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广西隆林县鼠疫指示动物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梁江明;林新勤;李寿生;梁绍生;苏智;农智;蒙礼坚;韩芬;王利荣;廖华生

    广西后一次鼠疫流行终止于1947年合浦县境内.经过53年的静息期后于2000年7月中 旬在隆林县爆发了鼠间鼠疫流行并波及人间.由于各级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专业人员措施 得当,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未造成重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为了进一步确定疫区范围, 更好地搞好疫区后期处理工作,我们对隆林县指示动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静息期探讨

    作者:高少坤;史献明;杜国义

    目的 探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流行的静息期,为河北省鼠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1981-2013年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采用夹日法捕获长爪沙鼠,采用一日弓形夹法捕获达乌尔黄鼠进行调查,计算宿主动物密度;查阅鼠疫历史资料,确定流行年份.结果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以2002年宿主动物密度高,为4.75只/hm2.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在1971-2015年间共发生4次动物鼠疫流行,涉及8个流行年份,即1971、1972、1984、1994、1995、2002、2003和2005年,平均约10年流行一次.结论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静息期客观存在,约10年.

  • 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静息期鼠疫 指示动物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段彪;洪梅;苏超;郭牧;吴鹤松

    目的 通过调查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静息期鼠疫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阳性率,探讨鼠疫在静息期内的隐性流行情况和流行动态.方法 于2015年11月11日至2016年7月22日,在云南省澜沧、弥渡、宜良和梁河县采集鼠疫指示动物样本,采用IHA对鼠疫指示动物(犬和猫)血清进行F1抗体的实验室检测.结果 在云南省澜沧、弥渡、宜良和梁河县鼠疫历史流行区采集动物血清393份,其中犬血清387份,猫血清6份,鼠疫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该地区动物鼠疫流行的可能性较小,鼠疫疫源地静息期鼠疫指示动物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在鼠疫防控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 鼠疫静息期防制对策与措施的探讨

    作者:蔡建福;王玉兰

    同安区在历史上曾是鼠疫流行的重灾区,属于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从1886~1951年,共流行59年次,波及4个区,50个乡,染疫633个村,疫村数占全县总村数的58.24%,发病54 278例,死亡49 334例.

  • 动物鼠疫流行静息期与鼠疫质粒变异关系的探讨

    作者:高少坤;杜国义

    10、74、107 kb 3种质粒形成了我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主要质粒图谱,在国内不同疫源地又陆续发现了不同质粒,有16种不同类型,这些质粒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质粒在自然界中容易自然缺失或丢失而使鼠疫菌性状发生变异,也是每次鼠疫流行末期自然终止流行和鼠疫流行静息期存在的原因之一.该文就鼠疫菌质粒变异对鼠疫流行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供人们对鼠疫流行规律进行研究.

  • 家鼠型鼠疫监测指标

    作者:葛军旗;李镜辉;马永康

    回顾鼠疫流行史,除少数因直接接触野生啮齿类动物导致外,几乎都与家鼠型鼠疫有关[1].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家鼠型鼠疫疫情在经历相当长的静息期之后呈复燃及扩大蔓延趋势,其病例数占目前鼠疫发病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是鼠疫防治工作的重点.

  • 细胞周期调节相关蛋白在肝脏再生中的作用

    作者:仲跻巍;李相成

    肝脏是人体中独特的器官,这种独特性表现在肝脏的再生能力上.正常成人的肝脏细胞大多数处在静息期,只有约1/20 000的肝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1].

  • 皮肤静息期

    作者:庄立

    皮肤静息期指高强度电刺激皮肤感觉神经导致正处于收缩状态的肌肉出现短暂电静息的现象.它在客观评价慢速感觉神经纤维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感觉运动的整合环路的功能上有独特的临床价值.本文从研究方法、生理机制、临床应用等角度对皮肤静息期作一综述.

    关键词: 静息期
  • 磁刺激健康人咬肌抑制反射及恢复观察

    作者:黄黄;宋宇涵;王继军;郭茜;刘伟才

    目的 研究磁刺激下健康人咬肌抑制反射(masseter inhibitory reflex,MIR)及其恢复情况,为临床辅助检测颅面部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30名健康人,单脉冲模式磁刺激颏神经,记录咬肌肌电,统计早期静息期(the early silent period,SP1)和晚期静息期(the late silent period,Sp2)的潜伏期及持续时间、SP2相对波幅值;在双脉冲模式的条件刺激和测试刺激间设置不同间隔时间(100、200、300、400、500和600 ms),分析双脉冲模式磁刺激下MIR的恢复情况.结果 健康人SP1潜伏期为12.1(11.1,14.4) ms,持续时间为(17.3±2.9)ms;SP2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分别为(47.7±6.0)和(39.7±13.3) ms;SP2相对波幅值为100.0%.不同间隔双脉冲模式下测试刺激所得SP1有稳定的波段;而SP2发生变化,在间隔时间较短时测试刺激所得SP2的面积减少,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测试刺激所得SP2面积逐渐恢复,100 ms时SP2面积恢复17.1%,400 ms时恢复93.4%,600 ms时几乎完全恢复.结论 采用单脉冲和双脉冲模式磁刺激激发MIR并分析其恢复情况,可用来评估边缘系统、脑干、三叉神经感觉和运动纤维、咀嚼肌等整个系统的功能状态.

