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JAK/STAT1信号转导通路在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中的作用

    作者:刘金苹;翟乃亮;范贤明;高福泉;王晓芝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活化子1(STAT1)信号转导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博莱霉素(BLM)组和生理盐水(NS)组,分别于气管内灌注BLM及NS后第7、14、28天处死.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左肺组织匀浆测定胶原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STAT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的表达.结果 BLM组肺组织胶原含量在7、14、28 d均明显高于NS组(P<0.01);BLM组肺组织STAT1、PDGF蛋白表达在第7天达高峰,之后下降,第28天时仍高于NS组(P<0.05),且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总数呈正相关(r=0.880,P均<0.01);BLM组肺组织中PAI-1表达在第7天开始升高,第28天达高峰,且与肺组织中胶原含量呈正相关(r=0.952,P<0.01).结论 JAK/STAT1信号转导通路可能通过调节STAT1、PDGF和PAI-1表达,参与肺纤维化的形成.

  • 膀胱癌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孙华宾;刘燕;李振东;延敏博;郭振宇;桂西青;詹鸣

    目的:测定膀胱癌患者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浓度变化情况,探讨PAI-1浓度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膀胱癌血液标本52例,并以正常人血液标本作对照,用ELISA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PAI-1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膀胧癌患者血浆中PAI-1含量(22.49土9.5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AI-1浓度在膀胱癌Ⅳ期的含量与I、Ⅱ、Ⅲ期比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结论:血浆中PAI-1的浓度升高可作为膀胱癌诊断辅助指标,也可作为膀胱癌预后指标.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应用曲安奈德的止血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周琰倢;由彩云;王甜;张明雪;宋尹婷;廖梦宇;韩寒;张竹红;李家男;颜华

    背景 临床发现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术中应用曲安奈德(TA)有止血作用,但其机制并不清楚.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过程中眼内应用TA止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于2011-2014年纳入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因PDR接受玻璃体切割术且术中眼内应用TA的患者12例12眼,作为TA组,同期因黄斑前膜或黄斑裂孔接受玻璃体切割术且未用TA的患者共32例32眼作为对照组,两组术眼在玻璃体切割术开始时均采集玻璃体样本0.6 ~0.8 ml.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TA组和对照组患者玻璃体中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AI-1)含量,比较TA组和对照组术前玻璃体样本中上述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 TA组术眼玻璃体中u-PA、t-PA和PAI-1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5.45、127.44和0.42 ng/ml,对照组分别为22.94、142.37和0.27 ng/ml,TA组术眼玻璃体中u-PA平均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8,P<0.05),TA组和对照组术眼玻璃体中t-PA和PAI-1平均质量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092、-1.847,均P>0.05). 结论 PDR患者玻璃体中u-PA平均质量浓度高,易致眼内出血.玻璃体切割术中眼内应用TA可减少或阻止出血其机制可能与t-PA和u-PA平均质量浓度降低而达到降低出血倾向,并通过增加PAI-1质量浓度而发挥止血作用有关.

  • 福辛普利钠对糖尿病肾脏病大鼠肾组织PAI-1表达的影响

    作者:田芬;刘丽秋

    目的 观察福辛普利钠对糖尿病肾脏病(diabete kidney disease,DKD)大鼠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13只,糖尿病组(B组)16只,福辛普利钠干预组(C组)16只.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于第4、8、12周末各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处死并收集标本,记录体重、右肾重;检测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排泄量.用逆转录PCR方法 检测肾皮质PAI-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成功,随时间增加,各组观察的指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药物干预组与糖尿病组比较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福辛普利钠可以抑制PAI-1mRNA表达、延缓DKD的进展.

  • 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纤溶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晓波;袁晓晨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纤溶功能的变化以及伊贝沙坦对其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EH)2级患者42例(EH组),健康对照者30例(对照组);EH患者服用伊贝沙坦150 mg/d,观察对照组及EH组用药前后对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用药前EH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AI-1)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药后纤溶指标PAI-1显著降低(P<0.01),t-PA水平增高(P<0.05).结论:EH患者存在血纤溶功能异常,伊贝沙坦可改善EH患者纤溶功能失调,对PAI-1作用明显.

