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winblock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春蕾

    目的:探讨Twinblock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机理.方法;选20例11~13岁的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 合患者,依生长发育期分为高峰期和高峰后期两组,应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20例患者磨牙关系得到改善,前牙覆颌覆盖减小.高峰期组SNB增大,Co-Go、Go-Gn、Co-Gn均增大,差异有显著性,高峰后期组L1-MP增大,差异有显著性,下颌平面角无明显变化.结论:Twinblock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 合,生长高峰期患者以骨性改变为主,高峰后期患者以牙性改变为主.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明东;曲立贞;赵玉环

    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蒽环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但由此失败或耐药的患者也日益增多,临床上选择与蒽环类药物无交叉耐药、有效且价格相对适宜的二线化疗方案就显得十分重要.

  • 13~18岁正常人下颌骨对称性生长发育的纵向研究

    作者:周文莲;林久祥

    目的:分析正常人下颌骨的对称性与变异,探讨其随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6名正常青少年每年同期摄取头颅定位后前位片,连续6年,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在13~18岁期间,(1)正常牙合人下颌骨对称性正常变异的范围水平向小于9%、垂直向小于7mm,且在观察期内保持稳定;(2)相对于颅底,女性左、右侧下颌升支倾斜度、下颌角与髁突的位置关系稳定、对称,男性仅在15岁时出现对称性的变异,其后随生长又趋于左、右对称;(3)下颌骨各对应区域,男性左、右侧均对称,女性在个别年龄期下颌区、髁突区存在变异,右侧大于左侧,随生长发育变化的趋势为左右对称-右侧优势-左右再对称.结论:正常牙合人下颌骨存在对称性的正常变异,其范围在13~18岁保持稳定,水平向小于9%,垂直向小于7mm;下颌骨在相对于颅底的位置关系及内部各对应部位之间,具有较好的对称性.

  • 五行的科学定义与分子生物学

    作者:林乔;王米渠;吴斌

    通过对古今中外生物及医学大量文献的分析, 发现有些物(质)体按其性质或化合键可以模糊地分为水、火、木、金、土5类物(质)体, 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仅有合(化合、合成、组成)与化(还原、分解、离散)的关系, 也符合集论数学式 {x, y}: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 {水, 火, 木, 金, 土}; 则x+y1的变化规则. 分子事件很难划分出五行, 但是某些事件发生的过程总同时有阴(相克、反作用、控制)及阳(相生、促进、相辅)两类相关事物的参与而完成.

    关键词: 基因 五行
  •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口周肌肌电活动的研究

    作者:贺永春;吴丽萍;徐嘉莉

    目的 对比研究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前口周肌(上口轮匝肌、下口轮匝肌、颏肌)在不同功能状态下的肌电活动变化.方法 选择20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表面肌电仪对矫治前口周肌在下颌息止位、唇闭合、咬合、吞咽等不同功能状态下的肌电活动变化进行检测.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与个别正常牙合对照组进行肌电幅值的定量分析比较,并与相关颅面、牙牙合头影测量参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下颌息止位与咬合时,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与个别正常牙合对照组相比,口周肌肌电活动在统计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唇闭合时,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组上口轮匝肌和颏肌的肌电活动幅值明显高于个别正常牙合对照组;吞咽时,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组口周肌肌电活动幅值均高于个别正常牙合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上下颌骨矢状关系的不调以及上下切牙的唇向倾斜和前突,与功能活动中口周肌肌电活动的异常增高密切相关,是影响唇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

  •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牙齿正畸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作者:江笑露;韩本谊;郭建力;刘英;张玉佩;张坚

    目的运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牙齿正畸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37例病人,采用GE Hispeed/i螺旋CT扫描机,自下颌骨下缘向颅顶行横轴位螺旋扫描,条件: 120KV, 240mA, 1.0S,设计扫描层厚 3.0mm,扫描20~25层,间隔 1.0mm密度重建,扫描视野 21cm,矩阵512×512,对重建图像采用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遮盖法(SSD),和多层面重建术法(MPR)成像.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中横轴位观察牙齿旋转,牙根间距效果好;SSD观察牙齿与颌骨的整体关系满意;MIP观察牙齿全貌与颌骨的关系效果理想;MPR观察牙齿根尖部骨质、根尖与牙槽骨的局部关系显示清晰.并可测量换算出实际距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弥补了X线片的缺陷,影像显示清晰,此技术应用在牙齿正畸临床上,尤其在有埋伏牙的矫治上,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 口外弓联合滑动杆与单纯口外弓远移6│6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汝平;段银钟

    目的研究口外弓结合滑动杆推上颌第一磨牙远移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磨牙远移的变化量.方法 16例患者进行口外弓结合滑动杆与单纯口外弓推上颌第一磨牙远移的同体对照性研究,平均治疗96.37天,通过模型分析确定磨牙的移动量和扭转量.结果口外弓结合滑动杆治疗侧磨牙均达安氏Ⅰ类关系,磨牙远移3.00mm±1.18mm,而单纯口外弓治疗侧磨牙远移0.84mm±0.68mm(P<0.01).结论口外弓结合滑动杆加速了磨牙远移的速度,同时兼有部分下颌磨牙的近中移动,加快了纠正磨牙安氏Ⅱ类牙合关系.

