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五味子多糖微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考察

    作者:舒予;李小芳;刘玲;吴珊;文怡静;罗敏

    目的:优选五味子多糖微囊的喷雾干燥工艺并评价其质量和体外释药模式.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五味子多糖微囊,以收率和载药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药物与壳聚糖质量比、壳聚糖质量分数、进样速度、进风温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评价五味子微囊的质量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佳制备工艺为壳聚糖质量分数2.0%,五味子多糖与壳聚糖质量比1∶3,进风温度160℃,进液速度5 mL· min-1,空气流速600 L·h-1;制备的微囊表面光滑圆整、无黏连,载药量22.71%,收率62.04%,包封率83.27%,平均粒径13.47μm,1,8h累积释药率分别为47.86%,84.19%,在0~8h内拟合Higuchi动力学方程Q=29.365t1/2+11.033(r=0.955 7).结论: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的五味子多糖微囊包封率较高,具有一定缓释性能和突释效应.

  • 共处理制备直接压片辅料的研究现况

    作者:王松涛;林晓;冯怡

    直接压片法是片剂生产的首选方法,受粉体流动性、可压性、稀释潜力等性质的影响较大.应用粉体工程学,通过共处理法将单一辅料在颗粒水平上相结合制备的共处理辅料能满足直接压片片剂生产过程对辅料的要求.作者简要介绍了直接压片法的优势、共处理辅料的研究对象、共处理方法,对现有市售共处理辅料进行归纳整理,结合实验室相关研究,展望共处理辅料的应用前景.

  • 喷雾干燥法制备低糖型丹桂香颗粒的工艺研究

    作者:徐文杰;吕冬梅;王玲

    目的研究低糖型丹桂香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研究并考察低糖型丹桂香颗粒的吸湿性和流动性.结果喷雾干燥法制备的低糖型丹桂香颗粒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

  • 喷雾干燥处理对丹参酮组分物性和体外溶出的影响

    作者:蒋艳荣;张振海;丁冬梅;严红梅;孙娥;贾晓斌

    该文通过喷雾干燥法处理丹参酮组分,以期提高组分的体外溶出度,采用比表面积测定(BET)、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法(SEM)、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技术对喷雾干燥后的丹参酮粉末进行物性表征,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表征结果显示喷雾干燥后的丹参酮粉末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药物主要以非晶形式存在;在4h内丹参酮组分中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累积溶出度分别达到78.3%,81.9%.因此采用喷雾干燥法处理丹参酮组分有利于提高其溶出度.

  • 全面采用一步制粒技术,提高中药工业水平

    作者:张为亮;冯建;李美林;曾亚伦

    制粒是多数固体制剂(如片剂、颗粒剂、散剂)必不可少的工序,常用制粒方法为湿法、干法、喷雾干燥法.

  • 壳聚糖微球体外降脂活性研究

    作者:王亚林

    目的 为使壳聚糖能更好地用于减肥降脂,必须提高壳聚糖的降脂活性和降低其毒副作用.方法 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在体外模拟人体消化系统环境考察壳聚糖微球对脂类的结合能力.结果 壳聚糖微球粒径范围在2~5μm且用量90mg时对脂类的结合能力达19.53g/g,对胆酸的结合能力达27.35mg/g,用量120mg时对游离脂肪酸的结合能力达18.25mg/g,均显著高于普通壳聚糖.结论 壳聚糖微球是提高壳聚糖降脂活性的一种有效途径,该研究为新一代壳聚糖减肥类产品的后续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山楂叶总黄酮缓释胶囊的研制及释药机制考察

    作者:俞洁琼;张锴;留萍;徐蒙蝶;徐英楠;杨群;张娜

    目的:研制山楂叶总黄酮缓释胶囊,考察其释药机制.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山楂叶总黄酮缓释固体分散体,以乙基纤维素等为载体,以2,6和12h的释放度为指标,筛选佳缓释固体分散体处方;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法考察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分散状态;拟合川北方程,以粉体流动性参数为指标,筛选缓释胶囊的处方辅料,制备山楂叶总黄酮缓释固体分散体胶囊,考察缓释胶囊释药机制,拟合释放动力学方程.结果:山楂叶总黄酮缓释固体分散体佳处方组成为:山楂叶总黄酮∶乙基纤维素∶卡波姆=4∶1∶0.5;X-射线衍射法(XRD)和扫描电镜法(SEM)结果表明药物以无定形或分子形式分散于固体分散体中;红外光谱法结果表明乙基纤维素峰强度增强;缓释胶囊佳处方组成为:固体分散体(山楂叶总黄酮∶乙基纤维素∶卡波姆=4∶1∶0.5)∶微粉硅胶为1∶0.3%,所制备缓释胶囊释放度2h为27.56%,6h为69.50%,12h为96.78%.结论:该缓释胶囊在12h内呈现良好缓释特征,释放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释放机制为扩散和溶蚀相结合机制,且为降解控释型.