  • 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孔彩霞;彭聪;郑承红;柯淑红;崔天盆;周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液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以及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ELISA及乳胶免疫分析测定DM患者血浆PAI-1、t-PA、TAFI、D-D活性;并与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DM组PAI-1、t-PA、D-D和TAFI含量分别为(48.36±7.92) ng/mL、(12.52±3.17) ng/mL、(0.75±0.58) mg/L和60.82%±14.7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PAI-1、t-PA及D-D水平与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PAI-1、t-PA、D-D、TAFI水平与血管损伤和功能变化的进程有显著相关性,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病情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肝硬化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蛋白表达

    作者:武希润;王玲;闫新明;王琦;师水生;郭文栋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不同分级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变化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慢性肝病患者37例,依据病理变化分为0~4级,其中1级8例,2级9例,3级7例,4级13例;正常对照组6例.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α-SMA、MMP-1、TIMP-1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血浆uPA、PAI-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变化.并同时检测血透明质酸、血清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其活动度、胆红素改变.[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肝组织α-SMA、MMP-1、TIMP-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uPA、PAI-1、TGF-β1水平逐渐增加.在肝纤维化3、4级α-SMA、TIMP-1蛋白表达、血浆PAI-1水平增加尤为明显,而血浆uPA水平、肝组织MMP-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现为uPA、MMP-1相对不足.在肝纤维化4级血浆TGF-β1与α-SM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α-SMA蛋白表达与PAI-1、TIMP-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肝组织TIMP-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PAI-1在肝硬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TGF-β1的早期激活,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与PAI-1过度表达,适当增加MMP-1表达,可能有助于增加肝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延缓肝硬化的发生发展.

  •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特异脱氧核酶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希;刘闺男;王泰然;徐健

    目的 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的脱氧核酶(ED5)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AI-1)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ED5防治血管内膜增生的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9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MgCl2组、FuGENE6组和ED5组,每组24只.用微量注射器将各种转染液注入损伤的血管壁,每组按实验终点(术后3、7、14和21天)再分4个亚组,每组6只大鼠.于术后各实验终点,取损伤段血管及血浆样本用于病理学检查、免疫荧光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ELISA检测.结果 正常动脉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表达微弱,动脉损伤后3、7、14至21天,呈持续高表达,经ED5作用后,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的表达下降,与同一时间点的MgC12组和FuGENE6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MgCl2组和FuGENE6组比较,术后各时间点ED5组血管管腔狭窄率显著减小(P<0.01).术后21天时,ED5组血管管腔的狭窄率比MgCl2组和FuGENE6组分别降低了58.90%和60.37%.术后各时间点,ED5组PAI-1表达量明显低于MgCl2组和FuGENE6组(P<0.01).两对照组之间相比较,以上数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管内膜损伤后PAI-1表达增加,ED5通过抑制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下调PAI-1的表达,从而减轻血管损伤后早期血栓形成及内膜的增生.

  • 糖基化终产物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爱华;袁晓晨;高阳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对大鼠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以不同浓度(50、100、200和400 mg/L)糖基化终产物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不同时间(0、4、8、16、24、48、72和96 h),MTT法观察糖基化终产物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糖基化终产物作用8 h均对平滑肌细胞增殖无影响,以后各时间点不同浓度的糖基化终产物均导致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基化终产物作用不同时间均可使平滑肌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水平升高,且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加(分别为0.85±0.05、0.97±0.05、1.08±0.12和1.41±0.05),与对照组(0.80±0.0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基化终产物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增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表达是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原因.

  • 肝X受体激动剂对高脂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壁一氧化氮合酶、增殖细胞核抗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厚源;颜伟;周林

    目的研究肝X受体激动剂3β-羟基-5α,6α-环氧胆烷酸甲酯和T-0901317对高脂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壁一氧化氮合酶、增殖细胞核抗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养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为无药对照组、3β-羟基-5α,6α-环氧胆烷酸甲酯干预组[10 mg/(kg·d)]和T-0901317干预组[10 mg/(kg·d)],每组6只小鼠,灌胃6周.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主动脉壁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增殖细胞核抗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蛋白的表达.结果药物干预的两组主动脉壁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管内皮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X受体激动剂3β-羟基-5α,6α-环氧胆烷酸甲酯和T-0901317均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抑制动脉壁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提示肝X受体激动剂还可通过调脂以外的其它途径,如抑制炎症反应和保护内皮功能等方面,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及转录调控的影响

