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三种修复方式的对比分析

    作者:邱飞云

    目的 探究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病人出现的症状,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更有效的修复方式.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该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根尖周病和牙髓炎的口腔患者的牙齿20颗,随机分为四组,甲乙丙丁组各5名颗,其中甲乙丙为实验组,丁为对照组,分别对患者采用根管治疗,然后对各实验组采用不同的修复方式,收集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1].结果 甲组修复效果与其他两个实验组差异明显,破坏载荷与其他三组(包括对照组)存在较大差距.结论 高嵌体法可有效修复根管治疗后牙面的缺损 ;树脂充填法会降低牙的抗折性 ;全冠法和高嵌体法能增强牙的强度,避免牙的第二次损坏.

  •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作者:乔文静;钱毅

    目的 探讨将玻璃纤维桩应用于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选取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完整上颌前磨牙60颗,选取20颗制备牙根管治疗后金属桩核加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模型(A组);20颗制备牙根管治疗后玻璃纤维桩核加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模型(B组);20颗为完整离体牙(C组),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的比较.结果 A组、C组、B组牙体抗折能力依次上升,两两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玻璃纤维桩根管治疗后能够增加牙体的抗折能力,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 不同桩核系统修复上颌前磨牙双根管的抗折力研究

    作者:张丹丹;白伟;田龙

    目的 比较不同桩核系统修复上颌前磨牙双根管的抗折强度.方法 将36颗因正畸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沿釉牙本质界冠方2mm水平切除牙冠,常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铸造镍铬合金桩核+金属全冠;B组给予MACROLOCKT石英纤维桩+树脂核+金属全冠,C组给予TENAX玻璃纤维桩+树脂核+金属全冠修复.应用力学试验机进行抗力性检测,记录试件破坏时施力的大小,观察试件破坏的形式及部位.结果 A组、B组、C组的离体牙桩核冠修复后牙体折断时的大载荷分别为(1059.11±123.54)N、(1075.17±64.37)N、(1341.81 ±128.11)N.三组抗折强度两两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不可复性折断明显多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抗折强度、破坏性折断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不同桩核系统修复上颌前磨牙双根管的抗折强度无明显差异.玻璃纤维桩与石英纤维桩极大降低了根折率,有利于此类根管的保留和再修复.

  • 上颌前磨牙全瓷嵌体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应力分析

    作者:张丹;白保晶;张振庭

    目的 建立上颌前磨牙Ⅱ类洞全瓷嵌体修复的计算机三维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以期为临床全瓷嵌体修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利用Micro-CT扫描获得牙体原始数据,建立上颌前磨牙Ⅱ类洞全瓷嵌体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计算分析牙釉质、牙本质、嵌体及粘结剂层的大主应力.结果 建立了包含牙釉质、牙本质、牙髓腔、牙周膜、嵌体及粘结剂层的上颌前磨牙Ⅱ类洞嵌体修复的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牙釉质的应力集中部位在洞型龈壁的位置,大主应力值为10.52MPa;牙本质的应力集中部位在牙本质近牙髓腔的位置,大主应力值为3.76 MPa;嵌体的应力集中部位在其与龈壁对应的位置及嵌体底面,大主应力值为5.82 MPa.结论 上颌前磨牙Ⅱ类洞全瓷嵌体修复后,牙釉质的薄弱部位在龈壁;牙本质的薄弱部位在窝洞底部近牙髓腔的位置;嵌体的薄弱部位在其与龈壁对应的位置.

  • 上颌第二前磨牙三根管一例

    作者:尹新芹

    上颌第二前磨牙多为一个根管或两个根管,出现3个根管的概率极低,我们在临床上发现1例上颌前磨牙3个根管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 上颌第一前磨牙三个根及三根管两例

    作者:张庆;杨洪;陆明辉

    上颌前磨牙变异较复杂,可发现三个根及三根管[1-3].本文报道临床工作中接诊的两例上颌第一前磨牙三个根及三根管病例,并对其研究分析.临床资料 病例1,男,22岁,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全景片示左上4可见有三个根影像(图1).局麻下拔除左上第一前磨牙,拔除时感觉脱位困难,拔除后可见左上第一前磨牙有颊侧近根中1/2处分为近远中两个根,腭侧一个根,根分叉明显,冠颈缘至根分叉处有沟状凹陷,延伸至冠部方向3~4 mm长根面沟,牙冠颈部近远中径与牙根中部近远中径相当.病例2,男,72岁,因主诉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劈裂就诊.检查右上第一前磨牙,近远中冠裂至龈下,松动2度.局麻下拔除右上4,见颊侧根分近远中两个根,腭侧根较长,颊侧近远中根根尖略弯曲,裂纹至颊腭根分叉处(图2).