  • 喷雾干燥法制备肾石通颗粒的工艺研究

    作者:罗爱勤;宋晓燕;陈泽锋;刘洁瑜;张聪琪

    目的:研究肾石通颗粒的喷雾干燥条件与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干粉得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浸膏相对密度、喷雾压力、进风温度、进液频率、风机频率等喷雾干燥工艺参数.结果: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浸膏相对密度1.18~1.23(60℃),物料温度50℃,进风温度80℃,喷雾压力0.15~0.20 Mpa,进液频率15~25 Hz,风机频率20~30 Hz时肾石通颗粒成型好.结论:本研究喷雾干燥条件与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肾石通颗粒的制备.

  • 口服干乳剂研究进展

    作者:郑增娟;张建军

    干乳剂是新型的药物载体传递系统,理化稳定性好,再分散性好,能显著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增加体外释放,促进肠吸收,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对近年来国外文献以喷雾干燥法制备干乳剂的新研究进展,该文做了主要概述,表明喷雾干燥乳剂作为一种含油的粉末制剂,其应用前景广阔.

  • 喷雾干燥法制备莪术油微囊研究

    作者:许巧巧;张海娜;林静静;邵希跃;张南生

    目的 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莪术油微囊的佳处方及佳工艺.方法 以微囊粒径、微囊形态、包埋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囊材配比、芯材与囊材比、干物质用量、附加剂PEG6000用量、乳化速度、乳化时间、进风温度、进料功率进行了研究,筛选出莪术油微囊的佳处方及佳工艺.结果 喷雾干燥法制备莪术油微囊的佳处方为阿拉伯胶-明胶(1.0∶1.0),芯材-囊材(0.30∶1.0),附加剂PEG6000用量2%,干物质用量20%;佳工艺为乳化速度10 600 r/min,乳化时间9 min,进风温度160℃,进料功率6%.根据佳实验条件制得的微囊较圆整,表面致密,粒径分布均匀,多数集中在1.0~2.5 μm,且呈较好的正态分布,平均粒径1.913 μm,包埋率可达75.4%.结论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可增加莪术油的稳定性,掩盖其不良气味,且药物利用率较高,重复性好.

  • 喷雾干燥法制备川芎嗪壳聚糖微球的研究

    作者:蔡鑫君;程巧鸳;赵宁;李范珠

    目的 制备川芎嗪壳聚糖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模式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川芎嗪壳聚糖微球,以包封产率为指标,考察处方及工艺因素对壳聚糖微球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壳聚糖质量浓度0.01 g/mL,川芎嗪与壳聚糖的质量比1:4,进风温度120℃,空气流速500 L/h,所制得的川芎嗪壳聚糖微球表面圆整,载药量为(18.60土0.15)%,包封率为(93.01士0.76)%,平均粒径为(10.69±0.64)μm.体外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在1~15 h内拟合Higuchi方程Q=19.798 t1/2+25.209(r=0.997).结论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的川芎嗪壳聚糖微球包封产率较高,制备工艺简单、过程稳定,可望成为实现中药微球工业化的有效方法.

  • 中药浸膏干燥工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者:詹娟娟;伍振峰;尚悦;王学成;岳鹏飞;王雅琪;臧振中;杨明

    中药浸膏是中药制剂的重要中间体,其干燥工艺是中药制药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干燥新技术的发展应用是中药制造工业技术转型升级的关键,关系着中药现代化的进程.通过文献调研分析统计,综述了目前中药浸膏常用干燥方式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浸膏干燥工艺的相关特性、适应范围等,探讨了其在推广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特性中药浸膏所适合的干燥方式进行了总结,后阐述了我国中药浸膏干燥发展新趋势,为研究并开发适用于中药浸膏的高效干燥技术提供有益参考,并为相关设备的优化升级提供新思路.

  • 喷雾干燥法制备眼用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

    作者:蔡佳玉;孟永春;孙树茂;南开辉

    背景:普通滴眼液由于泪液冲刷与鼻泪管吸收等因素,在眼表停留时间短,生物利用度低.目的:以壳聚糖、明胶为载体材料,左氧氟沙星为模型药物,制备应用于眼表的缓控释微球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与体外释放.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左氧氟沙星壳聚糖/明胶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表面形态,激光粒度仪测量微球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微球的载药率与包封率,动态透析法研究微球体外药物释放情况.结果与结论:所得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1 267.4±115.3) nm,zeta电位为+(32.19±0.85) mV,载药量为(18.31±0.22)%,包封率为(91.53±1.12)%.载药微球体外释放符合一级释药方程Ln(1-Q)=-0.699 1t-0.086 4,r2=0.945 1.说明壳聚糖/明胶载药微球对左氧氟沙星具有缓释作用.实验采用喷雾干燥法成功制备了粒径及分布适宜、释放周期较理想、药物稳定性好的载左氧氟沙星壳聚糖明胶缓释微球.