  • 成年膀胱纤维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能量消耗及底物利用

    作者:

    〔英〕/Ward SA…∥Am J Clin Nutr.-1999,69.-193~919 本研究旨在研究成年膀胱纤维化(CF)和膀胱纤维化相关糖尿病(CFDM)患者在静息、运动及运动后恢复期的能量消耗(EE)及底物利用的特点。 对象和方法 27名受试者,年龄18~45岁。分为3个研究组:CF组10名(女3,男7),CFDM组7名(女2,男5),健康对照组10名(女5,男5)。CF组患者无严重营养不良,无吸氧,未服用甲状腺药物及强心剂。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均停用支气管扩张剂及其他药物。研究在12 h过夜空腹后于早上进行,禁食期允许饮水,所有药物及常规治疗均停用。测量受试者身高、体重、身体成分及肺功能。EE和底物(碳水化和物、脂肪、蛋白质)的利用通过间接测热法根据同一天静息、运动及恢复3个时期氧气消耗和二氧化碳生成计算。此3个时期分别为45 min的休息期,30 min轻至中度踏车运动期及运动后45 min的恢复期。同时测定受试者小通气量(VE)、潮气量(VT)、氧耗量(VO2)及呼吸速率(RR)。每个时期末,由左肱静脉采血16 ml测定儿茶酚胺、胰升糖素、胰岛素等血液指标。营养素摄入根据受试者自报的研究前3 d的饮食记录获得。 结果 3组受试者体成分及人体测量数据无明显差异,且静息期及运动期的EE无明显差异。而恢复期CF组和CFDM组EE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另外,3个时期CF组和CFDM组的VE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恢复期CFDM组VT较对照组高(P<0.02),CF组和CFDM组VE和VO2比对照组高(P<0.001)。运动期受试者体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增多。碳水化合物利用的百分数CF组和对照组运动期比恢复期明显高(P<0.001),而CFDM组运动期比静息期和恢复期都高(P<0.01)。3组受试者蛋白质利用的百分数运动期比静息期和恢复期低(P<0.001)。脂肪利用的百分数无明显差异。 结论 CF和CFDM病人轻到中度运动后恢复期EE升高是因为运动后通气量增加而致呼吸加快以补偿通气—灌注失调。从事常规锻炼的CF及CFDM病人能量消耗增加,应对其进行营养指导,使其既能从常规锻炼中受益,又要调整日常能量摄入以补偿恢复期的额外能量消耗。(刘海珍宋桂花摘张明校)

  • 急性脑梗死患者皮层兴奋性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阎涛;周广喜;翟翚;崔林阳;陶华英;武士京;程焱

    [目的]通过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和静息期(silent period,sp)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皮层兴奋性变化及其对卒中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37例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发病7 d时及90d时行MEP、SP检查,同时进行临床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I)以及肢体痉挛状态评分(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定法,MAS);观察患侧皮质阈值和SP,分析患者皮层兴奋性的变化情况及其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侧相比,7 d时患侧的阈值增高,SP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息侧90d时二者较发病初阈值降低,SP缩短(P<0.01),部分患者MEP、SP未引出;SP与患者的NIHSS、MAS呈正相关,SP与患者的BI呈负相关.[结论]卒中后患者皮层兴奋状态会发生显著变化,患侧半球的兴奋性降低,而健侧半球的皮层兴奋性相对增高,而且SP能作为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状况的早期预测因子,对患者肢体痉挛发生有预测价值,指导临床治疗.

  • 从隆林县鼠疫疫情看广西鼠疫监测工作

    作者:梁江明;林新勤;杨进业;杨光华;秦石英;周树武;鲁翠芳

    广西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严重的人间鼠疫流行,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广西后一次鼠疫流行终止于1947年合浦县境内[1],经过53年的静息期后,2000年7月在隆林县天生桥库区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本区首次鼠间鼠疫暴发流行,并波及人间,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 义乌市鼠类携带耶尔森菌情况调查

    作者:陈波;宗素进;朱志宏;楼挺;楼诚

    耶尔森菌属(Yersinia)属于肠杆菌科,包括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与假结核耶尔森菌等11个菌种,是一类革兰阴性小杆菌[1].耶尔森菌属细菌通常引起啮齿动物、家畜和鸟类等动物感染,人类可通过接触已感染的动物、食入污染食品或节肢动物叮咬等途径感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等存在于啮齿动物肠道内,是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致病病原菌[2].为了解义乌市鼠疫静息期鼠类肠道耶尔森菌携带情况,我们于2013-2014年在历史疫区开展了鼠类携带耶尔森菌的调查.

