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起医疗机构擅自开展碘-125放射性粒籽植入治疗案例分析

    作者:张国军;段培霞;史雅翼;李晓静

    作者通过对一起医疗机构擅自开展碘-125放射性粒籽植入治疗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放射诊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各行政部门联动执法,完善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不足等监管建议.

  • 125Ⅰ标记的FLt4多抗导向定位淋巴结的可行性分析及其代谢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生娇;齐岩;吕春堂;韩玲

    探讨125Ⅰ标记的Flt4多抗(125Ⅰ-Flt4 PcAb)导向定位淋巴结的可行性及其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点,为应用Flt4 PcAb进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检测提供实验依据.应用氯胺T法对Flt4 PcAb进行125Ⅰ标记;125Ⅰ-Flt4 PcAb经大鼠足背皮下注射,研究125Ⅰ-Flt4 PcAb在淋巴结内浓集及其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点.结果表明125Ⅰ-Fit4 PcAb经皮下注射后,在胭窝淋巴结的ID(%)/mg值高,血液次之,其它各组织器官均很小;胭窝淋巴结的ID(%)/mg值在注射后0.5h达高,血液32h达高;其在体内的代谢可进行二室动力学模型拟合,吸收相半衰期(T1/2Ka)为0.64±0.1d,清除相半衰期(T1/2β)为3.5±0.5d.这提示125Ⅰ-Flt4PcAb能够对淋巴结进行导向定位;它在体内的代谢符合二室动力学模型,清除相半衰期较长.

  •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癌的剂量学

    作者:吕进;曹秀峰

    放射性粒子植入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尤其是碘-125粒子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兴趣;然而其剂量学上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为提高碘-125粒子治疗肝癌的疗效、保护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有必要对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癌的剂量学进行前瞻性研究,寻找其佳处方剂量和粒子的佳活度.

  •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蔡振寨;刘岩;刘军楼;满晓华;吴红玉;金震东;龚燕芳;高军;李兆申

    目的 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性.方法 Balb/c裸鼠腋下接种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按植入剂量不同将成瘤后裸鼠分为对照组和50 Gy、100 Gy、150 Gy、200 Gy组,每4 d测量肿瘤体积,21 d后处死裸鼠,称瘤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常规病理检查,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对照组、50 Gy组、100 Gy组、150 Gy组及200 Gy组抑瘤率分别为0、(42.8±16.2)%、(55.1±22.3)%、(72.8±12.8)%及(75.6±8.6)%;以粒子为中心的肿瘤坏死面积分别为(6.3±2.1)%、(20.8±3.2)%、(36.3±3.1)%、(64.1±2.8)% 及(82.6±3.8)%;相对凋亡指数分别为1、2.07±0.57、2.75±0.33、4.64±0.45及7.04±0.34,各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放射粒子具有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和诱导凋亡双重作用.

  • 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PK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二虎;高国勇;镇万新;马乐群;杨大志;刘俊良;刘洋

    目的:评估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在治疗胸腰椎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胸腰椎转移瘤患者,对其是否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观察并记录术前及术后2周、1、3、6、12个月的VAS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及KPS评分(karnofskyperformancescore),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21例,对照组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随访12~60个月,平均(37.5±15.9)个月,未发现骨水泥渗漏,研究组病例未发现放射性粒子移位或放射性脊髓损伤。研究组及对照组术前VAS评分分别为8.44±1.32、8.7±1.83,两组术后2周、1、3、6、12个月VAS分别为2.79±3.46、3.21±2.53、2.96±2.16、3.08±2.03、3.17±1.24及4.23±2.78、3.42±2.21、3.63±1.76、3.58±2.53、3.62±3.12,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说明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止痛效果更明显。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KPS分别为55.0±11.7及60.9±16.4,术后2周,1、3、6、12个月分别为85.7±12.5、89.7±10.6、81.96±14.4、82.1±11.3、81.3±11.2及91.2±12.7、90.4±13.1、88.6±13.3、86.8±12.3、83.6±13.2,术后KPS分别较术前明显改善,但在术后2周、1、3、6、12个月各时间点的KP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说明手术对于患者体力恢复的作用无明显差别。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PKP治疗脊柱转移瘤,在临床操作上安全可行,能达到缓解癌性疼痛、局部肿瘤控制、重建脊柱稳定性的作用,短期疗效可靠,为脊柱转移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在疼痛控制方面,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较单纯椎体成形术效果更佳。