  • 上颌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态特点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志芸;胡楠;曹均凯

    上颌前磨牙是根管治疗中复杂的一组牙,其根管解剖形态变异较大,人们寻求了诸多方法对其根管形态进行研究,每种方法各有利弊,本文就上颌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态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开展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MOD洞型不同修复方式对牙体抗力的影响

    作者:郭培云

    目的 探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MOD洞型不同修复方式对牙体抗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80颗MOD洞型单根上颌前磨牙,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4组,即复合树脂充填组(A组)、复合树脂覆盖牙尖充填组(B组)、聚合瓷嵌体覆盖牙尖修复组(C组)及对照组.4组样本修复均完成后置于万能试验机上测试大载荷,记录每个样本的大承受压力,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及对照组的抗折能力明显低于B、C组(P<0.05),但B、C两组的抗折能力差距不显著(P>0.05).结论 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MOD洞型不同修复方式中使用覆盖牙尖的修复方式更有利于增强牙齿的抗力.

  • 玻璃纤维桩加树脂核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上颌前磨牙疗效观察

    作者:罗永宏;刘青;李慧;陈强

    目的 探讨玻璃纤维桩加树脂核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上颌前磨牙疗效.方法 分析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患者52例临床资料,依据修复系统不同进行分组,玻璃纤维桩组30例和铸造金属桩组22例.结果 玻璃纤维桩组保存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铸造金属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纤维桩加树脂核修复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上颌前磨牙桩核冠修复与单纯全冠修复的抗折能力对比

    作者:田丽

    目的:探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牙体相对完整的根管内是否必须放置纤维桩。方法选取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完整上颌前磨牙24颗,其中12颗根管预备根管充填后直接全冠修复(A组),另外12颗沿釉牙骨质界冠方2 mm处水平切除牙冠,根管治疗后,根管内置入纤维桩,桩核冠修复(B组)。比较两组在抗力性能方面的异同。结果两组抗力比较,B组抗折能力大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后牙体相对完整的上颌前磨牙根管内纤维桩的应用不是必须的。

  • 扩大断根入口冲洗法取出上颌窦内断根17例报道

    作者:陈志勇;倪冰

    在拔除上颌前磨牙、磨牙时,断根进入上颌窦时有发生.断根进入上颌窦后如不及时取出,常导致上颌窦继发感染及上牙槽突瘘窦等并发症.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扩大断根入口冲洗法取出上颌窦内断根17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 纤维桩修复上颌前磨牙穿髓型楔状缺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作者:莫思溯;鲍炜;沈晴昳

    背景:纤维桩修复前磨牙穿髓型楔状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目前还未被建立.目的:建立纤维桩修复前磨牙穿髓型楔状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获取废弃的人上颌第一前磨牙标本,采集 micro-CT 图像信息,利用 Mimics 软件、Geomagic 和Hypermesh软件建立结构层次清晰的纤维桩修复上颌第一前磨牙穿髓型楔状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与结论:正常上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单元总数180119个,节点总数33289个;与实体相比,纤维桩修复穿髓型楔状上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外形逼真,图像质量佳,有精确网格划分,单元总数为237496个,节点总数为43965个,在几何、边界约束及力学相似性方面都获得很好效果,很好地模拟了患牙受到压力时所表现的应力情况,确定其大小及分布,为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依据.

  • 纤维桩与金属铸造桩修复上颌前磨牙的差异

    作者:邱晓峰;刘雪梅

    背景:桩核冠修复能够大限度地保存牙体组织,恢复牙齿功能及外形美观,其中桩核材料的选择是成功修复的关键。目的:对比纤维桩与金属铸造桩修复上颌前磨牙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磨牙缺损患者132例(患牙146颗),其中男54例,女78例,年龄43-67岁,根据患者意愿分组治疗,试验组采用纤维桩修复(n=74),对照组采用金属铸造桩修复(n=58)。治疗后随访12个月评价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2个月,检测两组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与结论:试验组83颗患牙中,发生冠折2例、桩松动2例,治疗成功率为96.4%;对照组63颗患牙中,发生冠折1例、根折4例、桩脱落3例、桩松动2例、根尖周变2例,治疗成功率为81.0%,试验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且试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表明纤维桩修复上颌前磨牙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成功率,修复效果优于金属铸造桩。

  • 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的体会

    作者:郑侠

    目的:了解根管治疗技术对上颌前磨牙的治疗成功率,为上颌前磨牙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于我院进行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患者的病历记录,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预后效果予以记录分析.结果:经我院进行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的103例患者中,有95例患者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2.2%,然而使用单根管治疗的8例患者治疗失败.结论:临床中,对于上颌前磨牙的患者可以通过使用根管治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根管治疗技术可以提高上颌前磨牙的治疗成功率,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工作中.