    作者:李晓冬;朱广瑾;王雯;祖淑玉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和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5'上游序列的调控元件在该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加入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不同时间.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Northern印迹分析法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mRNA水平.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四个含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不同长度5'上游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瞬时转染进入内皮细胞,并测定荧光素酶的表达情况.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序列分析法对构建质粒上的三个AP-1元件分别进行定点突变.结果发现,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和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高;当转染质粒含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上游序列-1509/+90和-823/+90时,肿瘤坏死因子α使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表达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当转染质粒含有-553/+90和-47/+90时,肿瘤坏死因子α的诱导作用不明显.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5'上游序列的三个AP-1元件突变后,肿瘤坏死因子α的诱导作用明显降低.结果提示,肿瘤坏死因子α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与mRNA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提高与其mRNA表达增加呈正相关;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5'上游序列中三个AP-1元件在肿瘤坏死因子α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诱导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 山莨菪碱下行调节培养的内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作者:阮秋蓉;宋建新;邓仲端;瞿智玲;倪娟

    为了探讨山莨菪碱对正常及内毒素脂多糖刺激过的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作用及机制。本文采用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蛋白量;用Northern印迹方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mRNA表达;用电泳迁移检测法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核因子κB核内转移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脂多糖能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强,但加入山莨菪碱后,脂多糖的这种作用明显减弱。而且,山莨菪碱还能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础水平的表达。经脂多糖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核提取物与核因子κB探针结合明显增强,而山莨菪碱则能阻止脂多糖致核因子κB的核内转移现象。提示山莨菪碱不仅下行调节脂多糖所致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蛋白分泌和mRNA表达,而且下行调节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础水平表达,这种调节可能通过核因子κB途径而发挥作用。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及其4G/5G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的关系

    作者:曾高峰;刘格修;王燕;刘康桐;丁翠芬;匡希斌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变化及其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特点,以探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其基因多态性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0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8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和60例对照者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寡核苷酸杂交分析法测定白细胞启动子4G/5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18.0±2.9 kAU/L)较稳定型冠心病组(16.8±2.7 kAU/L)和对照组(16.2±2.8 kAU/L)增高(P<0.01和P<0.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中4G/4G纯合子个体(49.1%)较稳定型冠心病组(28.6%)和对照组(26.7%)频率高(P<0.05);4G/4G纯合子个体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高,5G/5G个体少(P<0.05).结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与启动子4G/5G基因型有关;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增高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冠心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纤溶激活系统的关系

    作者:黄秋霞;姜德谦

    为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纤溶激活系统的关系,比较分析冠心病患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测定采用发色低物法,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测定采用酶法.结果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及冠心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较正常人升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较正常人下降.冠心病患者及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纤溶活性下降,以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甘油三酯组改变尤为明显.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呈负相关, 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呈正相关.结果提示,甘油三酯通过影响纤溶功能参与冠心病的形成与发展.

  • 球囊血管成形术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的表达

    作者:陈晓文;戚文航

    为观察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的变化及其基因表达情况。利用球囊损伤方法复制了兔髂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分别于术前、术后3 h、第1周末、第2周末和第4周末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了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技术测定了不同时期局部血管壁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血管成形术后3 h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升高,术后1周达高峰,于术后4周回到术前水平;血管局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在术前就有少量表达,术后3 h明显增加达高峰,术后4周达术前水平。此结果提示,血管成形术后,局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增加,可能在血管对损伤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 SIRT1/eNOS/NO通路在人参皂苷Rb1抗内皮细胞复制性衰老中的作用