  • Ⅱ类与Ⅰ类错牙合面部软组织三维结构的特征与比较研究

    作者:白玉兴;郭宏铭;周立新;王邦康;刘风德

    目的应用数字化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对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颌面部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面部软组织三维结构的特征性和差异性.方法选择20例安氏Ⅰ类和2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进行面部三维结构的测量与分析;分别进行了14项角度测量、13项线距测量和5项比率测量并进行了统计学计算和分析.结果与Ⅰ类错牙合相比,在线距方面,Ⅱ类错牙合的面下部深度较小而下唇突度较大;在角度方面,Ⅱ类错牙合在矢状方向具有较大的突度,且下颌更加具有向后下旋转的趋势;在比率方面,Ⅱ类错牙合的后面高/前面高较小,也反映出下颌向后下旋转.结论Ⅰ类错牙合和Ⅱ类错牙合在颌面部软组织的三维结构上具有差异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具有较大的面部凸度,后面高相对于前面高较小,反映出下颌骨向后下旋转的机制.

  • Ⅱ类与Ⅰ类错牙合面部软组织三维结构的特征与比较研究

    作者:白玉兴;郭宏铭;周立新;王邦康;刘风德

    目的应用数字化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对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颌面部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面部软组织三维结构的特征性和差异性.方法选择20例安氏Ⅰ类和2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进行面部三维结构的测量与分析;分别进行了14项角度测量、13项线距测量和5项比率测量并进行了统计学计算和分析.结果与Ⅰ类错牙合相比,在线距方面,Ⅱ类错牙合的面下部深度较小而下唇突度较大;在角度方面,Ⅱ类错牙合在矢状方向具有较大的突度,且下颌更加具有向后下旋转的趋势;在比率方面,Ⅱ类错牙合的后面高/前面高较小,也反映出下颌向后下旋转.结论Ⅰ类错牙合和Ⅱ类错牙合在颌面部软组织的三维结构上具有差异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具有较大的面部凸度,后面高相对于前面高较小,反映出下颌骨向后下旋转的机制.

  • 扩弓联合前牵引治疗不同年龄段的上颌发育不足

    作者:彭文波;王光护;廖少英

    目的探讨青春生长迸发期及前、后期三个不同矫治时机对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影响.方法选择39例上颌发育不足的男性患者,扩弓联合前方牵引6个月,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39例患者的上颌骨移位均有显著性变化:SNA增大1.87±1.76,A点前移2.61±1.07mm,其中9岁~11岁年龄组的变化量大.结论对于上颌发育不足的治疗,在青春生长迸发期前期比青春生长迸发期及后期效果显著.

  • Bionator矫治器治疗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的头影测量研究

    作者:姚霜;刘晓君;杨霜;张琼华

    目的寻求对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畸形更有效的矫治方法.方法对13例替牙早期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患者,用保持咬合型Bionator矫治器治疗,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SNB、S-Go、S-Go/N-Me、Cm-Sn-UL和上唇倾角、下唇倾角及颏唇沟角等测量值明显大于治疗前(P<0.01),而Y轴角、ANB、S-Ar-Go、SN-MP、U6-PP及L6-M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SN-PP、N-Me、U1-PP及L1-MP等则无明显变化.结论保持咬合型Bionator矫治器在改变上下颌位置关系的同时,通过牙合垫对后牙槽的压低作用,以控制垂直向生长,使下颌前旋,面型得以改善.

  • 不同拔牙模式矫正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分析

    作者:任倩

    目的 探索不同拔牙模式矫正恒牙期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的适应证及其在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方法 恒牙期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66例,根据拔牙模式不同分为5组:不拔牙组、拔除上下颌前磨牙组、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组、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组、拔除下切牙组,均采用标准方丝弓和多曲方丝弓矫正技术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法.结果 5种不同拔牙模式均可解除前牙反牙合,并将Ⅲ类磨牙关系调整为Ⅰ类(拔除下切牙组除外).结论 掌握不同拔牙模式的适应证及其在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骨性Ⅲ类反(牙合)上颌牙列严重拥挤正畸一例

    作者:白艳洁;孙晓菊;谢洪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8岁.以"前牙反牙合上牙严重拥挤影响美观"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0岁时曾接受上颌活动矫治前牙反牙 合,治疗后复发.无口腔不良习惯、全身系统性疾病及家族史;生长发育正常,为青春发育高峰晚期.