  • 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

    作者:王国民;徐志兵;朱延军;徐叶青;陈绍亮;曾昭冲;程文英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适应证和并发症. 方法应用Prowess 2.42治疗计划系统经直肠超声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患者5例,临床分期T2b 4例,T3 1例.Gleason评分7分3例,6分1例,9分1例.术前PSA 5.3~8.7 ng/ml. 结果治疗后随访12~18个月.5例患者PSA明显下降,12个月后均低于0.5 ng/ml;术后3个月开始前列腺体积缩小;术后短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尿路刺激症状,IPSS评分上升,尿流率下降,但3个月后逐渐好转.患者未出现血尿、血便、直肠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适用于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疗效好,并发症少,并有较好的放射安全性.

  • 雷帕霉素联合碘-125粒子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冯骁;周玉明;叶煌阳

    目的 评价雷帕霉素联合碘 -125 ( I125 )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按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 TPS)制定粒子治疗计划,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将I125植入肿瘤内,处方剂量为90 Gy.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雷帕霉素,每次2 mg,每天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CT扫描,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后的卡式体能状态评分(KPS)、体重指数(BMI)和疾病进展时间( TTP );记录2 组的生存期和不良反应. 结果 试验组客观缓解率(43.48%)显著高于对照组(30.43%,P<0.05);2组患者治疗后KPS、BMI 和TTP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P<0.01),试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5);试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03个月, 1年生存率为74.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16个月和63.35%( P<0.05 ). 2组患者在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伤、贫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雷帕霉素联合I125粒子植入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中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提高患者KPS、BMI及TTP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少.

  • CT导向下碘-125粒子植入结合外放疗治疗肝门区肝癌的效果

    作者:李明尧;林华明;麦大海

    目的 观察CT导向下碘-125粒子植入结合外放疗治疗肝门区肝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肝门区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n=15)采用碘-125粒子植入结合外放疗进行治疗,B组患者(n=15)采用单纯外放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短期治疗效果、AST、ALT、TBIL、AFP指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 A组患者缓解率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FP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A组患者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6.0(95%CI:18.4 ~ 33.6)个月,B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7.0 (95%CI:15.3 ~ 18.6)个月,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导向下碘-125粒子植入结合外放疗治疗肝门区肝癌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短期治疗效果,而且能够降低患者AFP,同时未引起AST、ALT、TBIL明显改变,并且能够延长肝门区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 术中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食管癌的护理体会

    作者:施蓓

    对11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术中联合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内放疗,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所有患者术后粒子验证无移位、脱落,技术评估满意;未见出血量增加和吻合口瘘.术中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放射污染小;患者依从性好;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而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 125Ⅰ放射性粒子术中组织间植入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研究

    作者:李俊升;李建华;王昕

    目的:探讨术中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将44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手术加125Ⅰ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组20例和术后常规外放疗组24例,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1年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x2检验.结果:植入组的局部复发率、1年生存率和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5%、100%、0%、0%;与常规组的29.2%、79.2%、8.3%、58.3%相比,P<0.05;转移率分别为10%、25%,两组相比P>0.05.结论:术中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明显,安全性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探讨.

  • 碘-125对胶质瘤SHG-44细胞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祎阳;黄海燕;杨树源

    目的:观察碘-125(125I)粒子对体外培养的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生长抑制及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作用,阐明此过程中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方法: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株SHG-44,根据应用125I粒子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处理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125I粒子对SHG-44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用电镜和原位凋亡检测法(TUNEL)及流式细胞仪、吖啶噔/溴乙啶双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程序性死亡改变,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处理前后与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关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结果:125I粒子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HG-44胶质瘤细胞,产生了剂量、时间依赖性的增殖抑制作用.MTT比色法检测,经125I粒子处理的SHG-44人胶质瘤细胞,随放射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A值明显降低.经2粒125I粒子作用3 d(累积剂量86.8 MBq)抑制率约为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处理后SHG44胶质瘤细胞中频繁细胞自噬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S期细胞数在作用后逐渐减少,而G1期和 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虽然细胞中凋亡细胞的比例随时间的延长有所增加,但比例未超过2%.筛选出SHG-44胶质瘤细胞在125I粒子作用前后差异表达且与程序性死亡相关的基因共56条(上调 36条,下调20条).结论:125I粒子以剂量、时间依赖性方式通过细胞程序性死亡来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向凋亡方向转化;125I粒子诱导下的细胞系中还存在非凋亡调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自噬);胶质瘤细胞凋亡过程中相关基因p53/ATM通路的基因、c-myc家族、p16、Bcl-2家族等参与诱导胶质瘤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发生机制.