    作者:周彬;余舒杰;刘定辉;吴琳;王敏;柯世业;刘勇;郝宝顺;朱洁明;钱孝贤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延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复制性衰老的作用,并探讨SIRT1/eNOS/NO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原代HUVECs复制性衰老模型,根据细胞形态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水平评估HUVECs衰老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SIRT1前后衰老细胞中eNOS和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检测细胞上清NO的含量.结果:累积细胞群体倍增水平(CPDL)为16的HUVECs可作为复制性衰老模型;80μmol/L人参皂苷Rb1处理后衰老细胞内SIRT1和e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NO含量增加(P<0.05),而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沉默SIRT1后,衰老细胞内e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AI-1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NO含量减少(P<0.05);与SIRT1沉默组比较,在沉默SIRT1基础上加用人参皂苷Rb1后,eNOS和PAI-1表达水平及NO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人参皂苷Rb1可通过调控SIRT1/eNOS/NO通路延缓HUVECs复制性衰老.

  • 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肝星状细胞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

    作者:朱颖炜;林勇;张新;王要军;谢渭芬

    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活化的HSC大量增殖,并合成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在肝内.转化生长因子(TGF)β是激活HSC并促进其增殖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可促进ECM产生,导致并加速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本实验拟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在HSC中的定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法等研究TGF β1促进PAI 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探讨PAI 1在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 女性脑卒中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关系

    作者:佴雪芹;杨慧;杨继珍;王佳佳;黄晓萍;邹影秋;何海波

    目的 探讨口服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ve,OC)暴露、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1,PAI-1)基因多态性联合作用与中国女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Taqman-MGB方法和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PAI-1位点各基因型频率.结果 服用OC女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明显升高(OR=1.31:95%CI:1.01 ~ 1.71).与4G4G基因型相比,携带rs1799889位点5G/5G基因型显著降低梗塞型脑卒中的发病风险(OR=0.35;95%CI:0.18~0.67).与未服用OC且不携带4G等位基因的妇女相比,服用OC同时携带rs 1799889位点5G等位基因可降低梗塞型脑卒中的发病风险(OR=0.53;95%CI:0.34~0.83).结论 服用OC会显著增加中国女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PAI-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女性梗塞型脑卒中发病有关;OC与PAI-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联合作用会与女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PAI1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与PAI1血浆含量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陈永利;张敬霞;王佩显;崔让庄;赵福梅;毛用敏;李京艳;毕研永;李汇

    目的研究在中国汉族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thrombosis,DVT)患者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in hibitor1,PAI1)基因PAI1启动子4G/5G多态性与血浆PAI1抗原水平的关系及其在该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了120例中国汉族DVT患者和120名正常人的PAI1启动子4G/5G多态性,并测定了他们的血浆PAI1抗原、tPA抗原、TC、TG、Glu和Fib水平.结果(1)DVT组和正常对照组在PAI1启动子4G/5G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规律.(2)血浆PAI1含量水平依4G/4G型、4G/5G型和5G/5G型顺序递减,4G/4G型与4G/5G型或5G/5G型间差异有显著性.(3)在4G/4G型和4G/5G型,甘油三酯是血浆PAI1抗原水平的独立决定因素.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的DVT患者中,PAI1启动子4G/5G多态性与其血浆水平有密切关系,该基因多态性与DVT的患病危险性间缺乏关联性,表明其本身在该病发病机制中没有直接的因果效应.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培养兔脂肪细胞凝血和纤溶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洁琪;赵水平;方颖;吴立荣;李屏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培养的兔脂肪细胞表达组织因子(T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兔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细胞,以不同浓度(分别为0、5、25、50、75 μg/ml)ox-LDL孵育兔脂肪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RT-PCR测定脂肪细胞TF和PAI-1 mRNA表达.用ELISA方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TF蛋白和培养上清中PAI-1浓度.结果 ox-LDL可增加兔脂肪细胞TF和PAI-1的表达和蛋白产生.在ox-LDL 50 μg/ml培养时兔脂肪细胞TF和PAI-1 mRNA分别为0.844±0.015和0.672±0.022;ox-LDL75 μg/ml培养时分别为0.939±0.015和0.846±0.012,与对照比较(分别为0.763±0.013和0.529±0.013)明显增加(P<0.01).结论 ox-LDL能刺激脂肪细胞TF和PAI-1 mRNA表达,并使其蛋白生成增加,提示ox-LDL促进脂肪细胞TF和PAI-1分泌,继而影响血栓形成.

60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