  • 合募配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作者:耿丹;胡幼平;李晓亮;李金华;马婷婷

    目的:采用电针胃的合募穴,观察合募配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协同作用。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下合穴组、募穴组、合募配穴组,均每日1次,每星期5次,连续观察治疗4星期。分别于治疗前后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合募配穴组总有效率为100.0%,募穴组为90.0%,下合穴组为90.0%,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合募配穴组总有效率为100.0%,募穴组总有效率为90.0%,下合穴组总有效率为85.0%,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症状指数(NDSI)、生活质量指数(NDLQ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NDSI、NDLQI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募配穴、下合穴、募穴均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但合募配穴疗效更显著。

    关键词: 电针 消化不良
  • 手三阳经井穴与合穴皮肤电流相关性研究

    作者:成泽东;于琪;陈以国

    目的 观察手三阳经井穴与合穴之间皮肤电流是否具有相关性,为古人"补井补其合"的理论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健康成年人,男女各半,取手三阳经的井穴与合穴,以艾条温和灸刺激二者,利用经络定位仪测定其电流量,观察前后变化.结果 除艾灸商阳穴对曲池穴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外,艾灸手三阳经其他井(合)穴,本经合(井)穴电流均出现显著性变化(P<0.01),电流变化与刺激量成正相关.其中井穴对本经合穴的影响大于合穴对本经井穴的影响,合穴的电流强度要大于井穴的电流强度.结论 手三阳经的井穴与合穴之间电流相互影响,说明合穴为多气多血之穴有一定的试验依据.

  •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1例

    作者:杨宝琦;张福仁

    患者男 , 21岁 , 前胸、后背分布深褐色扁平丘疹 , 呈网状排列 , 上覆少量鳞屑 . 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 , 棘层轻度乳头瘤样增生 , 基底层色素增加 . 经用芳维甲酸乙酯治疗 2个月后痊愈 .

    关键词:
  • 早期矫治乳牙反牙合的临床研究

    作者:陆盛

    目的介绍儿童乳牙反牙合的早期矫治方法和意义.方法反覆牙合深的用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反覆牙合浅的用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附双曲舌簧,来调整上下颌骨间的关系.结果经X线投影测量SNA SNB ANB MP/FH S-Gn/FH U1-FH MP-L1 1-NP 1 -NB都发生了变化.结论乳牙期的反牙合多为功能性的,宜早期矫治.

  • 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玉如;赵福燕;乔义强;张小君;霍雷

    目的:研究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的疗效.方法:选择混合牙列或恒牙列早期的牙源性安氏Ⅱ类错牙 合伴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16例患者,应用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分别在应用摆式矫治器前、上颌磨牙远移至上下颌第一磨牙中性偏近中关系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矫治前后牙齿测量项目、骨骼及软组织测量项目的变化.结果:16例经过(5.1±1.4)个月的矫治,上颌第一磨牙远移至上下颌第一磨牙呈中性偏近中关系.矫治后,前牙覆盖增加,覆牙 合减小;上唇突度增加;下后面高距、下颌综合长度、升支高度有所增加,而上下颌骨变化较小.结论: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疗效可靠,可用于牙源性安氏Ⅱ类错牙 合的矫治.

  • 改型MARA矫治器治疗Ⅱ1下颌后缩X线头影测量研究

    作者:姚薇;段银钟;王蕾

    目的:探讨改型MARA矫治器治疗生长期安氏Ⅱ1下颌后缩患者的硬组织改变.方法:随机选取16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用MARA矫治器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结果:改型MARA矫治器治疗(平均7.8个月)结束后,SNB角、下颌总长度(Co-Gn)、颏点(Po-NB)明显增加,促进下颌生长发育,而对上颌抑制作用不明显,SNA角变化不明显,A点无后移.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下切牙略唇移.垂直方向上,前面高(ANS-Me)、后面高(Co-Go)均显著增大.结论:改型MARA矫治器能有效促进下颌骨生长发育,改善患者侧貌外型,纠正下颌后缩畸形,成本低廉,适于临床推广.

  •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上气道间隙的影响

    作者:李霞;陈远萍;付春茂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伴有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颅面结构和上气道间隙的影响,以及颅面形态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共26人,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有上颌骨深度发育不足,无颌骨高度发育不调.根据矫治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颈椎发育程度判断,均为生长发育期患者.行上腭快速扩大后,开始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结果:在多因素分析中,3个上气道头影测量变量(SPPS, MPS,IPS)均能建立显著有效的回归方程.结论:颅面形态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之间能建立有效的回归方程.前方牵引后,上颌向前生长及下颌的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有显著的联系,说明上颌前方牵引能影响上气道间隙.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