  • 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蒋桂花;杨蓓;吕进;王和明;袁丽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围手术期的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2000.01-2005.12间Ⅱb-Ⅲ期233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根治加125I粒子植入组(n=112)和单纯性根治术组(n=121).术前进行放疗知识的专业宣教,根据CT影像资料,根据术前TPS计划模拟肿块所布源的外层粒子总数作为终植入数,一般为10~22粒,约为计算量的2/5,术中直视下125I粒子(北京原子高科公司提供)组织间植入.术后防护宣教;用Y射线探测仪检查患者周围的射线强度;通过X摄片观察粒子位移和质量评估;观察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粒子验证无移位、脱落,技术评估满意;未见出血量增加和吻合口瘘.结论:术中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依从性好;放射污染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而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 125I 对家兔神经组织放射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岩;蒋传路

    目的 研究125I 对家兔正常神经组织的放射损伤,为临床实施内放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雄性家兔30只.重量1.6~2.0 kg,随机分为3组,各10只:对照组家兔脑内植入无放射性聚胺酯薄膜;1.2mci 组和0.6 mci 组为 125 I 植入组,分别植入放射活度1.2 mci、0.6 mci 的 125I 聚胺酯薄膜.观察实验动物生存情况及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实验动物体重增长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仅见脑白质水肿.125I 植入组均出现组织坏死,坏死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在距离放射源2.0~2.5 cm处,损伤有明显减轻表现,与对照组动物无明显差异.结论 125I 对家兔神经组织的放射损伤,在一定半径内随放射活度增加而加重,在其有效放射半径以外损伤明显减轻,不会对临床实施内放射治疗造成影响.

  • hNIS基因转导黑色素瘤细胞介导放射性碘摄取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立波;朱瑞森;黄芳;费俭;郭礼和

    目的获取人钠/碘同向转运体(hNIS)基因cDNA,研究其转导黑色素瘤细胞在体外和体内能否介导放射性碘摄取,从而探索该策略用于黑色素瘤放射性碘治疗的可能性.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人甲状腺组织总RNA中扩增出hNIS基因cDNA,将其克隆至真核载体pc-DNA3中,电转化法分别将重组质粒pc-DNA3-hNIS及空质粒pc-DNA3转导黑色素瘤细胞(B16),分别建立了细胞系B16-A和B16-B.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检测其对放射性碘的摄取及外流情况.继而将三种细胞系接种C57小鼠行131I显像和肿瘤摄取125I动态定量测定.结果成功克隆到hNIS基因,并建立了能稳定表达hNIS的新型细胞系B16-A.B16-A细胞的摄碘能力较B16细胞高17倍,较B16-B细胞高19倍.碘的外流过程迅速,T1/2eff仅10 min.体内实验发现B16-A细胞所形成肿瘤能摄取放射性碘,腹腔注射125I后1、2、4、12、24 h肿瘤组织的%ID/g平均为12.22.10.91、8.73、1.24、0.19,125I在肿瘤组织内的生物半衰期约为6 h.B16-A细胞系所成肿瘤摄碘量与对照组相比较,P<0.01,差别具有高度统计意义.结论hNIS基因转导黑色素瘤细胞足以介导放射性碘摄取,但有效半衰期较短,难以产生足够的治疗剂量,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增加放射性碘的摄取量及延长碘在细胞内的滞留时间以提高其放射生物学效应.