  • 玻璃纤维桩加树脂核修复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梦桥

    目的 分析对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进行玻璃纤维桩加树脂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4-02~2015-02间收治的200例(200颗)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患者为对象进行入组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所有患者6个月后的复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中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进行玻璃纤维桩加树脂修复可提高质量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 X线平片加大垂直角投照法诊断上颌前磨牙双根作用的评价

    作者:姜华;石校伟;徐萍;师占平;周惠;王照五

    目的:应用锥形束CT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探讨X线平片加大垂直角投照法鉴别上颌前磨牙双根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上颌牙需做CT检查的患者31例,上颌前磨牙患牙共109颗.在CT三维重建影像上测量患牙牙根的实际径值及在水平角38.5°和垂直角为45°时的牙根投影值并对比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上颌前磨牙根尖实际宽度(3.74±0.22)mm与投影宽度(3.69±0.16)mm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牙根中1/3水平截面颊舌向实际宽度(7.87±0.66)mm与CT投影测得值(7.95±0.52)mm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锥形束CT为上颌前磨牙双根鉴别X线平片加大垂直角投照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上颌前磨牙根管变异及其与上颌窦关系的锥形束CT研究

    作者:韦梦瑶;王晓丽;李雁;高雅

    目的:利用锥形束CT研究上颌前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解剖形态,为临床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720例成人患者(18~67岁)的锥形束CT扫描图像,按年龄分为5组:18~28岁、29~38岁、39~48岁、49~58岁及>58岁组,分析上颌前磨牙牙根及根管数、根管类型、两根管口间距离、根管弯曲度、根尖到上颌窦底距离、左右同名牙的对称性等及与年龄的关系.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双根管(89.72%),根管类型以Ⅳ型常见(57.78%).上颌第二前磨牙单根管发生率(53.06%)略高于双根管(46.94%),根管类型以I型(53.06%)为主.左右同名牙牙根及根管数目多为对称分布.上颌前磨牙单根、双根管检出率随年龄变化而变化,两根管口间距离与根管类型关系密切.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颊舌向弯曲的根管检出率分别为32.53%和21.50%,存在S形复杂弯曲根管.16.69%的上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窦为关系密切型(d≤O.05 mm).结论:上颌前磨牙牙根及根管解剖结构复杂,左右同名牙呈对称性.根管形态、结构和类型存在增龄性变化,根管弯曲情况复杂,牙根与上颌窦关系密切.

  • 上颌前磨牙的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特点及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娟;王金平;周荣静;申丽丽;盖菁菁

    通过回顾总结近年来多种研究方法对上颌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态的研究,了解上颌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态及其根管的变异情况,为临床研究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 干髓术后引发残髓炎治疗体会

    作者:朱子强

    对曾作干髓治疗的牙髓病,再发残髓炎48例,进行相应治疗,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共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16~48岁.干髓术后3个月内发病8例,3~6个月13例,6个月~1年11例,1年以上16例.上颌前磨牙9例,下颌前磨牙7例.上颌磨牙18例,下颌磨牙14例.自发隐痛28例,锐痛2例;延迟性冷热痛23例,敏感性冷热痛10例;轻度咬痛12例,重度咬痛3例.

  • 两种制作上颌前磨牙桩核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贺冰

    目的 比较硅橡胶印模口外间接法与嵌体蜡口内直接法两种方法制作上颌前磨牙铸造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修复科门诊患者79例,共106颗根管治疗后的上颌前磨牙残冠、残根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硅橡胶印模口外间接法与嵌体蜡口内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对这两组桩核的印模制取时间、就位情况、密合程度以及固位效果等几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硅橡胶印模组制作的桩核51颗成功(96.2%),嵌体蜡组43颗成功(81.1%),经X2检验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硅橡胶印模法制作上颌前磨牙铸造桩核的临床效果优于嵌体蜡法,值得推广应用.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