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对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柯群刚;黄继超;刘细国;樊祥山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功能失代偿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12月住院行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差异通过方差分析获得,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比值比(OR)及95%的可信区间,所得结果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影响TACE治疗方式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功能失代偿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合并肝癌切除史,合并肝硬化,合并门脉癌栓、Child-pugh分类、ALB含量以及ICGR15;多因素分析:合并肝硬化,合并门脉癌栓、Child-pugh分类、ALB含量以及ICGR15共5个因素属于影响TACE治疗方式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功能失代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合并肝硬化、合并门脉癌栓、Child-pugh分类等级较高、ALB含量较低以及ICGR15较高的患者行TACE术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样会对肝癌患者术后避免肝功能失代偿提供有效的帮助.

  • 外科手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状况影响的研究

    作者:史经汉;顾爱东;车金辉;孙倍成

    目的 研究外科手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状况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接受外科手术联合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将术后2个月内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病灶行预防性TACE者为预防组(32例),按期随访直至复发再行TACE者为对照组(48例).统计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采用SPSS17.0软件,1~3年生存率用,检验,应用log-rank检验及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状况的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原发性肝癌预防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38个月,生存率:1年84.38%,2年56.25%,3年53.13%;对照组术后中位生存期22个月,生存率:1年64.58%,2年43.75%,3年2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82、4.378、3.991、4.135,P<0.05).应用log-rank筛选出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肿瘤直径、腹水、有无门脉癌栓、凝血酶原时间和是否行预防性TACE.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重要因素.结论 外科手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可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此外肿瘤直径也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 131I-美妥昔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范文哲;卢鸣剑;崔伟;黄琨博;张应强;姚望;王于;李家平

    目的评价131I-美妥昔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于2016年2月1日前发表的所有131I-美妥昔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能切除肝癌相关的研究文献,按Jadad质量计分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共1302例肝癌患者。TACE联合131I-美妥昔单抗组在0.5年生存率(OR=2.05,95%CI=1.41~2.98,P=0.0002)、1年生存率(OR=1.90,95%CI=1.41~2.55,P<0.0001)、总有效率(OR=2.91,95%CI=2.08~4.07,P<0.00001)均优于单纯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项研究报道了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纳差、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联合治疗组发热、寒战、骨髓抑制比较常见,肝功能损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没有与治疗直接相关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报道。结论与单独TACE治疗相比,TACE联合131I-美妥昔单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细胞癌能提高局部疗效及患者生存率,患者耐受性良好。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阳;李捷;张水军;赵永福;赵龙拴;马秀现;冯留顺;范正军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行HIFU治疗的72例肝细胞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HIFU组40例,联合组(TACE+ HIFU) 32例,同时将同期于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40例患者(TACE组)作为对照.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甲胎蛋白、肿瘤缩小情况、术后1年生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HIFU组、TACE组、联合组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U组和TACE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5.0%和37.5%,甲胎蛋白下降50%比例分别为41.4%和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4,P=0.816;x2 =0.002,P=0.965).联合组有效率为62.5%,甲胎蛋白下降50%比例为72.0%,大于HIFU组(x2=5.394,P=0.020;x2=5.098,P=0.024)和TACE组(x2=4.448,P=0.035;x2=5.062,P=0.024). 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示,联合组、HIFU组、TACE组近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生存率联合组要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TACE联合HIFU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 肝段切除治疗第Ⅸ肝段肝癌

    作者:吴志全;樊嘉;邱双键;周俭;汤钊猷

    目的探索第Ⅸ肝段肝癌肝段切除的方法.方法在不阻断肝血流的情况下切除第Ⅸ肝段治疗第Ⅸ肝段肝癌11例,其中原发性肝癌10例、转移性肝癌1例.结果肿瘤直径6~14 cm(中位数9.2 cm),无手术死亡,术中失血200~600 ml(中位数350 ml),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9~14 d (中位数11 d),术后4~6周开始第1次经肝动脉栓塞化疗,以后1年内每2~4个月重复1次.随访5~29个月(中位数17个月),肝内转移1例,无瘤生存10例.结论在不阻断肝血流情况下行肝段切除是治疗第Ⅸ肝段肝癌安全、可靠的方法.