  • 低频磁刺激对人咬肌抑制反射及其恢复曲线的影响

    作者:崔聪聪;宋宇涵;郭茜;王继军;刘伟才

    目的:研究低频经颅磁刺激下,健康人咬肌的抑制反射(masseter inhibitory reflex, MIR)及其恢复情况,以明确低频磁刺激下咬肌抑制反射兴奋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名健康受试者,在低频刺激(1Hz)前后,采用单脉冲模式刺激颏神经,记录咬肌肌电,统计分析早期静息期(the early silent period, SP1)及晚期静息期(the late silent period, SP2)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再在双脉冲刺激模式下,条件刺激和测试刺激间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interstimulus inter-val, ISIs):100、200、300、400、500、600 ms。统计分析在不同时间点,双脉冲模式刺激下MIR的恢复情况。结果:单脉冲刺激下,受试者SP1和SP2的潜伏期与持续时间都未发生变化(P>0.05)。双脉冲模式中,条件刺激下所得SP1和SP2都具有稳定的波段,而测试刺激中所得SP1波段较稳定,SP2发生变化。磁刺激下,随着间隔时间延长,测试刺激激发出的SP2面积会逐渐恢复,基础对照组在100 ms时,SP2面积恢复为16.6%,400 ms时为90.3%,600 ms时SP2面积几乎全完恢复。而低频组在100 ms时,SP2面积恢复仅为3.9%,400 ms时为49.7%,600 ms时为74.2%。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后,受试者短时间内MIR恢复程度受到显著抑制,提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显著干扰脑干反射通路的兴奋性。

  • 夜磨牙(SB)患者咬肌抑制反射(MIR)及其恢复曲线实验

    作者:黄黄;宋宇涵;王继军;郭茜;刘伟才

    目的 探索夜磨牙(sleep bruxism,SB)患者三叉神经运动脑干系统的神经生理,为后续的SB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6名SB患者及30名正常人采用单脉冲和双脉冲模式磁刺激颏神经,分别进行咬肌抑制反射(masseter inhibitory reflex,MIR)及其恢复曲线实验,双脉冲模式中设置不同间隔时间:100、200、300、400、500、600ms,分析比较单脉冲模式中早期静息期(the early silent period,SP1)和晚期静息期(the late silent period,SP2)以及双脉冲模式中测试刺激SP2的恢复程度.结果 单脉冲模式中SB患者组SP1潜伏期、持续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SP2有5人缺失,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脉冲模式中SB患者不同间隔时间下测试刺激SP2的恢复程度较正常人低.结论 SB患者三叉神经运动脑干系统存在异常.

  • 浙江省东阳市鼠类中耶尔森菌携带状况及季节消长情况分析

    作者:包云娟

    目的:了解东阳市鼠类中携带耶尔森菌的类型,不同鼠种的带菌率及不同季节的消长情况.方法:一年分四季采样,采用冷增菌分离方法从鼠类回盲部内容物中分离耶尔森菌.结果:从2007年-2009年之间共采集725份鼠类肠道内容物标本,分离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40株,假结核耶尔森菌12株,中间/弗氏型耶尔森菌2株,克氏耶尔森菌1株.按季节分布以春季检出率高.结论:东阳市鼠类中人畜共患疾病的耶尔森菌均有携带,尤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出率高5.52%,其次是为假结核耶尔森菌1.79%;一年中以温度低的春季检出率高,符合耶尔森菌为嗜冷菌.

  • 神经生理试验结果测量软件EMGLAB

    作者:邹琳;张长杰

    EMGLAB这套软件已应用于Medtronic Counterpoint、Medelec/Teca Mystro和BTS Telemg的肌电图仪中,它可用于静息期、表面肌电图、长潜伏期反射、H反射交互抑制、H反射恢复曲线和衰减试验的客观测量和结果分析.实践证明这套软件是一种快速、客观的工具,能够标准化不同神经生理试验结果,减少人为偏倚,减少每个患者的研究时间,间接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客观依据.

  •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有关参数及其生理评价研究现况

    作者:李支援

    本文综述了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神经电生理学基础、测定指标(波幅、潜伏期和中枢传导时间)、皮层阈值、募集与易化及其后静息期现象,还介绍了成对刺激技术对皮层内抑制与易化的评价.

  • 肿瘤淋巴结转移过程中树突状细胞的变化

    作者:音正浪;周才明

    大多数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患者,即使未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其肿瘤原发灶仍然能够逃避机体的免疫监控继续生长并发生淋巴结转移,终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研究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是目前已知的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捕获、提呈抗原并能在体内外直接激活静息期T细胞,促进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生成,在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关键的调控作用.本文就肿瘤淋巴结转移过程中DC的变化作一综述.

  • 广西鼠疫防治专业人员基本情况调查

    作者:梁江明;林新勤;周树武;杨进业;秦石英;韦锦平;鲁翠芳;陈达宗;黄德蕙

    广西鼠疫经过了53年的静息期后,于 2000年7月,在广西的西部地区隆林县突然发生了动物间鼠疫的流行,并波及到人间.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