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小板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用

    作者:王启船

    目的:血小板抑制剂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用分析.方法:收治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在治疗肿瘤过程中给予血小板抑制剂,另一组作为对照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并随时观察检测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给予血小板抑制剂的患者病情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极其显著,即血小板抑制剂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抑制剂在治疗肿瘤患者时具有明显的临床效用,值得进一步进行研究.

  • 脉血康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其长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葛长江;吕树铮;柳弘;宋现涛;陈欣;孟康;苑飞;冯利霞;赵聪;季凤清;霍勇

    目的 研究脉血康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ADP)介导血小板聚集率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08年7月-2010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RTT组,120例)和脉血康治疗组(简称MKT组,116例),MKT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每天加用脉血康胶囊12粒,均连续治疗12个月.检测其术前、术后12h及术后30天ADP介导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和血清hs-CRP浓度,同时进行12个月临床随访,记录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PCI手术前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12h ADP介导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和血清hs-CRP浓度明显增高,而经脉血康胶囊治疗30天后其显著降低,与RT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个月临床随访中,MKT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RTT组(6.9% vs12.5%,P<0.01).结论 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在PCI手术后明显增强,是冠脉不良预后的一个因素.脉血康胶囊可降低PCI术后升高的血小板聚集率及hs-CRP浓度,并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远期预后.

  • 替卡格雷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作者:胡方圆;王九生;杨伟鹏;曹鹏;吴多博;熊林平

    目的 系统评价血小板抑制剂替卡格雷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为心血管事件层面ACS血小板抑制剂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VIP)、Taylor&Francis平台、万方、Cochrane图书馆、SinoMed、EMbase、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2017年5月收录的关于ACS后使用替卡格雷及氯吡格雷安全性比较的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得出终效应值为优势比(OR),同时检验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并分析合并研究的敏感性.结果 共纳入12个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8篇,病例对照研究2篇,队列研究2篇,共86 849例患者.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的质量评价显示,多数文章在7个可能的风险方面均为低风险.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的8篇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评分(满分5分),得到3分的文献4篇,4分文献3篇,5分文献1篇,纳入文章质量普遍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卡格雷的心血管死亡率(OR=0.80,95%CI 0.72~0.89,P<0.0001)及心肌梗死发生率(OR=0.78,95%CI 0.61~0.99,P=0.04)更低.结论 在ACS治疗中,替卡格雷相对于氯吡格雷有较低的心血管死亡率及心肌梗死发生率.

  • 仿制药公司对噻吩吡啶类抗血栓药物的专利战略研究

    作者:孙文倩;龙巧云;李强;韩涛;康蕾;张雨

    心血管疾病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噻吩吡啶类血小板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热点.本文从噻吩吡啶类药物的申请大户赛诺菲公司入手,对赛诺菲公司的专利布局和仿制药公司对抗赛诺菲专利壁垒的战略进行分析,为国内的制药企业制定专利战略提供参考.

  • 国产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陈小林;刘婷婷;余泽洪;汤立军;王晓霞

    目的:比较国产氯吡格雷(泰嘉,Talcom)和进口氯吡格雷(玻立维,Plavix)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6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泰嘉治疗组和玻立维治疗组各83例,随访12个月以上,观察冠脉造影情况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玻立维治疗组再发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和再狭窄及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4.8%、1.2%、1.2%、1.2%、2.4%和1.2%,而在泰嘉治疗组分别为3.6%、1.2%、1.2%、1.2%、2.4%和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口氯吡格雷相似,国产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 抗凝剂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作者:李松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手段.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液需要在体外循环,血液在体外与不同材料接触易导致血栓形成,在静脉壶内与空气接触,激活了凝血过程内在的瀑布反应,造成体外循环中,主要是透析器中空纤维内,凝血酶形成和纤维蛋白沉积,更易发生凝血,导致透析器功能受损、堵塞,严重的甚至可造成透析终止.为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透析过程中需要使用抗凝剂,应用抗凝剂的目的在于:①保持良好的体外循环状态.②预防因体外循环诱发的凝血活化导致的机体合并血栓性疾病的危险.③减少血液细胞与透析膜接触诱发的炎症反应,从而提高生物相容性,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进行.目前,抗凝药物主要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局部枸橼酸抗凝、类肝素、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和阿加曲班)、血小板抑制剂(前列腺素和萘莫司他)等,现就主要几种抗凝剂进行简述.