  • 不同治疗模式对不能切除的肝癌二期手术预后的影响

    作者:樊嘉;吴志全;汤钊猷;马曾辰;周信达;林芷英;叶胜龙;周俭;邱双健;钦伦秀;叶青海

    目的探讨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HCC)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经手术肝动脉结扎、置管化疗栓塞(HALCE)缩小后二期切除的疗效,并比较不同治疗模式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204例HCC二期切除患者,分成TACE组及HALCE组.TACE组112例,行TACE 1~7次(中位2.4).HALCE组92例,其中49例行HALCE,7例行HALCE+肝脏外放射治疗,36例行HALCE+导向内放射治疗.肿瘤缩小后予以切除.选择7个可能对HCC二期切除术后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通过单因素、多因素Cox模型对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随访至1999年6月,首次TACE及HALCE后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95.7%、69.3%、56.5%及44.5%,切除肿瘤后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88.5%、64.9%、51.9%及38.3%.TACE组及HALCE组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94.1%、64.7%、51.2%、40.8%和96.3%、73.9%、61.6%、45.2%,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肝硬化程度和肿瘤坏死程度(P<0.05).TACE组中肝硬化程度、缩小后肿瘤有无包膜及肿瘤坏死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而HALCE组各因素对预后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不能一期切除的HCC缩小后应进行二期切除,且可获得满意疗效.而肝硬化程度、肿瘤坏死程度是影响肝癌二期切除预后的主要因素.

  • 电针与肝动脉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效果

    作者:辛育龄;刘德若;孟新;郭永庆;赵凤瑞;陈桂兹;赵洪昌;张伟

    目的探讨以电针疗法与肝动脉介入疗法相结合提高巨块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BK92型治疗仪和铂金针治疗巨块型肝癌.将106例巨块型肝癌分为3组:(1)电针与肝动脉介入疗法(EAT+TAI)组;(2)单纯电针(EAT)组;(3)肝动脉介入治疗(TAI)组.EAT+TAI组和EAT组均在开腹直视下将铂金针插入肿瘤进行通电治疗,唯有EAT+TAI组行肝动脉插管进行术后注药.TAI组单作肝动脉介入治疗者为对照组. 结果 EAT+TAI组的有效率为73.7%(28/38);EAT组为55.6%(20/36);TAI组为 28.1%(9/32). 结论电针与肝动脉介入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电针组和肝动脉介入组,可视为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有效方法.

  •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不同类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

    作者:陈向东;柳晓春;陈丽婷;肇丽杰;禤坚艳;邓翼业;伍丽霞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同类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择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79例,根据孕囊生长的方向分成Ⅰ型和Ⅱ型,设为A、B两组,采用Seldinger's方法,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再以明胶海绵栓塞,72 h内于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比较两种类型瘢痕妊娠患者介入治疗有效率、介入后清宫手术时间、清宫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情况.结果 (1) 79例瘢痕妊娠患者均成功实施介入治疗,两组有效率分别为100.0%、96.4%,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介入后清宫手术时间分别为(17.64±2.96) min、(19.59±3.47) 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介入后清宫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58±4.51) ml、(45.93 ±6.62) ml,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清宫术后HCG下降50%的时间分别为(5.12±1.05)d、(5.25±1.20)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Ⅰ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治疗效果更好.

  • 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作者:马奔;曾北蓝;陈春林;刘萍;张浩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应用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12例停经42 ~61 d经彩超或MR检查诊断为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术后1、3、5、7d动态监测血β-HCG值变化,所有患者于术后3~5d内行清宫术. 结果 12例患者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3~5d均顺利进行清宫术.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后1周内血HCG明显下降;术后血β-HCG值变化以术后第1天下降明显,术后第1天由术前平均65203.42 IU/L降至平均32159.66 IU/L,降低50.68%,3d后血 β-HCG值下降不明显.B超检查示孕囊体积在术后变化较小,但宫颈部血流较栓塞术前明显减少.清宫术术中出血5 ~20 ml,术后1~1.5个月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结论 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安全有效,患者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

  • 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放疗治疗子宫颈癌的远期疗效

    作者:田种泽;李莎;刘茗露;朱向辉;赵瑞;岳养军;陈小华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放疗治疗宫颈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军区总医院自1999年1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间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632例Ⅱ~Ⅳ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6例患者接受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根治性放疗(动脉化疗+放疗组),506例患者仅接受根治性放疗(放疗组).晚期放射损伤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和欧洲肿瘤治疗研究协作组(RTOG/EORTC)分级标准评价.对两组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采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放疗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生存情况:所有患者总的1、2、5、8年生存率分别为94.4%、82.3%、48.8%、29.1%,其中动脉化疗+放疗组患者分别为96.0%、82.1%、37.2%、25.7%,放疗组分别为94.1%、80.8%、51.1%、31.5%,两组1、2年生存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09,P=0.993;x2=0.158,P=0.691),5、8年生存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197,P=0.001;x2=9.649,P=0.002).随访期内,动脉化疗+放疗、放疗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77.0%(97/126)、73.3%(371/5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05,P=0.401).(2)放疗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所有患者Ⅱ级以上迟发性膀胱损伤发生率为5.5%(35/632),其中动脉化疗+放疗、放疗组分别为11.1%(14/126)、4.2%(21/5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44,P=o.002).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显示,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是与迟发性膀胱损伤相关的危险因素(x2=6.440,OR=2.869,P=0.011).结论 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比较,宫颈癌患者5、8年远期生存率明显降低,且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为迟发性膀胱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不推荐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作为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的常规辅助治疗措施.