  •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残留病灶的疗效

    作者:谢岳云;伍靖武;王鸿智;田秀荣;鲍忠平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残留肿瘤病灶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月本院25例放疗后有残留肿瘤病灶的鼻咽癌患者接受了~(125)I粒子植入治疗.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TPS)计算植入~(125)I粒子数量和总剂量.CT引导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残留肿瘤病灶中,并对植入的~(125)I放射性粒子剂量分布进行验证.术后3、6和12个月定期进行鼻咽内窥镜和CT检查,并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个月时,2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2例、无变化2例、疾病进展1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88.0%.所有患者于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残留肿瘤病灶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 内镜下碘-125粒子置入腔内照射治疗胆管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素丽;赵春青;王佳;邢国璋

    目的 探讨经内镜碘-125(125I)粒子置入腔内近距离照射治疗胆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65例胆管癌患者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疗技术,自制125I粒子施源器,应用各种方式将125I粒子置入胆管腔内照射治疗胆管癌,并用不同更换粒子方法以提高局部照射剂量,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及超声,评价操作可行性、临床有效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5例胆管癌患者顺利完成金属支架、单根及双根塑料支架置入,首次125I粒子施源器置入单排59例、双排6例,初次照射平均活度5.775 mCi;3个月后更换125I粒子4例,6个月后更换41例,1年后更换5例,总照射剂量高达14 mCi.65例患者随访6-35个月,存活时间长2例为35个月,共更换粒子3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下125I粒子置入腔内持续照射治疗胆管癌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胆道支架及125I粒子施源器可分别随时更换,操作简便、创伤小.

  • 一种治疗胰胆管恶性肿瘤的新型放射性支架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林丽洲;宛新建

    目的 探讨硅胶密封碘-125(I125)放射性支架与钛合金密封I125放射性支架进行同质对比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浸涂法将医用硅胶溶液与放射性I125溶液混合,涂抹在不可降解的胰胆管支架特定位置上,投入的I125溶液总活度为24 mCi,制成20个硅胶密封I125放射性支架,并收集相同总活度的20个传统钛合金密封I125放射性支架,比较这2种不同制作工艺的放射性I125支架的放射性核素利用率.结果 在投入放射性I125溶液总量相同的情况下,20个硅胶密封的I125放射性支架核素的利用率为91.2%(21 878/24 000),20个钛合金密封的I125放射性支架核素的利用率为50.1%(12 031/24 000),硅胶密封I125放射性支架的核素利用率明显要高于钛合金密封I125的放射性支架(P<0.05).结论 采用医用硅胶密封I125溶液制成的放射性支架具有很高的核素利用率,且节约了成本和能源,可进一步研究.

  • 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程宝兴;吴浩荣;吴锦昌

    目的探讨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后行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照射2周后,以戊巴比妥钠5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测肿瘤大小、血常规、肝功能、病理切片及电镜检查,并与照射前、对照组比较.结果照射后所有大鼠均存活,肿瘤缩小至平均0.28cm(与照射前比较,P<0.05);所有的肝功能指标均正常(与照射前比较,P>0.05);血常规HGB、RBC、PLT变化不明显,而WBC、LY、GR下降明显(与照射前比较,P<0.05).大体观察,胃、十二指肠、肝、心、肺无明显改变.病理检查,照射组仅残存少量肿瘤细胞,并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对照组,有许多肿瘤细胞,间质中有淋巴细胞浸润,仅轻微的纤维化.电镜观察,照射组有核染色质固缩、碎裂,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线粒体肿胀,细胞结构及核结构碎裂等表现;对照组残留肿瘤细胞仅轻微变性,并有淋巴细胞溶癌现象.结论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副作用少的方法.

  • 125I微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5例报告

    作者:刘新华;张健平;陈峰;王雅琴;夏宝德;程晓明;谭振华;蔡颖昭;毛亚南

    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5例,随访3~12个月,初步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经皮肺穿刺近距离放射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静;李振家;王显锋;明德国;迟翔宇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对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53例肺癌患者在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观察手术前后局部肿瘤大小、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对62个病灶行81次穿刺,术后1、2、3、6个月原发部位肿瘤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3.87%(21/62)、51.61%(32/62)、91.94%(57/62)、95.16%(59/62).外周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等指标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5例出现气胸(6.17%),9例发生咳血(11.11%).植入后第6个月2例患者出现粒子丢失.结论: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对肺癌局部控制率高,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简便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