA、睡眠质量、易怒、敌意、抑郁、压力、社会支持、社会经济地位与非杓型高血压有关.了解与夜间血压模式改变关联的潜在性因素有助于我们确定原发性高血压中的非杓型患者和具有潜在性器官损害的个体,通过对这些与非杓型高血压关联因素的了解,为进一步针对夜间血压节律变化开展干预控制措施打下基础.

  • 非杓型血压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震;蒋益波;孙欣;徐曙东;蒋智慧

    目的:研究非杓型血压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以提高非杓型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或其他心脏疾病并发原发性高血压,并排除严重并发疾病的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并行血生化、心电图、心超等辅助检查.所有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将夜间平均血压与白天比较,无下降者,为反杓型血压组,下降超过10%,为杓型血压组,下降不超过10%,为非杓型血压组,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共55例入选,所有患者均为高血压Ⅱ级或Ⅲ级,杓型血压者19例(35%),非杓型者22例(40%),反杓型者14例(25%),广义非杓型血压共36例(占65%).不同血压节律组间比较,年龄、冠心病史、脑卒中史、血浆尿素氮及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提示冠心病史、脑卒中史、血浆尿素氮增高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住院高血压病患者中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较高,冠心病、脑卒中、血浆尿素氮增高的患者是非杓型血压的相关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