  •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合并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作者:陈耀庭;许林锋;孙宏亮;李慧卿;胡仁美;谭绮尹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合并产后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至2009年9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住院的23例胎盘植入合并产后出血患者,其中阴道持续少量出血9例,急性大出血14例,出血时间平均为(8±6)d,出血量平均为(980±660)ml,所有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杏并诊断为胎盘植入.对23例患者先行髂内动脉造影,确认子宫动脉后再将导管超选择送入子宫动脉远端,经导管以甲氨蝶呤(用量根据植入胎盘的体积和患者体表面积确定,即25~50 mg/m~2体表面积)和明胶海绵颗粒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UACE)术.UACE术后48 h内复查彩超,对胎盘与子宫分界模糊、存在异常血流(范围>1 cm×1 cm)的患者采用经腹彩超引导下,经阴道在胎盘植入部位子宫体多点注射甲氨蝶呤.上述介入治疗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2个月),期间观察患者阴道出血、胎盘组织排出、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子宫恢复情况、月经周期变化、并发症或副反应等情况.结果 (1)疗效:23例患者共行UACE术24次,术后止血时间平均为(3.5±1.3)min.UACE术后复查彩超显示病变处血流信号减少,23例患者中,5例植入的胎盘组织于介入治疗后完全自行排出,16例胎盘组织未排出而行清宫术,清宫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0±28)ml,2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1例(21/23,91%)保留了子宫.(2)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血hCG于胎盘完全排出后1~13 d恢复正常,保留子宫的21例患者2~3个月恢复正常月经周期,3个月后复查彩超示子宫基本恢复正常大小.随访期间主要副反应是盆腔疼痛、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UACE术及配合彩超引导下的局部注入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合并产后出血具有安全、微创、止血迅速、可保留子宫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彩超检查有助于评价胎盘植入的UACE术前后的血流变化.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在肝母细胞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及文献回顾

    作者:杨婷;王珊;胡显良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在肝母细胞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2013年收治的10例经TACE 治疗的肝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治疗后患儿的全身情况、血AFP值及瘤体体积大小的变化及生存情况。结果患儿10例,男女比例4∶1,发病中位年龄9.5个月(1个月~10岁),10例患儿首诊后均予以1~4次TACE 治疗,其中6例TACE+手术+化疗,1例TACE+化疗,3例在TACE 治疗后放弃继续治疗。介入治疗后肿瘤体积较前均有明显缩减(26.2%~10.00%,平均70.0%),血清AFP值下降明显(28.5%~99.7%,平均83.6%)。所有患儿在接受TACE 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一过性肝功能损害(Ⅰ度3例,Ⅱ度2例,Ⅲ度1例)、轻度骨髓抑制、贫血等不适,未见明显心脏毒性及肾毒性损害。随访时间2~11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6.1个月,1年存活率100%(7/7),2年存活率86%(6/7),3年存活率71%(5/7)。6例患儿在接受TACE治疗后成功行手术切除,术后均接受全身化疗,1例仅经过4次TACE治疗及化疗后肿瘤消失,未行手术治疗,均无瘤存活至今。3例放弃治疗患儿分别于2~8个月后死亡。结论 TACE治疗可作为肝母细胞瘤术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式,能够使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血供减少,促进肿瘤包膜增厚,为尽可能完整切除创造了条件,能够改善肝母细胞瘤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长期存活率。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的化疗栓塞治疗

    作者:王煊;易竹筠;朱锦秀;陈小飞;何晓明

    将116例合并门静脉主干或左右大分支瘤栓的原发性肝癌分为三组,A组32例,采用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法;B组66例,采用常规肝动脉化疗加碘油和明胶海绵栓塞法;C组18例,采用肝段或亚肝段动脉化疗加碘油和明胶海绵栓塞.结果示,A组6、12、18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25.0%(8/32)、9.4%(3/32)、3.1%(1/32)和0(0/32),门脉瘤栓消失率为3.1%(1/32);B组6、12、18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3.0%(35/66)、25.8%(17/66)、9.1%(6/66)和3.0%(2/66),门脉瘤栓消失率为19.7%(13/66);C组6、12、18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2.2%(13/18)、44.4%(8/18)、22.2%(4/18)和11.1%(2/18),门脉瘤栓消失率为44.4%(8/18).各组生存率(P<0.05)及门脉瘤栓消失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步观察结果提示,经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法是治疗合并门脉瘤栓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且栓塞法优于单纯灌注化疗法,特别是肝段或亚肝段动脉化疗栓塞法疗效更好.