  •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大聚集率变化初探

    作者:付庆元;袁淑清;孟凡琴;陈桂兰

    脑梗死是当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对于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机制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早的启动反应,其聚集功能在脑梗死患者发病前后或脑梗死患者与正常人的不同变化研究中发现,对于脑梗死的形成及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检测了60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大聚集率(PAGm)与正常人30例,进行了对比,其结果分析如下.

  • 应用血小板抑制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过敏性紫癜

    作者:陈蕾

    目的:了解血小板抑制剂及血管扩张剂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方法,把42例过敏性紫癜随机分两组,分别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潘生丁、消炎痛及维生素E.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及总疗程均短,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小板抑制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过敏性紫癜疗程短,不易复发,适合临床应用.

  • 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预防

    作者:叶金朝;叶菲

    综述了预防脑卒中的药物.抗凝剂如华法林,血小板抑制剂如双嘧达莫、阿司匹林、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以及降血脂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均有益.

  • 噻吩吡啶类抗血栓药物的结构改进专利分析和发展趋势

    作者:孙文倩;龙巧云;李强;韩涛;康蕾;张雨

    心血管疾病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血小板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噻吩吡啶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凝集的效果,并降低副作用,因此噻吩吡啶类药物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热点.本文分析了专利中噻吩吡啶类抗血栓药物的结构改进方向,希望为国内的制药行业在研发方向以及立项过程提供帮助.

  • 加拿大批准血小板抑制剂Effient上市

    作者:

  • 加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

    作者:赵华月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近十余年来的一热门课题.本届欧洲心脏病学会也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它的特点表现为冠状动脉内供血突然减少甚至完全阻塞的一个连续过程,但在病理生理过程中呈波谱样(Spectrum)分布.因此需要识别其中的主要环节,逆转其病程发展或至少保持其稳定.

  • 人冻干血小板复水程序的优化

    作者:邢颜超;庄远;张进进;余元伦;张红明;王赞滔;刘景汉

    目的 探讨不同复水条件对冻干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经过添加激活抑制剂(PGE1、左旋精氨酸、植酸钠和百维利肽)、DMSO和海藻糖等低温保护剂、冷冻干燥后获得冻干血小板,在一系列不同复水程序下对冻干血小板复水,应用流式仪检测并分析其CD62p和PAC-1的表达,评价血小板活化状态.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复水程序包括复水溶液、复水温度、复水方式3个影响因素对冻干血小板复水后活性的影响.结果 3个对冻干血小板复水后活化的影响因素排序:复水温度>复水方式>复水液(P<0.05);37℃条件下冻干血小板复水后血小板膜蛋白CD62p和PAC-1活化率低,分别为(5.96±2.51)%和(4.55±1.97)%;预水化后再行四步添加复水可降低冻干血小板膜蛋白CD62p和PAC-1的表达率至(6.68±2.62)%和(5.45±2.06)%;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血小板抑制剂的2号复水液对冻干血小板复水后膜蛋白CD62p和PAC-1的表达率影响低,分别为(6.72±3.35)%和(5.28±2.30)%.总体模型评价进一步显示,第5实验组,即在37℃条件下加入PVP和血小板抑制剂的复水液配方,先预水化后再行四步法添加复水,其复水血小板活化率低,CD62p和PAC-1的表达率分别为(3.06±1.36)%和(2.70±0.84)%.结论 37℃下,饱和蒸汽环境中预水化后,采用加入PVP及血小板抑制剂的复水液四步添加复水,其复水血小板活化率低.

  •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

    作者:黄建国

    恶性肿瘤病人普遍存在血小板及其参数升高的情况,且多数与病情进展或恶化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肿瘤细胞本身可以促进血小板增多[1],血小板可在血管内捕捉不同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形成不同的聚集体,直接影响肿瘤转移的发生[2].因此,恶性肿瘤及其转移与血小板关系密切,血小板计数及其参数可作为肿瘤发生、发展、疗效和预后判定的参考指标[3-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