  • 头孢菌素C钠盐佳制备工艺探讨

    作者:李丽娅;梁方君

    为了探讨制备头孢菌素C钠盐的佳工艺,采用溶媒结晶法和喷雾干燥法分别制备头孢菌素C钠盐.结果是,溶媒结晶法制备的头孢菌素C钠盐含量和透光率均值分别为84.03%和95.90%,分别与喷雾干燥法比较,P<0.05.溶媒结晶法合格率为100%,而喷雾干燥法合格率仅为20%.结论溶媒结晶法制备头孢菌素C钠盐的方法优于喷雾干燥法.

  • 不同干燥工艺对何首乌提取物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影响

    作者:徐绍新;石召华;向阳;翟莉;甘焕新;杜江荣

    何首乌系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临床应用有生首乌、制首乌之别.

  • 疏水性药物昔奈酸沙美特罗纳米粒-微粒系统的研制

    作者:李慧;杜丽;徐希明;李凤前

    目的:制备疏水性药物昔奈酸沙美特罗的纳米粒-微粒给药系统.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采用离子交联法联合喷雾干燥工艺制备昔奈酸沙美特罗纳米粒-微粒给药系统,并考察其体外释药及沉降特性.结果:制得的纳米粒-微粒粉末外观较为圆整、规则,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2~8 μm范围内,堆密度和休止角分别为(217.28±1.47) mg/ml和(30.24±0.77)°,粉末流动性较好,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1.40±2.88)%和(7.67±0.31)%.昔奈酸沙美特罗纳米粒-微粒和昔奈酸沙美特罗原药在体外释放初期均表现出一定的突释效应(2h累积释药百分数达到50%以上),24 h达到95%以上,其中昔奈酸沙美特罗纳米粒-微粒的体外释药速度与其原药相比较慢.微粒粉末的有效部位沉积百分比为22.07%.结论:本研究可以成功制得昔奈酸沙美特罗纳米粒微粒给药系统,其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体外释药可控,可吸入性良好,为进一步的载体修饰奠定了基础.

  • 喷雾干燥法制备神经毒素-Ⅰ壳聚糖鼻腔给药微球

    作者:蔡鑫君;柳琳;程巧鸳;李范珠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神经毒素-Ⅰ壳聚糖微球,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微球处方,所得微球平均载药量为(19.23±0.42)%、收率为(92.1±2.1)%.体外释药数据用Higuchi模型拟合得方程旦Q=11.42t<'1/2>-5.89(γ=0.9920),表明该微球具有缓释作用.

  • 氟尿嘧啶微球的制备工艺

    作者:熊素彬;陆彬

    分别采用o/o型和o/w型乳化挥发法及喷雾干燥法制备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3种方法制得的微球外观均圆整光滑.其中,o/o型乳化挥发法制得的微球实际载药量小于2.0%,不适宜制备本品;另两种方法制备的微球载药量分别为10.25%和26.18%,平均粒径分别为49.6μm和1.09μm,体外释药t1/2分别为134h和8h.结果表明,后二法制备的微球缓释效果明显.

  • 葛根素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的比较

    作者:雷华平;张珂榕;汪杰;张辉;葛发欢

    考察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对葛根素(1)溶出性能的改善效果.分别采用超临界抗溶剂技术(SAS)、喷雾干燥法和溶剂法制备1-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固体分散体,通过扫描电镜和粉末X射线衍射(PXRD)分析进行表征,并对比了3种固体分散体的溶出行为.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制得固体分散体,药物以无定形或分子形式存在.与1原料药相比,不同固体分散体中1的溶出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SAS法制备的1固体分散体粒径更小、溶出速度和程度更高.

  • 基于固体分散技术的山楂叶总黄酮缓释胶囊的研制及释药机制研究

    作者:张锴;王珂;徐英楠;徐佳莉;徐世鹏;戴楷;潜佳雨;杨群

    目的 研制山楂叶总黄酮缓释胶囊,并考察其释药机制.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山楂叶总黄酮缓释固体分散体,以乙基纤维素等为载体,以2,6,12h的释放度为指标,筛选佳缓释固体分散体处方;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法考察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分散状态;拟合川北方程,以粉体流动性参数为指标,筛选缓释胶囊的处方辅料,制备山楂叶总黄酮缓释固体分散体胶囊,考察缓释胶囊释药机制,拟合释放动力学方程.结果 山楂叶总黄酮缓释固体分散体佳处方组成为山楂叶总黄酮∶乙基纤维素∶卡波姆940P=4∶1∶0.5;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药物以无定形或分子形式分散于固体分散体中;红外光谱法结果表明,乙基纤维素峰强度增强;缓释胶囊佳处方组成为固体分散体∶微粉硅胶=1∶0.3%,所制备缓释胶囊释放度2,6,12h分别为27.56%,69.50%和96.78%.结论 该缓释胶囊在12h内呈现良好缓释特征,释放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释放机制为扩散和溶蚀相结合机制,且为降解控释型.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