  • 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免疫或中药综合治疗肝癌108例观察

    作者:李翠静;许祖闪

    对 108 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 3组,进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化疗栓塞后分别给予免疫增强剂或中药治疗.结果近期有效率分别为 61.1%、83.1%和80.6%,3 年生存率分别为 28.6%、37.5%和40.0%.治疗后免疫功能检查单纯者免疫功能低下,而用免疫增强剂或中药治疗免疫能力增强.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患者生存时间与机体免疫功能强弱有关,免疫功能强,则生存时间相对延长.

  •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喻建华;万会平

    目的:评价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并对影响疗效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1995年1月~2001年1月对90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介入治疗.24例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TAI),66例肝动脉灌注化疗加碘油栓塞(LP-TACE).分析其生存率与治疗方法、次数、门脉癌栓、肿瘤分型、肿瘤大小、肝功能Child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1)全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26.7%、16.7%、3.3%、1.1%.TACE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59.1%、31.8%、22.7%、4.5%、1.5%;TAI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5.0%、12.5%,无存活3年者.TACE组疗效较好,P<0.01;2)生存期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P<0.01;3)门脉内无癌栓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门脉内有癌栓者,P<0.05;4)单结节型生存率高,弥漫型差,P<0.01;瘤径≤5cm者疗效好,P<0.01;5)肝功能Child A级者疗效较好,P<0.05;6)Ⅰ期生存率高,Ⅲ期差,P<0.01.结论:肝癌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与治疗方法、次数、门脉癌栓、肿瘤分型、肿瘤大小、肝功能Child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积极地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涛;王宁菊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原发肝癌(heptocellu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近期疗效、细胞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毒性反应.方法:采用TACE+艾迪治疗HCC 36例,与常规TACE治疗29例HCC各2个周期,进行了近期疗效、细胞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毒性反应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TACE+艾迪注射液治疗的HC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其中NK细胞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艾迪组有效率为30.6%(11/36),TACE组为24.1%(7/2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艾迪组患者生活质量(KPS评分)明显提高,化疗毒副反应减轻,与TAC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配合局部介入治疗,能增强HC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稳定病情,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浩;李伟汉;赵玉亭

    为观察乳腺癌肝转移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疗效,对 38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进行TACE治疗.CR 2例,PR 12例,SD 19例,PD 5例,总有效率36.8%(14/3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32%、21%.TACE治疗乳腺癌肝转移有一定疗效.

  • 血管内介入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营;黄守松;梁颖

    为了探讨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对24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采用含DDP+CTX为主要化疗药物进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及栓塞髂内动脉介入化学治疗,观察近期疗效.结果经介入化疗后,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

  •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42例

    作者:袁葆琳;张涛;杜慧文

    1997年12月-2002年12月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2例进行经肝动脉介入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加栓塞进行治疗,药物以顺铂(DDP)、多柔比星(ADM)或其衍生物吡柔比星 (THP)、羟基喜树碱(HCPT)、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为主,选择其中2 ~ 3种加/不加白介素Ⅱ(IL-Ⅱ),栓以碘油,明胶海绵颗粒,平均2~3个月1次.结果接受治疗的42例患者,疗效达CR为1例(2.38%),PR为23例(54.76%),NC为16例(38.10%) ,进展2例(4.76%),总有效率CR+PR为57.14%,症状体征总好转率80.70%,35例血清AFP 增高者,29例(82.86%)下降,2例(5.71%)恢复正常,肝功能不正常者,经治疗后均有好转.不良反应主要有栓塞术后综合征(包括肝区、上腹部胀痛(15/42)、发热(16/42) 、骨髓抑制Ⅰ~Ⅱ度(23/42).

  • 双途径介入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价

    作者:李彩霞;曹弛

    目的:探讨双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999年8月-2001年10月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65 例,其中单纯行 TACE 34 例(TACE组),行 TACE 和 PEI 双介入治疗 31 例(双介入组).全部病例定期做 CT 检查和 AFP 测定,观察肿瘤客观疗效.结果:TACE 组肿瘤客观有效率(CR+PR)35.3%,AFP 下降幅度 56.1%,2 年生存率 50%;双介入组客观有效率 64.5%,AFP下降幅度 78.6%,2 年生存率 61.3%:2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双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优于单纯应用 TACE.

801 条记录 10/41 页 « 12...78910111213...40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